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黄炜 《中国地名》2012,(10):19-21
地名(geographical name)s,是人们对各个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中国关于"地名"一词的记载,最早见于战国时期的《周礼》一书中。自有人类以来,一个地名的诞生,都蕴含着人文、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文化因素。历史上朝代的更迭,国家的兴亡,往往很少影响到地名的变更,  相似文献   

2.
一、《康熙南巡图》概述康熙,爱新觉罗·玄烨,是清朝的第二代皇帝,于康熙二十三年至四十六年(1664——1707年)的24年间,先后到东南一带六次南巡。《康熙南巡图》是以康熙皇帝南巡为题材的大型历史图卷,描绘了康熙皇帝由北京出发,经山东入江苏,到了苏州、南京,再到杭州,最远渡过钱塘江,到了绍兴。每卷画中均以康熙皇帝为中心逐步展开,  相似文献   

3.
《西部资源》2012,(3):42-43
中国发现和利用石墨的历史悠久。古籍中曾有不少关于石墨的记载。如《水经注》载"洛水侧有石墨山。山石尽黑,可以书疏,故以石墨名山矣。"从考古挖掘出来的甲骨、玉片、陶片发现,早在3,000多年前商代就有用石墨书写的文字,一直延续至东汉末年(公元220年),石墨作为书墨才被松烟制墨所取代。清朝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年),湖南郴州农民开采石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秋季,中国第一状元县安徽休宁县溪口镇晒袍滩村水口处,一块由明代著名书画家、礼部尚书董其昌先生题写的一块长1.5米,宽0.7米"鱼乐国"硕大金字青石碑刻,重新拓印镶嵌后矗立于碜溪河畔峭壁上,使历经300多年的"鱼乐国"胜迹得以恢复重现。上世纪80年代中期,该村因开山修路途经水口处,为防止古碑被毁将其移至中国状元博物馆内珍藏。近年来,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当地村民意识到重立古碑可大大彰显弘扬地域文化,于是决定重立碑刻,为古村水口增添点睛之笔。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状元分布的文化背景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状元籍贯的时空变化,在历史上有自北向南推移的趋势。唐中期以前状元主要出身于北方,南方籍状元很少。唐中期以后,南方籍状元数额逐渐增加,至明清时期形成绝对优势。状元籍贯地的时空变化主要受经济发展影响,我国古代经济中心南移决定教育文化中心也由北向南转移。此外首都的位置、考试制度的沿革对状元分布也有影响。状元籍贯地理分布反映我国文化与人才的历史地理特征,对今天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深远的烙印。  相似文献   

6.
在江苏淮安的竹巷街,有一座耸立于淮安河上、桥楼两兼的建筑物,名为状元楼。楼分上下两层,飞檐斗拱。风雅别致。古色古香,十分壮观。 埋倭山,在淮安市东北30余公里处。是由人工堆积起来的大土丘。状元楼和埋倭山的定名,都是为纪念我国明代辛丑年间的状元——沈坤。 据《淮安府志》记载。沈坤,字伯  相似文献   

7.
沈阳西郊马三家子镇有个永安村,村东头有座石桥,就是著名的"敕建永安桥",当地人叫它大石桥。永安村即得名于此桥。永安石桥在清初是一座重要桥梁,它是明末清初时期沈阳经山海关到北京的一个重要通道和必经之地,清朝皇帝每次东  相似文献   

8.
清朝文人李文凤在《月山丛谈》中说:"天下十三省,俗皆有号,莫知所始。如陕西曰豹,山西曰瓜,山东曰藤,河南曰鲈,苏浙曰盐豆,江西曰腊鸡,福建曰獭,四川曰鼠,湖广曰干鱼,两广曰蛇,云贵曰象。"清朝的十三个省都有外号,这的确是件很有趣味的事情。两广的外号为"蛇",因为两广盛产蛇;陕西的外号是"豹",因为陕西的山林里有豹子;山西的外号叫"瓜",因为瓜是当时山西  相似文献   

9.
梁爱红 《地理教学》2012,(24):56-57
江苏省2004年首次开始高考自主命题,至2012年已经九年了。九年来,江苏地理高考在探索中前进,逐渐形成了江苏独有的地理高考风格,试题呈现出独特的考查特点。本文总结出这些特点,并以"人口"部分的高考试题为例,论证江苏地理高考试题的这些特点,并据此提出面向江苏地理高考的复习策略,以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名》2012,(1):42
北岳恒山,亦名"太恒山",又名"元岳、紫岳、大茂山",海拔2017米,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称"五岳"。北岳恒山,以奇险吸引着游人。108座山峰从东北向西南延伸,很像一队正在行进的队列,清朝学者魏源以"恒山如行"来概括恒山的这种气势。恒山主峰,居于浑源县城南,海拨2016.8米,仅次于华山,在五岳中高度排第二。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城市建设红红火火,更改地名新闻也是起起落落。最近,湖北方面宣布,湖北简称将改"鄂"为"楚",再次引起人们关注。近年来,地名更改可谓此起彼伏:江苏宿迁千年骆马湖,因谐音"落马"犯忌被改成"马上湖";苏州千年古镇西山镇因字面易联想到"日落西山"改名金庭镇;石家庄因系省会仍用  相似文献   

12.
黄杰 《中国地名》2012,(4):26-27
深山曲路见桃花,马上匆匆日又斜。可奈王鞭留不住,又衔春恨到天涯。这是徐祯卿名作之《偶见》。徐祯卿(1479-1511),字昌榖,一字昌国,常熟梅李镇人,后迁居吴县(今江苏苏州),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  相似文献   

