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汕头港码头、浮标污损生物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汕头港位于广东省沿海东北部,港内的水工建筑(如码头、浮标等)受海洋污损生物严重污损.1991年6月,对汕头港的3个码头(岩石海军码头、渔业修造船厂码头及妈屿验潮井码头)和3个浮标(娘礁标、1号和3号标)进行了污损生物调查(图1).本文研究了汕头港码头、浮标污损生物的种类组成、附着量及分布等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清澜港的附着生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清澜港是海南岛东北部靠热带的河口港.水域狭长,沿岸椰林密布,文昌河流入港内,港口朝南,面临南海开阔水域,港外两岸珊瑚成礁.月平均水温大多在20℃以上,波动在18.6-29.7℃之间,年温差11.1℃.盐度受河水影响较大,月平均波动在9.9-31.6‰之间,最低可降到1-2‰.自1967年7月至1968年8月,在港内浮码头进行周年、逐季及逐月挂板试验;试板垂直置于水面下2米,离底1.5米处.各月、季及年根均采用140毫米×80毫米及200毫米×200毫米的杉木板及涂沥青的碳钢各2块.文中定量数据采用4块板的平均值.此外,还在港外1号浮标上进行一次桂板(1967年7月15日至9月1日),目的是为了和港内挂板进行比较.同时,分别在港内两个浮标及港外一个浮标进行附着生物定量取样,并观察了从港内至港外7个浮标体侧和水线层的附着生物,特别着重观察茗荷儿的分布规律.从回收的75块试板及17次浮标附着生物定量取样中,共得640号标本.  相似文献   

3.
脂肪酸的组成分析对认识红树植物脂肪酸资源、红树林生态系统内部的营养关系、食物网的结构,以及红树植物对生境的适应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研究分析了海南岛铁炉港和清澜港两个港湾的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杯萼海桑(Sonneratia alba)、木果楝(Xylocarpus granatum)、角果木(Ceriops tagal)、榄李(Lumnitzera racemosa)、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和正红树(Rhizophora apiculata)等7种不同红树植物叶片中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在样品中共检测出25种脂肪酸,其中月桂酸、棕榈酸和肉豆蔻酸等8种存在于所有样品中。样品中含量最高的饱和脂肪酸均为棕榈酸(占比44.32%),其次为硬脂酸(占比7.74%),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有油酸(占比7.61%)、亚油酸(占比9.81%)和二十碳烯酸(占比12.16%)。植物样品的脂肪酸不饱和指数为0.24~1.13。除木果楝和清澜港采集的木榄样品外,其余样品种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低于饱和脂肪酸。铁炉港的红海榄、杯萼海桑、角果木和榄李4种植物叶...  相似文献   

4.
博鳌风暴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海燕 《海洋通报》2003,22(5):9-14
利用与博鳌相邻的有关站位验潮资料,结合台风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式(FbM模式)对该区的风暴潮进行了论证。结果显示,当登陆台风(或经海南省南部海上西进的台风)位于博鳌、清澜向海右侧登陆时,同一台风在博鳌引发的风暴潮过程与清澜相似。通过考察1949年以来登陆海南省的台风,以1973年的7314号台风的强度最大,经对其作模式计算,当台风以最有利于博鳌港增水的路径移动时,所引起的该港最大风暴潮是201cm。  相似文献   

5.
利用研制的GNSS浮标,在海南省清澜湾进行了21.5 h的潮位测量工作,分别使用GAMIT+TRACK和精密单点定位技术(PPP)两种方法对GNSS数据进行解算,并对高频GNSS解算结果进行了巴特沃斯、低通滤波、中值滤波、小波滤波等处理,处理结果与实测潮位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使用GNSS浮标可以进行潮位测量;(2)移动平均滤波或中值滤波对高频GNSS浮标解算数据的处理结果较好,其次为巴特沃斯滤波,小波滤波处理结果较差;(3)在GNSS基准站的支持下,GAMIT+TRACK对GNSS解算结果精度可达1.065 cm,并可以给出绝对高程下的潮位信息;PPP技术解算结果的精度为4.283 cm,但不需要GNSS基准站的支持,可用于远海潮位测量。  相似文献   

