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守知 《地理教学》2013,(13):63-64
正地名是地方历史的活化石,是一部关于历史地理的人文百科全书,它反映了该地的自然风光、资源物产、文化习俗、社会生活等方面历史与现实的异同;记录了一个地方的民间故事和传说,承载着当地厚重的文化和鲜明的地域特征;地名的由来与变迁,又常能折射出一  相似文献   

2.
王克之新著《伊犁地名史话》出版,像一把钥匙,透过一系列地名的来龙去脉,打开了伊犁历史的文化宝藏,读后深有感触。 《伊犁地名史话》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地名说历史,围绕历史讲故事。一部中国历史浩如烟海,一部伊犁历史也沧桑多变。我国历史学家记述史实,有的以年代为纲,有的以人物为中心,有的以事件为脉络,逐渐形成了各种体例。  相似文献   

3.
正对带有区域性或有特殊文化含义的地方用字和地方读音的地名进行审音定字,是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简称二普)标准化处理的主要任务之一。在这次二普工作中,笔者发现桂林申报了几个地名用字。这几个地名用字有的确需进行正形、正音、正义,而有的则因当地群众不明其音、形、义的演变过程而被误认为是地名中的"异类"。因此,弄清这几个地名用字的音、形、义及其演变的过程,对其提出合理的处置方法应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想就此谈些管见。  相似文献   

4.
透过地名看临高人在历史上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名是人们用其语言给予一个地方的称呼,并且通过文字的书写形式把它留传下来的。它的形成与发展除与当地民族居住的地理环境、地质、地貌、物产等有关外,还与当地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生活及其风俗习惯、信仰、心理状态等文化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它的分类既有自然景观的,也有人文景观的。自然景观的,又可分峒原、山川、形象、动物、植物……等地名;人文景观的,又可分行政区域、姓氏、职业、历史、功能……等地名。所有各种各样的地名,都可分别反映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各个侧面。本文试图从海南残存的地名来探讨临高人在历史上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突出重点,切实把地名标志设置工作抓紧抓好,这是推广标准化的有效手段,也是取得两个效益的重要举措。……能否提出从贫困地名走向富裕地名”。这是浙江省地名学会会长、浙江省民政厅李强副厅长在全省市(地)地名办主任会议上所强调的一个观点,道出了地名工作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为地名脱贫致富进行不懈的探索。地名部门是很清贫的,有的县地名办公室开办经费无着落,有的开展地名补查工作购买基础图  相似文献   

6.
地名是历史的产物,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历史悠久的地名,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地理文化和质朴的乡土文化内涵,是民族文化遗产。地名是与特定地理实体一对应的专有名词,因此地名文化应包括两个层而,一是地名语词文化;二是地名实体文化。地名语词文化属于语言文化范畴,是地名实体文化的文字图腾,  相似文献   

7.
地名谭讳     
一、释 名 1、地名: 地名是每个具体地方的代号,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地名的出现应是在语言产生以后,文字出现以前的远古时代。随着生产的发展,为了“度地居民,本有定居”,地名便应运而生了。可以想见,地名的开始出现,其命名原则是以自然因素为主的。如方位,道里、山川、高下、气候以及物产等等。这些以自然因素为依据而命名的地名,体现了每个地方的自然地理特征,是便于人们的记意、辨认和寻觅。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活动的频繁、复杂,在地名的舍取上,逐渐浸入了社会因素,并在许多惰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地名文化是以地名为载体,通过地名的形成、变迁、结构、内涵等因素来研究与之相关的各种文化,是地名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地名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和文化载体,记录着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民族变迁与融合、人们生活环境发展与变化。"地名是民族文化遗产",这是联合国第五届地名标准化会议对地名的物质性、社会性  相似文献   

9.
一、小城镇地名规划势在必行 这里所说的小城镇主要是指的乡镇驻地。乡镇驻地量多面广,分布在祖国大地的各个角落。乡镇驻地是其辖区内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是城乡的结合部,是城乡物资交流的集散地,是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场所,对周围村庄有较强的辐射作用和较大的吸引力。小城镇的兴起如雨后春笋,数量之多,发展之快,规模之大,有目共睹。但是,就目前来看,大部分是有街无名,有部分随意命名,有的小地方用大地名,有的千篇一律,重名太多,有的时效性太强,没有地方特点……总之,街道命名滞后于城镇建设的发展,切实搞好小城镇地名规划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一、加强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 地名文化建设是地名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关系地名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做好地名文化理论研究工作是推进地名文化建设,提高地名管理服务质量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闻韬 《中国地名》2012,(2):29-29
历史文化古城西安,由上千条老街巷组成。西安的老地名有的以"市"得名;有的因街巷内建有寺、庙而取名;有的以历代官府曾经在此街巷办差、兴学、名人或官员居住等而得名。也有的以"门"命名,地名中都带个"门"字,如东仓门、书院门、东厅门、端履门、后宰门、南院门、北院门、阁老门、教场门、贡院门、太阳庙门、五岳庙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名》2013,(1):22-23
一、强化措施促进工作机制升级一是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地名文化发展。为推动地名文化建设快速发展,江西省成立了行政区划和地名学研究会,组织开展地名文化研究、地名文化知识普及宣传等工作,并以此为依托,建立了"江西区划地名网",开设地名文化专栏,宣传地名文化,在全省逐步形成了以地名学会为依托、地名专家组为智囊、地名工作者为骨干、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共同推进地名文化建设工作;二是开展"千年古县"申报活动,塑造城市  相似文献   

