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地下水》2021,(1)
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对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及浅层地下水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江苏省宿迁城市规划区水文地质条件,建立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DRIAC防污性能评价模型,通过进行防污性能计算和防污性能分区划分,对研究区地下水防污性能进行了总体评价。研究结果显示:计算得到的研究区防污性能综合指数为1.1~4.57。并根据计算结果,将防污性能分为3级。Ⅰ级(V 3.0),防污性能较好;Ⅱ级(3.0≤V 3.6),防污性能一般;Ⅲ级(V≥3.6),防污性能较差。宿迁城市规划区的Ⅰ级区分布面积约306 km~2,占总面积的17.97%;Ⅱ级区分布面积约306 km~2,3占总面积的21.4%。Ⅲ级区分布面积约306 km~2,占总面积的21.4%。研究成果可为行政主管部门对地下水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贺斌英  巴建文  张雁  张彦莉 《地下水》2011,(4):61-62,126
通过系统分析张掖城市湿地水文地质条件,采用DRASTIC法,选取了地下水位埋深、净补给量、含水层介质、土壤介质、地形、包气带介质和渗透系数共七项影响因子对张掖城市湿地城市区地下水防污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张掖城市湿地地下水防污性较好地带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南部新墩镇——二十里铺一带地下水深埋区,水位埋深一般大于10 m,...  相似文献   

3.
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平原区地下水系统为例,采用传统DRASTIC方法和同位素3H浓度、3H与14C测年的新方法划分了不同的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区,开展了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评价方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DRASTIC方法评价结果显示了浅层地下水系统对来自垂向上污染物的固有防御能力;同位素方法评价结果反映了浅、深层含水层系统对来自补给区污染物的防御能力。并且文中指出了两种评价方法各自具有优、缺点。最后指出应根据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城市发展规划,采取DRSTIC和同位素辅助方法综合区划地下水系统的防污性能,为环境管理和决策者划分地下水源保护区,制定地下水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简单介绍新余市的自然条件和水文地质概况的基础上,采用DRASTIC方法对评价区的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进行评价,根据相对程度将其划分为防污性能好、防污性能较好、防污性能中等、防污性能较差和防污性能差5个等级区,为制定地下水污染防治和地下水资源保护区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是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是地下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分为本质防污性评价和特殊防污性评价。本次讨论为本质防污性,是指不考虑人类活动和污染源而只考虑水文地质内部因素的防污性,具有相对静态、不可变和人为不可控制性。目前,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方法主要由叠置指数法、过程数学模拟法、统计方法(单良,左海军,2006)。因指数法能够较好的与地理信息系统(GIS)  相似文献   

6.
以某油田区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对DRASTIC模型的指标进行了继承和改进,评价了研究区地下水的综合防污性能.首先建立了该区潜水综合防污性能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潜水固有防污性能指数、油井分布密度、土地利用类型三个指标.在此基础上,又选取潜水综合防污性能指数、上部隔水层厚度、承压含水层岩性和承压含水层埋深四个指标构建了承压水综合防污性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正方形剖分法划分评价单元,应用AreGlS空间分析模块提取评价指标的性状数据,采用专家打分——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选取综合指数模型对地下水综合防污性能进行评价及分区.结果表明:该区大部分地区地下水的综合防污性能较好,主城区及油井分布区的综合防污能力较低.经改进的评价方法能反映出油田区地下水的综合防污性能.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的DRASTIC下辽河平原地区地下水防污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旭  陈曦 《地质与资源》2015,24(4):394-398
在运用基于GIS的DRASTIC评价方法,对下辽河平原潜水的防污性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分析了影响下辽河平原固有防污性的最主要的7个水文地质参数,分别评价各个因子.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中区对区的合并分析功能,依次对各单指标分级图进行区合并操作,合并后生成区文件,绘制出防污性分布图.结果表明,防污性能较差区主要分布在下辽河平原河谷地带,面积2 993.51 km2,占全区总面积的12.78%.评价结果有利于合理利用土地,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和防止地下水污染.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16,(1)
地下水防污性能反映地下水系统天然防护能力,可以为土地利用规划、地下水防治区划、地下水污染风险等提供科学依据。结合叶尔羌河流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对DRASTIC评价模型进行了改善,建立了符合叶尔羌河流域的DRASTIC价模型。该模型由地下水埋深、渠系入渗补给系数、含水层岩性、地下水富水性、包气带介质等5个因子组成,应用GIS技术各因子加权叠加的综合指数进行等级划分,得到叶尔羌河流域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图。该模型的评价结果客观科学,能有效的为地下水保护、治理及资源管理部门服务。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是开展地下水保护工作的前提,可以为城镇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常用的DRASTIC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模型简单,易于操作,但该模型是针对所有污染物总体考量,没有考虑到特定污染物在包气带中发生的各种生化作用,只是人为的依据经验值进行评分赋值,具有一定的缺陷性。因此,本次研究针对两种特定污染物氨氮、硝氮,定量了其在包气带中的吸附和生物转化作用,以模型模拟法的LPI模型对北京市昌平区地下水的防污性能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昌平区地下水对于氨氮、硝氮的防污性能具有很好的分带性。从山前到平原,地下水的防污性能逐渐增强。地下水对于氨氮的防污性能好于硝氮。此外,地下水大量开采导致的地下水位下降,也增强了地下水的防污性能。由于地下水的持续开采,2009年地下水对于氨氮、硝氮的防污性能普遍好于2005年。  相似文献   

