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国家AAAA级风景区——四姑娘山景区位于四川阿坝州小金县和汶川县交界处的日隆镇(海拔3160米),由横断山脉中四座毗连的山峰组成。根据当地藏民的传说,这四座山是四个冰清玉洁的姑娘的化身,因而得名四姑娘山。四座山峰中,以四峰为最高(6250米),又因此峰位列四川地区7556米的"蜀山之王"贡嘎山之后,因此被喻为"蜀山之后"。大峰、二峰、三峰分别为5355米,5454米,5664米。四姑娘山以雄峻挺拔闻名,山体陡峭,直指苍穹,冰雪覆盖,银光照人。山麓森林茂密,绿草如茵,清澈的溪流潺潺不绝,宛如一派秀美的南欧风光,因此又有"东方的阿尔卑斯山"之称,为中…  相似文献   

2.
诗意芬兰     
正芬兰,一个以森林和湖泊为灵魂的国家,她以秀丽的湖光水色和富饶的森林资源著称于世,获得"森林与湖泊"之国的美称。千湖之国的森林与湖泊芬兰地势北高而南低,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由北向南倾斜,中部是冰碛丘陵地带,南部则是平原和众多的岛屿。当飞机一进入芬兰国土,从机窗举目远眺,这个国家处处覆盖着层层密林,像是一个绿色世界。听人说:"芬兰人民爱森林胜过爱生命"。因为森林资源不仅是芬兰的经济支柱,也是发展旅游业的重  相似文献   

3.
郭沫若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他公务之余喜游览,撰写了许多的名胜对联,为各地景观增色不少。 位于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城北之象山脚下的玉泉,俗名又称黑龙潭。潭纵横约半里,碧水澄湖。远处玉龙雪峰倒映其间,环堤翠柳垂帘,芳草如茵,景色十分秀丽。 1963年6月,景区内建得月楼,郭沫若特为此楼题联一副: 龙潭倒映十三峰,潜龙在天、飞龙在地; 玉水纵横半里许,墨玉为体、苍玉为神。 这是一副耐人吟咏的佳联:静止的山峰在天上耸立,倒映的山峰在水中飞动,上联重在写形,下联重在写色。描山  相似文献   

4.
醉卧黄水湖     
还没有游览黄水湖,早已被鱼湖四周秀丽的风光迷住了。被誉为"人间瑶池"的高原明珠土家水寨黄水湖,又名月亮湖,是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黄水国家森林  相似文献   

5.
四川森林的地域分异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四川的地形主要是山地,因而四川森林属山地类型,其中以松Pinaceae林和栎Fa-gaceae林为主。松林和栎林在四川森林中具有代表性。在地理分布上四川森林的地域分异极为明显。根据森林的地域分异特点,将四川林区划分为9个森林分布区。  相似文献   

6.
玉龙雪山是纳西族及丽江各民族心目中一座神圣的山,纳西族的保护神"三朵"就是玉龙雪山的化身,至今丽江还举行每年一度盛大的"三朵节"。唐朝南诏国异牟寻时代,南诏国主异牟寻封岳拜山,曾封赠玉龙雪山为北岳,至今白沙村北北岳庙尚存,庙内仍然庭院幽深,佛面生辉。拜山朝圣者不绝于途。元代初年,元世祖忽必烈到丽江时,曾封玉龙雪山为"大圣雪石北岳安邦景帝"。玉龙雪山不仅气势磅礴,而且秀丽挺拔,造型玲珑,皎洁如晶莹的玉石,灿烂如十三把利剑,在碧蓝天幕的映衬下,更像一条银色的玉龙在作永恒的飞舞,故名玉龙山。玉龙雪山冰川公园:玉龙雪山是欧亚…  相似文献   

7.
长江三峡库区,系指东起湖北宜昌,西至四川江津城西约10公里的长江段,南北到长江分水岭。境内包括川鄂两省宜昌、重庆等24个县市,土地面积62552平方公里,人口约2014万,人平土地面积0.31公顷余。 地貌分区以四川奉节为界,此界以东是川鄂接壤中山低山峡谷区,以西为川东平行岭谷低山丘陵区。全区地形以深丘、低山和中山为主。山地面积占库区土地面积的85%,平坝只约占15%。  相似文献   

