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0年7月下旬渭河流域局部地区发生高强度降雨,致使渭河干流及支流涨水,多处支流出现超警戒洪水,华县断面出现超警戒水位洪水。通过对该次暴雨洪水特性分析,发现洪水是由渭河北岸支流涨水形成,泾河洪水与渭河洪水在临潼站遭遇,使华县站出现超警戒水位洪水。  相似文献   

2.
渭河2005年9—10月暴雨洪水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5年9月下旬渭河流域发生了长历时、大面积、高强度降雨,致渭河干流及支流涨水,多处出现超警戒洪水。通过对该次暴雨洪水特性分析,发现形成这次洪水的暴雨中心和洪水形成均在中下游地区,暴雨中心移动方向与洪水走向一致也是形成这次洪水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基于1951—1998年的铁路重大洪水灾害资料,对中国铁路洪水灾害频次、致灾程度、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51—1998年,中国铁路年均发生3.1起重大洪水灾害,重大洪水灾害造成全国铁路年均行车中断63 d,其中1954、1960、1981、1991和1996年是铁路洪水灾害严重的年份。铁路洪水灾害主要发生在5—8月,其中7月发生次数最多,但行车中断天数在8月最多。从铁路洪水灾害的地域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华东及华南地区,发生洪水灾害次数最多的线路是兰新线,其次是京广线和陇海线,致灾程度最严重是淮南线。对中国不同区域铁路洪水灾害的致灾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1998年汛期,嫩江、松花江、洮儿河连续发生多次大洪水和特大洪水,洪水对两岸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严峻威胁,在与洪水斗争中,洪水预报发挥了重要作用,减灾作用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5.
盛夏流域面融雪量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夏主汛期我国西部地区流域的洪水类型较东部地区复杂,为了提高当地防洪气象服务水平和丰富全国汛期气象服务技术,分析了融雪洪水与暴雨洪水物理过程的差异,提出了描述流域融雪洪水过程的面融雪量等概念。指出了盛夏主汛期流域融雪洪水的气象服务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用水文学方法,使用1954—2002年水文年鉴资料和2003—2005年报汛资料,研究发现秦岭北麓降雨与渭河洪水的洪峰流量、洪水总量有密切关系,认为秦岭北麓山区是渭河洪水的重要产流区,利用秦岭北麓降雨和气象部门的降雨数值预报,可以预估渭河下游洪水情况,提高渭河洪水预报的时效。  相似文献   

7.
2009年3月中旬新疆融雪型洪水气象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华  杨晓丹  张国平  赵琳娜  王志  赵鲁强 《气象》2011,37(5):590-598
利用1950-2006年的新疆融雪型洪水灾情资料对新疆地区融雪型洪水发生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地区融雪型洪水多发生在天山北坡,特别是伊犁河谷和塔城地区是融雪型洪水的多发区域.3月中旬到4月上旬为融雪型洪水的多发时期.在此基础上,从气候背景、天气诊断分析等方面对2009年3月中旬融雪型洪水的气象成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得出:2009年2月降水明显偏多为3月中旬融雪洪水的发生提供了基础条件,而3月中旬冷空气过后气温持续迅速回升是此次融雪洪水发生的主要气象因素.持续迅速升温过程中,平均气温由负转正、最高气温高于5℃以及暖平流中心出现时间对融雪型洪水预报具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普查1981—2012年宜昌站中小洪水个例,统计发现宜昌站中小洪水20世纪80年代偏多,90年代明显偏少,2000年以后有所增加,洪水出现时间呈现最早洪水时间逐渐提前而最晚洪水时间则逐渐推迟趋势;长江上游及分流域致洪面雨量呈现同样的周期性变换规律,长江上游中小洪水6—9月占97%,且各月面雨量特点不同,6月自西向东"阶梯"增加,7月分布较均匀,8月和9月面雨量分布则差异较大;长江上游致洪面雨量流域间差异小,但洪水过程强降雨分布及组合方式较复杂,掌握长江上游致洪面雨量分布特征可为三峡水库中小洪水调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奇台县近10年发生的洪水进行了统计,对洪水成因作了初步探索,并对暴雨型洪水预测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0.
张容焱  游立军  高建芸  林昕  唐振飞 《气象》2013,39(12):1642-1648
本文针对有水位资料,但没有流量观测的流域,同时又有历史罕见洪水记载、流域断面洪水警戒水位和自动站记载的近年几次小洪水过程,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确定雨 洪关系,得到致灾临界雨量;再应用淹没模型模拟洪水淹没情况,得到洪水的风险等级评估。通过对历史特大山洪个例的淹没反演,可以看到由数理统计与淹没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出的山洪风险等级,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由于洪水记载和考察资料,往往对洪水淹没的高度记录准确,而对发生的具体时间通常是模糊的,本文得到的临界雨量指标是否能够预见洪水需要实例检验。通过2012年前汛期强降水过程的检验,虽然预警了低风险洪水事件,但是风险发生时间有差异,经过合理调整低风险临界雨量,满足了能够预见洪水的目的。对于其他等级的临界雨量的检验,有待于日后更多的实例,进行合理的调整,逐步完善翠江流域的山洪临界雨量指标。  相似文献   

