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养蜂夹道是北京无数条胡同中的一条普通胡同,它位于中南海后门马路对面、北京图书馆(旧馆)西侧。在这条胡同里,坐落着一个大大的院落,门口没有牌子,也没有任何标志,无论对外对内都没有任何名称。它是1958年建立的,是中央领导开会、会客以及紧张工作之余稍事休息、放松的地方。由于只有副部级以上干部才能进入,在人们的心目中,这座院落也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既然没有名称,“养峰夹道”就成了这座神秘院落的民间称谓。 仿膳饭店设在风景秀丽的北海公园内,它开业于1925年,至今已经七十多年。它的前身是清宫御膳房,…  相似文献   

2.
位于广东北部韶关附近的南华寺,是中国著名的佛寺之一,被誉为“东粤第一宝刹,南宗不二法门”。南华寺在佛门有如此崇高的地位,是与禅宗六祖惠能密切相关的。南华寺建于南朝梁武帝萧衍天监三年(公元五○四年),至今已有一千四百九十多年的历史,原称韶州曹溪宝林寺,后来唐中宗李显改名为“中兴寺”。到了北宋初年,宋太祖越匡胤又改名为“南华禅寺”,此名后来历代相传,沿用至今。六祖惠能与南华寺的关系非常密切,惠能俗姓卢,唐代新州(今广东新兴)人,唐太宗贞观十二年(公元六三八年)生,三岁丧父,长大后以砍柴为生供养母亲。…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新龙县大盖乡土木寺是藏区重要的宗教寺庙之一,以其佛学精义、建筑艺术和文化珍藏而著称于世。近几年来土木寺后山沟泥石流频繁爆发,严重影响并威胁着土木寺僧侣和当地信教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民族文化遗产危在旦夕,亟待拯救。作者在土木寺后山沟进行了泥石流影响区的地形测量和工程测量,完成了1:100万的地形测量图和工程测量图,对该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活动危害特征和发展趋势都作了分析研究。在此工作基础上,提出  相似文献   

4.
巴东镇江寺     
三峡中的巴东镇江寺,位于长江北岸,北靠云间画屏飞凤山,怀揽江边幽潭秦家沱,西傍观音溪,东带见龙桥,翠木掩映,芳菲萎迷,与南岸的秋风亭平齐,正对着老县城那条起自河码头越过土地堂直上三朝观而最终隐入天际的青石板古驿道,高高地雄踞在髂膝包山梁梁上。髂膝包山梁隔着观音溪与纱帽山若即若离,是纱帽山东边的那支“帽翅子”。山梁紫红色的沙质泥岩基底,向南突入了长江。从偏北方向滚滚西来的江水,在山梁梁脚下委屈地拐了个弯才再折向正东。镇江寺突兀其上,东眺昌平河,西望巫峡口,数十里江面上的波光帆影,一览无余。 早年间…  相似文献   

5.
正在我没有接触辽绣之前,总是觉得它离我很远,远得不食人间烟火。直到有一天走进小凌河湾的绣花村,我才知道辽绣离我很近,近得曾在我的生活里留下点滴痕迹。此时我才对上号,辽绣就是在我们当地传承已久的民间传统绣花。辽绣艳丽,奔放的色彩让我想起东北大秧歌,它的针法细致匀净,状物传神。与苏绣、湘绣、粤绣和蜀绣等名门之绣相比,虽没有名满天下,但它传承千年,承载的地域文化以及与佛教的契合毫不逊色,竞相争艳的刺绣都是岁月  相似文献   

6.
千古兴唐寺     
  相似文献   

7.
金刚山为千山山脉千朵莲花的最后一朵,曰真正之千山,又叫金刚山,因在其山上有两大山峰拔地而起,探入云霄,状如二大金刚,故得名金刚山。按风水学讲,金刚山后有连绵高山,前有远山近丘,左右低岭环护,中有偌大富饶之盆地,且有河流穿过,只见水来,不见去水,视为四神地、四灵地、为风水宝地。按佛门说,金刚山金刚密集显现于群山峻岭之中,有大日如来忿怒相所形成的人头峰,左有大鹏金翅鸟,右有雄狮俯卧。据《佛经》载:  相似文献   

8.
建筑雄伟壮丽格局轮廓匀称风格古朴大方博兴龙华寺,始建于北魏中、晚期。北魏——北齐时期,该寺香火极盛。该寺大致经历了三次大型重修:一是隋朝时期。隋统一全国后,佛教被尊为国教,隋文帝在位期间,曾重修龙华寺,建龙华塔,并设立龙华塔落成碑。二是唐朝时期。隋朝末年王薄起义时期,龙华寺成为民众反对佛教、起义军进攻的重点而遭到劫难。唐朝初年,善男信女再次重修龙华寺,但寺院比原来已逊色不少。三是清朝时期。宋朝时期,金兵大举入侵中原,  相似文献   

9.
大鹏东山寺,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大鹏镇鹏城村东面,大亚湾西北岸边,背山临海。这里有座龙头石山,又名鹫峰,山势逶迤起伏,海拔100多米,山脊无树木,长年不生草,光秃发亮,形态酷似巨龙,龙身长约800多米,南北而卧,昂首大亚湾。龙头是一座花岗岩石群,叫做“龙头石”。相传,古时有只巨形大鹏鸟降落此石造化,因而此石叫“鹫峰”。东山寺就建在“鹫峰”南侧山腰,大鹏城也由大鹏鸟的降落而获此美称。  相似文献   