13.
处于我国西北农牧业过渡区域的河西走廊 ,历史上民族迁移极为频繁 ,文化空间占用不断发生。表现在地名上就是河西地名往往由于其语源形成过程的差异 ,使其一地往往有多种称谓 ,有的出露 ,有的被掩盖 ,形成地名之间的叠压和覆置 ,这类似于地质上的地层关系 ,因之笔者称之为地名的层化现象。河西地名层化现象类型复杂多样 ,不尽一致 ,既有民族语言之间的交互层化 ,也有汉语地名自身的层化现象。今河西中部的黑河 ,其名称起源很早 ,但确指张掖河似应在南北朝。汉时称其水为谷水 ,唐时始称弱水 ,又有沮渠川之别名 ,明代说成是卢水。《括地志》概…  相似文献   

14.
法制化标准化靳尔刚司长谈'98地名工作新重点近年来,全国的地名管理、国道设标工作取得了可喜进展,但就全国看,发展还很不平衡,有的地方进展快、有的地方刚刚起步,有的还在原地踏步。因此,全国应进一步加强地名管理的法制化、标准化建设,命名更名,地名标志设置...  相似文献   

15.
关于地名英译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国内有的城市在一些标牌、地图、广告上出现了用英文译写“路”、“街”、“巷”等地名的情况。这不仅不符合国家的规定,而且在英汉翻译方面也造成了许多混乱:有的词不达意,有的简写不当,有的语法错误,有的一名多译……等等。出现这些问题固然与翻译者的英语水平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人们对于地名的性质本身及其跨语言处理的一些特点、规律和要求仍然不甚了了。笔者认为,地名的跨语言处理绝不是单纯的翻译问题。要把地名跨语言问题处理好,首先就必须解决好几个认识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地名是人们对具有特定方位、地域范围的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地名蕴含了丰富的文化信息,成为人类进步的活化石。一个区域的地名,特别是这个区域内由众多地名形成的地名景观往往打上这个区域地域文化的痕迹。在地名景观中,聚落地名的文化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名》2012,(9):14-14
重庆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山城,丰富的巴渝文化、红岩文化、三峡文化、土家少数民族文化等资源赋予地名以多元化文化内涵。近年来,我市坚持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切实加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彰显多元地名文化特色,促进了地名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汉译地名是指汉语、汉字翻译其它语言文字 的地名。 我国的汉译外语地名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在《史记》的《大宛列传》中已经出现了诸如: 安息、条支、奄蔡这些音译地名。 在我国正式出台《外语地名汉字译写导则》 这一国家标准之前,国内一直没有对汉译外国地 名予以规范。众所周知,汉字有时一种发音就可 以写出多种汉字,而有的字有多种发音,基本无 法按发音准确译写。译名者掌握资料不同,方言 读音的存在导致了出现同一地名有的人音译、有  相似文献   

19.
8月26日,民政部李学举部长在办公厅主任陈传书、区划地名司司长戴均良、地名研究所所长刘保全等同志陪同下,与各界观众一起观看了中国首届国际地名书画展,对首届国际地名书画展的组织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与工作人员合影留念。此前,罗平飞副部长于8月22日参观了展览。“中国首届国际地名书画展”,是由民政部区划地名司、民政部地名研究所、中国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北海公园主办,《旅游中国》杂志社协办。自8月18日在北京北海公园阐福寺开幕以来,闻讯、慕名而来的观众川流不息,数以万计。在兴致盎然的人流中,有的已是几次观看,有的临时送来…  相似文献   

20.
金红 《中国地名》2009,(12):47-48
地名是人们对具有特定方位、范围的地理实体,或者是个体地域赋予的专用名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一个民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见证。我国历史悠久,许多地名源远流长,文化内涵丰富。推进地名标准化,规范地名命名、更名,必须正确把握地名标准化与民族习俗、历史传承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