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斜钻数据为依据的岩层倾斜角地质剖面作图法如下: 图1是根据勘探钻孔作出的剖面图。钻孔与层理之交角λ根据岩心来确定。如果在地质剖面上正确作出钻孔轴和λ角的投影,就可以正确求出岩层之真倾角或视倾角。因此,在地质剖面上绘制岩层倾角的作图任务在于按岩心测出的λ角投图。只有当钻孔的弯曲面与剖面一致或与其平行时,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地质与勘探》1972年第1期译载的《地质剖面上的岩层倾角作图法》一文,介绍了根据钻孔岩心轴角等资料换算岩层倾角的方法.通过开门办学,我们发现其中关于剖面线与岩层走向不垂直时求岩层倾角的计算公式很复杂,使用不便,最好能制成表格,以备随时查  相似文献   

3.
岩心倾角是钻孔地质编录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数据,它的测量精度,直接关系到岩层产状及其厚度的准确性.钻孔岩心的倾角,一般是用普通量角器和三角板来测定,有时也用地质罗盘测定.这些方法误差较大,而且只能在劈开的层面上使用.在岩心标志面不易剥离的情况下,要在岩心柱曲面上对层理线或层纹作岩心倾角测量,不仅操作不便,而且人为影响颇多.如果改用岩心倾角量角尺(以下简称岩  相似文献   

4.
我队于1987年12月引进了以美国生产技术组装的,适合煤田测井使用的蒙特系列Ⅲ数字测井仪,该仪器配备有地层倾角测井装置。1988年及1989两年,在本队勘探项目登封县白坪井田、禹县新峰—矿及蔡寺—白沙找煤区,对18个钻孔进行了地层倾角测井。为比较分析某一地质现象倾角测井和钻探岩心的产状资料,测量了7孔岩心的各种产状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大倾角煤层采空区上方岩层安全性,本文分析了大倾角煤矿区地质特点和安全性影响因素,考虑了时间效应和空间演化,建立了包括历史信息、动态信息和目前信息等三类信息共七个影响因子的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信息扩散原理构建概率分配函数,结合D-S证据推理,建立了大倾角煤层采空区顶板岩层安全性评价的二次融合模型。通过对某矿山具体实例的计算,验证了二次融合安全性评价模型是合适的。该方法对相似地质条件的矿山采空区安全性评价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地层倾角矢量图产状计算点的分布形式可分为红色、兰色、绿色三种基本模式。其中砂岩层段的红、兰模式指示岩石的粒序等其些沉积特征,其矢量方位可用于分析古水流向。而泥岩、砂岩泥岩互层层段的各种模式指示岩层产状的各种各样变化,它和节理产状可用于分析地质构造,其中绿色模式反映岩层产状稳定,而红、兰模式反映有褶曲或断层存在。同时,地层倾角测井资料可以代替岩心倾角,可以弥补钻探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长江三峡黄腊石滑坡缓倾角断裂显微构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显微尺度研究黄腊石滑波区缓倾角断裂的微观,超微观构造特征,进而分析构造应力方向和差异应力大小。同时探讨缓倾角断裂的变形机制和成因,讨论缓倾角断裂与滑波发生演化过程之间的关系,为滑坡监测与防治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8.
张传龙 《安徽地质》2005,15(1):29-31
穿层斜距与真厚度之间换算关系公式的推导及应用。地质学基本概念,包括岩层的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倾角;真倾角、视倾角、方位角,穿层斜距及穿层真厚度等。  相似文献   

