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对山东蒙阴地区的3个金伯利岩带的金伯利岩、辉绿岩、煌斑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金伯利岩的岩性偏碱性且富钾,K2O、TiO2、P2O5比一般的超基性岩石含量明显高;微量元素中Ba、Th、Ta、Cr、Ni元素含量明显高,Sr和Y、Yb含量相对原始地幔偏低。金伯利岩稀土元素总量偏高、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总体无明显的Eu负异常。暗示了深部地幔成因的金伯利岩岩浆分异程度较低,基性程度相对高,岩浆混合了深部的榴辉岩和相对较浅的地幔橄榄岩,可能存在二辉橄榄岩和榴辉岩、花岗质等包体捕掳体来源的混杂性。从地幔深部的高温高压的环境下,金伯利岩岩浆携带深部的金刚石矿物捕掳体沿辉绿岩侵位通道侵入上涌,在接近地表,温压骤降,岩浆岩隐爆就位,最后形成常马、西峪、坡里三个金伯利岩带。 相似文献
2.
辽宁金伯利岩中的碳硅石与金刚石密切共生,具有颜色鲜艳、硬度大、蚀象发育、富含基性元素等特征,可作为金刚石找矿的矿物学标志。它与人造碳化硅区别明显,在晶体结构上前者以α—SiCⅡ型为主,后者则以α—SiCⅠ型为主;前者富台基性元素Cr、Ni、Co、V、Ti等,后者富含Mg、Al;前者蚀象发育,后者则无蚀象。在半导体性能上,前者以空穴型为主,后者以屯予型为主。 相似文献
3.
应用天然金刚石半导体测试仪对山东常马庄—西峪地区的金伯利岩中的金刚石半导体性能进行了测试,发现不同矿带、同一矿带中岩管和岩脉的半导体金刚石含量不同,常马庄矿带半导体金刚石含量高于西峪矿带;同一矿带中岩管的半导体金刚石含量高于岩脉。半导体金刚石含量不同,表明它们形成于不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岩体中半导体金刚石含量高,表明其金刚石的含量也高。测试结果支持金刚石在岩浆侵位过程中形成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含金刚石金伯利岩是目前已知的来源最深的岩浆岩,故金伯利岩被称为窥测地幔的窗口。研究金伯利岩的形成温度与压力,不单对研究金伯利岩和金刚石的形成条件、进而指导找矿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了解上地幔的结构、物理条件和在高温高压下形成矿物的特征也有极大意义。本文通过对蒙阴金伯利岩所含标型矿物中的包裹体测温、利用公 相似文献
5.
作者收集了国内外玄武岩和金伯利岩中不同产状的斜方辉石300余个样品的矿物化学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确定了斜方辉石的成分范围区。研究表明,斜方辉石的Al_2O_3含量随压力增高而增加,但是,当压力超过21.4×10~8-24.9×10~8Pa时,Al_2O_3含量随压力的继续增高而呈减少趋势。产于金伯利岩中的斜方辉石以富Mg,100Mg/(Mg+Fe~(3+)+Fr~(2+)+Mn)值高和极贫Al、Ca为特征;产于玄武岩中的斜方辉石以贫Mg,富Ca、Fe为特点;Ⅱ型包体可能是在高压条件下从寄主岩——玄武岩中结晶出来的,与巨晶具有相似的成因。 相似文献
6.
7.
利用岩石化学区分金伯利岩和基性—超基性岩;确定金伯利岩的含矿性,是一种可靠而又有效的方法。通过对各种方法的检验,表明多数方法对判别金伯利岩和金伯利岩的含矿性是有效的,但正确率不同。作者在综合前人方法的基础上提出金伯利岩岩石化学综合方法预测方程,并根据方程系数判别金伯利岩含矿性。生成金刚石最理想的样品得分为100,完全排除生成金刚石可能性的样品得分为-100。根据计算结果,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最低得分为0.40,不含或含极少金刚石的岩体最高得分为-22.01,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岩体,可视其具体情况安排工作。这个方法的主要优点,可以迅速地从一个地区获取金刚石找矿线索。 相似文献
8.
主要对上庄磷矿共生矿物透辉石的利用途径和前景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尽快促进该矿床的综合利用、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辽东半岛南部金伯利岩区发育有石英碳酸岩。笔者从野外地质观察,岩石学、矿物学、流体包体测温、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包括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和稳定同位素)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认为石英碳酸岩与金伯利岩具有成因联系,即石英碳酸岩是金伯利岩岩浆演化的最终产物。金伯利岩富含挥发组分CO_2和H_2O,根据挥发分的熔体结构理论(聚合作用模式),分析了CO_2和H_2O在金伯利岩熔体中的作用——随着岩浆演化,挥发分的高度富集——出现了石英碳酸岩(代表金伯利岩内生作用的尾声)。据此,可以通过石英碳酸岩的出现寻找隐伏金伯利岩。 相似文献
10.
11.
文中记述了淄博市淄川区峨庄镇东峪东村和莒县洛河镇小汇泉地区下奥陶统纸坊庄组纸一段的头足类化石11属、15种,其中新属3个、新种6个和两个未定种,属于两个目、3个科,并据此建立了Barnesoceras—Dakeoceras带。此头足类动物群先后在美国加拿大统加斯科纳(Gasconadian)组,我国河北涞水和内蒙古清水河等地下奥陶统冶里组有报道,应视为同时期产物。 相似文献
12.