10.
正在美丽的渤海之滨伫立着号称关外第一市的葫芦岛,葫芦岛境内有大小虹螺两座山。我家就住在小虹螺山脚下的张相公屯乡萝卜窖村才家沟。张相公望名解意,这里曾经有位小有名气的张姓相公。那么,很多人都会问我,你们村子盛产萝卜吗?你们姓的"才"字不是"柴"?别急,听我给您讲讲落鵏轿与才家沟的故事。(一)从清康熙年间开始兴起过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潮,历史上称其为"闯关东"。一提起闯关东,很多人会马上想  相似文献   

11.
杜甫沟     
  相似文献   

12.
玉玲 《中国地名》2012,(1):25-25
金猪立于石上 金猪走后石上印有猪踪 金猪为资建庙宇  相似文献   

13.
2009年4月22日傍晚,夕阳西下,金色的晚霞散布在沈城的每一个角落。迎着和煦的春风,记者来到了幽静、祥和的沈阳西塔延寿寺。这里芳菲满庭,空气仿佛被过滤了一般,显得别样的明净,润出别样的色泽。  相似文献   

14.
人工模拟降雨下细沟与细沟间流速的沿程分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刘和平  王秀颖  刘宝元 《地理研究》2011,30(9):1660-1668
径流流速不仅是坡面径流的重要水动力学特性,而且是计算其他水力特性及侵蚀产沙的重要参数,本文目的在于研究坡面细沟流和细沟间薄层水流流速沿坡面的变化过程,比较细沟和细沟间径流流速的差别。实验选取1m、2.5m、4m、5.5m、7m、8.5m和10m共7个坡长的小区(均为5。),装填粉壤土,采用历时2h、总雨量121mm的变...  相似文献   

15.
泥石流沟判别与危险度评价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朱静 《干旱区地理》1995,18(3):63-71
以云南泥石流形环境的区域调查为基础,提出了以11项因素作为泥石流沟判别与危险度评价预测的背景参数,依据关联性序列分析确定了因素的权重分析,应用数量化理论建立了泥石流沟判别模式和危险度评价预测的计算方法,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法可靠、简便和实用,适用蚶类泥石流沟判定与危险度的评价预测。  相似文献   

16.
雍家沟泥石流活动特征与堵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四川省绵竹市清平乡雍家沟已暴发过多场泥石流,造成了严重的堵断公路和堵塞河流事件,其中,2012年“8·18”暴发的泥石流规模最大,造成绵远河全部堵塞.通过分析2010年“8·13”与2012年“8· 18”两场泥石流的降雨过程发现,雍家沟暴发泥石流的前期累积雨量在增加,激发雨强在降低.2008年汶川地震导致雍家沟的主沟和支沟内堆积了大量的松散固体物质.野外调查发现,雍家沟多次暴发泥石流的活动路径并不一致,其中,2012年“8· 18”泥石流主要沿1号支沟活动,沟道的侵蚀宽度随着与主沟沟口距离的增加而变窄,沟道内剩余堆积体厚度随着距离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规律,且沟道内的物质粒径分布具有随机性.对雍家沟在不同暴雨频率下暴发泥石流可能引起的堵江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暴雨频率大于20%的情况下暴发泥石流便可造成堵江事件,甚至可将主河全部堵塞.  相似文献   

17.
距河北省玉田县城东20公里处,有一座清代所建的庙宇——净觉寺。该寺占地100亩,规模宏伟壮观、工艺精巧,独具风格,现为河北省重点古迹保护单位。 这座古刹,最初取佛教净业悟真空而得名。据乾隆年间《重修碑记》载:“惟兹净觉寺,僧众师祖居于此,传始于唐,阅乎五代炎宋,历元明而底于今。”可知其历史久远,  相似文献   

18.
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东10公里,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殿阁峥嵘,宝塔高耸,庄严肃穆,巍然神圣,令人神往。 《水经注》记载,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距今已有1923年的历史。白马寺的起源,有一个神奇的传说。据寺内福印法师介绍,相传永平七年,汉明帝刘庄,夜梦一身高六尺、项有白光的金人在宫殿内飞来飞去。醒来说于朝臣。臣傅毅解梦说:“金人为西域之神,尊名曰‘佛’。”于是汉明帝派遣郎中蔡谙、博士弟子秦京为使者,去西域寻求佛法。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西域大月氏(今阿富汗)巧遇天竺国(今印…  相似文献   

19.
紧靠二滩水电站导流硐进口的金龙沟支流,泥石流活动频繁,来量丰富。为了确保电站施工安全,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泥石流的流型、峰值、过程总量进行了估算;同时根据泥石流来量的大小,提出了控制泥石流的几种工程硬措施。  相似文献   

20.
黄土侵蚀沟是黄土高原地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黄土高原侵蚀泥沙的主要来源。对侵蚀沟的稳定性进行监测与分析,对于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及地貌学研究意义重大。该文探讨了黄土侵蚀沟稳定性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手段,并通过对黄土高原6个典型小流域的18条支毛沟进行的两期观测,对侵蚀沟动态监测的技术方法与分析手段进行了初步尝试。监测结果表明,尽管目前黄土高原的植被恢复良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较为完备,但在有利于侵蚀发生的条件下,仍会有侵蚀沟继续发育。根据对监测实验结果的分析,初步认为降水、植被与水保措施、地形因素是侵蚀沟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而黄土侵蚀沟的变化机理是侵蚀沟稳定性研究的关键问题,提高侵蚀沟动态监测精度是稳定性研究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