10.
基于DRASTIC模型的城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是环境规划和决策的有用手段,国内外已有很多研究,也提出了各种计算防污性能的模型。文章针对城市地下水污染问题介绍了评价地下水防污性能的DRASTIC模型。对DRASTIC模型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了介绍,列举了DRASTIC模型的局限性;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基于DRASTIC模型的城市地下水脆弱性分析的改进的模型及其应用实例,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王波  王宇  张贵  张华  代旭升  康晓波 《地球学报》2021,42(3):352-362
泸江流域是滇东南典型的喀斯特断陷盆地发育区,主干水系连接着多个断陷盆地及坡立谷.根据最新的地下水污染调查资料,流域喀斯特地下水质量总体以Ⅲ类为主,水质超Ⅲ类的岩溶水点中,东部多,西部少,且暗河占比最大,岩溶泉次之,机井最小.主要污染源是工矿企业及城镇生活垃圾污染源,研究分析了污染影响因素为环境水文地质条件的差异、污染源...  相似文献   

12.
大量文献资料分析表明,平原地区地下水脆弱性主控因素为地下水位埋深、包气带土层及其特征,而包气带粘性土层的截污性能及其厚度则又是脆弱性主要的影响因子。试验研究结果显示,粘性土的截污容量大小可以通过模拟淋滤实验测试得出,有效阻隔足额厚度也可计算得出。根据不同粘性土层的截污容量、有效阻隔厚度等,可以评判土层的污染防护能力,并可据此评价平原区地下水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13.
松原市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依托于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松花江重点地段地下水环境污染调查",在对松原市地下水污染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充分收集和整理了松原市的包气带和含水层资料,应用在DRASTIC模型基础上改进的DRTA模型进行了本区的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评价结果采用MapGIS软件实现可视化显示。  相似文献   

14.
包气带黏性土层对氮素污染地下水的防污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佩  李阳  孙颖  谢振华  刘颖超 《现代地质》2016,30(3):688-694
包气带土层是保护地下水的天然屏障,在阻控、拦截氮素污染源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对北京市典型地区包气带土体进行定水位入渗的土柱淋溶试验,研究土体对于氮素的去除能力和包气带的截污容量。试验中采用了蒸馏水、再生水和河水3种不同的水源。试验结果显示,张家湾包气带土层对氮素污染地下水具有较强的截留和防护能力。对氮素的去除过程具有分段性特征,经历了较稳定和波动下降两个不同的阶段,其中稳定阶段是计算柱体去除能力的关键,提出了考虑滞后区间的时段去除率计算公式。水源对柱体的渗流速度及初期的吸附解析效应有明显影响。土体对氮素的去除作用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温度15 ℃左右时所达到的稳定阶段对氮素有极强的去除能力。  相似文献   