石炭、二叠系的界线,一直是个争议很大的问题。现在按照世界上多数国家地层古生物工作者的意见,二者应划在Pseudoschwagerina带之底部。我国华南的船山组或马平组,目前则把Pseudoscfiwagerina带之上的Robustoschwagerina或Staffella带归入早二叠世。上述两种划分意见,界线的上、下差着一个生物化石带。若按国际划分方案,我省的太原组势必一分为二,在北部划在一套细碎屑岩和含筵石灰岩之间,南部则在含(竹蜓)石灰岩地层内部,分属晚石炭世和早二叠世;若按我国华南的划法,太原组也有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山东莱阳盆地的昆虫化石最早为A.W.Grabau(1923)和C.Ping(1928)所描述,计6属8种。最近,洪友崇(1984)又描述了3属3种。这样,共计发表了9属11种。实际上,这个地区的昆虫化石极为丰富。本文所描述的6目12科16属19种只是最新采集的昆虫化石的一部分,其中有11新属13新种,4已知属新种和2已知种。张生、刘德正和上官义宁等同志帮助采集了标本;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胡 相似文献
14.
15.
山东郯庐断裂以西的鲁西断块是我国较典型的晚太古代花岗绿岩带,同位素年龄资料表明,它的形成开始在近于2800Ma以前,约在2700—2500Ma间经历多期构造变形、变质作用和岩浆活动。发育有具喷发旋回和鬣刺结构的科马提岩、具枕状和杏仁构造的拉斑玄武岩,以及TTG演化系列的花岗质岩套,同时伴随有与绿岩带有关的铁、金等矿产。变质作用与构造变形紧密相关,变质等级属角闪岩相—绿片岩相,随时间的推移,变质等级逐渐降低,PTt轨迹显示鲁西花岗绿岩带主要是在地壳回返大陆抬升过程中形成的。空间上表现变质作用不均匀,尤其是晚太古末期,近东部雁翎关组泥质岩石出现红柱石等中温低压矿物、而西部柳杭组出现多硅白云母、黑硬绿泥石和硬绿泥石等低温高应变矿物。 相似文献
16.
文献中已有超高压条件下形成的石榴石有金红石出溶的报道,但其出溶的机制还未被研究.单斜辉石中的Eskola辉石组分M0.5AlSi2O6与一般辉石组分M2Si2O6在超高压条件下一道进入石榴石,将在石榴石中出现SiⅥ+0.5□Ⅷ=AlⅥ+0.5MⅧ偶合置换,产生偏离化学计量的、超硅和亏铝的石榴石端元组分M2.5(AlSi)Si3O12.由于石榴石中Ti+4对Si+4的部分替代,这种偶合置换的形式实际为(Si,Ti)Ⅵ+0.5□Ⅷ=AlⅥ+0.5MⅧ,它是理解石榴石中出溶金红石的关键.这种偶合置换的消失,将导致金红石的出溶M3-0.5n-0.5x(Al2-n-xSinTix)(Si3-yTiy)O12(出溶前石榴石)=[(1-n)/2-x/2]M3Al2Si3O12(正常石榴石)+(n/2+x/2)M2Si2O6(辉石)+(x+y)TiO2(金红石)+[(3n/2+x)/2 -y]SiO2(石英),其中n+x为这一偶合类质同象置换的程度.如果[(3n/2+x/(2-y)]≤0,石英将不存在,上式中金红石的系数将达到最大值3(n+x)/2.通过实例分析,可知这种偶合置换的程度与SiⅥ+MⅥ=AlⅥ+AlⅥ和SiⅥ+NaⅧ=AlⅥ+MⅧ偶合置换相比要低的多.实际的出溶反应还有原石榴石中后两种偶合置换消失所导致的出溶反应的贡献,而且对出溶的富Na单斜辉石是主要的贡献.给出的分解反应的逆反应,揭示了形成具有这一偶合置换的石榴石的另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地质力学的观点,以构造体系的成生发展过程来反映山东地质发展历史,分别叙述了每个地质年代内,山东所处的构造应力场,各种构造体系的活动方式,以及它们活动所控制的沉积和岩浆活动。太古代至古生代山东主要受到了东西向构造体系的控制,形成了基底“地槽”和“地台”盖层。中生代以来主要受到了新华夏系的控制,此外尚有东西向构造和南北向构造体系的活动。在新华夏系活动的同时,还分别派生了一些大型的帚状构造、“S”型构造、入字型构造等。上述这些构造体系的成生发展过程,形成了许多拗陷、凹陷、断裂、褶皱等结构面;沿着断裂还侵入有岩浆,形成大小不等的各种岩体;同时控制形成了各种内生和外生矿产;在一些地方各种不同的构造体系还发生了联合和复合作用。新生代,尤其是新构造活动,各种构造体系的活动还控制了现代山川形势和地层及岩体的展布。 相似文献
18.
岩溶泉是岩溶地下水的天然露头。山东岩溶泉分布在鲁中南地区,该区东起沂沭大断裂之昌邑—大店断裂一线,西至梁山、嘉祥一带,北界胶济铁路沿线,南至山东与江苏省界,地跨济南、淄博、枣庄、济宁、临沂、泰安等市的大部分及潍坊,菏泽市的一小部分,面积约67044km~2。区内广泛分布寒武系(?)、奥陶系(O)及石炭系(C)的碳酸盐岩地层。地表、地下岩溶发育,是我国北方主要岩溶分布区之一,区内岩溶泉水广布,据不完全统计有308处。本文在调查和分析大量岩溶泉水资料的基础上,对岩溶大泉)的基本特征、成因、动态、水质及水资源管理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