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一汇 《暴雨灾害》2019,23(5):395-406

中国东部位于东亚季风区,随着东亚夏季风的爆发、盛行和向北推进,东亚夏季风主雨带明显自南向北移动,在中国东部地区依次形成华南前汛期雨期、江淮梅雨季和北方雨季。这三个雨季和地区也是暴雨多发期和地区。因而中国地区的暴雨既不同于印度季风区的热带类型暴雨,也不同于北美与欧洲地区中纬度型的暴雨,它是由热带季风气流与来自中高纬的冷空气强烈相互作用下发生的,不但强度大,而且持续时间长和范围广。早在20世纪初期,中国科学家就开始研究中国暴雨,经过长期的努力,在暴雨理论、暴雨分析和预报方面,获得了重大的进展。本文将对中国暴雨的理论与重要进展作一综述和评论,共包括四个方面:(1)中国暴雨的主要气候特点;(2)中国暴雨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3)中国暴雨发生机理研究的主要成果;(4)未来中国对流尺度暴雨理论研究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一次黄河气旋特大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1975年7月底由一个黄河气旋在河北省东部造成的一次暴雨过程。分析说明这次暴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缘与向西偏北方向移动的台风之间形成一支低空的东南急流。这支从东南洋面上来的暖湿气流,在与贝加尔湖高压脊前的东北方向来的冷空气垫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气旋东北部大片的暴雨区。指出了低纬系统对华北夏季暴雨的重要性。同时指出气旋的暖区及锋区附近的中尺度系统的活动也是产生暴雨不可忽视的因子。并为预报这种黄河气旋的暴雨过程提供了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3.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山东自动站资料以及NCEP/NCAR1°×1°逐6h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5月26日山东气旋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是由高空低涡切变线和地面气旋共同影响产生。暴雨发生在深厚的暖湿气流中,高低空系统随高度略向北倾斜,冷空气比较弱,暴雨落区主要位于地面气旋中心北部的东南气流里。在这次暴雨过程中,850hPa西南急流与东南急流对能量锋区的形成与维持起到关键的作用,暴雨的落区主要位于能量锋区内并偏于θse高值区一侧。此次气旋暴雨也是发生在深厚的强上升运动区内,在这次过程中暴雨落区及其移动与强的上升运动中心的相关性比较好。暴雨的辐合中心主要集中在950hPa附近,比一般暴雨的辐合层(一般在900hPa附近)高度更低,说明边界层辐合对于气旋暴雨的重要性。暴雨过程中,700hPa山东 MPV1为正值,MPV2为负值;700hPa等压面上MPV1正值中心与该层上的低涡系统对应比较好。  相似文献   

4.
利用卫星云图、水汽图象和常规观测资料,分析了一次江淮气旋发展的云系演变和水汽输送情况,并用飞机观测资料分析云系的结构和降水特点。认为卫星云图和水汽图象能及时反映天气演变和水汽输送特征,对飞机增雨作业的时机选择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黄河气旋暴雨过程发展演变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7月19-21日华北地区出现了一次影响范围广、累积雨量大、持续时间长、局地雨强大的极端强降水过程,强度仅次于1963年8月8-9日极端降水事件,河北多地及北京的降水总量和持续时间超过2012年"7·21"特大暴雨。本文利用地面自动气象站、气象卫星以及NCEP再分析等资料对导致此次特大暴雨的环流配置尤其是黄河气旋的发生发展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深厚的华北低涡、与低涡相联系的西风槽、副热带高压以及低涡诱发的黄河气旋是此次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副高的阻挡使得气旋移动缓慢,且移动过程中两次呈现逆时针旋转路径。地面气旋中心总是沿中低层暖平流和其下游高低层正涡度平流之差较大的区域移动。同时,由于降水产生的凝结潜热释放和上升运动产生的正反馈作用,引导气旋向上升运动强的地方移动。强降水造成的潜热反馈对低层位涡增长起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地面黄河气旋系统生成。同时,高空高位涡沿等熵面下传与低空系统耦合,并与地面气旋上空的暖平流成正反馈作用,进而导致地面黄河气旋迅速发展。卫星水汽图像水汽暗区的干带具有高位涡特征,将其与高层位涡场结合分析,有助于在水汽图像上对高空动力特征的发展演变进行判断,为温带...  相似文献   

6.
张晓红  罗静  陈兴  靳莉莉  邱旭敏 《气象》2016,42(6):716-723
利用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5月25-27日一次江淮气旋的形成发展及其引发的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空明显的正涡度平流、低层暖平流以及与辐合辐散区相对应的垂直运动是导致气旋发展的重要物理因子。气旋发展过程和湿位涡正压项及斜压项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气旋的增强阶段伴随对流层低层mpv_1的增大及mpv_2值的减小;高层湿位涡下传;使近地面大气斜压性增强,从而在低层诱生出气旋性环流。气旋的形成发展过程与对流层正涡度柱的形成相对应,与湿位涡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变有密切的联系。气旋引发的暴雨位于气旋移动路径的左前方(东北象限),该区域低层强辐合中心和正涡度中心的耦合,加剧水汽和能量的辐合,为暴雨维持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一次江淮气旋暴雨过程分析李兰,张瑞,桑景顺1引言1995年7月25日至27日,受江淮气旋北上影响,我省普降大到暴雨,过程平均雨量57毫米(见图1)。由于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暴雨范围广,使部分地方遭受洪灾。图11995年7月24日20时至27日20...  相似文献   