6.
清澜港围滩工程前后潮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志远 《海洋通报》1999,18(2):29-39
根据二维长波方程,用Leendertse分步隐式格式方法建立差分方程,计算了清澜港附近海域的潮流场,在此基础上还考虑了在计算域内实施用围滩造地和建造潜坝稳固沙咀工程后对计算域内流场的影响,得到了与实际观测值符合良好的结果。通过对多种工程方案前后流场及进出潮量的统计比较,为清澜港整治和合理开发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极区海冰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极的固定冰普遍存在于其沿海地区,中山站周边固定冰一般在11月中下旬达到最厚。海冰厚度是海冰的重要参数之一,2016年在南极中山站附近3个站点(S1、S2、S3站点)共布放了4套温度链浮标,包括1套SIMBA (Snow and Ice Mass Balance Array)温度链浮标和3套太原理工大学温度链浮标(TY温度链浮标),SIMBA温度链浮标每天观测4次,TY温度链浮标每小时观测1次。利用浮标观测的温度剖面以及海冰和海水间不同介质温度差异计算得到海冰厚度。在S3站点,同时布放了SIMBA温度链浮标和TY温度链浮标。温度链浮标计算冰厚和人工钻孔观测冰厚比较结果显示,S1站点TY温度链浮标计算的海冰厚度平均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3.3 cm和14.7 cm,S2站点和S3站点分别为6.6 cm、6.9 cm以及4.0 cm、4.8 cm。S3站点的SIMBA温度链浮标计算冰厚和人工观测冰厚的平均误差和均方根误差为8.2 cm和9.7 cm。因而S3站点TY温度链浮标计算的海冰厚度更接近人工观测的结果。进一步对Stefan定律海冰生长模型进行对比,模型计算得到的海冰生长率为0.1~0.8 cm/d,生长率快于TY温度链浮标的结果,且受积雪影响明显。相比于卫星遥感反演冰厚的误差和观测时段的限制以及有限的人工观测,2种温度链浮标未来对于中山站附近海冰的长期监测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九龙江口的水螅水母类、管水母类、钵水母类和栉水母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关九龙江口水母类的研究,早期有Vanhoffen(1913)在厦门港记载了2种水螅水母;徐锡藩(1928)在厦门港发现了1个新种;Stia(?)ny(1933)和金德祥(1936、1948)在厦门港记载了1种钵水母和2科管水母。解放后,先是丘书院(1954a—b、1957)在厦门港记载了19种水母,其中栉水母3种;接着,许振祖、金德祥(1962)在福建沿海水母类的调查研究一文中,又记载了厦门港的水母类12种;许振祖、张金标(1974)在厦门又记录了20种水母;丘书院(1962、1980)在厦门港又记载了2种栉水母;最近,张金标、吴玉清(1981)在厦门港的锺宅又发现了一个新属新种。以上所记录的种类共有62种。这些种类绝大部分是在厦门港采集的,而在九龙江口中,低盐区的鸡屿以东、海(?)、玉枕洲采集很少,仅报导6种。上述这些研究,为九龙江口水母类的分类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今后生态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本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在过去历次投放测流浮标站经验的基础上,参考了国外深海浮标站的系留组成形式,于1981年春季以及1981—82年冬季南海北部的海洋学调查中,由“实验1号”和“实验3号”调查船,多次在陆波深水区施放锚碇测流浮标站,成功地取得了多层同步的首批海流连续观测资料,特别是深层海流的宝贵实测资料。这是在国内外首次获得的南海深层海流资料。  相似文献   

10.
1999年9月中旬,XHZO1型军用海洋浮标气象遥测系统(简称海洋气象浮标)301号标、302号标,在海司航保部的组织、协调下,由海军南海舰队海测船大队成功地分别布放于南沙赤瓜礁和渚碧礁附近海域(见封底)。该系统主要由浮标、信息中心(岸站)、数据终端(用户)组成,可实时获取该海域的气象、水文探测资料。 海洋气象浮标的布放成功,标志着我军已具备远海布放大型浮标的能力,也是海军  相似文献   