13.
正一名地理教师,要做到在教育教学中游刃有余,就必须成为"杂家"。那么怎样才能成为"杂家"呢?一、多看"闲"书所谓"闲"书,就是那些非本专业的书籍。我们是教地理的,本专业的书籍自然要多看,而且要看深看透,但我们不能局限在本专业的书本上。我们还必须多看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化学等其他科目的书,同时兼看小说、散文、幽默、游记、历史故事等,看多了,看杂了,我们的知识储备就丰富了,所谓"厚积薄发"就是这个道理。地理教师应该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名》2010,(1):30-30
“降虎寨太美了,要是把连接贵安那段的古道也一并修复好,肯定是条精品旅游线。”状元岭古道修复后“如果能把降虎寨古道修复起来,与状元岭古道对接上,再并入贵安温泉游,肯定能打造出一条福州郊外的精品线路。”  相似文献   

15.
宣化葡萄     
宣化自古有“葡萄城”之誉。相传汉朝张赛出使西域,从大宛国引来葡萄品种。经当地果农世代精心栽培,繁衍至今。宣化葡萄有白牛奶、龙眼、肉丁香、白香蔗、老虎眼、马奶子等十多种品种,各具特色。其中白牛奶葡萄可谓宣化葡萄的“状元”。白牛奶葡萄粒大,椭圆形,酷似奶牛乳头,最大一串重达2000克,含糖量高达21.3%,含酸量低至0.52%。其皮薄肉厚,味甘醇美,可剥皮取肉,刀切分瓣,故有“刀切牛奶不流汁”之说。清朝曾作为“珍果”进贡皇宫。1909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曾获荣誉奖。 宣化葡萄还是酿制美酒的原料。长城…  相似文献   

16.
稀有濒危物种的重引入是生态保护和生态系统恢复的最重要途径之一,但重引入的风险很高,大多数重引入项目都以失败告终,因此亟需成功经验。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可视为生态保护领域最成功的重引入案例之一,通过重引入和迁地保护,阻止了该物种的灭绝之路。清朝(1644-1912)年间,最后一群麋鹿被圈养在皇家猎苑,随着清朝的灭亡,仅存的麋鹿被劫掠至欧洲各大动物园,其中一群麋鹿被圈养在英国十四世贝福特公爵的乌邦寺庄园。1985至1987年间,乌邦寺分两批将38只麋鹿重引入到中国,饲养在北京麋鹿苑。1986年又引入39只到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5年来,麋鹿种群得以重新恢复,超过700只麋鹿被从最初的2个分布地输送到另外82个分布地,截至2021年,全国麋鹿种群数量达到9136只,其中野生种群数量达到2855只。北京麋鹿苑的麋鹿数量为186只,江苏大丰麋鹿数量为5681只。然而,目前麋鹿保护仍面临严峻挑战。种群缺乏遗传多样性,近交退化现象严重,导致较高的流产率,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麋鹿寿命降低。环境因素如污染、生境破碎化等导致野生种群数量进一步降低,形成离散种群。此外,当前麋鹿保护缺乏国家层次的总体规划、协调一致的监测平台,对于圈养种群尚未制定繁殖策略。最后,麋鹿保护也缺乏有效的国际合作机制。我们建议形成国家层次的麋鹿保护总体规划,并构建国内外麋鹿种质资源共享数据库,涵盖世界范围内所有的迁地保护种群,以长效保护这一曾经野外灭绝的物种。  相似文献   

17.
新书介绍     
吴传钧主编的《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 0 0 1年 3月出版 ,书中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机制与途径、经济区划等问题。列举了江苏常熟、山东聊城、北京房山、吉林德惠、陕西绥德、四川盐亭、新疆吐鲁番的实例。邬伦、刘瑜、张晶等编著的《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由科学出版社 2 0 0 1年 2月出版 ,书中详细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地理信息系统功能、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技术空间数据模型3方面的内容。书后附有 GIS工具软件介绍。方精云主编的《全球生态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  相似文献   

18.
于蓉  陆春芳 《地理教学》2013,(24):53-54
介绍了《江苏地理》一书中所建构的“总论~分论一专论”的结构体系。论述了该书的四个特点:内容全面,亮点突出;人地和谐思想渗透其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图文并茂,资料新颖。提出使用建议:用于乡土地理教学、案例教学和命题资料检索等。  相似文献   

19.
正徐霞客(1586—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明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探险家。徐霞客在少年时代便向往着"问奇于名山大川",待到成年,便开始将少时的理想化为现实行动。徐的出游,既不同于一般文人的"游山玩水",也有别于历史上如张骞、法显等出于政治或宗教  相似文献   

20.
曹雪芹(1724—1764),名,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清初,入满洲正白旗籍。清代著名作家,我国古代文坛巨将。他的不朽之作《红楼梦》享誉海内外,被公认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象征。由于曹雪芹一生经历的传奇性,加之史料的缺乏,记载的多样性,关于曹雪芹的祖籍则成为争论的焦点,归纳起来主要有"辽阳说"、"鹿泉说"、"丰润说"、"铁岭说"。(一)辽宁"辽阳说"1.依据史料认证。中国红学会主席冯其庸先生出版的《曹雪芹家世新考》一书认定曹雪芹祖籍"辽阳说"。书中提出,曹雪芹的高祖曹振彦和曾祖曹玺,在康熙二十一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