15.
郭盛堂 《探矿工程》2017,44(11):26-29
针对水平井施工中井眼净化、井壁稳定、润滑防卡、保护油气层等技术难题,研制了高性能水基钻井液体系。通过对抑制剂、包被剂、降滤失剂等处理剂的优选,最终确定了高性能水基钻井液体系的配方,对该钻井液体系配方进行各项性能实验表明,该钻井液体系性能稳定,具有较强的抑制性、润滑性、抗污染性和油气层保护能力,在苏德尔特油田的苏平5井现场应用中井壁稳定,起下钻无阻卡现象,取得了非常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presents an approach for transferring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groundwater sustainability for development to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by an analogy of two similar regions. A concept of groundwater exploitation sustainability (GES), which is an evaluation index based on water supply capability, eco-geo-environment maintaining capability and the harmony between water and society, is put forward. The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ethod is applied to calculate the GES for the Xiangshan and Dianchang karst groundwater sources in the Huaibei city, Anhui Province, China. The GES of the Xiangshan karst system was calculated to be 0.53 and represents medium exploitation sustainability, while that for the Dianchang is relatively high with a value of 0.70. These two karst systems are separate units but have similar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The Dianchang area had limited groundwater observation data, while the Xiangshan area had long series of observation data, which enabled the computation of the sustainable yield. The sustainable yield of the Xiangshan karst area was used to calibrate the GES, and develop a linear equation between the GES and sustainable yield, which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sustainable yield of the Diangchang karst area as 40.4 million m3.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海河流域平原长期过量开采深层水导致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引发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选择德州深层水分布区作为重点研究区,以深层地下水化学组分及同位素信息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深层地下水起源与更新性。研究结果表明,德州深层水主要形成于末次冰期盛期较寒冷的大气降水淋滤,在形成及径流过程中,遭遇较强烈的蒸发作用和阳离子交换作用,形成以HCO3-Na型水为主要成因类型,具有高氟、高钠、低钙、偏碱性的水化学特征,和氢氧稳定同位素低,氚含量低的同位素特点;深层地下水循环缓慢,更新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8.
在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中,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的认识极为重要,因为任何从处置库释放出来的放射性物质都将通过地下水搬运向人类生存环境或生物圈迁移.甘肃北山地区是我国高放废物处置库的重要预选区之一,位于我国西北甘肃省西北部.为了认识预选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从水文地质角度评价其作为高放废物处置库场地的适宜性,在过去的10 a,在该区开展了同位素水文地质调查工作.野外调查和氢、氧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主要源自大气降水补给.浅部地下水主要由现代区内降水补给形成,而深部地下水则可能由地质历史时期降水补给形成;浅部地下水系统具有相对开放性特征,水循环交替能力较强,而深部地下水系统具有相对封闭性特征,水循环交替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9.
李鹏  刘殷  孙颖 《城市地质》2016,(4):24-28
研究区位于潮白河冲洪积扇中上部,第四系松散孔隙含水层颗粒粗大,易接受补给,地下水固有防污性能处于差和较差,地下水水质整体良好。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三维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对孔隙度、弥散系数进行了率定,利用GMS中的MT3DMS模块建立了溶质运移模型。选取COD作为模拟指标,根据模型对水厂投产30年后两种不同情景方案下地下水水质状况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显示,在正常工况和处理流程出现故障两种条件下,再生水厂对周围地下水环境有一定程度影响,但重点研究区内地下水模拟浓度远小于《地下水质量标准》中Ⅲ类水标准,污染物浓度虽低,影响距离却很远,因此要建立覆盖全厂区的地下水长期监控系统,避免污染事故。  相似文献   

20.
石家庄地面水回渗地下过程的氮行为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家庄是我国北方地下水位下降较大的城市之一,利用其毗邻滹沱河宽阔河滩,地面水可直接入渗补给地下水的有利水文地质条件,实施地面水回渗地下工程,将具有现实意义.为探索地面水回渗后的水质变化,该文针对地面水在回渗过程中对水质起限制性影响的氮行为作用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利用2 m厚的滹沱河细砂土及与粘土按一定比例的混合砂土层,可对间歇式实施地面水回渗中的铵氮组分形成一定容量的截留去除,并且该截留量又在随回渗次数的增加而缓慢下降,当采用人工增加环境碱度及湿度的办法后可消除这种下降.同时,还显示对回渗水中硝酸氮的去除率不高,但若采用人工添加乙醇碳源和接种优势脱氮微生物菌种方法,硝酸氮的去除率将会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