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经2000年9月27日山西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通过;根据2007年6月1日山西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关于修改《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决定修正;2011年12月1日山西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26次会议修订。  相似文献   

2.
2003年11月19日,国务院第2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03年11月24日温家宝总理签发国务院第394.号令予以公布,自2004年3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3.
2003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09年浙江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法律保障,使地质灾害防治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德清县人民政府2003年正式颁布实施《德清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8年进行了《防治规划》修编,为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指导性文件和科学依据,成立了德清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健全了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机构,建立了汛期防灾预案制度、灾情速报制度、险情巡查制度、汛期值班制度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提高了地质灾害防治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山东国土资源》2005,21(6):13-16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山东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和《山东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规定,按照省政府关于地质灾害防治的要求,为切实做好2005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省国土资源厅会同有关部门,以汛期地质灾害防治为重点,编制本方案。  相似文献   

5.
《山东国土资源》2004,20(4):1-3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山东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和《山东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规定,按照省政府关于地质灾害防治的要求,为切实做好2004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或避免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在实施《山东省2003年汛期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的基础上,编制本方案。  相似文献   

6.
为做好201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地质灾害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温岭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该市于4月28日制定印发2012年度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截至2011年底,  相似文献   

7.
《山东国土资源》2004,20(1):17-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4号公布自二○○四年三月一日起施行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防治地质灾害,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第三条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第四条 地质灾害按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大小,分为四个等级:(一)特大型:…  相似文献   

8.
鲁国土资发[2005]79号2005年5月25日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山东省200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山东省200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山东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和《山东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规定,按照省政府关于地质灾害防治的要求,为切实做好2005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省国土资源厅会同有关部门,以汛期地质灾害防治为重点,编制本方案。一、2004年地质灾害发生概况2004年全省平均降水807mm,较上年减少135.8mm,与常年相比仍属丰水年,但年降水的…  相似文献   

9.
政民互动     
正关于不按照要求治理地质灾害问题咨询读者询问:当事人在某处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经责令限期治理后仍逾期不治理,违反了《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执法机关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四十二条对当事人进行处罚。经处罚后,当事人开始对该处地质灾害进行治理,但并未按照经审定的设计方案进行  相似文献   

10.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有效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应对突发性地质灾害事件的水平和地质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尽量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最大限度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淳安县在每年投入1500万元资金用于地质灾害防治的同时,又创新了县、乡、村三级地质灾害应急演练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以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局采取三项措施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是周密部署,科学编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为切实做好2017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该局高度重视,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严格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汝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采取有效措施,及早动手,超前行动,切实搞好地质灾害防治。  相似文献   

13.
党中央、国务院对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非常重视。胡锦涛、温家宝、曾培炎等中央领导同志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对一些地区发生地质灾害都作出重要批示,提出明确要求。在2005年3月12日召开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和地质灾害防治。认真组织实施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切实做好重点地区和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努力提高预警预报成功率,最大限度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特别是对于地质灾害多发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一定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行动,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扎实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为全面推动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处分分条条例例》》取取得得实实效效,33月2288日~30日,省国土资源厅举办了深入学习《党章》、《准则》和《条例》知识竞赛活动。这次竞赛活动是国土资源系统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竞赛  相似文献   

15.
正日前,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后勤服务中心党支部分别组织在职、退休党小组全体党员同志认真学习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该支部在组织党员学习《准则》和《条例》时强调:十八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并颁布《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是新形势下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国土资源》2003,(2):40-40
日前,国务院颁布《退耕还林条例》,明确了制定条例的目的和退耕还林必须坚持的原则,以及对各级政府、各部门在退耕还林工程规划和计划,造林、管护与检查验收,资金和粮食补助、保障措施及法律责任方面的规定,自2003年1月20日起实施。《退耕还林条例》的公布实施是我国生态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林业发展的一件大事,标志  相似文献   

17.
从国土资源部获悉,国务院日前已批复《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规划》全面分析了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现状与需求,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思想、规划原则、规划目标和工作任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地质环境的人为扰动、  相似文献   

18.
《浙江国土资源》2018,(5):57-57
在纪念汶川地震10周年和第10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之际,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图书馆和中国老科学工作者协会国土资源分会主持编写的《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一书,已由地质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是一部集地质灾害知识和国情知识相结合的科普图书,不仅介绍了10多种主要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及危害等基本知识,而且还全面阐述了我国是多种地质灾害频发且危害严重的基本国情;介绍了我国政府和主管部门,依据我国基本国情制定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淮阴市政府印发了《淮阴市地质防治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标志着淮阴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入了有序管理的轨道.《办法》指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坚持以防为主、防台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加强管理的方针;实行谁诱发、谁治理的原则.《办法》中明确,市、县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统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履行编制地质灾害勘查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计划,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立项管理、设计审批、质量验收,划定灾害危险区,提出灾情预报,负责勘查单位资质管理,监督检查计划执行情况等职责. 《办法》规定,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兴建大中型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地质环境影响论证.同时,在借鉴苏锡常地区地下水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办法》中特别强调,在地下水超采区,应当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确需开采地下水的,在办理取水许可申请手续后,应到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进行地质环境影响论证,经确认取水不会诱发地质灾害后,方可到水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凿井施工手续.成井后,取水单位须向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报送全部钻井资料.对于违反有关规定的单位和个,《办法》中还明确了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权. 厅办朝辉  相似文献   

20.
刘维 《国土资源》2012,(4):46-47
国务院近日批复《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这是继《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出台后,当前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十二五"期间,我国地质灾害防治面临着怎样的形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又将如何开展?为此,记者走访了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有关负责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