9.
贵州威宁阳关寨勘查区位于格目底向斜南西翼的西段,主要含煤地层为宣威组。勘查区西南部岩层较陡,倾角60。以上,特别是ZK102、ZK202、ZK302钻孔岩层倾角超过80°。如按常规垂直井设计,钻孔深度超过1400m,施工难度大。在分析勘查区绳索取心直井钻进困难和定向钻进优点基础上,对小口径绳索取心定向钻进技术可行性进行分析后认为:如把钻孔轨迹的曲率控制在10°/100m以内、增大曲率半径减小最大井斜、配备适合的定向仪器、增购高强度钻具,将定向钻井技术与绳索取心工艺相结合的方案是可行的。并以ZK202为例,介绍了定向孔井身轨迹的设计、钻进技术参数的选择、冲洗液的要求、造斜段措施等。钻探实践表明,采用绳索取心定向钻进技术在该区共施工3个钻孔,与原直井设计比较,减少钻探工程量2000余米,节约勘探成本约150万元,同时缩短工期约3个月,且控制目标煤层精确,完全达到地质设计目的。通过本次施工,为类似地层钻进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0.
在地层倾角较大地区,尤其是通过钻孔见煤深度推断的地层倾角变化较大地区,钻孔之间的地层及构造变化情况,若仅依靠钻孔资料,可能会得出与事实相反的结论。大倾角地层地区的地震勘探,须解决的地质问题主要有:受构造运动影响,煤系地层被风化剥蚀后,与新生界呈不不整合接触关系的煤层露头点:背斜轴部发育的褶曲、断层以及煤层赋存形态的变化;受大断层的牵引作用,其附近地层倾角变化及小断层的发育情况。在地震资料处理时,对干涉波应采用炮炮计算切除量及去线性干扰模块进行切除:并认为偏移处理中的层速度,做沿层平滑较均方根速度平滑更加合理。在进行解释时,应注意分辨不同的波形特征及断点识别标志。实例表明:地震勘探可以准确地控制单斜地层因断层导致的背斜构造及地层倾角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1.
动校正速度的求取是三维转换波数据处理的重要环节,其精度高低对转换波的叠加成像质量影响很大。理论上转换波的速度求取受包括界面倾角在内的多种因素影响,但实际应用时这些因素往往被忽略。为证明倾角对动校速度的影响程度,依据前人的研究成果,模拟倾斜地层计算了不同倾角条件下二维测线CCP道集、三维全方位CCP道集PS波动校正速度,并对由不同倾角引起的计算精度差异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二维转换波CCP道集,界面倾角不同,动校拉平的速度会差别较大,即使如此也总能实现很大倾角范围内的CCP道集的同相叠加,获得较好的成像质量;对于三维全方位CCP道集,当界面倾角超过一定范围,无论怎样进行精细扫描,得到的都只能是适合特定方位的速度,无法得到适合任意方位的动校扫描速度,随着界面倾角的减小,利用速度扫描的办法可以在一定的偏移距范围内将来自不同方位的记录较平,界面倾角越小,可以校平的偏移距越大;另外由于道集内的地震记录依赖视倾角的动校正速度,在反射界面倾斜的情况下,方位不同,动校正速度不同,致使二维反射PS波资料往往比三维反射PS波资料容易叠加成像。  相似文献   

12.
悬索缆道测流,往往使流速仪形成垂直偏角,对流速有一定影响.分别率定了LS25-1型旋桨流速仪和LS68-1型旋杯流速仪在不同下倾角时与流速的关系流速仪的垂直偏角对流速有明显影响,并随偏角的加大而增加,偏角在10°以内影响不大;同时也率定了LS68-1型旋杯流速仪自动调整垂直下倾角时与流速的关系,下倾角在10°~30°以内对流速无明显变化,超过30°时,流速系统偏小.解决办法是(1)流速小有偏角时用LS68-1型旋杯流速仪,流速大时用LS25-3型旋桨流速仪,二者均有自动调平的功能;(2)合理选择铅鱼的型式和重量,本文提供了数据.  相似文献   

