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泰州印记——地名文化集萃》一书已于8月初出版发行了。这是泰州市民政局自联合国第5届地名标准化会议第6号决议提出“地名是民族文化遗产”、2004年6月我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启动后,为切实保护研究地名文化遗产、延续地名历史文脉、发展人类文明成果、弘扬地名文化采取的重要举措。从2005年4月起,经过动员、组织、采集、撰写、编审等一系列工作,历时16个月编纂告竣。泰州滨江近海,自古有“凤凰城”之美誉。秦称海阳、汉称海陵,州建南唐,文昌北宋,素有“汉唐古郡、淮海名区”之称。泰州是历史文化名城,自西…  相似文献   

2.
地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第5届地名标准化会议6号决议提出:"地名是民族文化遗产"。汉语地名,都是用汉字记录的。在汉字大家庭中,地名汉字占有相当高的比例。有不少汉字仅仅作为地名用字出现。地名汉字的使用范围大  相似文献   

3.
茶陵,自先秦置县后,历有荼陵、声乡、茶陵、茶乡之称谓。前三者,是今茶陵县区划地名。后者,是对今茶陵县的一种雅称,并非县名。一、荼陵与声乡荼陵,为茶陵古名。上古属荆州地域。是否得名,实不可考。《尚书》列"九州",始有荆州之名。但其时荆州,是以自然地理实体为界限的区域地名,并非区划地名。称  相似文献   

4.
正昆明市官渡区民航路与长润街交叉东南70米处,有一片地名叫做"五里多村",地处环城南路与二环南路之间。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五里多早已从农村变为主城的一部分。由于得名年代久远,现代人忘记了其名称真正的含义,导致了使用上的错误和混乱。比如紧邻五里多村,在其西北方向的三个单位,就错误使用了"五里多"这个地名。一个是"五里小学",一个是"五里中央商务区",一个是"吴井街道办事处五里社区居民委员会"。还有上世纪50—80年代使用过的"五里乡""五里大队"  相似文献   

5.
题目作者刊期中国地名学的兴起牛汝辰1987年第1期试论地名的音、形、义吴金山1987年第2期湖北地名用字的物理景观特点汪虹波1987年第2期关于“辽东”地名几个问题的探讨王成国1987年第2期苏北矿产地名浅谈俞显尧1987年第2期中国东北侨置郡县述略邸富生1987年第3期目前中国理论地名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牛汝辰1987年第4期略谈我国地名单一罗马化陈根良1987年第4期云南地名的主要特点吴光范1987年第4期水体系列地名之窥见赵艺学1987年第5期对地名标准化、规范化的一点看法曾世英1987年第5期城市“新村“通名小议蒋露平1987年第6期具有地名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名》2012,(6):17-17
瞄准一流工作目标激发一流工作干劲创造一流工作业绩为了全面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为社会提供准确的地名信息,丰富地名服务的内容和手段,山西省吕梁市从实际出发,采用四个轮子一起转,各项措施有效落实,积极开展"四个专项事务"。五年来,全市地名工作者以百倍的努力、一流的干劲、强有力的措施保障了各项工作的大干快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地名规划编制、地名命名更  相似文献   

7.
正为了全面、优质完成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工作,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本着"提前谋划,引进新技术人才,深挖地名文化"的原则,以"四个注重"为出发点,扎实推进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工作,取得可喜成绩。注重整理普查成果夯实转化利用基础为了做好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利用工作,该区对普查地名6200条、拍摄照片19764张进行了分类整理。一是深入挖掘地名文化。该区通过聘请史志办的老专家,发动熟知地名变迁的老同志,收集与地名文化有关的老故事,深度挖掘  相似文献   

8.
正"泾"作通名的地名绝大多数分布在苏南浙北的太湖平原以及宁绍平原一带。根据全国行政村名统计,"泾"字村名江苏最多156个,浙江其次52个,上海30个,三省合计占到全国"泾"字村名的92%。考虑到行政村名多是当代新命名,方言特色不及自然村名浓厚等因素,如果以自然村名或河道名进行全国统计,那么江浙沪三地的"泾"通名比例还要高不少。以上统计结果和人们的传统印象相符合,在现代"泾"的确是个吴方言词。  相似文献   

9.
《地名档案管理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7月12日施行)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地名档案的管理,确保地名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促进地名档案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发挥地名档案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地名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地名档案是指在地名管理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记载各个地理实体的标准名称及其它相关信息的文字、图表、声像等材料。 第三条 地名档案是地名管理的专业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地名管理、推行地名标准化、开展地名研究的基础。 第四条 全国地名档案工作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  相似文献   