11.
洪水预报在防洪减灾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从流域暴雨的定量降水估算与预报、流域洪水预报水文模型、流域水文气象耦合、流域洪水实时预报系统研发及业务应用等方面回顾了国内外流域水文气象耦合的洪水预报研究与实践的进展,并从洪水预报与气象预报的集成耦合、有物理基础的分布式水文模拟、洪水风险灾害评价等展望了流域洪水灾害预报的一些关键技术和问题。  相似文献   

12.
沿海地区频繁遭受洪水灾害,往往并非单一灾种驱动,而是多种致灾因子相互影响的综合结果.文中梳理了沿海地区复合洪水的主要驱动机理,归纳了复合洪水危险性研究中统计模型和动力数值模型两类主要研究方法,并分别阐述了近年来主要进展.复合洪水是极端高潮位(包括天文潮位、风暴潮和海浪)、河流洪水和强降水过程的两两组合或者是三者同时发生...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上游与洞庭湖一旦遭遇洪水,将会形成全流域洪水或特大洪水,给防洪减灾带来巨大考验。从大尺度环流背景、天气系统特征以及物理量场特征3个角度出发,对1981—2012年共30次长江上游洪水与洞庭湖洪水遭遇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出消落期、汛期、蓄水期3个不同关键期内发生洪水遭遇的不同气候特征,提出面上物理量和面上综合指数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阿拉沟河洪水形成、洪水类型、洪水与气象要素的关系,以及阿拉沟河发生洪水对吐鲁番盆地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为开展洪水预报、防洪规划、河道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洪水风险预测业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兴华  严明良  周曾奎  唐勇  吴震  冯民学 《气象》1999,25(12):28-31
介绍了在地图信息可化工具Mapinfo数据库和超文本库的支持下,通过Windows的OLE自动化技术建成的洪水风险预测业务系统。它以直以形象的电子地图针气象、洪水、水文以及投保户保险信息,包括历史洪以淹实况机地结合起来;并通过与历史洪水受淹数据库、气象-洪水数据库等关联作出洪水风险预测,为有关部门业务 指导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淮河流域2016年汛期洪水预报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预报大流域降雨径流与洪水是非常复杂的预报难题。本研究建立气象水文耦合预报模型对复杂大流域的洪水预报进行预报试验。模型采用中央气象台格点化降水预报产品作为预见期内降水,驱动水文水动力学耦合模型进行洪水预报。选择新安江水文模型用于流域降雨径流模拟,基于扩散波与柱蓄和楔蓄理论建立Muskingum-Cunge水位流量演算模型进行具有行蓄洪区的复杂河系洪水预报。以淮河鲁台子站以上流域2016年汛期洪水为例,将构建的气象水文耦合预报模型进行洪水预报试验。结果表明,模型取得了较好的预报精度,应用格点化降水预报产品考虑预见期内降水预报的洪水预报对于不考虑预见期降水预报,洪水预报预见期得到一定的有效延长,对同类流域预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气象科技》1976,(3):34-34
(一)过去设计洪水中存在的问题美国东部地区的洪水以暴雨为主。实测最大暴雨4个半小时曾达782毫米。24小时983毫米。3天1,148毫米。西部地区以融雪为主。暴雨较小,但往往两者遭遇,组成量大峰高的洪水。过去对于水库设计洪水,曾用历史洪水加成、经  相似文献   

18.
浅析了新疆“96·7”大面积暴雨洪水的成因、洪水特性,根据短系列水情资料初步计算了洪水重现期,并对“96·7”洪水灾害从自然因素、人文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陕西清涧河上游200-07-04降特大暴雨,山洪暴发,致使清涧河干支流洪水猛涨,形成了该河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对该次暴雨洪水的成因、时空分布及特点和洪水过程进行了分析,发现这次洪水的暴雨中心和洪水形成均在上游地区,清涧河的降水特性和地貌特点及上游大面积滑坡阻水后跨坝是造成本次洪水暴涨暴落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
对郁江南宁 17场洪水的合成面雨量分布特征作了较系统的分析 ,发现引发南宁洪水的主要天气系统及其配置、合成面雨量的流域值及“6 8.8”大洪水和“0 1.7”特大洪水的合成面雨量表征 ,对今后进一步做好重大洪水的气象服务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