11.
多功能波浪浮标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原广 《海洋科学》1998,22(3):12-13
多功能波浪浮标是一种可在海洋台站和近海进行波浪(含波向)、表层水温、表层海水盐度三项水文要素自动测量和信息处理的观测装置。该浮标的研制目的是解决水温和盐度传感器现场安装和连续长期使用所遇到的问题,把我国目前海浪观测技术提高到世界先进水平,并且替代至今赖以进口的同类仪器。目前,国际上较实用的波向浮标主要有两大类:表面波向测量浮标和水下波向测量浮标。前者有美国的956型(改进型为1156型)波浪跟踪浮标、荷兰的波浪骑士方向浮标,这两种浮标都是遥测型浮标,可获得实时测量信息,956型波浪跟踪浮标只能测量波浪要素。80年代,国…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国内外海洋资料浮标的发展情况,结合HFB-1B型浮标的设计体会,对资料浮标(主要是圆盘型浮标)设计中所考虑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这些问题包括:浮标体尺度的选择、稳性、随波性及浮标体强度等。给出了设计浮标的尺度以及计算结果。对今后资料浮标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和中国造船总公司七院二所共同研制的PY—Ⅰ型抛弃式遥测浪高仪获得成功。 该仪器由浮标系统、叶轮(转换器)、无线电发射机、接收机、信号处理器及记录器等部分组成。发射机安装在浮标内,叶轮通过约30米长的电缆系于浮标下边。测浪时,将接收机、信号处理器和记录器安放在工作船上,浮标系统和叶轮抛入海中,浮标即随波浪起伏并带  相似文献   

14.
基于WAVEWATCHⅢ(WW3)模式预报结果,结合上海沿海3个浮标站的观测资料,利用BP神经网络方法,对WW3模式的有效波高和平均波向预报结果进行训练并分别建立了预报模型。结果表明:(1)对有效波高,BP预报对近岸地形复杂的洋山浮标和近海的黄泽洋浮标有明显的改进,而对外海的海礁浮标改进效果不明显;(2)对平均波向,BP预报对洋山浮标有明显的改进,对黄泽洋浮标略有改进,对海礁浮标基本无改进。  相似文献   

15.
文中利用水龄浓度概念,结合计算水交换时间的水质模型公式,在EFDC(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水动力基础上,分别计算了1965年和2006年清澜潮汐汊道的海湾水交换时间。研究结果表明,2006年的平均水交换时间为107d,1965年的平均水交换时间为114d,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清澜港航道被浚深至7~8m,潮汐动力显著增强,纳潮量增加了4.3%所致。  相似文献   

16.
海南岛东北部中全新世以来红树林的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海南岛东寨港,清澜港,福田三个剖面的孢粉研究,从红树植物花粉数量的变化,对海南岛东北部海滩自中全新世以来的红树林演化作了分析,这为恢复古环境及今后红树林的演变及开发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FZF2-1型海洋资料浮标(下称Ⅱ型浮标)系〈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自1986年起,已经经过了研制、海上试用、通过国家鉴定、海上锚位运行等,至今已有四台投入浮标网工作。随之而来的是如何把这些浮标管理好,使它们真正发挥作用,是一个值得重视并已经提到日程上来的重大问题。本文主要就浮标系统的安全和浮标数据的可信度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海南清澜港水母暴发期间浮游生物生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10年12月-2011年5月,调查研究了海南清澜港海域的浮游生物群落特征,重点跟踪监测了2011年5月黄斑海蜇(Rhopilema hispidum)暴发期间海水营养盐水平及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变化。通过样品分析,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11种(变种和变型),细胞密度范围为(2.25×104)-(8.19×108)cells/L,浮游动物36种,丰度范围为19.39-25798.74ind/L,其中浮游动物以桡足类为优势种群,浮游植物以硅藻为主要优势种。在水母暴发期间浮游植物以热带骨条藻(Skeletonema tropicum)为主,浮游动物以桡足类为主。清澜港养殖区为水母水螅体提供生长发育的环境和水母暴发前期浮游植物大量增殖,为浮游动物提供充足的食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水母的暴发。  相似文献   

19.
美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科学家们证实,实时获得的重要的海流资料可以导致更准确的短期气候预报。 西雅图NOAA太平洋海洋环境实验室的一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声学仪器系统能感测从海表到820英尺(1英尺=0.3048米)深的海流。这种下视声学多普勒海流廓线仪已用于赤道太平洋上一个系泊深海浮标上收集和处理海流资料,每天8小时通过卫星把资料发送到西雅图的实验室。赤道海洋海流输送热量,影响全球大气环流,是评价短期气候变化的关键因子。 自1979年以来,使用一系列悬挂在系泊浮标附近不同深度的机械海流表测量赤道太平洋海流。数据储存在仪表中,但几个月才能分析一次,因为调查船巡视浮标需要时日。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本所水文气象研究室在东沙群岛西南海域投放的一个锚定浮标(114°20.5′E,20°04.8′N)所获得的一系列海流流速矢量观测资料,用旋转谱分析方法对该站海流的内部结构作初步的探讨,并由此得到该站海流的某些运动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