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The Working Group I report of the Sixth Assessment Report(AR6)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was released in August 2021. Base on updated and expanding data, AR6 presented the improved assessment of past changes and processes of cryosphere. AR6 also predicted the future changes us⁃ ing the models in CMIP6. The components of cryosphere were rapid shrinking under climate warming in the last decade. There were decreasing trends in Arctic sea-ice area and thickness. Sea-ice loss was significant. The Greenland Ice Sheet, the Antarctic Ice Sheet and all glaciers lost more mass than in any other decade. Global warming over the last decades had led to widespread permafrost warming, active layer thickness increasing and subsea permafrost extent reducing. Snow cover extent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also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However, the variations of snow depth and snow water equivalent showed great spatial heterogeneity. The rapid shrinking of the cryosphere accelerated the global mean sea level rise.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cryo⁃ sphere will become more significant in the future. The Arctic sea-ice area will decrease, and the Arctic Ocean will likely become practically sea ice-free. The Greenland Ice Sheet, the Antarctic Ice Sheet and glaciers will continue to lose mass throughout this century. Permafrost and Northern Hemisphere snow cover extent will con⁃ tinue to decrease as global climate continues to warm. In addition, there are still uncertainties in the prediction of cryosphere due to the absence of observations, the poor sensitivity of models to the components and processes of cryosphere, and the inexplicit represent of the mechanism of light-absorbing impurities. More attentions should be paid on these issues in the future. © 2022 Science Press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2.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一工作组报告对多年冻土区土壤碳储量、碳汇效应及未来气候情景下温室气体排放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报告明确指出,北半球多年冻土区表层土壤和深层沉积物的有机碳储量为1 460~1 600 PgC(1 Pg=10亿吨)(中等信度)。随着气候持续变暖,多年冻土显著退化,土壤有机质迅速分解并以二氧化碳(CO2)或甲烷(CH4)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加速了气候变暖。在未来全球变暖情景下,近地表多年冻土面积将显著减少,并向大气释放CO2和CH4,造成多年冻土碳与气候的正反馈作用。报告还指出,预计到2100年,气温每升高1℃,多年冻土区CO2和CH4的排放量分别相当于18(3.1~41) PgC和2.8(0.7~7.3) PgC(低信度)。但由于所使用的估算数据异质性较大及模型之间的一致性有限,并且对多年冻土环境驱动因素及过程模型的认知尚不完整,故多年冻土对气候变化反馈的时间及幅度的可信度还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3.
任贾文 《冰川冻土》2013,(5):1065-1067
0引言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评估报告被认为是最具权威的气候系统变化研究结果的综合,其中第一工作组为科学基础,第二工作组为影响和脆弱性,第三工作组为适应对策,第一工作组评估报告要早于其他工作组半年以上.2013年9月23—26日,IPCC第一工作组第12次大会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一工作组第五次评估报告决策者摘要(IPCCWGIAR5SPM)接受各国政府代表团审议,27日正式发布,标志着该工作组第五次报告的完成.报告全文及技术摘要将由牛津大学出版社于2014年年初出版.本文试图以冰冻圈相关的结果为重点,简要介绍IPCCWGIAR5SPM的一些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4.
IPCC第二次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报告的主要科学成果和问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介绍了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最近出版的第二次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报告中的主要科学成果,并说明了今后3~4年中IPCC从科学上主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基于脆弱性研究文献,从脆弱性概念、评估内容、评估方法等方面系统总结了脆弱性评估研究的特点和趋势,开展脆弱性评估时应注意的系统、关注特征、灾害、尺度与时间等五个方面,剖析了区域尺度脆弱性评估涉及的一系列问题,介绍了脆弱性评估方法及其优缺点和适用性.探讨了我国冰冻圈及其变化的脆弱性概念,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论述了我国冰冻圈及其变化的脆弱性评估内容、评估尺度和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6.
谢自楚 《冰川冻土》2003,25(1):114-115
2002年9月19日至9月21日,第六届全国冰川冻土学大会暨冻土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召开.笔者参加了自1978年以来的历届全国冰川冻土学大会,每届大会都展示了中国冰川冻土科学的新成果和新方向,不断推动着冰冻圈科学的发展,对这次大会笔者也有同样的感觉.在冰冻圈及全球变化专题方面参加会议的论文共32篇,其中在大会宣读的共16篇,另16篇因作者在野外考察等原因没有在会上宣读,但已发表在《冰川冻土》期刊2002年第24卷第5期的“第六届全国冰川冻土学大会暨冻土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专辑中.  相似文献   

7.
