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马里恩象龟     
<正>马里恩象龟是草食动物,白天它们都各自寻找草木,只有晚上才聚隼在一起,在后来发现的1708年的一本航海日记里有这样的记载:在这个岛屿上有许多象龟,它们晚上聚集在一起,一个紧挨一个,就像是地上的铺路石。这是反映塞舌尔群岛象龟数量之多的一个真实记载。  相似文献   

2.
迈阿密的南方海滩,加州的威尼斯海滩,科德角海滩,圣克鲁兹海滩……,它们都是美国最著名的海滩,每年,它们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到这风景迷人、绵延不断的海滩寻找乐趣。但是,它们都在衰退吗?它们仍然还是避暑的最佳地方吗?我们想要为此找出答案。目前正好是夏天,我们着手进行了这项被认为是具有吸引力的工  相似文献   

3.
船在海上航行,我们往往只能听到海鸟的啾啾声,浪涛的哗哗声,总以为大海是个静谧的王国,而那些品种繁多的无数鱼类,全是“哑吧公民”。其实不然,经过科学家的长期观察和试听结果,确认大多数鱼类都能发音,且频率可达4800赫兹左右,整个海洋是鱼音繁杂的世界.各种鱼类都有它们自己的“语言”。鱼类能说能听,它们并无外耳,但骨头内部却藏着能起听觉作用的内耳,可  相似文献   

4.
主编手记     
有时候我们会好奇,动物们都是以何种状态在海洋里生活呢?它们每时每刻都是怎样在广阔的大洋中穿梭,又是怎样跨越大洋找到自己的伴侣?它们是独自出击还是结伴而行?其实,这些海洋动物的生活基本可以拿来与人类相比照。  相似文献   

5.
软体动物(简称贝类)是动物界第二大门类动物,它们都具有起保护作用的贝壳,身体分为头部、足部和内脏囊三部分。软体动物片分为五个纲,即多板纲、腹足纲、瓣鳃纲、掘足纲和头足纲。然而在海洋里有一类动物,它们的幼体过自由生活,成体终生附着在岩石、木桩、船体、动植物体或其他任何漂浮物体上,过着固着式的生活。它们没有象贝类那样的眼睛、触角和行走的足,但也有硬而厚的介壳来护身。它们有成对的附肢(足)、分成体节  相似文献   

6.
温柔的姥鲨     
正姥鲨,又名象鲛,是姥鲨科及姥鲨属中唯一的一个物种。它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鱼类。姥鲨是海岸至远洋带的鲨鱼,分布在世界各地北面至温带近大陆棚的海域。它们适应水温介乎8~14℃。它们游动缓慢,一般都没有危害,很多时会游近岸边或进入海湾之中。它们跟随浮游生物在水体中的数量活动,因此经常在水面可以见到它们。它们经常迁移,常季节性地出现在某些地区。姥鲨体形庞大,成鱼最大  相似文献   

7.
1 企鹅的开发利用 1.1 蛋的美味 所有的企鹅蛋都是可以吃的。作为一种食物资源来说,蛋可能比企鹅的肉更重要。它们的蛋黄是红的,这可能是因为它们吃的食物——磷虾中含有很多胡萝卜素的缘故。在南非的开普敦,到处都在出售斑嘴环企鹅的淡绿色的蛋。  相似文献   

8.
在大自然面前,每一种生命都表现得那样顽强——无论是在极地冰川,还是幽暗深海、酷热沙漠,它们都快活地存在。可是在人类面前,它们又那样脆弱——大到老虎,小到昆虫、微生物,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障碍。  相似文献   

9.
我们收集了许多有关前陆盆地和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的地形资料,它们都具有相对宽阔的大陆架(40~200km)。其中每个盆地在地形上都具有两个向外凸出的部分,最明显的凸出部分出现在目前水源90~130km的大陆架边缘,而第二个凸出部分也出现在目前高水位滨线位...  相似文献   

10.
海洋是个又深又广阔的世界,因此,动物的活动范围很大。它们要在各种不同的环境里维持生存,繁殖后一代,就需有各种变异来适应环境。随着生活条件的不同,经过各种变异,形成了极复杂的品种。●眼睛移位的比目鱼海底躺卧,眼鼻搬在一边的比目鱼是我们常见的鱼,都是一边一只眼睛一个鼻孔,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形体构造和颜色都是两边对称的。但是比目鱼却很特殊,它的眼睛、鼻孔都  相似文献   

11.
海星是海滨最常见的棘皮动物,外形似五角星,亦称星鱼,西方也称轮星鱼。全世界各个海域中都有海星,它们生活在潮间带和近岸的平静海域,大多栖息在海岸下层或水较深的岸海。海星的种类很多,现已知的2000个品种中,大多数品种都生活在高纬度的寒冷海域,但是就海里总数以及海里生活习惯的差异而言,它们却主要集中生活在从阿留申群岛到列普吉特·桑德的太平洋东北部海域内。我国沿海有50~60种。有五角  相似文献   

12.
夏威夷蜗牛     
欢休 《海洋世界》2014,(12):40-41
<正>夏威夷蜗牛的族群曾经很丰富,所有在夏威夷的传说及歌曲中都会提及它们。夏威夷蜗牛的壳可以用来制成能发光的花环和漂亮的装饰品。最神奇的是,夏威夷蜗牛的壳大都是左旋的,而其他腹足纲的壳都是右旋的。夏威夷蜗牛是一类色彩鲜艳的蜗牛,属于小玛瑙螺属。它们分布在夏威夷,所有现存物种都已濒危。夏威夷蜗牛的壳有不同的颜色、款式及形状,但一般都长2厘米。它们的壳表面平滑及有光泽,可以呈长形或卵形,颜色包括黄色、橙色、红  相似文献   

