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方永强  戴燕玉 《台湾海峡》1996,15(4):407-411,T002
本文研究了卵形鲳Shen早期卵子发生的显微与超微结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在1-2龄鱼龄巢中卵原细胞2进入首次成熟分裂前期的结构特点,3-4龄鱼才开始进入小生长期,文中讨论了此鱼性腺成熟的年龄以及如何加速性腺发育,为人工繁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厦门文昌鱼卵子发生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永强  齐襄 《海洋学报》1992,14(6):92-96
本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较详细观察了文昌鱼不同时相卵原和卵母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在第1和第2时相早期卵细胞中,可见核仁外排,核旁有核仁样体和卵黄核为其特征.从第3~5时相,即卵母细胞大生长期至成熟期,卵母细胞的核和胞质发生显著的形态结构的变化,如核孔稠密分布,核被膜突起和凹陷,在胞质中可见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粗面内质网和环层瓣状体,等细胞器参与卵黄颗粒的生成,以及随卵母细胞的发育成熟,这些细胞器的形态和数量也出现相应的变化.这些结果可为文昌鱼生殖生理学和人工繁殖及资源保护提供较完整的细胞学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糙海参卵子发生及卵黄发生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扫描与透射电镜观察了糙海参(Holothuria scabra)卵子发生及卵黄发生的过程。结果表明,糙海参卵子属于均黄卵,其卵子发生经历卵原细胞、卵黄发生前卵母细胞、卵黄发生期卵母细胞3个阶段。其中,卵黄发生期卵母细胞分别包括卵黄发生早期、中期、后期卵母细胞3个阶段。卵原细胞核大且呈椭圆形,胞质中只分布少量的线粒体;卵黄发生前卵母细胞内有一个空泡状的生发泡(卵核);卵黄发生早期,细胞器种类丰富,数量多;卵黄发生中期,卵黄合成旺盛,是内源性卵黄大量形成的阶段,多种细胞器活跃参与形成卵黄;卵黄发生后期,细胞体积最大,细胞核明显,且位于胞质中间或者靠近动物极突。高尔基体、线粒体及核糖体是形成内源性卵黄最主要的细胞器。卵质膜通过胞饮作用参与外源性卵黄的形成。本结果可为糙海参繁殖生物学和人工繁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缢蛏Sinonouacula constricta卵子发生的超微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5.
卵形鲳鲹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养殖3龄以上的卵形鲳鲹成鱼于催产前3个月进行强化培育.在水温达到23℃以上的季节,用激素HCG和LRH—A2、A3进行催产.受精卵在水温28~29℃、盐度32、pH8.1时,经过20h孵化.在土池水温23~34℃,盐度24~34,pH7.6~9.4的培育条件下,开口仔鱼经20d左右完全变态为全长25~30 mm幼鱼.  相似文献   

6.
卵形鲳鲹与布氏鲳鲹人工育苗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涛  罗杰 《海洋科学》2004,28(7):76-78
分别于2002年4月、5月在广东湛江东海育苗场对卵形鲳鯵(Trachinotus ovatus)及布氏鲳鯵(Trachinotus blochii)进行了人工育苗试验,共培育出体长3~5cm鱼苗81万尾。其中布氏鲳鯵58万尾、卵形鲳鯵23万尾,成活率均达到50%以上。对试验进行了对比,统计分析显示:在培育环境相似的情况下,两种鱼在发育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光裸星虫体腔液中卵子发生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究光裸星虫卵子发生的细胞学特点,利用电镜技术观察了光裸星虫体腔液中卵子发生过程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1)光裸星虫体腔液中存在游离的卵原细胞和卵母细胞,卵母细胞的发育分为卵黄形成前期、卵黄形成初期、卵黄旺盛合成期和成熟期4个阶段。(2)卵原细胞的细胞器少,核质比大。卵黄形成前期,卵母细胞的细胞器有所增加,大量核仁外排物进入胞质中;出现卵黄膜和胶质膜,卵黄膜遍布微孔。卵黄形成初期卵母细胞核有较多突起,细胞器大量增加,出现分散分布的卵黄粒。卵黄旺盛合成期卵母细胞迅速增大,卵黄大量积累。成熟期卵母细胞核膜突起回缩,胶质膜易于脱落。(3)卵黄分为2种。Ⅰ型卵黄电子密度高,不发生融合,为内源性卵黄;II型卵黄中等电子密度,可融合为无定形卵黄块,为外源性卵黄。(4)成熟卵母细胞卵黄膜为三层,外层为颗粒层,表面具有粒状突;中层初始为均质结构,不断增厚并纤维化;内层致密,厚度不均。胶质膜电子密度极低。(5)卵子外有滤泡细胞,其核质比很大,细胞器少,在卵母细胞成熟期发生凋亡。文章还探讨了胶质膜、卵黄膜、滤泡细胞的功能,以及细胞器在卵黄形成中的作用。