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基于GIS的青海高寒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模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的矿产资源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高寒区,处于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具有独特的地质环境条件,生态环境保护与矿业的开发之间矛盾突出。本文以青海省东部大通河上游的江仓煤矿四井田为例,将影响矿山地质环境质量的主要矿山地质环境地质要素概括为自然因子和人为因子二大类。为尽可能实现多因素的影响和评价因子的量化,将评价因子划分为三级,建立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在GIS支持下,建立影响程度评价因子数据库。利用GIS空间栅格叠加分析功能,采用三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编制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评价图。基于GIS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模糊评价方法将GIS技术和模糊数学理论引入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评价研究之中,达到了定性、定量以及定位相结合,从而可为受损的矿山地质环境实施科学保护与治理提供更加精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信息系统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系统是为了配合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省(区、市)为单元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而开发的应用程序。系统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录入、数据存储、数据查询、数据统计、数据分析、数据报表、图形数据组织、显示与管理、多媒体链接等。该系统界面清晰,操作简单,扩展性强,可作为省级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的信息管理平台,也可以应用于矿山企业管理部门或矿山企业本身。文章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功能,并以北京市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为例介绍了该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该项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承担,是以满足社会公众对地质资料的需求为目标,开展地质调查资料管理与公共服务工作,开发地质资料相关服务系统及专题服务产品,实现地质调查数据集成及服务产品在线发布,健全完善地质资料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地质资料数据公共服务水平,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地质资料数据服务。项目实施以来,集成与开发了一系列地质资料服务产品:1青藏高原实测地层剖面数据库及剖面数据WEB发布系统  相似文献   

4.
张进德  袁西龙 《西北地质》2003,36(C00):201-207
全国矿山环境地质信息系统是为了配合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元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而开发的应用程序。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录入、数据存储、数据查询、数据统计、数据分析、数据报表、图形数据组织、显示与管理、多媒体链接等。该系统界面清晰,操作简单。可扩展性强。可作为省级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实施单位的信息系统平台.也可以直接应用于矿山企业管理部门或者矿山企业本身。本文首先介绍了系统的设计,包括系统总体框架设计、数据库设计、图形库设计、系统界面设计等,并简要介绍了程序代码设计、开发与实现,最后对信息系统作了展示。  相似文献   

5.
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综合评估技术方法探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就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的技术方法进行了探讨。介绍了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内容、技术路线和工作方法,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并结合6省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数据,按照不同的矿类对采矿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进行了分区评估,为下一步开展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综合研究及成果集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服务地质调查数据管理需求,基于GIS平台,构建了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信息管理系统,按标准对调查数据、空间数据进行集成整合,实现了岩溶数据资料信息的数字化、可视化、动态化管理。其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包括调查数据管理模块、空间数据管理模块、数据核查管理模块、钻孔柱状图管理模块、基础数据管理模块、系统数据管理模块。   相似文献   

7.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和GIS技术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白矿产资源集中开采区分布于渭北黑腰带地区的蒲城和白水县,煤炭、石灰岩、铝土矿和粘土等多种矿产的持续开发,产生了各类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其中煤矿采空区塌陷及裂缝最为突出。选取了地形相对高差、岩土体特征、开采方式、有效深厚比、采空区面积比、矿山地质灾害发育密度、地下水位、压占破坏土地资源等11个指标作为评价因子,构建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研究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并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划分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12个,较严重区4个,较轻区2个。评价结果与实际调查情况较为相近,较客观的反映了采矿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并结合区内实际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措施建议,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复杂野外地质属性数据的快速采集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开发计算机辅助填图系统的野外数据采集子系统的关键是要解决快速采集数据的问题。通过编制特别的野外数据录入专用软件 ,把数据库的前端和后端分离 ,使用多数据表单界面录入技术和标准词条的屏幕提示录入技术 ,大量使用组合快捷键 ,采用动态数据模型技术 ,综合集成先进设备和空间坐标的实时自动捕获等方法 ,可以有效提高野外地质数据的采集速度。  相似文献   

9.
罗水余 《地质与勘探》2004,40(Z1):240-242
文章简要的介绍了地质大调查项目开发的地下物探综合工作站的系统功能,重点说明了工作站的地质-地球物理模型构造,电波透视、声波透视各模块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鄂东南大冶矿区地质环境影响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矿业城市的地质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需要探索一套适合于区域矿山地质环境影响性评价的技术方法,以指导矿业城市或重点矿区的矿产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以鄂东南大冶矿区(即大冶市)为例,以遥感调查数据为基础,建立了由地质环境背景、已有地质环境问题和矿山开采活动三方面组成的区域矿山地质环境影响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传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分别对自然状态下矿区的地质灾害易发性和采矿状态下的矿区地质环境影响性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自然状态下,大冶矿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较高易发区、较低易发区及低易发区分别占评价总面积的3.29%、12.55%、24.53%及59.62%;(2)采矿状态下,大冶矿区地质环境影响性严重区、较严重区、一般、轻微区分别占评价总面积的13.63%、22.96%、33.95%及24.96%。评价结果可作为大冶矿区矿产开发规划和综合性地质环境治理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从我国找矿勘查信息化的实际出发,设计并构建了金属矿床找矿勘查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数据库技术,整合了找矿勘查能够获取的数据,其中包括矿区地质特征信息、基础地质信息、地球化学信息、地球物理信息、遥感信息等几种类型,从而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调查信息化的程度.该系统用Access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储,用GIS组件MapObject进行空间数据的管理,包括数据的显示、查询、输出等,采用SQL查询语言进行综合信息的查询,从而实现数据库与GIS的有效集成.系统的模块主要包括矿区文字资料的管理模块、空间数据的管理模块、文件资料的管理模块和数据库的查询模块.  相似文献   