IPCC WGI第四次评估报告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要点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沈永平 《冰川冻土》2007,29(1):156-156
2007年1月29日~2月1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一工作组(IPCC WGI)在巴黎召开了第10次全会,通过了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Cli mate Change2007: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的决策者摘要(SPM),并于2月2日正式发布.报告阐述了目前对气候变化主要原因、气候变化观测事实、气候的多种过程及归因以及一系列未来气候变化预估结果的科学认识水平,其科学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第三极和北极地区对于区域和全球环境、 社会经济以及国家战略的重要性日益凸现。通过对第三极和北极气候与冰冻圈研究的现状、 趋势进行梳理总结, 为未来的系统研究提供借鉴。结果显示, 第三极和北极气候系统与冰冻圈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并预计将持续下去。第三极和北极地区气温在以全球平均升温速度两倍的速率变暖, 且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 变化总体趋势高度一致; 降水变化总体呈增加趋势, 但变率和不确定性较大; 极端事件(尤其是极端降水)的频率增加; 积雪范围总体上呈现减少趋势, 雪水当量、 积雪天数的变化存在区域和周期性差异; 多年冻土温度升高, 活动层厚度增加, 亦呈现较大的区域差异。这些变化不仅对生态、 水文、 碳循环产生重要影响, 而且对基础设施、 社会经济以及人类健康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包括重金属污染、 食品安全等。气候及冰冻圈快速变化会通过反照率反馈、 水汽反馈等机制被放大, 并通过一系列大气及海洋环流过程, 对周边乃至全球气候系统产生广泛影响。目前第三极和北极研究中面临的重要共同问题包括极度稀疏的地面观测资料、 模型物理机制和精细化描述不足以及缺少与周边地区乃至全球系统关联的量化研究和可靠证据。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依赖地面监测网络的扩展以及对冰冻圈和气候系统物理过程理解的提升。从第三极到北极, 不仅是研究视角的扩大, 更是全面理解第三极和北极在地球系统中作用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9.
沈永平  王国亚 《冰川冻土》2013,35(5):1068-1076
2013年9月27日,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一工作组第五次评估报告《Climate Change 2013: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决策者摘要(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SPM)发布, 随后于9月30日公布了报告全文. 报告指出, 全球气候系统变暖的事实是毋庸置疑的, 自1950年以来, 气候系统观测到的许多变化是过去几十年甚至近千年以来史无前例的. 全球几乎所有地区都经历了升温过程, 变暖体现在地球表面气温和海洋温度的上升、 海平面的上升、 格陵兰和南极冰盖消融和冰川退缩、 极端气候事件频率的增加等方面. 全球地表持续升温, 1880-2012年全球平均温度已升高0.85 ℃[0.65~1.06 ℃]; 过去30 a, 每10 a地表温度的增暖幅度高于1850年以来的任何时期. 在北半球, 1983—2012年可能是最近1 400 a来气温最高的30 a. 特别是1971-2010年间海洋变暖所吸收热量占地球气候系统热能储量的90%以上, 海洋上层(0~700 m)已经变暖. 与此同时, 1979-2012年北极海冰面积每10 a以3.5%~4.1%的速度减少;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 大多数地区多年冻土层的温度已升高. 全球气候变化是由自然影响因素和人为影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但对于1950年以来观测到的变化, 人为因素极有可能是显著和主要的影响因素. 目前, 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持续显著上升, CO2、 CH4和N2O等温室气体的浓度已上升到过去800 ka来的最高水平, 人类使用化石燃料和土地利用变化是温室气体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 在人为影响因素中, 向大气排放CO2的长期积累是主要因素, 但非CO2温室气体的贡献也十分显著. 控制全球升温的目标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有关, 但由此推断的长期排放目标和排放空间数值在科学上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0.
选择冰川典型发育的乌鲁木齐河流域,基于面向普通民众的657份调查问卷,将气候变化与冰冻圈变化有机的结合起来,尝试分析不同特征民众对二者变化的感知差异状况,为因地制宜制定适应性措施以及普通民众有计划、有目的地调整生产和生活策略,适应未来环境变化等提供公众参与的社会依据.调查结果显示,乌鲁木齐河流域不同特征居民之间有着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