研究结果积累了光裸星虫卵子发生细胞学资料,为光裸星虫生殖调控与人工繁育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养殖卵形鲳鲹诺卡氏菌病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道了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诺卡氏菌病的发生情况。病鱼以体表和心、脾、肾等内脏出现白色结节为主要症状。对病鱼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光镜、电镜检查,均发现长或短的丝状分枝状杆菌,用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回归感染,证实为此次卵形鲳鲹结节病的病原菌。对病原菌的基本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确定病原为鰤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ae),同时对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检测,发现该病原菌对多种常用水产药物均产生了抗药性,纸片扩散法结果显示仅20种受试药物中仅对环丙沙星、氯霉素、链霉素等中度敏感,试管稀释法结果显示8种药物中仅对1×10-6的盐酸恩诺沙星和盐酸环丙沙星敏感。  相似文献   

9.
10.
流速是深远海养殖的关键环境因子之一。为了深入解析卵形鲳鲹在流速胁迫下的分子调控机制,分别以静水环境、中等流速(54 cm/s)和高流速(90 cm/s)水流对卵形鲳鲹进行胁迫,利用LC/MS的代谢组学技术探究肝脏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寻找差异代谢物以及相关的代谢通路。结果表明,与静水组相比,中流速组有51种代谢产物的含量发生显著变化,富集在40条通路中,主要包括半乳糖代谢(galactose metabolism)、糖异生(gluconeogenesis)、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biosynthesis of unsaturated fatty acids)、花生四烯酸代谢(arachidonic acid metabolism)等;高流速组有40种代谢产物的含量发生显著变化,富集在22条通路中,主要包括饱和脂肪酸的合成(biosynthesis of unsaturated fatty acids)、泛酸和辅酶A的生物合成(pantothenate and CoA biosynthesis)、赖氨酸降解(lysine degradation)、花生四烯酸代谢(arachidonic acid metabolism)、亚油酸代谢(linoleic acid metabolism)等。与中流速组相比,高流速组有31种代谢产物含量发生显著变化,富集在12条通路中,主要包括花生四烯酸代谢(arachidonic acid metabolism)、脂肪细胞因子信号通路(adipocytokine signaling pathway)、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cysteine and methionine metabolism)等。通路分析表明中、高流速胁迫均促进了不饱和脂肪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和泛酸的合成,鱼体通过加强代谢来提高游泳能力,中流速组主要显著影响了半乳糖代谢、半胱氨酸和蛋氨酸的代谢,卵形鲳鲹此时产生了更多能量用于运动;高流速组则显著影响了L-赖氨酸、维甲酸的代谢,揭示了在面对高流速胁迫时,鱼体的游泳能力在下降,部分免疫机能触发。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厦门和龙海海水网箱养殖的卵形鲳鱼参(Trachinotusovatus)和布氏鲳鱼参(T .blochii)进行了形态分类的比较研究 ,从计数性状和量度性状以及骨骼系统鉴别种间差异 ,证实这两种鲳鱼参是同属中的不同种类。  相似文献   

12.
卵形鲳鳆消化系统的胚后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形态学和连续组织切片技术,研究了孵化后31d前的卵形鲳够(Trachinotusoyatus)仔、稚、幼鱼的消化系统发育,描述了其消化器官发育过程和组织学结构特征.研究表明,在水温为23—28℃的培育条件下,消化系统发育可划分为4个阶段,第1阶段(0—2d):初孵仔鱼消化管仅为一细长的线状管,位于卵黄囊上方,不具备摄食和消化能力,为内源性营养阶段.第2阶段(3—5d):口和肛门形成,消化道与外界相通,开始摄食.5d仔鱼卵黄囊完全吸收,出现肝脏、胰脏,为混合营养阶段,消化道分化成口咽腔、食道、胃、前肠和后肠.第3阶段(6—17d):随着鱼体的生长,消化系统从结构和功能上逐步发育完善,进入到外源性营养阶段.仔鱼前肠中出现空泡,后肠中发现有嗜伊红颗粒,表明肠上皮细胞吸收了脂肪和蛋白质.17—18d仔鱼出现胃腺和幽门盲囊,标志着稚鱼期的开始.第4阶段(18—22d):胃腺、幽门盲囊、肝胰脏等消化器官发育完成,鱼苗进入幼鱼期.结果表明,卵形鲳碜消化系统的发育是与仔、稚鱼的生长、形态发育和功能的完善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3.
