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解决测井资料标准化这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以南海西部文昌地区常规测井资料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岩心分析资料制定如下测井数据标准化方案:在深入分析研究区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确定标准层优选关键井,并对关键井进行岩心刻度以确保关键井信息的正确;继而通过Grubbs公式对关键井的测井曲线频率直方图主频值进行处理,得到研究区第一个测井标准化值;再利用拟合度限定趋势面函数次数的趋势面求值法,处理全部井标准层内的测井曲线频率直方图主频值,得到研究区第二个测井标准化值;最终选取第一与第二标准化值的均值作为研究区校正标准。对比岩心分析资料,认为校正后的测井数据更加合理,这为研究区后续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储层综合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沁水盆地安泽区块煤层形成后经历多期构造运动,致使煤体结构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煤体结构的分布规律制约本区煤层气的开发。基于此,利用该区的测井资料,提出测井判识煤体结构的方法,将研究区单井3号煤层结构分为Ⅰ、Ⅱ、Ⅲ三种煤体结构类型组合,对比分析3号煤层不同煤体结构煤空间展布与煤层含气量、煤层埋深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安泽地区碎裂-碎粒煤较原生结构煤、糜棱煤发育,南部碎裂-碎粒煤发育较厚,北部以糜棱煤发育相对较薄;煤层含气量随埋深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但在同等埋深条件下,煤层含气量受不同煤体结构展布的影响较大,南部碎裂-碎粒煤发育较厚煤层吸附量大,出现煤层含气量的高值区。   相似文献   

3.
研究区延长组沉积为陆相三角洲沉积,主要含油气层位为长6油层组.受沉积环境及泥岩中有机质含量的影响,该区非渗透层段测井曲线响应差异较大,使得测井曲线标准化效果不佳.针对此情况,在借助自然伽马、井径测井、声波测井、感应测井等曲线构建"视标准层"的基础上,利用ΔlgR方法剔除受有机质影响明显的非渗透层段,进而选取不受井眼条件、岩性、物性、含油气性等因素影响的非渗透层段作为"视标准层",最后采用直方图法对研究区测井曲线进行标准化,并结合孔隙度计算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ΔlgR方法可以较为有效地消除非渗透层段有机质含量的影响,提高陆相地层中"视标准层"构建的质量,为后期储层参数的确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对测井资料进行标准化处理是地质精细解释的前提,不仅能提高测井资料的准确性,并且能保障测井解释精度。本文采用趋势面分析法对测井资料进行标准化。在进行第一次标准化处理时,由于研究区内新老井应用多种测井系列测量,出现了由测井系列差异引起的异常点。因此,将测井系列校正纳入标准化处理流程,即当工区开发历时较久、范围较大、测井系列较多时,在测井资料标准化之前必须先进行测井系列校正;提出了测井系列校正的方法,应用该方法对测井资料校正后,再进行第二次标准化处理。其结果检验表明,处理后的测井信息更加符合区域地质规律,证明该思路符合实际需求,能更加准确地完成区块测井资料的标准化,可以推广至全区及其它类似工区。  相似文献   