13.
山地大倾角地层三维地震资料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山地大倾角地层的三维地震资料处理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决3D反射面元发散,增加反射面元内道集同相叠加,而静校正技术和偏移成像技术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技术。以XJ区的三维地震勘探为例,对其资料进行综合静校正及叠前偏移成像技术处理,较好地解决了该区的地层构造成像和分辨率问题,保证了勘探精度。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选用四氯乙烯(PCE)为代表性重非水相液体(DNAPL),采用透射光法监测PCE在单裂隙介质中的运移过程和形态分布,探究流速及裂隙面倾斜度对PCE运移分布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单裂隙介质中PCE呈团块状脱离注样针,并在运移过程中呈近椭圆状。地下水流速越大,初始面积Fs越大,近椭圆的PCE离心率e越小;裂隙面倾斜度越大,初始面积Fs越小,近椭圆的PCE离心率e越小。不同流速或倾斜度条件下,入渗稳定后的PCE团块面积与离心率均明显下降。地下水流速及裂隙面倾斜度的增大对于PCE纵向运移具有促进作用,使PCE污染物前端锋面运移速率增大,在相同时间内更快运移到裂隙底部。PCE入渗停止后,流速增大促使污染源区PCE饱和度降低,使饱和度峰值随水流速度增大而减小;倾斜度增大抑制污染源区PCE饱和度降低,使饱和度峰值随倾斜度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5.
压实作用与磁倾角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库车坳陷上新统库车组古地磁资料表明,泥岩组样品的平均磁倾角最小,从泥质粉砂岩、砂岩到粉砂岩其平均磁倾角依次递增,相应的古纬度值从泥岩、泥质粉砂岩到粉砂岩依次增高。为了研究这一现象,我们选取了 48个库车组样品作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压实作用引起的体积变化与磁倾角降低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共转换点道集的抽取是三维转换波数据处理的重要环节,道集抽取的正确与否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地层倾角的变化能够引起共转换点道集的抽取误差,表现在炮点、检波点的数量与位置的错选。以地层倾向120°,某转换点垂向深度600m,纵横波速度分别为2 500m/s、1 250m/s的单层倾斜模型为例,利用姚陈提出的倾斜界面三维转换波CCP位置计算方法,对地层倾角分别为0°、5°、20°、30°时的炮点、检波点进行统计,确定其对该转换点的贡献情况,结果表明:倾角CCP抽取方法与目前常用的水平界面假设算法计算出的炮点、检波点分布存在很大差异,忽略倾角因素影响将导致不正确的道集叠加,给后期解释带来极大误差。  相似文献   

17.
龙永煤田构造复杂,褶曲发育。前人对于发育于各井田内的倾向断层之研究却甚少。笔者通过对煤田内倾向断层特征、成因机制及对煤炭开采的影响的研究,认为对正确识别煤田构造、优化煤矿开采设计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坑透场强衰减与煤层倾角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邢台东庞煤矿2220高架综采工作面坑透中出现的"透视阴影异常"现象,认为同一工作面内随地层倾角增大坑透场随之衰减,由此造成的"透视阴影异常"与隐伏构造无关。   相似文献   

19.
井轨迹对裂缝钻遇率有重要的影响。以某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为例,利用100余口井的FMI资料按照小斜度井(包括直井)和大斜度井(包括水平井)分组分别统计裂缝的平均倾角、裂缝密度参数,并与不考虑井斜角利用所有FMI资料统计的结果相互对比,以分析井斜角对裂缝倾角、裂缝密度参数统计的影响。结果表明,按小斜度井钻遇裂缝统计的裂缝平均倾角和裂缝密度均明显低于按大斜度井和所有井未分组钻遇裂缝的统计结果;因此,小斜度井钻遇高角度裂缝的几率明显低于大斜度井。这一结论具有三方面的意义:对于本文中某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目前主要为直井和小斜度井钻遇的G-H层,应部署水平井进一步评价其油气勘探潜力;为更准确地统计高角度裂缝性储层的裂缝倾角并客观地评价裂缝密度,应尽量利用井轨迹垂直于裂缝走向和主要裂缝面的水平井钻遇的裂缝来分析统计;对于同类高角度裂缝性油藏的勘探评价和开发,应尽量采用大斜度井和水平井并确保井轨迹垂直于主要裂缝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