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庆昌 《矿产与地质》1994,8(5):306-310
吐拉苏断陷盆地内发现火山喷发期后热液型、岩浆侵入期后中一低温热液型和沉积砾岩型等三种成因类型金矿床,火山喷发期后热液型金矿是新疆金矿的重要类型.在分析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成矿模式.吐拉苏火山喷发期后热液型金矿有巨大的错在远景,应加强企矿成矿预测和勘查工作,并应开展硅帽金矿迭矿工艺研究.  相似文献   

2.
徐强  薛卫冲  李健  等 《江苏地质》2013,37(2):279-283
缅甸中部地区火山岩型金铜矿床有2类:一是火山—次火山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二是火山热液—后期改造型金铜矿床.以实际矿区为例,对该火山岩分布区上述2类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总结,初步探索该类矿床的成矿条件及成矿作用模式.  相似文献   

3.
文中给出了一个包含两大类五亚类八个型式的金矿床成矿模式图。浙江省火山岩区金矿的找矿标志有:矿床产出条件、围岩蚀变、同位素组成、包裹体、矿物共生组合、矿物组构及其标型特征。例如,该火山岩区重要金矿床的黄铁矿中,相对富含Pb、Zn、Mo、Sn、As,Sb和Bi,而贫Co、Ni、Se和Te;并且S/se、Ag/Au、Pb/Ni、Se/Te和(As+Sb+Bi)/(Se+Te)比值较高,Co/Ni、Ag/Pb、Ag/Zn、Cu/Zn和(Co+Ni)/(Pb+Zn)比值较低。Ⅰ、Ⅵ、Ⅶ式金银矿床中闪锌矿的化学成分富Fe、Mn,贫Cd、Hg;尤其贫Ge、Ga、Tl而富Au、Ag、Sn、Bi;晶体结构αo值约为5.4167~5.4191A。闪锌矿比重较低(d<4.05)、反射率(R)较高(高于纯闪锌矿0.24~1.61%),并且只有一个红外吸收峰(310~313cm~(-1))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万大理 《物探与化探》2002,26(5):378-380,391
论述了江西银峰尖金矿床地球化学异常、异常与蚀变矿化的关系、异常模式,有代表性的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可作为寻找银峰尖式金矿床的地球化学勘查标志.  相似文献   

