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美国著名科学杂志《自然》报道说:通过计算机模型仿真预测全球变暖速度发现,如果保持目前每天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水平,不考虑植物圈的碳沉降能力的变化,到2100年全球气温将比1860年高出4℃,陆地气温上升5.5℃。但如果考虑这一因素,届时全球气温上升5.5℃,陆地气温上升8℃。气温的升高,将导致海平面的变化,全球气候更加反复无常。  相似文献   

2.
温室效应引起气温上升,进而导致海平面上升。本文在整理和计算全球海平面观测资料求得海平面年速率的基础上,结合全球气温预测值,提出和了全球和任意港口的21世纪长期海平面预报方法,并对东南亚、南亚和日本的一些海平面上升较大的港口曼谷、马尼拉、戴蒙德港、神户、名古屋、横须贺和宫古等进行了21世纪的海平面预测,介绍了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限制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科学家最新研究显示,全球气温升高和冰川融化,不仅影响地球气候系统,还使白天时间变得更长。研究人员发现海平面升高,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是由于地球旋转轻微减缓所致。在过去一个世纪里,这些变化导致北极以每年1厘米的速度"偏移",并且平均每年白天时间长度增加了千分之一秒。冰川融化进入海洋的融水将进一步使得全球海平面升高,冰川和融水运动将导致地球旋转轴出现轻  相似文献   

4.
胡胜利 《海洋预报》2005,22(Z1):77-80
本文使用南极长城站20a天气和温度降水气象观测资料,对影响长城站天气系统和气象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长城站建站20年来,气温从90年代中后期逐渐升高,到90年代未气温达到最高.进入20世纪后气温变化趋于平稳,但年平均距平仍在正距平以上.大风从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缓慢减少,至90年代未到20世纪初大风天数明显增多,风速加大.长城站降水从90年代初期降水量开始减少,到90年代后期降水量最少.特别是1997年降水量比正常年份少200mm.进入20世纪长城站降水量仍比正常年份减少100mm.对长城站20年气象要素分析表明,长城站近10年存在气温明显增温变暖,降水量减少,大风天数增多现象.  相似文献   

5.
近代全球及中国海平面变化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近代气候变化的直接观测表明,全球气候系统变暖是毋庸置疑的[1]。最近100 a(1906~2005年)的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74℃(0.56~0.92℃),最近50 a的变暖趋势是最近100 a的两倍[2]。到2050年,全球气温可能比20世纪上升1.4~3℃,其高值高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年分析报告给出的预测结果[2]。海平面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非常敏感,  相似文献   

6.
刘敬圃 《海洋科学》1995,19(1):26-28
众所周知,大气中CO_(2)的浓度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全球气候的变化。近些年来,地球的温室效应引起了众多的科学家以及政府首脑的普遍关注。我们知道,作为温室气体之一的CO_(2),对于全球温度及环境的变化起了比较重要的作用,而且就目前的种种迹象表明,地球正在逐渐变暖。温室效应正在发挥作用,极地冰川在融化,山地冰雪在消融,海平面在上升,环境在恶化。气候模拟显示,如果下世纪CO2含量增加一倍的话,全球气温将上升1.5至4.SC[3],而在高纬度的地区可能变得更暖。通过对最近极地冰盖的跟踪分析,从末次冰期到全新世,…  相似文献   

7.
北极是一种展望未来的方式在这个以冰为主的地区,温度的微小变化可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2021年北极报告卡》显示:北极地区的气温上升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两倍。不断上升的气温不可逆转地改变了北极和南极,涟漪效应将波及全球。  相似文献   

8.
北极是一种展望未来的方式在这个以冰为主的地区,温度的微小变化可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2021年北极报告卡》显示:北极地区的气温上升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两倍。不断上升的气温不可逆转地改变了北极和南极,涟漪效应将波及全球。  相似文献   

9.
南极冰盖消融对全球大地水准面变化与海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预测,到2030年左右,大气中CO_2的浓度将是上世纪工业发达前的2倍,全球气温将因此上升1.5~4.5℃。这可能对南极冰融产生一些影响,但目前还没有确实资料予以证实。本文基于这样的假定,即在今后50年左右的时间内,若南极冰盖将平均融化10m,冰融成水将使全球相对海平面普遍上升,平均约为30cm。由于地表负荷重新分布,地球的形状将会调整,因此研究该事件对全球大地水准面变化、特别是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影响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关于地表  相似文献   

10.
利用海气耦合大气环流模式Had CM3为PRECIS提供初始场和边界条件,驱动PRECIS模拟产生SRES A1B情景下的区域气候情景数据,分析了中国区域1961—2100年降水、气温的变化。结果表明:在SRES A1B情景下,中国区域未来降水量、气温总体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气温中日最低气温增幅最大,日最高气温增幅最小;21世纪前半叶(2011—2040年)到中叶(2041—2070年)期间,降水量、气温增加速率达到最高;降水在总体增加趋势中呈现出较多局地特征,21世纪后半叶,105°E以东地区出现多个降水增幅大值区;平均气温在未来各时段各区域均表现出升温的整体特征,新疆和东北地区升温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11.
海洋生物泵与全球变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王荣 《海洋科学》1992,16(1):18-21
由于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土地的不合理使用等,大气中CO_2的含量正以空前的速度增长,这一趋势几乎是不可逆转的。估计到下个世纪中期,大气中的CO_2含量将达到600×10~(-6),这刚好是工业化前的一倍。由于温室效应,预测到那时全球气温将普遍升高。中、低纬度约  相似文献   

