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晚二叠世龙潭组沉积期是湖北省境内一次重要的成煤时期,由于煤层的不稳定性,其煤层层数、厚度、煤质等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岩性、煤层及古生物研究对比,查明龙潭组由下向上共出现5个煤层,煤层的形成与沉积特征明显受岩相古地理条件所制约。在龙潭组沉积期,湖北省境内总体为"两陆夹一盆"的基本格局,形成潮坪-泻湖-障壁岛沉积体系,该沉积体系是华南海北部沉积区的一个组成部分,由秦淮古陆、海湾泻湖及江南古陆组成,沉积区主要为泻湖相和潮坪相单元,其中沼泽亚相为煤层的最佳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2.
吴志华 《湖南地质》1997,16(3):155-158
衡阳盆地南缘晚二叠世早期处于滨岸环境,东南部为古陆,该区由河流三角洲砂页岩沉积演变为泻湖-沼泽含煤沉积,聚煤中心在耒阳附近。  相似文献   

3.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在形成后遭受了强烈的风化剥蚀,与右江盆地构成了独特的源-汇沉积体系,相关的碎屑沉积记录是重建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晚期火山序列、揭示大火成岩省岩浆演化的关键。本文对黔西南地区右江盆地北缘下三叠统下部飞仙关组开展了详细的沉积物源研究。飞仙关组泥岩由长石、石英和黏矿物等组成,具有低SiO2、高TiO2含量和低Al2O3/TiO2值的特征,具Eu的弱负异常,微弱的Nb、Ta负异常。基于Al2O3/TiO2和La/Sm物源图解分析,研究样品的主要物源由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高-Ti玄武岩和少量酸性火山岩构成,这与右江盆地晚二叠世的碎屑沉积物源组成一致。碎屑锆石具有~260 Ma的年龄峰值,对应锆石具有较低的Th/Nb和较高的Nb/Hf值,均支持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作为主要的沉积物源区,而同时存在的>400 Ma的碎屑锆石则对应于峨眉山玄武质岩浆上升时所捕获的华南地壳物质。与上二叠统的碎屑锆石U-Pb年龄组成和锆石...  相似文献   

4.
以压实比将各岩层恢复到原始沉积厚度,把煤当作一个端元进行岩比统计,编制岩相古地理图,从图上可以明显看出龙谭组各段富煤区的分布和演变情况以及控制富煤区分布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6.
青海省同仁地区处于祁连和秦岭造山带的接合部,构造演化历史悠久。本次工作在该地区隆务河一带发现较好的二叠—三叠系剖面。将该剖面从下而上划分为上二叠统石关组、下三叠统果木沟组和江里沟组,其中江里沟组又进一步划分为下部的浊积岩段和上部的风暴岩段,初步确定了二叠—三叠纪的界线。沉积序列、沉积相和沉积物表明上二叠统石关组和下三叠统果木沟组为一套陆源碎屑浊积岩,下三叠统江里沟组下部为一套不纯的内碎屑浊积岩,而下三叠统江里沟组上部为风暴岩沉积。根据沉积相和火山岩夹层的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该地区上二叠统石关组和下三叠统果木沟组处于半深海的活动大陆边缘,下三叠统江里沟组早期的浊积岩段处于较稳定的半深海大陆边缘。根据沉积相和遗迹化石,恢复了晚二叠世—早三叠世的海平面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广西晚二叠世合山组中沉积间断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提出在晚二叠世合山组碳酸盐岩含煤岩系发育过程中存在沉积间断,并在其中鉴别出众多的沉积断标志:①灰岩的角砾化现象;②淡水作用下的重结粗大方解石颗粒;③古裂隙;④古溶洞;⑤氧化壳;⑥砾石层;⑦层状晶洞。这些沉积间断标志通常分布在煤层的间接底板楔部或上部。在合山组形成过程中,至少发生了3次沉积间断:4煤形成前,4煤形成期间及2煤形成前。  相似文献   

