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陈贽  叶明 《广东气象》2002,(Z1):33,29
雷电灾害主要是直击雷害和感应雷害(包括雷电波入侵),其防护方法是根据实际,有侧重地采取外部防雷系统和内部防雷系统.  相似文献   

2.
根据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特点和雷害来源,从雷电防护总体原则出发,分析了直击雷、雷电波侵入、雷击电磁脉冲和电磁兼容等综合防护措施,展望新一代变电站防雷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3.
引言我省的防雷减灾工作从93年开始到现在已经进行了7个年头。就雷害的成因均依照电工学理论原理为基础,没有形成从气象学的角度应用大气电场知识,结合雷暴云特点及现代建(构)筑物特征去分析发生雷害事故的原因,以完善和充实自身防雷理论。雷害的发生,与气象、地质结构、环境地理等诸多因素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本文拟通过运用大气电场特性,结合其相关因素,就现代条件下预防和降低雷害事故的发生及它们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浅谈个人看法。1大气电场1.1大气电场的特性雷害是大气中的雷电所引发的一种自然灾害。雷电本身具有大气电现…  相似文献   

4.
滕万里  王禄静  谢雪 《贵州气象》2012,36(Z1):60-62
清镇市“时代华庭”高层商住楼是一个即将建设的楼房.通过对现场勘察、地勘报告、设计资料分析,结合清镇市45 a气象观测资料及近6a的雷电监测资料分析,参照IEC 62305-2对“时代华庭”高层商住楼进行雷电风险评估,计算得出清镇“时代华庭”高层商住楼的风险值高于容许值RT=10-5,有雷害风险;并依照标准提出防雷改进措施,把风险降低到容许值之下.  相似文献   

5.
1雷电侵入计算机系统的途径 一是雷电流经电源线路进入室内产生雷害.一旦发生这种雷害,所有的电器都将受到波及.由于架空电力线路架设高度高,路径长,因此遭受直击雷和感应雷雷击的概率大.直击雷击中高压电力线后,在高压电力线上传输,经高压变压器的电容,耦合至220V低压侧,然后侵入计算机系统的供电设备.  相似文献   

6.
从雷暴的形成、发展规律和雷害的危害入手,总结雷电活动的特征,提出预防雷击的措施,从而更有效地预防雷电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因雷击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7.
侯涛  曾诚  张楠 《陕西气象》2015,(Z1):28-30
雷电对煤矿生产的影响主要是对配电设备、用户设备和现代化设备的影响。配电设备和用户设备经常因雷害事故引起损坏,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隐患。通过对杭来湾煤矿产品仓雷电灾害风险计算,对杭来湾煤矿的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评估,提出有助于降低雷电灾害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机房防雷安全检测工作中 ,经常发现有些单位忽视机房 UPS的防雷问题 ,认为 UPS本身具有稳压、防浪涌等功能 ,不需要再对 UPS采取防雷击措施 ,实践证明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根据有关资料统计 ,在遭受感应雷击造成电子、电器产品损坏的事例中 ,UPS遭受雷击损坏的比例约占 5 %~ 8% ,特别是一些中低档 UPS遭受雷击的概率更大。1 雷害击毁 UPS的途径和原因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 ,科学家对雷害破坏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 ,发现雷害大体可分直击雷害、感应雷害和雷电波侵入三大类。不论是那种雷害 ,都是因雷云对地…  相似文献   

9.
对2005年6月1日、4日2次加油站雷害事故进行分析,探讨雷电浪涌对加油站弱电设备的危害及防护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简述了雷电形成的原因、产生的过程以及防雷的基本方法,并根据建筑物内部外部的自身特点分析了雷害,提出了建筑物综合防雷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雷电形式及雷害引入主要途径的认识,从外部防雷措施和内部防雷措施两大块着手对移动通信基站进行防雷设计,并介绍了移动通信基站接地系统的一般做法。  相似文献   