8.
副热带气旋是低纬度高空低涡的一种形式。据有关文献记载:“副热带气旋是发生在副热带(25—35N°)地区的一种气旋。它既非锋面性质的温带气旋,又不是暖中心性质的热带台风,而是在对流层中最强大的冷中心性质的中层气旋。这种副热带气旋在冬半年1—3月初的太平洋中部和大西洋中部最多”。而在夏季发生在我国大陆上,并且形成暴雨天气的个例较为罕见。现将1989年7月底、8月初一次副热带气旋过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黄河下游春季一次MαCS暴雨过程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20 0 3年 4月 17日 ,山东省济南地区出现罕见的春季大暴雨过程。卫星云图表明它是由α中尺度对流系统(MαCS)两次连续发展造成的。天气分析结果显示 ,4月中旬这次黄河流域MαCS的发生条件和MCC多发期的盛夏 ( 7,8月份 )相同 ,也产生在大尺度的暖脊中 ,并且有西南风低空急流向MαCS发生区输送暖湿空气。这种条件的出现是和该年春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北相关联的。雷达回波分析表明 ,和强对流型风暴相似 ,在MαCS的前沿也存在一条狭窄的对流性强降水带。红外云图黑体辐射温度 (TBB)分析表明 ,这条对流性回波带是和冷云盖的TBB强梯度带或TBB≤ -72℃的特别高耸的云顶相配合。进一步分析还表明 ,MαCS的第 2次发展与来自东面黄、渤海海区强大的低层冷空气回流有关 ,行星边界层风场明显的偏北风、偏南风和偏东风 3股气流结构使得济南附近的辐合特别强 ,导致第 2阶段的雨强更大。低层冷空气的侵入 ,可能是春季MαCS发生条件和流场结构上有别于夏季MCC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0.
1994年6月24至25日,鲁北地区的暴雨至大暴雨天气是由黄淮气旋影响所致。高空冷平流作用使新疆低槽附近斜压性增强,低槽发展东移,加之副高西伸北抬,低空急流建立。暖湿气流的输送,造成能量锋生,在锋区上扰动发展,形成气旋。  相似文献   

11.
从天气形势、θse场、单站总温度和卫星云图几个方面对宝鸡 1 999-0 4 -2 3~ 2 6日连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 ,指出久旱转雨预报要着眼于大环流调整分析 ,此次过程就是在乌山阻高重建及东亚环流由纬向转向经向过程中产生的。  相似文献   

12.
影响华北地区的黄河气旋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修芳 《气象》1997,23(1):17-22
利用每小时数值云图、TBB资料,常规天气图资料和数值产品资料,分析了1994年6月24-26日黄河气旋过程,讨论了环境场条件,不同尺度云团的相互作用对气旋生成的影响,给出了中尺度云团的发展演变以及与强降雨的关系,揭示了气旋降雨的中尺度特征,概括了气旋发生发展的综合模型,对气旋的短期预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一次缓慢东移的黄河气旋暴雨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常规气象资料,对2001年6月28-29日发生在河南的一次黄河气旋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气旋的稳定少动是造成这次暴雨的直接原因,高层辐散与中层正涡度平流对黄河气旋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这次过程的水汽主要来自副高东南侧的海上,孟加拉湾的水汽也有一定的贡献。暴雨区的中低层对称不稳定的存在,导致上升运动和水汽输送的加强,造成降水的增幅。  相似文献   

14.
一次黄淮气旋暴雨大风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数值预报产品等方面,对2003年6月22日—23日烟台市出现的暴雨、大风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得出:中心移向山东半岛的焊接类黄淮气旋是产生暴雨、大风的主要影响系统;在制作天气预报过程中,数值预报产品是一种很好的提示和参考,但离不开预报员的经验分析和订正。  相似文献   

15.
一次江淮气旋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盛春岩  杨晓霞 《山东气象》2001,21(4):10-11,13
分析2001年1月6-7日山东出现的大范围暴雪天气过程表明:暴雪天气过程是由江淮气旋和850hPa西南涡共同影响造成的。降水发生在对流稳定而对称不稳定大气中,江淮气旋及强降水区有向对称不稳定区移动的趋势。低空急流是造成暴雪天气的触发条件。  相似文献   

16.
1.引言 Sanders和Gyakum(1980年)把24小时内中心气压至少减少24毫巴的温带气旋定义为气象炸弹。他们提到的加深率本来是对北纬60度而言的,为了得到任何纬度θ的  相似文献   

17.
气旋是影响山东的重要天气系统,而南方气旋提供了山东全年约一半的降水量,同时又是造成山东大风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对1983年夏季的一次影响山东的气旋过程进行诊断,旨在对影响山东夏季的南方气旋的物理机制进行了解。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007年4月17日广西西北部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具体分析,初步探讨了桂西北春季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蓝春灵  韦春霞 《广西气象》2007,28(A02):106-106,86
通过对2007年4月17日广西西北部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具体分析,初步探讨了桂西北春季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陈静  张永才 《气象》2007,33(S1):71-75
2007年3月2—3曰鄂尔多斯市出现暴雪天气。范围大,持续时间长,是有气象资料以来所罕见。在天气图上主要表现为北槽南涡,东高西低,具有夏季降水特征,冷暖空气在鄂尔多斯市交绥且维持时间达24小时。卫星云图和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表现为降水前后3个时段具有明显特征,降水前涡旋云系完全形成,雷达上只有零星回波,强度为20dBz,垂直风切变随高度变化无序;降水主要阶段,涡旋云系第一象限的中低云控制鄂尔多斯市,雷达回波连成片,强度为25dBz,且有一中心强度为55dBz的强回波中心,垂直风切变随高度变化有序,风速加大,冷暖平流明显,回波顶高度3?8km,并出现了牛眼回波;之后,降水减弱消失,暴雪天气过程结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