12.
最近100多年来,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及其他微量气体(N_2O,CH_4,CFCS)迅速增加。据测,1985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已比工业革命前增加了约1/4,从而使世界平均气温升高。据1986年世界气象组织计算,最近100年来,世界平均气温已增加了0.3—0.7℃。估计到2050—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5—4.5℃。全球气温升高,将引起世界海平面上升。最近100年(1880—1980)来,世界海  相似文献   

13.
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对胶州湾1898—2008年气温和降水、1962—2008年的水温和盐度四个气象水文要素的长期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百年来胶州湾地区气温的变化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从1920年前后到1950年的30年间,年平均气温的年变率为0.028℃,从20世纪60年代起至今,年平均气温的年变率为0.031℃。升...  相似文献   

14.
对近年来关于自然气候变率对近百年全球、中国气候以及海洋影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分析。目前的研究认为,20世纪后50年的气温变化,更可能是人类活动的结果,而20世纪的前50年的气候变化,被认为是自然外力和人类活动共同的影响结果;对于中国20世纪气候增暖的原因,研究认为人类活动可能已经对中国的气候变暖产生了影响,但太阳活动、火山爆发及气候系统内部的低频振动对气候变化可能也具有重要影响。另外研究认为引起全球海洋总热容量增加的重要原因是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海洋世界     
在探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时,最引人瞩目的往往都集中在气温升高、灾害多发和水资源紧缺三个方面。气温的升高会造成原本覆盖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的陆地及极地表面的冰层融化,大量的增水会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进而威  相似文献   

16.
浙江海面变化的灰色模型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灰色模型理论,分析了各影响海面变化因素的影响力度,指出影响浙江海面趋势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建立了海面变化的灰色气温模型,其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可根据气温变化趋势预测未来海面变化趋势。若未来百年全球气温再上升1.5-5.5℃,浙江海面将对应上升24-78cm。灰色模型模拟还显示,未来平均高潮位于上升速率明显大于平均低潮位上升速率,潮差将逐渐增大,在相同平均海面升幅的情况下,未来海面上升对  相似文献   

17.
大多数科学家至今认为,海平面持续上升是全球气温升高的信号。地球大气层温度升高引起山顶冰体融化,融水排人大海;还会引起上部大洋扩张,体积增大。 然而,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人员最近提出,海平面上升与全球气温升高之间的关系并不像大多数科学冢所认为的那样密切,气温升高引起冰川融化和大洋表层扩张只是全球海  相似文献   

18.
在有关全球变暖的争论中.海洋对全球变暖起什么作用是关键问题之一.在对下一个世纪预测时人们提出海洋将通过吸收大量的热量来抑制全球变暖.Manabe和Stouffer(1993)看得更远些,他们撰文指出如果CO2持续释放到大气中使其浓度加倍,则北大西洋的热传送“输送带”作用将减弱,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还能恢复;但如果其浓度达到4倍时,  相似文献   

19.
近百年中国北方沿海地区气温年代际变化及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岛为例,利用近百年的月平均气温资料,通过统计的方法分析了中国北方沿海地区四季气温变化,分析了气温年代际变化与太平洋海温以及太平洋海温年代际振荡(PDO)的关系,着重分析了气温正负位相年北半球平均环流形势和海平面气温。最后利用CMIP5模式数据预测青岛气候未来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中国北方近海地区气温呈上升趋势,冬季温度上升幅度最大,夏季升温最小,气温变化与附近海域海温显著相关。各季节气温有年代际和50a变化周期,在年代际变化周期上与PDO周期有较好的同期和滞后相关性,春季和夏季尤为明显。青岛气温正负位相年平均环流形势明显相反,并且与北半球海平面气温异常联系紧密。全球变暖背景下,未来青岛气温仍将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20.
渤黄海沿海季节性海平面异常偏高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  范文静  高志刚 《海洋通报》2012,31(6):613-620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区域海平面变化还受局地海温、海流、风、气温、气压和降水等水文气象要素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发,导致季节性海平面异常出现的次数偏多,程度加大。使用中国沿海及西北太平洋近30年的水位、气温、海温、气压和风等水文气象资料,初步探讨了渤黄海沿海季节性海平面异常的变化规律和成因。渤黄海沿海异常高海平面均发生在1-3月份和10-12月份,6-9月份很少;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异常值明显增大。异常海平面发生期间的气压较常年同期偏低,风多为离岸或者向岸风,风生流引起水位的变化;同时段的气温、海温与异常海平面的相关系数较低,影响不大;同期的海平面处于多个长周期振动的高位重合期,各振幅叠加的结果近8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