12.
加油站的雷害个例分析及防护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黄正宏 《广西气象》2006,27(1):42-44
对2005年6月1日、4日2次加油站雷害事故进行分析,探讨雷电浪涌对加油站弱电设备的危害及防护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3.
1 雷电侵入计算机系统的途径一是雷电流经电源线路进入室内产生雷害。一旦发生这种雷害 ,所有的电器都将受到波及。由于架空电力线路架设高度高 ,路径长 ,因此遭受直击雷和感应雷雷击的概率大。直击雷击中高压电力线后 ,在高压电力线上传输 ,经高压变压器的电容 ,耦合至 2 2 0V低压侧 ,然后侵入计算机系统的供电设备。二是由通信线侵入。通信线中出现雷击过电压 ,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当路旁大树、高大建筑物、独立避雷针等地面突出物遭直击雷时 ,强雷电压把附近土壤击穿 ,雷电流直接侵入到电缆外皮 ,进而击穿电缆 ,使高压侵入电缆芯线 …  相似文献   

14.
曾居仁 《贵州气象》2008,32(2):F0003-F0004
2002年4月14日,随着一份11位县人大代表联合署名议案的出现,贵州省习水县爆出了全国第一个“雷电之乡”,雷害“猛于虎”,该乡村民人人谈雷色变。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电子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各样的信息系统中.这些高精密的电子计算设备富含大量的CMOS半导体集成模块,耐过电压过电流能力极低.而广西南宁地处雷电活动频繁、雷暴天气多的环境中,属于雷害多发区,建筑物及电子设备极易遭雷电损害.为了避免减少雷电的危害,保障良好的信息畅通,建筑物系统机房在防雷方...  相似文献   

16.
由于微波站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其自身的特点使其容易发生雷击事故。针对山区微波站的特殊性,分析了山区微波站的雷害方式与雷电侵袭途径,建议微波站机房防直击雷方面采用“双保险”的方法,提高防护效果。还提出了防护雷击电磁脉冲的综合方案,对雷电电涌入侵防护提出了多级保护、逐级限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佘季洪 《贵州气象》1995,19(6):39-41
雷电沿架空金属管线侵入造成的雷害事故频率大,危害重。故防雷电波侵入保护措施是避雷检测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着重阐述了雷电波侵入的危害方式及几种防雷电波保护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防雷减灾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电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 ,有些地区非常频繁。据估计全世界每天约发生 80 0万次雷电 ,平均每秒近 1 0 0次 ,每个闪电的强度高达 1 0亿 V,功率可达 1 0万 k W,相当于一个小型核电站的输出功率 ;我国是雷害比较严重的国家 ,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 30 0 0至 40 0 0人 ,财产损失 5 0亿至 1 0 0亿人民币。2 0 0多年前 ,富兰克林开始从根本上认识了雷电现象 ,发明了“避雷针”用以保护建筑物避开雷电的直接危害 ,人们对防雷有了安全感。近年来雷电灾害忽然呈现新情况 ,灾害频繁 ,对国民经济造成非常重大的损失 ,许多从不发生雷电灾害的…  相似文献   

19.
全世界平均每天发生800万次闪电,每次闪电约在微秒贺时间内释放55kwh的能量,从而给人类带来巨大的雷害.雷电常常使人畜伤亡,使建筑物、军火库、原油罐、通讯站、卫星站、电脑、电机设备毁于一旦.探索雷电奥秘,研究防雷系统工程,增强避雷消雷的能力和手段,有效地避免和  相似文献   

20.
谈雷电的人身防护王德才(山西省气象局经营服务处030002)雷击致死、致伤的事故触目惊心。人身雷电防护,必须引起注意。我国每年因雷击伤亡约一万多人,而大量牲畜的意外伤亡中,雷害造成的约占80%左右。考察有关雷击致人伤亡的资料发现,大多数雷击伤亡发生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