10.
詹艳霞 《中国地名》2010,(11):6-6,8
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政府转变职能,便民为民的重要内容,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适应全球化、信息化、现代化的需要,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工作要紧紧围绕“三个突出”“四个推进”展开。  相似文献   

11.
正地名,是人类赋予特定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名称,它首先是一种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其次,地名在语言学中属于专有名词,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地名中,我们可以了解当地的自然特征、风土人情、历史演变。对于地名进行语言学的研究有利于深入发掘沧州的文化内涵。沧州,是河北省一地级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因东临渤海而得名,意为"沧海之州"。沧有"暗绿色"之意,形容水的颜色,州指有城墙防御的城市。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不少地名因此发生了变化。然而,地名命名混乱问题日益凸显,尤以地名"洋化"问题最为突出。2016年4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批评国内洋地名泛滥,破坏地方文化传承,可见地名"洋化"问题的严重程度。地名是记录发展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是中华文化传播的载体。因此,我们有必要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自信,以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力量驱除泛滥于当今大街小巷的  相似文献   

13.
题目作者刊号辽宁省地名特点探索孟钧照1 984年试刊第1期有关辽宁省县名几个问题的探讨邸富生1984年试刊第1期谈地名学的对象和任务乔魁生1984年试刊第l期试谈地名和地图的关系曾世英1 984年试刊第1期辽阳行省三治爵州初探陈志健1984年试刊第1期翰海考辨田久川1 984年试刊第1期大官屯来历考鲍文津1984年试刊第1期辽东边墙修筑原因与年代耿秀英1 984年试刊第l期马市堡子地名由来卢振东1984年试刊第1期满语地名释译赵广庆整理1 984年试刊第l期几个外国城市名称的由来唐进1 984年试刊第1期孤山堡的变迁与张其哈喇甸子王文1984年第l期法库边门与…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启动,运河沿线的文化考古与名物考察工作不断深入。今安徽省宿州市桥区"大隅口"、"小隅口"等地名,依稀可见"埇口"传留后世的古风遗韵。唐人李翱(772~841年)在其《来南录》中载,他于元和四  相似文献   

15.
正以名人的姓名作地名。焦山,在江苏省镇江市东北,相传东汉末焦光隐居于此.因而得名;商河县,《太平寰宇记》载:"汉鸿嘉四年,河堤都尉许商凿此河,以纾水患。民怀其德,故曰商河"."商河"原写作"商河",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改为商河县。我国现行地名中,以人名命名的,多是革命烈士的姓名或字号.如中山、黄骅、尚志等名,志丹、左权、靖宇、子长等县名,弼时、开慧、刘胡兰、少云、欧阳海等乡镇名,中山路、中山码头、中山公园、张自忠路等城市地名。用古代名人姓名、字号、封号等作地名的有樊哙、曹娥、成吉思汗等村镇名,孟良崮等山名,闵子骞路等城市街道名。此外.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重要领导人石达开的家乡广西贵县(今贵港市).还建有达开水库。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名》2012,(2):8
黄陂大捷是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打下的首个漂亮仗。黄陂大捷的主战场即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城南的黄陂镇,黄陂的地名也因此声名大震。黄陂镇距县城34公里,为黄陂镇人民政府和黄陂行政村村委会驻地。唐末开始在此建村,因地处黄水河畔,故名黄陂。第四次反"围剿"全歼国民党两  相似文献   

17.
四川邛崃,是西汉才女卓文君的故里,卓文君和司马相如演绎的中国经典爱情故事"凤求凰"就诞生在这里。"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千古佳话,为这片土地平添了浪漫动人的色彩。卓文君以秀美才情增亮了其故里四川邛崃地名丽姿。邛崃,古称临邛,别名邛州。因  相似文献   

18.
李波  王荣 《中国地名》2012,(3):16-18
一、地名管理的基本原则(一)规范地名的专名与通名。一般来说,地名是由专名和通名构成的,习惯上将地名的专名称为名,将通名叫称,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地理名称;地名通名是表示地名所代表的地理实体的类型、隶属关系、形态和性质的规定称呼,专名只有与通名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名》2012,(1):7-8
兴国县建县始于三国时期,吴嘉禾五年(236年)置平阳县,北宋大平兴国七年(982年)以年号"太平兴国"始名"兴国"。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兴国县是著名的苏区模范县、红军县、将军县、烈士县,是第三次反"围剿"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20.
同志们:今天召开这个会议,主要内容是加强地名规划和地名网站建设,目的是要进一步推动地名公共服务工程。今年是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全面实施的第四年,也是攻坚克难的关键之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全球化、信息化步伐加快,地名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提高地名服务水平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