5.
陈贵华 《铀矿地质》1998,14(2):82-89
本文在剖析国内外富大(超大)陆相火山岩型铀矿床产出特征、成矿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富大陆相火山岩型铀矿床的成矿模式:富铀的花岗岩或花岗岩化基底是该类型矿床形成的基础;成矿前多旋回、多阶段的火山喷发是矿床形成的前提;强烈伸展拉张的构造环境是矿床形成的关键[1];成矿后相对圈闭的地质环境是可靠的保矿条件。作者应用这一模式解释了国内外一些富大铀矿床(俄罗斯斯特列措夫超大型铀矿床、蒙古多尔诺特超大型铀矿床、澳大利亚奥林匹克坝Cu-U-AU-REE超大型矿床及中国460和邹家山富大铀矿床)的产出规律,并与661大型贫矿床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6.
阔尔真阔腊金矿床是准北地区首次发现并确认的海西期火山岩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也是准北区带项目金矿地质找矿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它形成于海西期萨吾尔山古岛弧构造环境,并与富钠质安山岩建造、中性侵入一次火山杂岩体以及钠长斑岩脉存在着密切的时空关系和内在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7.
阔尔真阔腊金矿床是准北地区首次发现并确认的海西期火山岩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也是准北区带项目金矿地质找矿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它形成于海西期萨吾尔山古岛弧构造环境,并与富钠质安山岩建造、中性侵入一次火山杂岩体以及钠长斑岩脉存在着密切的时空关系和内在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8.
9.
10.
胶东型金矿床受断裂构造控制,断裂控矿规律一直是地质勘查和研究的重点问题。为深入研究断裂对金成矿的控制作用,本文基于大量矿床勘查和地质调查资料,通过对典型断裂剖面和断裂与矿体空间关系的构造解析,判断了成矿期断裂的性质和应力状态,讨论了断裂产状变化的控矿机理,提出了胶东型金矿新的构造成矿模式。将胶东主要控矿断裂分为Ⅰ级缓倾角断裂、Ⅱ级陡倾角断裂和Ⅲ级陡倾角张裂脉,三者分别控制了破碎带蚀变岩型、复合类型和石英脉型金矿床。金矿体主要赋存于断裂产状转折部位,蚀变岩型矿体赋存于断裂的倾角变缓部位,石英脉型矿体赋存于断裂倾角变陡部位。缓倾角断裂控制的矿体具有总体侧伏角小、富矿柱侧伏角大的“双向”侧伏特征。矿体产状与断裂产状的关系指示,三山岛、焦家和招平三条控矿断裂成矿期均属右行正滑或右行张扭性,金牛山断裂具有左行正滑特征。根据金矿体产状分析的胶西北金成矿小区区域构造应力场σ1为294°∠82°和269°∠78°,焦家断裂的σ1为300°∠67°、311°∠78°和321°∠81°,招平断裂北段σ1为130°∠65°和138°∠69°,反映了胶西北玲珑花岗岩体分布区域总体以垂向主压应力为主,其东、西两侧的边界断裂处的主压应力方位分别沿SE向和NW向指向岩体,成矿期断裂处于NW—SE向拉张状态。胶东东部邓格庄金矿田的σ1为287°∠0°,以水平主压应力为主。综合分析认为,产状变化的具张扭性质的断裂是金的有利赋矿构造,断裂的产状变化对金矿体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断裂结构和流体性状的变化是金矿阶梯成矿的关键因素,断裂沿走向和倾向的产状转折联合控制了金矿体的侧伏。胶东地区早白垩世深部大量岩浆岩快速侵位,导致地壳强烈隆升产生伸展构造,来自不同深度和层次岩浆房及不同源区的岩浆梯次上侵,为深部含金流体活化、迁移提供了热动力条件和流动通道,含金流体到达地壳浅部在断裂产状变化的减压扩容空间卸载成矿。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内生金矿床分布广泛,类型繁多,主要见于前寒武纪地台、断裂构造、花岗岩类侵入体分布区,这里集中了我国80%以上的内生金矿床.据统计,世界70%以上的内生金矿床也与上述地质条件有关,形成“三位  相似文献   

12.
根据矿床地质和产出特征,晋东北次火山岩型银金矿的找矿宜分为专门性区域找矿、矿床预测、矿床评价3个阶段,相应于各阶段的中心任务是优选矿点,预测矿产埋藏前景和初步认定经济矿床。找矿的要点是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排序和评价,矿床剥蚀程度的判定。  相似文献   