8.
近20年来由于封山育林政策的实施和人工乔木林的大面积种植,广西森林面积大幅增加,正在经历深刻的森林转型,森林转型过程中农林交错带和森林内部的结构重组都给生态系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扰动。本文基于2000—2016年MODIS-EVI影像数据、1∶100万地貌图和4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变化矢量法和Sen+Mann-Kendall对广西进行森林转型背景下的森林转型路径和森林内部扰动特征分析。研究表明:自2000年以来广西森林的EVI变化强度以无变化和低变化类型为主,总体EVI上升趋势略大于下降趋势,EVI显著下降主要分布于十万大山、大瑶山、海洋山和越城岭等山地区域和桂西北的百色水利枢纽和龙滩水利枢纽周围,显著上升部分主要集中于桂中南的左江-邕江-郁江流域平原丘陵区、桂西南喀斯特区和桂东北山地区地势低平的河谷地带。广西森林面积增加的土地来源于耕地和草地,森林转型路径表现为"经济增长型"和"森林短缺型"两种路径并存,或者存在更为复杂的复合型路径。广西森林内部扰动的减少型和扰动型分布于桂西北喀斯特和桂东北山地起伏度较大的陡坡区域,增加型分布于桂中南的平原丘陵地区。由于山地陡坡区域和喀斯特地区的生态敏感性,应更多关注扰动型和减少型在桂西北和桂东北地区的集中分布问题。  相似文献   

9.
阎传海  徐科峰 《地理科学》2005,25(1):94-101
徐连过渡带位于江苏省北部,地当南北要冲,为一典型的生态过渡带;低山丘陵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任重道远。基于10个样地4650 m2的野外调查资料,建立了徐连过渡带低山丘陵森林植被分类系统,包括2个植被型组、3个植被型、3个植被亚型、6个群系组、12个群系。根据建群种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分析了12个森林植被群系间的演替关系,构建了徐连过渡带低山丘陵森林植被次生演替模式。以次生演替模式为指导,论述了徐连过渡带低山丘陵生态恢复重建策略。  相似文献   

10.
书评     
我国植物地理学之研究,自胡先骕先生倡导于前,近年来,成绩蔚有可观,如刘慎谬、郝景盛、李惠林、杨承元等,均有重要论文发表。惟若干重要著作,往往散见于国外专门杂志,不易为国内地理学者所习知,本篇即其中之一。著者郑万钧先生,专攻森林,现任中央大学教授,对于川康森林,曾作多次实地调查,一九三○至三一年至四川及西康东部,曾达贡噶山,一九三六年,调查峨边  相似文献   

11.
武越 《中国地名》2012,(5):28-30
四川说:"禹生石纽"本汶山郡广柔县人青海说:"大禹生西羌"青海喇家遗址为大禹故里河南说:禹父鲧被尧封于崇,禹早期随父住于此四川汶川说:"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绵镇为大禹故里四川北川说:"禹生石纽"北川自古称"神禹故里"  相似文献   

12.
大黑山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政 《热带地理》1997,17(1):89-94
位于四川西南部金沙江北岸攀枝花市的大黑山,自然景观清幽秀丽,人文景观传奇优美,21世纪的大黑山森林公园,必将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旅游避暑胜地。  相似文献   

13.
深切谷坡浅表部卸荷裂隙发育,风化强烈,致使浅表层成为非连续介质及介质性质差异,地震动响应由此变得复杂。基于此,对适用于分析岩质边坡运动过程的不连续分析方法(DDA)进行改进,实现了地震波从模型底部输入,将其应用到四川青川东山斜坡中,通过与地震波的实地监测数据对比,揭示了高程、地形、山脊宽度以及"丁"字形山体等因素对地震波峰值加速度(PGA)放大的影响:相对谷底,当坡度一致时随高程增加地震波会出现放大,在坡折部位,由于地震波的反射及折射作用,PGA会得到放大,放大倍数达3.16倍;垂直单薄山脊方向上水平PGA放大明显,达4.64倍;"丁"字形山脊结合处,PGA放大倍数减小,约2倍。用改进后的DDA还模拟了四川汶川映秀"飞来石"临空抛射过程,认为"飞来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斜坡中部古河道堆积物与单薄山脊的介质性质差异引起的放大效应。  相似文献   

