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金属学会第一次矿山岩体力学学术讨论会于今年5月22日至26日在长沙召开。来自廿二个省市、一百卅四个单位的二百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一百余篇,有九篇论文在大会上进行了  相似文献   

2.
第五届国际工程地质大会于1986年10月20日至24日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这次大会共有36个国家的450名代表参加。会议论文集共编入265篇论文,列入大会宣读的论文计148篇。我国由11个部委系统的23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我国共有70篇论文编入文集(占25%强),有22篇论文在大会宣读。 这次会议共分成六个专题组,即为土木工程和采矿工程的岩体工程地质研究;与软岩地基和开挖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土体地基的工程地质研究;与水利水电建设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公路、铁路和海岸工程的工程地质;环境规划和城市区的工程地质。另外,还举办了地热工程方面的工程地质和与核废料处理有关的工程地质两次专题讨论会。 会议决定,第六届工程地质大会将于1990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举行。 由于一些原因,我们只发表孔德坊和陈德基、许兵撰写的两篇综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王幼麟 《地质论评》1983,29(5):497-497
由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水利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委托长江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岩体土力学研究所和地质研究所以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辑部负责筹办的土和土体结构工程特性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5月16日至20日在武汉举行,历时五天。这是我国第一次召开的“土的结构”专题学术会议,其目的是为了检阅有关研究成果,交流学术见解,了解研究水平和存在问题,并依  相似文献   

4.
1986年5月19—23日在成都召开了中国山地综合开发讨论会。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山地研究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共同筹备召开。出席会议代表73人,代表全国21个省市区的51个单位。代表有自然科学工作者,也有社会科学工作者,其中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副研究员)占与会代表的27%。这次会议是山地研究委员会成立的第一次大型学术性会议。会议收到论文74篇,内容包括山区综合开发、整治和基础理论等方面的文章。 中科院成都地理所所长、中国地理学会山区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吴积善同志主持召开讨论会,地学部副主任孙玉科同志,中共中  相似文献   

5.
全国微量单矿物会析会议于1984年6月1日—6日在厦门鼓浪屿召开。代表来自全国生产、科研、高等院校及省局64个单位114人,收到论文10多篇,在会上交流了80篇。微量单矿物分析会议在我国还是第一次,整个会议贯串着学术交流的气氛。为取得会议的成功和达到每个代表的论文都能在会上进行交流,会上分了三个小组进行座谈,大家为着  相似文献   

6.
太平洋地区晚第三纪海陆事件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6月2日至8日分别在南京及山东临朐举行。这次国际学术讨论会是国际地质对比计划246项(IGCP—246)的一次学术活动,也是我国第一次专门的晚第三纪学术活动。会议由IGCP—246项目及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临朐县人民政府联合组织。出席会议的中外代表70多人,收到论文摘要40余篇,其中有29篇分别在南京及山东临朐两地会议上报告。会场上还展览、陈列了部分论文、图片及实物、标本等。  相似文献   

7.
姚彦之 《地质论评》1965,23(1):70-71
中国古生物学会于1964年12月5日至12日在南京召开了第十一届学术年会。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正式代表70人,列席代表14人,到会旁听的150余人,其中年青人占了百分之七十五。会议共收到论文187篇,其中偏重地层的论文13篇;古植物方面的58篇;古无脊椎动物方面的93篇;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召开的单矿物分选经验交流会6月9日至13日在广州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103个单位的代表105人,列席代表56人。会议收到论文材料134篇,在大会宣读了18篇,小组交流91篇。这些成果充分反映了我国单矿物分选工作的发展情况。代表们认为召开全国性单矿物分选会议在我国是第一次,它对今后单矿  相似文献   

9.
为了庆祝江苏省地质学会成立三十周年,一九九一年五月二十八日到三十日在宁召开了第三次遥感学术讨论会。会议收到论文二十三篇,其中二十一篇在会议上进行了交流。十三个单位共有三十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科院南京地理所信息室主任赵锐副研究员应邀到会作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实践”专题报告,南京大学遥感研究室主任陈钦峦教授应邀到会传达了陈述彭学部委员有关“八五”遥感发展动向的讲话精神。这次会议内容涉及面广,提交的论文和学术报告具有较高的应用和理论价值,指导性和实用性较强。论文重点就遥感在地质、环境、农业、油气、水资源和数字图象处理等方面的应用作了探索.如河海大学李冬田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地质学术委员会第一届全国岩矿学术会议,于八月二十八日至九月三日在昆明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冶金地质系统的勘探队、矿山、勘探公司、科研单位和院校的代表以及有关部门来宾,共计188名,其中正式代表100名.会议收到论文235篇,宣读95篇. 这次会议,是冶金地质岩矿工作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 会议交流了矿物、岩石、成矿理论、矿床物质成份研究以及工艺矿物、宝石矿物和新技术、新方法、基础岩矿鉴定方法等成果,反映出冶金地质岩  相似文献   