13.
变质碎屑岩型金矿床的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变质碎屑岩型金矿床是我国目前最有前景的金矿类型之一。本文针对我国较重要的变质碎屑岩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等特征,详细讨论了该类矿床的成矿机理。最后,以黄金洞金矿床为例,讨论了该类矿床的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4.
广西龙头山金矿床多期次成矿及金银元素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龙头山金矿床在沉积岩或岩浆岩中均普遍发育电气石化,不同的岩石均出现电气石化说明电气石是热液作用的产物;电气石化强烈的地段多发现金矿物说明电气石与金矿物的关系密切。硫化物的互相穿插和交代现象,说明矿床是经过多期次热液叠加的结果。金元素分布在硫化物中较脉石多,银元素在硫化物和脉石中没有太大的变化;金银以较均匀的点相间分布,未形成矿物固溶体相;在出现金矿物的地段,金、银的含量明显上升,铁、硫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15.
魏家秀  陶恭益 《矿床地质》1998,17(Z6):1095-1098
紫金山铜金矿床位于闽西南海西-印支坳陷之西南部,上杭-云霄断裂带与宣和复背斜构造交汇处。通过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等工作,结合成矿地质条件,研究、观察铜金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特征,测定成矿流体的T、P、D、X(组分)、δ18O和δD;测算pH和Eh值以及W/R、fO2和f CO2等参数。总结该铜金矿床为中低温中酸性火山热液成矿特征;溶液体系由KCl-NaCl-H2S向CO2-NaCl-H2O-SO42-演化;铜金成矿热液具有成矿早期以火山-岩浆深源为主,晚期有大量大气降水补给的中酸性火山热液性质。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探讨其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对于进一步在火山岩地区寻找紫金山式铜金矿床具有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浸染型金矿床近年来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该类矿床按照赋存围岩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产于沉积岩中的浸染型金矿,以美国内华达州的Carlin、Cortez,Enfeild Bell为代表,成矿与封闭在不透水层之下的地下水环流作用有关。第二类是产于火山岩中的浸染型金矿,该类矿化和低温浅成金银矿间有成因联系,成矿与古热泉作用有关,以内华达州的Borealis矿床为代表,向下可以过渡为脉型金银矿化或贱金属矿化。本文在典型矿床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两种可能矿床成因模型,广泛对比了两类矿化的成矿特征,为建立产状模型打下了基础。本文是笔者根据1986年美国地质调查所出版的约30万字的论文集有关章节综合编写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南金山金矿的含矿地层、控矿构造、侵入岩、矿质来源、含矿热液运移方式、矿体就位产状等成矿作用分析认为:南金山金成矿受含矿建造、岩浆活动和构造控制,据其归纳总结了主要成矿要素,揭示了典型矿床成矿的基本规律,尝试性的建立了南金山式火山岩型金矿成矿模式,以期指导矿产勘查和预测评价及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丁嘉鑫  韩申  黄柏诚  吴艳爽  张博  肖飞  王永 《地质论评》2019,65(6):1440-1461
造山型金矿形成于汇聚板块边缘,俯冲增生或碰撞造山体制,是现代矿床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西准噶尔地区有几十个造山型金矿,但其究竟形成在洋壳俯冲增生造山过程还是洋盆闭合后的碰撞造山过程,尚不清楚。本文系统总结了西准噶尔地区造山型金矿的时空分布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发现它们主要赋存于达拉布特断裂西北侧,可分为安齐(包括哈图金矿)和萨尔托海(包括萨Ⅰ金矿)两个成矿带;成矿作用受控于达拉布特走滑断裂引发的区域变质变形事件,矿体主要赋存于中晚石炭世变质火山沉积岩或蛇绿岩中,发育NaCl—H_2O—CO_(2 )±CH_(4 )±N_2流体包裹体体系,成矿温度为170~380℃,成矿流体主要为变质热液,晚期为大气降水热液;成矿同位素年龄为271~300 Ma,已有资料显示西准噶尔地区存在多期次俯冲增生作用,并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消减完毕。而造山型金矿广泛发育的达拉布特西北侧古洋盆闭合于308~328 Ma,此后为大陆碰撞造山体制,因此西准噶尔造山型金矿形成于大陆碰撞造山体制,适合于碰撞造山成岩成矿和流体作用模式。晚石炭世—早二叠世,达拉布特地区陆—陆或弧陆碰撞过程中,大规模的韧脆性剪切变形及区域变质事件导致地层及围岩中不稳定组分发生变质活化,形成含矿变质流体,流体向上运移至韧—脆性转换带内形成了西准噶尔造山型金矿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20.
牛翠祎 《地质与勘探》2014,50(Z1):1266-1273
中国金矿床的时空分布不均一,金矿主要产于稳定陆块边缘或稳定陆块内的活动带,形成了金的矿集区,成矿时代主要以中生代为主,其次为晚古生代及新生代,而早古生代和前寒武纪金矿床则处于相对次要地.从地质构造演化的角度探讨金矿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认为金矿的形成及分布受控于壳幔相互作用及岩石圈不连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