13.
《海洋世界》2013,(3):2
3月,美国一家动物园的大象来"拜访"同一园中的加拉帕戈斯海狮。两个小家伙都是极具灵性的动物,见面之时,对彼此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它们用自己特有的肢体语言向对方打着招呼。海狮是一种十分聪明的海兽。经过驯养之后,能表演顶球、倒立行走以及跳越距水面1.5米高的绳索等技艺。  相似文献   

14.
天气阶段或天气过程的划分以及两张天气图的相似,实际上它们都是在模糊概念下的区分与相似。因此,应用模糊集理论中的某些原理与方法来研究它们比较合适。关于这方面的工作,我国气象工作者已作了比较成功的尝试。 青岛近海海雾多发生在春夏两季,盛行平流雾。平流雾是在一定的流场形势下才能发生,而且雾区大、雾性浓、持续性也很强,从雾生、持续到消散形成一个完整的天气过程。为了进一步研究海雾过程中各种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正确划分海雾过程是个  相似文献   

15.
海龟     
海龟这种珍贵的海洋动物在地球上生存已有1亿多年。它们曾是生活在沼泽地带中的一种爬行动物,后来逐渐进化并适应了海洋里的生活。如今在世界上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海洋中都有海龟生存,它们现可以分为8个种类。大多数海龟都具有迁徙的习性,从生育地到寻找食物的地方往往要游很远的距离,在这一过程中,海龟表现出极为高超的导航能力。巴西海岸周围的绿海龟常常要游2000多公里到达大西洋中的阿森松岛上生育后代。海龟的大小根据其种类和年龄而各不相同。海龟没有鱼一样的腮,所以必须经常浮出水面呼吸空气。海龟早已适应了海洋中的生活,它们不需要喝淡水,游泳时强劲有力,并能够在水中潜游很长时间。  相似文献   

16.
章鱼或许是珊瑚礁中最善于表演的居民,且它们非常富有个性。章鱼有八只手臂,手臂下有很多吸盘,这些吸盘可以根据需要合起或分开。大部分章鱼都在岩礁碎石里建造特有的房屋,用珊瑚和岩石碎片在出口处打桩。但一些泥居种类也打海底洞穴,许多洞穴门口都配有哨兵海胆,它或许是来帮助阻止入侵者的。一般洞穴都有一个秘密后门,被威胁或被打扰的章鱼可以从此逃脱。章鱼是领地性动物,除非它们被频繁的打扰,否则,它们总是要返回自己的家。它们偏爱夜间活动,但假如处所不被打扰,或潜水员要它们在岩礁上出现时,它们白天也可以被看到。章鱼鹦鹉般的喙可以给人以恶毒的一咬,故意对人们使用防护武器完全是人们挑衅的直接结果。对你提出警告:一般来说,礁岩章鱼的一咬非常恶毒,它唾液上的化学物质会使人极度疼痛。一些章鱼是有毒的。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最小的一种章鱼也是最致命的一种。澳大利亚水域里的一种蓝环章鱼一咬能杀死一个人,且无法抢救。它只有巴掌大,棕色带黄色条纹,和彩虹般的紫色和蓝色条纹在章鱼痛苦和兴奋时闪亮亮地放大和震动。  相似文献   

17.
江泓 《海洋世界》2021,(1):74-77
故事傍晚时分,斜阳的光芒越过树梢洒在池塘上。一大群副栉龙正在池塘边饮水,现在是距今7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这片池塘位于今天美国的蒙大拿州。副栉龙们都是吵闹的大家伙,它们能够通过脑袋后面长长的骨管发出响亮的声音,所以在很远的地方就能够听到它们的叫声。副栉龙属于鸭嘴龙类,是典型的植食性恐龙,它们不仅吃树叶,还会吃水中的水草和藻类植物。  相似文献   

18.
大规模的火山大洋中脊系统绕地球延伸60 0 0 0 km长 ,几乎全部分布在世界大洋洋底。有的地方 ,大洋中脊火山的规模非常大 ,以致高出海面形成地球上最为壮观的岛屿。冰岛、亚速尔群岛及加拉帕戈斯等都属此类岛屿。因为它们是由深部地幔上升的异常热岩石在小区域内形成的 ,并散布在海底 ,所以称它们为“热点”。但是 ,热点并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卫星海洋学、地震学、地球化学和地球动力学的最令人激动的进展表明了热点对全球大部分洋中脊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长远的影响。全球已经确认的热点大约有 44个。其中大多数都与洋中脊系统有关联 ,确…  相似文献   

19.
使用透射电镜和萤光抗体染色,对处于可培养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的霍乱弧菌进行了细胞形态结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处于非可培养状态的霍乱菌细胞,体积明显地缩小,形态由弧形变成了球形,我们共观察了382个非可培养状态的细胞,发现它们的细胞壁都是完整的,即不是细菌-L型,在这些细胞中也都没发现芽孢结构  相似文献   

20.
徐亚东 《海洋世界》2004,(10):16-17
对于企鹅来说,这些金属身份标识牌绝对是个十分明显的障碍物,它们使企鹅的身体产生了伤口,在企鹅迁移的过程中,大量能量会从伤口流失,所以它们不得不寻找食物以补充能量,造成它们行动的迟缓;并且还使它们的繁殖能力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