卵形鲳大规模死亡的病原及其防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报道了海南海水网箱养殖卵形鲳大规模死亡的病原及其防治方法。对典型患病个体进行病原分离并经回归感染实验表明 ,引起该病的病原为嗜麦芽假单胞菌。该病原菌对青霉素类药物和呋喃类药物均高度敏感 ,在生产中应用这些药物对该病进行防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卵形鲳鲹胚后发育阶段的体色变化和鳍的分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集在池塘进行育苗的31天前的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仔稚幼鱼,对其早期发育阶段的体色变化和鳍的发生、发育进行了连续观察。在水温24.73±2.11℃、盐度20‰—24‰、pH8.0—8.2条件下,初孵仔鱼体表已具有黑色素,第2天眼点的褐色素增加,此时仔鱼未开口、眼点未有视物功能;第3天开口时,眼大而突出、布满黑色素,变为黑色的眼睛,具有视觉功能;第17天当仔鱼变态为稚鱼时,鱼体变得不透明;在第22天变态为幼鱼时,鱼体体表为褐色;30天的幼鱼体表为银白色,与成鱼的体色一致。各鳍开始分化和发育的顺序依次为胸鳍→尾鳍→背鳍→臀鳍→腹鳍。1天仔鱼胸鳍原基出现;2—3天仔鱼开始摄食,胸鳍为扇形;第17天各鳍发育基本完成,标志着稚鱼期的开始。体色的变化和鳍的形成和发育对仔稚鱼的摄食、行为、生长、变态和存活等生命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仔稚鱼变态发育的重要特征之一,与人工育苗生产技术尤其是投饵、分池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卵形鲳鲹3个养殖群体的微卫星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6对微卫星引物分别对海南、深圳、福建3个地区的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养殖群体的遗传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养殖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3.67—3.83,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2.43—3.03,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48—0.66,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56—0.64,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49—0.55,可见3个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高。Hardy-weinberg平衡遗传偏离指数(d)显示海南和深圳养殖群体杂合子过剩(分别为0.10和0.12),而福建养殖群体则出现杂合子缺失(-0.08)。统计检验发现3个群体中各位点的遗传偏离并不显著(p>0.05)。3个养殖群体的遗传相似度及遗传距离信息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福建与深圳养殖群体的亲缘关系较近,两者与海南养殖群体的亲缘关系较远。3个养殖群体的确切来源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UltrastructuralstudyofoogenesisinXiamenamphioxus¥FangYongqiangandQiXiang(ReceivedApril10,1993;acceptedJuly9,1993)Abstract:─—U...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水环境急性盐度胁迫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幼鱼鳃Na+-K+-ATP(NKA)酶活力,血清、鳃丝和肾脏渗透压的影响.结果表明:将幼鱼从盐度30(对照)中直接转移至盐度5、10、15、20、25、35水体中,96 h后无死亡.各盐度处理组的鳃NKA酶活性和血清渗透压在最初72 h内出现一定波动,随后变化平稳.试验结束时(96 h),NKA活性随盐度梯度呈"U"型分布,盐度35处理的酶活高于其他处理,盐度20处理活性最低.各处理的血清渗透压大小在96 h时,随着盐度的变化,以盐度15、20为中心,呈对称变化,在盐度20后随盐度上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相同盐度的鳃渗透压随时间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逐渐稳定的趋势.肾渗透压除盐度5、10处理外,其他盐度组随时间没有显著变化,维持一定的稳定性.说明卵形鲳鲹幼鱼在生理上具有广盐性鱼类的"高渗环境高NKA活性"特征,有较强的渗透压调节与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18.
厦门文昌鱼卵子发生过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永强  齐襄 《台湾海峡》1990,9(4):375-380
本文报道了厦门文昌鱼卵巢的重建过程,卵细胞发育成熟过程中各个时相的细胞学特征,以及成熟卵母细胞的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