12.
The reliability of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assessment highly depends on a large amount of survey data,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and an effective evaluation model. Using computer technology to integrate large amount of data can help to ensure the valid management and the effective assessment. Compared with previous studies, this study has improved and enriched the evaluation system and optimized the traditional evaluation method. Moreover, combining geology with computer science, it has developed the evaluation function of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realized the intersection and innovation of the discipline. The specific research content has the following three parts. First, a new design for an evaluation system which can synthetically describe the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s presented. Second, a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model is established as an alternative to traditional approaches that avoid interference from artificial factors. Third, a new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system (MGEIS) is presented to efficiently manage data. Then, PSO-SVM evaluation model is embedded in it, and the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n Jilin province is assessed by using MGEIS. Decisions can be presented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results in this study to better support the recovery of the local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的地下水及其环境问题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地下水及其环境评价模型体系为支撑的、基于GIS的水文地质空间信息系统(HSIS),由空间数据管理、应用模型管理、空间分析、数据转换、空间数据查询与检索、系统管理6大模块组成。应用于河西走廊地下水及环境评价,实现了对地下水及其环境信息的动态管理,得到了区域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及分布规律。计算、分析了区域地下水资源量及开采潜力与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集成,实现了计算过程的自动化、计算结果的可视化。利用HSIS提供的综合评价模型评价了黑河流域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显示:黑河中、上游环境质量较好,下游额济纳盆地环境质量较差,基本反映了区内地质生态环境现状。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国内矿山普遍缺乏三维地测信息系统软件的情况,根据矿山地测工作的一般流程,开发了地测信息管理系统、地质编录数字化软件及矿山三维图形处理系统,建立了矿山地测信息数据库,编写了相关软件的接口程序,实现了系统的一体化综合集成。该系统可通过接口的智能处理,将采集到的基础数据导入三维图形处理软件,并生成基础图件,从而实现地矿工程的三维建模。通过系统集成,实现了矿山地测数据处理及地测图件绘制的一体化管理。   相似文献   

15.
为了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加强地质环境的管理工作,更好的为管理决策人员提供服务,采用OLE A u tom ation技术与M ap in fo集成的开发环境开发了矿业城市地质灾害管理信息系统。此文章详细论述了矿业城市地质灾害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全过程,介绍了系统的总体设计原则、总体构成,以及建立系统的工作流程,将用户提供的A u to CAD图形转换导入到M ap in fo后根据用户要求归类建立图形库,并将地质灾害的相关数据进行归类统计建立了地质灾害属性数据库。文章同时介绍了系统的图形文件管理模块、数据采集及处理模块、查询统计模块、信息输出模块的建立,实现了图形浏览、图形的导入、图形的可视化、查询、输出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勘察点源信息系统的研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勘察数据具有显著的多源、多类、多量、多维、多时态和多主题特征,采用地矿点源信息系统研发思想与方法,研发出了以GeoView为基础平台的地质灾害勘察信息系统(GeoHazard)。该系统围绕主题式点源勘察数据库(属性和空间),将野外数据采集模块与室内图件编绘模块及三维可视化分析模块连为一体,同时采用Web方式,按C/S与B/S结合模式,初步实现了地质灾害勘察的野外数据采集和室内综合整理、编图的全程计算机辅助化。该系统具有支持地质灾害勘察应用的专业性、面向地质灾害勘察工作全过程的完整性、术语代码和图式图例的标准化、属性数据、空间数据和文档管理的一体化、数据分析和计算结果表达的三维可视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郭家湾煤矿地处神府矿区新民采区西北部,为生态环境脆弱区。井田七层煤三个煤组开采后引发地面塌陷、含水层疏干、土地结构变化等地质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为了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陕北煤矿区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以1∶10000野外详细调查为依据,首先进行现状评估,然后针对矿山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加剧、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预测评估,最后提出了以移民搬迁、回填裂缝、生态恢复、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等为主的防治措施,让煤矿开采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恢复治理并行。旨为陕北地区乃至全国煤矿,在保护地质环境中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提供依据和示范。  相似文献   

18.
针对区域地质调查数据管理的具体要求和目标,分析了该信息系统的系统需求,阐述了基于COM组件技术的区域地质调查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利用关系型数据库SQLServer建立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实现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一体化管理,在Delphi编程环境下采用MapObjects控件开发系统用户界面,并对系统数据库、结构和主要模块的功能进行总体设计。  相似文献   

19.
智能地质调查体系与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地质调查局用了近10年时间,在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调查领域基本完成了地质调查全流程数字化过程。在"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兴起大环境下,未来5至10年,地质调查主流程信息化的方向和目标是什么呢?本文基于新一代信息智能技术和智能设备在地质调查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处理、数据交换传输、三维建模、信息泛在服务、业务管理全面深度融合的基础上,结合智能空间与普适计算概念给出了智能地质调查定义,提出了基于云计算和Hadoop生态体系为基础的天地空一体化的智能地质调查体系、架构和应用模式,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