11.
《地质论评》1965,23(3):242-243
中国地质学会于3月4日至13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学术会议。参加会议的正式代表和列席人员共362人,他们来自生产、科研和教学的145个单位。这次会议以革命化的精神打破了过去学术会议只宣读论文的陈规,达到了相互间进行学术交流并促进生产的效果。会议收到论文377篇。根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市地质学会联合举办的“全国地面沉降学术讨论会”于去年11月24日至30日在上海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来自全国各地及上海市有关科研、生产和教学单位的专家、教授,也有年富力强的年青专家和热心学术工作的各级领导同志共135名正式代表和15名列席代表。这次会议共收到57篇论文和5篇译文,其中关于地面沉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研究论文14篇,运用  相似文献   

13.
冶金地质勘探技术情报站和冶金地质学会探矿工程学术委员会,于1990年3月2~6日,在冶金部西南地质勘探公司607队,联合召开了冶金地质探矿、工程勘察和情报交流会及探矿工程学术委员会二届一次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冶金地质、武警黄金部队、冶金矿山、冶金勘察等系统和有关院校及科研、设计单位的代表共50人.会议收到论文52篇,会上宣读论文22篇. 这些论文紧密结合当前探矿生产和工程勘察实  相似文献   

14.
会议消息     
《水文》1986,(1)
中国水利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于1985年11月18日至23日在成都市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水文测验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从事水文测验工作的专家、科技人员共120人。会议共收到论文145篇。经会议论文审查组评议,有102篇在会议上交流,其中在大会发言的有38篇。最后推荐34篇论文将陆续在《水文》杂志上发表。这些论文基本上反映了我国近几年来水文测验技术的新进展。一些论文将水力学、数理统计、  相似文献   

15.
第二届全国层控矿床地球化学会议于1985年11月17—21日在天津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全国25省市自治区8个系统94个单位的154名代表。会议期间有106名同志发言共宣讲论文117篇,充分交流了我国近年来层控矿床和有关矿产资源研究的新成果、新认识。反映出自1981年在贵阳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层控矿床地球化学会议后的四年时间内,我国在层控矿床的地质找矿、成矿理论、成矿机制、成矿物质来源、区域和矿区成矿规律与实验技术方法等方面取得的较大进展。这次会议的显著特点是: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本会岩浆岩委员与地矿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共同发起的全国海相火山岩学术交流会于1988年3月29日至4月2日在古城西安召开。来自地矿部、冶金部、核工业部、黄金部队、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及有关的编辑出版部等8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是我国海相火山岩地质工作者的第一次聚会。会议共征得论文摘要118篇,论文21篇,大会宣读7篇。会议还按区域地质、岩石及矿产三个专业进行了分组学术交流,有32位代表在专业组会议上发言。此外,加拿大学者  相似文献   

17.
第八届国际介形类学术会议于1982年7月26日至29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大学召开。出席会议的有美国、英国、中国、西德、法国、日本、加拿大等25个国家,共126人。提交论文摘要101篇,宣读论文92篇。我国第一次参加这个国际会议,出席的有地质部、科学院、石油部和煤炭部的代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质学会首届工程地质学术会议于1979年11月2日—10日在苏州召开。这次学术会议是我国工程地质界一次空前的盛会。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许杰同志亲自到会指导并为大会致开幕词。参加会议的代表共二百人。大会收到论文317篇,反映了我国工程地质学的水平和欣欣向荣的景象。会议进行了大会论文宣读和小组中心议题发言及讨论。通过这些学术活动,与会代表广泛交流了学术  相似文献   

19.
《地质论评》1983,29(5):494-494
第二届全国铅锌矿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4月27日至5月4日在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铜铅锌汞锑专业组组织的。参加会议的特邀代表、正式代表和列席代表共180人,会议共收到论文137篇。总的说来,论文资料丰富,内容充实,反映了我国铅锌矿床普查勘探的主要成就和我国近年  相似文献   

20.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物物理和矿物材料委员会于1983年11月24日至28日在南京召开了首次全国矿物谱学学术会议。 出席会议的有57个单位代表共94人。收到论文71篇,宣读44篇。 这次会议总结了我国矿物谱学的研究成果,加强了矿物、物理、化学等学科之间的协作。会议提出:为了适应四化的要求,今后应大力发展矿物谱学的仪器、理论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并建议举办一些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