8.
赣北晚二叠世的层序地层及高频沉积旋回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依据露头剖面及钻孔资料,在对其沉积物进行详细的微相及沉积环境研究的基础上,将赣北上二叠统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并详细地论述了各三级层序的特征,丰城长兴组的呈家坪初期近源缓坡,早期具深切谷的近源缓坡边缘,中期台盆相间的断裂边缘,长兴期具滩礁内陆地镶边陆架等4个发展阶段,表明这种复杂多变的五级高频沉积旋回形成的根源是地壳运动地地壳运行造成沉积背景的不同,与秦岭一别洋向北储冲消减的慢悉悉相关,根据更小级别的时断加积沉积旋回的研究,它们的时限与地球运行轨道的岁差和短偏心率旋回大体吻合,从而,认为控制间断加积沉积旋回的主导机制是地球轨道周期性变化导致的气候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9.
沉积物源分析是认识盆山演化的重要途径。了解四川盆地西南缘上二叠统宣威组物源,对于重建晚二叠世扬子克拉通周缘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峨眉山地区宣威组顶部泥岩、砂岩开展了岩石学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进行了物源、沉积环境和构造背景的研究。宣威组泥岩主要成分为黏土矿物,SiO2含量(平均49.42%)中等;砂岩成分大部分为火山岩屑,含有少量石英及长石,具中等的SiO2含量(平均44.12%),属于杂砂岩系列。泥岩与砂岩均具有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较右倾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微量元素相对大陆上地壳富集高场强元素(如Nb、Zr),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如Sr、Ba)。根据地球化学分析结果结合已发表的扬子克拉通周缘二叠系沉积岩数据,认为上二叠统宣威组顶部沉积岩物源区经历了强烈的化学风化作用,沉积古环境为富氧的淡水沉积环境;宣威组顶部沉积物物源不仅来自于近源搬运的峨眉山高Ti玄武岩,还接受了扬子克拉通的补给,扬子克拉通西缘晚二叠世时期是活动大陆边缘沉积。  相似文献   

10.
对黔西南、桂西北金异常的钻孔、平硐及有限的地表露头岩石样品的大量光薄片岩相矿相学研究,并进行了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W(Th)/W(U)等6个元素对的研究证实,龙潭组"大厂层"之上的主体岩性的主要物质(>50%)为玄武质的火山碎屑物,元素对的比值证明物源采自幔源为主,微量元素对比与峨眉山玄武岩基本相同.其岩性应...  相似文献   

11.
安徽东南部二叠系龙潭组砂岩碎屑组分及物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砂岩碎屑组分分析是研究盆地沉积物源及其构造演化的重要途径。龙潭组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含煤层位之一,进一步确定其沉积物来源和源区构造背景具有重要意义。安徽东南部二叠系龙潭组砂岩碎屑组分特征为:单晶石英含量为25%~40%,多晶石英含量为30%~65%,而且细砂岩中,石英多具有溶蚀的边缘;长石含量变化较大,在细砂岩中含量在5%~15%之间,在中粗粒砂岩中含量仅为1%左右;岩屑在细砂岩中的含量为15%~25%,在中粗粒砂岩中含量为10%~20%。砂岩物源分析结果显示,龙潭组砂岩来源于再旋回造山带与消减杂岩带的混合蚀源区,结合含近源砾石特征及区域大地构造背景,可推测研究区龙潭组物源区很可能来自华夏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的接壤地带--江南造山带。  相似文献   

