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是对一宗土地上新设定的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进行的土地登记。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应把握以下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对新增建设项目用地采取出让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是实施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一种重要体现,而对历史形成的以无偿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或改变批准使用用途而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实行土地年租金的征缴则是对实施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一个完善和补充。本文试从这一角度结合土地有偿使用工作的开展情况,提出目前该项工作存在的问题,并简要阐术其对策。  相似文献   

3.
《河南国土资源》2005,(8):38-39
我省土地市场日趋活跃,各地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公开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接连不断,现将近期有关出让信息予以公布,供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4.
0引言 在我国现行立法框架下,作为不动产的房地产实际上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所有权所结合而成的不动产物权。我国宪法第十条规定,土地所有权禁止转让。土地管理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我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房地产开发,是指在依据本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上进行基础设施、房屋建设的行为。”严格地说,我国目前的房地产市场是局限在城市国有土地上的。  相似文献   

5.
2002年。国土资源部发布《招标拍卖挂牌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的11号令。这是我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公开出让的一个里程碑。正当全国各地还正处于摸索方向时候。我们宁波市江北区一幅工业用地却开创先河,以挂牌方式成为全省首幅以公开方式出让的土地。  相似文献   

6.
在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以前,建设经营用地自发交易现象就已存在,但是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为发端的土地市场,始于深圳市率先拍卖国有土地使用机制。2002年7月1日,国土资源部发布了《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第11号令,进一步明确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出让工作的原则,目的及工作程序。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宾县具体情况,在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出让工作中,主要采取了如下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7.
土地收益租金原名土地年租金。是对原划拨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除法律规定可以继续实行划拨外,由上地使用者分年度向国家缴纳的土地收益。土地收益租金是土地出让金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8.
一、划拨土地使用权设定抵押中的限制 国有土地的有偿使用制是我国土地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标准和办法,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等土地有偿使用费和其他费用后,方可使用土地,并且有使用年限的限制。因此,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属完全性物权,其使用者在合法的前提下有权行使处分权,故法律规定对出让土地使用权可以设定抵押权。除了必须受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时间的限制外,并没有过多的限制。  相似文献   

9.
苏梅 《国土资源》2002,(12):10-19
作者手记:2002年10月28日,大连市举行首次土地使用权拍卖会,被誉为中国土地“第一拍”广东籍执业拍卖师陈少湘先生。据说,这是他在中国主拍的第69次土地使用权拍卖会。期间,笔者采访了陈少湘先生。一席长谈,陈少湘先生以其亲历与见证,带你走进了中国土地使用权拍卖的台前幕后,那一幕幕的回忆、一场场的追述,让笔者蓦然产生了一种记录中国土地使用权拍卖历程的激情。随后,笔者又向8个省、市国土资源部门和6位地产业界老总作了当面或电话采访。力图通过这些分镜头的切入,透视中国土地使用权拍卖的万千气象。  相似文献   

10.
旨在进一步完善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严格控制划拨用地和协议出让土地范围的两条新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和《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于8月1日起实行。此次由国土资源部制定的新规定正式明确,六类情形必须纳入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范围。除常规的经营性用地外,有竞争要求的工业用地、其他土地供地计划公布后同一宗地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的、划拨及出让土地使用权改变用途,相关法律规定应当收回土地使用权等均须执行招拍挂制度。对不能准确确定是否符合规定条件的具体宗地,可由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协调决策机构集体认定。  相似文献   

11.
马振海 《山东国土资源》2006,22(6):64-64,66
国有土地使用权收购储备工作中的风险防范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土地使用权是一种特殊物权,其表现形式是分散地被各土地使用人占有,在收购工作中因单位(特别是企业)、市场等情况复杂,存在着诸多风险,尤其是企业用地存在的风险更为突出,主要表现为企业内部风险、土地处置风险、资金支付风险和土地交付风险。如何防范这些风险成为土地储备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国土资源》2005,(3):14-18
人们怎能忘记,2001年2月,沈阳市新一任领导班子上任后,十分重视城区国有土地使用权制度改革。沈阳市政府办公厅2001年3号文件明确批示:建立沈阳市市级土地储备交易中心,隶属于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其业务范围是根据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市政府年度土地供应计划,对国有存量土地,进行统一收购和储备,建立土地储备库。进行土地使用权交易的信息搜集、发布及土地交易的服务工作。沈阳市土地储备交易中心从2001年3月组建的那一天起就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历史的重任。  相似文献   

13.
以典型的案例分析了楼宇之间土地使用权归属问题.认为,楼宇间的土地使用中附着于地面或地下的建筑物或构筑物,按照权利主体一致的原则,国有土地的使用权人应转移.住宅小区楼宇间的土地,其作用状况以附着于地面或地下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存在.  相似文献   

14.
挂牌出让土地使用权是指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发布挂牌公告,按公告规定的期限将拟出让宗地的交易条件在指定的土地交易场所挂牌公布,接受竞买人的报价申请并更新挂牌价格,根据挂牌期限截止时的出价结果确定土地使用者的行为。在挂牌出让中,出让人能否将土地使用权出让出去,主要取决于其定价的高低。如果定价过高,会出现有价无市;如果定价过低,则可能得不到本应获得的收襦。从竞买人的角度来看.能否获得土地,  相似文献   

15.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第三十一条规定:“受让人必须按照本合同约定,按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如果受让人不能按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自滞纳之日起,每日按迟延支付款项的千分之几向出让人缴纳滞纳金,延期付款超过6个月的,出让人有权解除合同,收回土地,受让人无权要求返还定金,出让人并可请求受让人赔偿因违约造成的其他损失”。这里有一句话为“有权解除合同,收回土地使用权”。这句话的理解需要认真正确地对待,避免发生许多不正确的行政行为。如果国土资源部门因用地单位未能按期支付出让金,国土资源部门下达收回土地使用权通知书…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五年来,我国土地市场建设和管理取得了积极成效,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全面实施,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初步建立,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政府调控土地市场的能力不断提高,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尤显重要。时到今日,国有土地使用权价格的市场机制已初步形成,经营性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普遍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7.
土地登记是国家依法对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土地他项权利的登记。土地登记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对明确土地产权关系,保护土地权利人的利益,保障土地交易安全,维护土地市场秩序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承租土地使用权价格内涵 承租土地使用权的价格实际上是土地租赁权益的价格。土地租赁权益是在承租期内,承租人占有和使用承租土地所获得的收益现值高于合同土地租金现值的部分。  相似文献   

19.
在实施城市规划进行路面拓宽改造时,有的地方政府擅自变更经依法批准的拓宽路面总宽度,并扩大收回拓宽路面占用以外的居民个人使用的国有土地使用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八条规定:为公共利益需要使用的土地;为实施城市规划进行旧城区改建、需要调整使用的土地,由有关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报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或者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权。条文中其收回土地使用权的范畴应该如何界定?  相似文献   

20.
2002年5月,国土资源部发布11号令《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自2002年7月1日起,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各类经营性用地,必须以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式出让。这一举措被称之为一项重大的“土地革命”。然而,“牵一发而动全身”,随着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土地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其它用途的土地价格也带来相应地影响和变化。 我们对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土地,引起土地市场地价急剧升值的现象进行了调查,并就如何规范土地市场进行了认真地探讨。 1990年国务院发布55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