5.
多煤层开采,在增加矿区煤层资源量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为研究区基础地质工作,特别是瓦斯赋存规律研究增加了难度。受多期地质构造影响,各煤层在空间展布规律、储层物性发育等存在明显差异,造成了瓦斯赋存规律的复杂性。为充分明确垂向煤层瓦斯赋存规律,以黑塘煤矿主采煤层为研究对象,以各主采煤储层物性特征为主要研究内容,基于等温吸附曲线、煤层瓦斯参数及地温测试资料分析,重点研究深度控制下各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并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取样深度范围内,各煤层瓦斯含量随埋深变化趋势不同,浅部煤层与煤层埋深呈现递减趋势。相较于浅部煤层,深部煤层一定深度范围内,煤层瓦斯含量与埋深关系逐渐趋于正相关。当埋深达到800 m后,瓦斯含量和埋深关系进一步趋于复杂,表明该区域煤层大致以800 m为界存在"应力转折点"。同时,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煤变质程度对煤层瓦斯垂向规律差异性的影响作用有限,地温局部异常引起垂向层段地温梯度差异性是研究区瓦斯含量存在"临界深度"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6.
以胜坨油田发育的典型复杂断块油藏为例,利用密闭取芯井资料建立判别关系和测井解释模型,进行沙河街组二段1-3砂组复杂断块油藏水淹层测井解释。首先介绍了该水淹层测井响应特征,接着应用多项式趋势面分析方法对测井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选择测井资料齐全、质量可靠、有钻井取芯和录井、试油资料的井为关键井,结合试油试采、岩芯分析资料建立测井解释模型。结果表明:胜坨油田沙河街组二段1-3砂组复杂断块油藏已经进入高含水阶段,水淹层发生明显的自然电位曲线基线偏移、地层电阻率降低、自然伽马降低、声波时差增大等现象;选择沙二段顶部的高阻白云岩段(厚度为8~12 m)作为标准层进行标准化处理;声波时差三次趋势面分析效果较好,拟合度达到22.6%,平均校正量为14μs/m;T4j17、T2-121井取芯井段较长且收获率较高,分析化验资料较丰富,测井资料齐全且质量较好,能够反映沙二段1-3砂组复杂断块油藏储层特征,被选为关键井;建立泥质体积分数、粒度中值、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等解释模型。最后,通过对水淹层的测井资料进行逐井处理、计算机逐点或按层输出主要储层参数等3个方面检验解释模型,定量评价了测井解释模型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测井解释结果与岩芯物性和生产数据吻合较好,获得了较为可靠的地区储层地质分析结果,可为注水开发调整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苏拉特盆地煤层气具有纵向煤层层数多、横向连续性差、厚度薄、煤阶低、渗透率高、含气饱和度高等特点,运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精确定量表征这种不连续的薄互煤层挑战难度大。利用地震、测井、地质解释成果,充分挖掘煤系地层特点与三维建模技术的相关性。首先利用地震构造解释与分层数据,采用"井震结合"方式建立地层构造格架;其次利用井间煤层对比统计煤层延展长度,作为模型变差函数的变程大小主要依据,采用煤层厚度分布图作为模型平面趋势约束,运用岩相垂向概率分布作为模型垂向上的趋势约束,通过序贯指示模拟方法建立薄互煤层的岩相模型;基于岩心标定下测井解释的含气量与埋深、密度的相关关系建立含气量模型;利用中途测试解释的渗透率建立渗透率模型;利用等温吸附曲线与压力梯度曲线,建立埋深与最大吸附含气量相关关系,从而建立含气饱和度模型。运用薄互煤层厚度累加的等效网格粗化方法,有效解决了薄互煤层精确三维地质建模与数值模拟运算速度耦合难的问题。实践表明:该套薄互煤层气地质建模技术能够较准确表征煤层发育地质特征,为后续产能模拟、方案设计提供可靠支撑。  相似文献   

8.
煤体结构是制约煤储层可改造性的最重要地质因素之一。基于视电阻率、人工伽玛和自然伽玛射线测井响应,通过钻孔及煤层对比分析,建立了滇东老厂矿区晚二叠世龙潭组煤体结构的判识方法,并对9、13、19号三套主煤层的煤体结构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利用测井响应曲线判识煤体结构时,采用对比的方法可以减少相应误差,从而更准确判识出结果。煤体结构变化与构造发育程度相关。平面上,一勘区构造较为简单,原生结构煤(Ⅰ类)较发育;白龙山井田受次级褶曲及断层发育的影响,构造煤(Ⅲ类)最发育;雨旺井田构造相对简单,主要发育过渡型(2类)煤。垂向上,随着煤层埋深增加,Ⅰ+Ⅱ类煤的厚度比例有增高趋势,且皆超过60%,揭示出深部煤层受构造破坏的影响程度较浅部低。  相似文献   

9.
针对羊街中心小学滑坡体不同的地质背景特征,采用高密度电法和常规电测深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测量,当勘探深度要求小于60m、局部具备连续布极观测条件时,选用工作效率较高的高密度电法进行连续观测;当地形条件变化较大或受地物限制,探测深度大于60m时,选用常规电测深按单点进行观测。结果发现该滑坡体不同的部位,地质结构、地球物理条件等均不相同,即:1松散坡积层厚度0.3m~15m不等,且南浅北深、西浅东深、中部埋深较大;2滑坡体的基岩可划分出全风化、强风化和中等风化三个风化带,并明确了不同风化带的厚度;3滑坡体内无明显统一的软弱结构面,整个松散堆积层与全风化界面、强风化界面可能形成潜在的软弱结构滑动带。  相似文献   

10.
重力位场是地下多个不同密度的地质体所产生的场的叠加,太原盆地由于覆盖层较厚,基底断裂构造复杂,单一的位场信息提取技术不能达到划分太原盆地构造断裂、确定覆盖层厚度及基岩埋深的目标要求。笔者通过综合应用小波分解细节变换功率谱研究及利用归一化总水平导数垂向导数(NVDR-THDR)技术对太原盆地1∶5万布格重力异常信息的提取,认为小波分解细节变换技术对确定太原盆地覆盖层厚度及基岩埋深有较大的帮助,得出太原盆地中心覆盖层埋深大于3km的结论;认为NVDR-THDR技术对太原盆地重力位场中断裂构造的识别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圈定断裂构造18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