12.
赣东北上二叠统龙潭组为一个完整的准二级层序,含15个三级层序,按体系域分七个阶段描述了古地理特点。垂向上水体由浅至深再至浅,横向上南浅北深,有官山段上部、狮子山段、王潘里段上部三个障壁形成期。赣东北龙潭期含煤建造,多数是在潮汐为主的水动力条件下形成的,成煤环境与潮汐带伴生在一起,不同成煤环境形成不同的煤。退积型平缓潮坪,分内、中、外三种亚环境,分别形成富镜质组树皮煤、贫镜质组树皮煤、富镜质组含树皮煤;障壁后潮坪形成富镜质组富树皮煤;三角洲平原和滩脊带形成腐植煤。真正质量最好的乐平树皮煤,只发育在退积型平缓潮坪的中带。不同类型的煤,生烃条件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13.
范军  韩润生 《矿物学报》2011,31(3):525-529
二叠系龙潭组是黔西南重要成煤期煤系地层,更是许多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的赋矿地层之一,该套地层底部金及相关低温元素(As、Ag、sb、H卧叽、Pb和zn)丰度较高,为一煤金建造,该建造具有丰富的物源、热源和水源和良好的层位、岩性组合及构造条件,这些对金矿形成贡献作用明显,认为龙潭组煤金建造在黔西南一些金矿形成过程中的控制作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贵州地处扬子地台的西南缘,晚古生代受南北向挤压产生黔中隆起,同时在隆起南侧形成EW向纳雍—瓮安断裂,以此断裂为界,北部隆起,南部坳陷。在黔北台隆区内分布有毕节煤田、黔北煤田、黔东北煤田;黔南坳陷区分布有六盘水煤田、黔南煤田、黔东南煤田、织纳煤田、贵阳煤田。受构造控制,黔北台隆区晚二叠世含煤地层沉积厚度普遍小于黔南坳陷区,含煤性也较黔南坳陷差。根据含煤地层沉积环境差异,自西向东分为宣威相区(陆相)、龙潭相区(过渡相)和吴家坪相区(湾相)。黔北、六盘水、织纳煤田为海陆交互相沉积环境,三角洲发育,特别是织纳煤田受一组共轭剪切断裂及黔中断裂影响,整体呈三角坳陷,有利于碎屑物堆积,在其广阔的三角洲间湾发育了较好的泥炭沼泽,聚煤条件好,形成50余层煤,平均总厚度38.76m。陆相区的毕节煤田以河流相沉积为主,含煤10余层,煤层厚度变化大。黔东北、黔南、黔东南煤田以海相沉积为主,黔东北、黔东南煤田仅在底部含煤,层数少,仅一层可采。古构造、沉积环境是影响各煤田含煤性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浅析贵州二叠系上统龙潭组27号煤层的聚煤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7号煤层沉积背景、环境演化过程、分布特点、赋存状态、结构特点和煤厚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认为27号煤层主要沉积于海陆交互相环境,赋存在龙潭组中下部,厚0.1~4.8m,为薄-中厚煤层。该煤层在威宁-毕节以东、兴仁-贵阳-遵义以西范嗣内都有分布,夹石0~5层,~般为3层,向两南方向夹层增多。煤层厚度有北薄南厚、由西向东为薄-厚-薄的变化规律,六盘水煤田、织纳煤田为聚煤中心地带,  相似文献   

16.
贵州大方县白布勘探区煤系地层龙潭组为海陆交互相沉积,厚度177~211m,含煤21~36层,煤层总厚18.04~30.29m,可采煤层6层。根据岩性、岩相特征自下而上分为3段,下段为潟湖—潮坪相沉积,并在大部分地区形成泥炭沼泽,形成了可采的33、28号煤层;中段为三角洲相,泥岩沼泽相多在三角洲分流河道间的湖沼区及湖波浪带基础上发育而成,煤层层位稳定,厚度不大;上段为潮坪三角洲相,该期构造活动趋于平稳,形成的煤层层位稳定,厚度大,6中煤0.39~6.88m,7号煤0~3.09m。三段厚度比较接近,反映该区晚二叠世期间地壳沉降均衡。沉积环境差异是本区成煤条件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为厘清贵州上二叠统龙潭组煤系地层的物源,以黔西南地区黔普地1井为研究对象,采集了上二叠统龙潭组的岩心进行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龙潭组的稀土总量较高(177.03×10-6~592.58×10-6),轻、重稀土分馏明显,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轻稀土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的右倾型;(La/Sm)_N为2.63~4.72,(Gd/Yb)_N值为1.47~2.218,表明轻稀土分馏较重稀土严重;δEu无异常。研究表明,其形成的构造环境与大陆边缘与大陆弧相近,推测黔普地1井二叠系龙潭组物质来源以玄武岩为主。  相似文献   

18.
19.
A large number of the Carlin-type gold deposits occur in the Longtan Formation in southwestern Guizhou Province. The Longtan Formation contains abundant basalt, tuff and siliceous rocks. All rocks of the Long-tan Formation are enriched in gold, which were deposited in a limited platform environment in the transition zone from marine to continental. The process of sedimentation was accompanied by the eruption of Emeishan basalt and hydrothermal deposition controlled by co-sedimentary submarine deep faults in the west, which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a peculiar gold-bearing formation with coal series strata. This formation controlled the occurrence of the Carlin-type gold deposits in southwestern Guizhou Province. In response to the remobilization of the Emei mantle plume during the Yanshanian period, As, Au and other ore-forming materials were continuously extracted by deeply circulating waters from the Emeishan basalt and coal seams, thereafter forming ore-forming hydrothermal solutions. When these elements were transported in the coal seams, large amounts of As, Au and other elements were enriched in pyrite within the coal seams, thus forming high-As coal and Carlin-type gold deposits in the Longtan Formation coal series stra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