14.
瑯琊山森林进展演替的结果,亦即其顶极植物群落,将是以青檀、榉树、化香、五角枫、铜钱树等为优势树种的森林类型.苏皖江淮地区的地带性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在中国植被区划系统中应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  相似文献   

15.
北京城郊山地森林游憩机会谱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中叶,到森林中休闲游憩的人数剧增,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游憩体验,美国林务局的管理者和专家发展了游憩机会谱(ROS)理念和管理框架,其主要以游憩需求为导向,依据"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管理环境"指标对游憩区进行分类分级,编制游憩机会清单,对资源进行清查、规划和管理。本文在介绍ROS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市民森林游憩的需求特征和森林游憩区当前的管理体制和开发利用现状,筛选出"自然程度"、"偏远程度"、"游客密度"和"管理强度"4个评价指标,分析提出了北京山地森林游憩机会谱,将北京城郊山地森林游憩区分为城郊开发区域、城郊自然区域、乡村开发区域、乡村自然区域和半原始区域五个游憩机会等级,并结合目前的北京市游憩资源的利用和管理现状,用GIS作图直观展示了各游憩机会的分布,分析比较了各游憩机会的供需状况,为北京城郊森林游憩的规划和管理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尚武 《中国沙漠》1982,2(1):40-42
自古以来,人类就用木材作为能源,今天木材在能源中仍占重要地位。十九世纪工业发达国家,由木材能源转移到煤炭,二十世纪又转移到石油天然气。目前由于"能源危机"从而重新重视森林能源。重视森林能源,是由于人们认识到树木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成生物物质是可再生的循环资源,潜力最大,而且森林能源有着其它能源不可能具备的附带好处。特别是森林能源在发展中国家村镇能源中,不可能由煤炭、石油、原子能所代替。木材作为能源使用,除了直接燃烧外,还可通过气化、液化、热解转化为其他类型的燃料加以利用。因此,森林能源的发展和技术的开发,已为世界各国所重视。  相似文献   

17.
山岳景观展现着"锯齿岭""岩盘山""五行山""卸荷裂解""石柱峰"景致水文景观展现着先成河与后置河交织河源与准平原伴生瀑布群组叠挂景致动植物景观展现着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和众多野生动物天然的特种宝库植物王国森林鸟类栖息地景致伏牛山,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东西绵延八百余里,属秦岭山脉东段。西北接熊耳山,南接南阳盆地,东南遥接桐柏山,为淮河与汉江分水岭。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也是河南省境内平均海拔最高、人类活动相对稀少、自然生态保存完好的山。  相似文献   

18.
黎坪秘境     
正有红叶,嫣似霞红胜火,从千山万壑中铺天盖地,凌空而下。像身着盔甲肩系红披风,从天而降的奇兵。名曰:万枫飘丹。有峡谷,河岸山石如刀削斧劈,水流湍急如利剑出鞘,故名"剑峡"。有河流,温温柔柔宛如丝带,清清粼粼莹如美玉,名曰"玉带河"。有碧潭,水色碧透如琼玉,溪声脆亮如玉鸣,名曰"玉镯潭"。也曾走过一江春水向西流,来到七星潭前美人榻;也曾登上中华龙山,穿过海底石城;也曾在天书崖下阅天书,石马山上观石林。然而菩提本无树,明  相似文献   

19.
地形地名,是自然地理实体中山系地名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它主要是指地表系统中,以山、峰、岭、坳、墩、坪、垅、壑等类型命名的地名。山,《说文》:"山,有石而高。"《周易·说挂》:"天地定位,山泽通气。"古文中有数种释义。现代汉语中,  相似文献   

20.
森林对径流影响的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外1.对森林与径流关系认识的萌芽人们对森林与水分关系的早期认识,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的Vitruvius。他认为“不存在由于森林蒸发而造成水的损失”,因为那里“有森林存在,阳光不会照射到地表水,”而且“由于茂密森林的存在,雪在地面上滞留时间较长”。公元七世纪日本法律条中有“为防止河川泛滥,涵养水源,禁止乱伐森林”和“设置水源林”的规定。为了减轻洪水灾害,开始,在河岸筑堤植树(700~1650年)。早在300年前熊泽蕃山就认识到森林对水害防治和水源涵养的功能。他认为“树草繁茂的山地可以涵蓄水分,使大雨时的降水经过长时间延滞之后才能流入河川,从而减轻洪水之害,减少泥沙流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