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传统地理学分期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在中国古代地理学史研究中,以往较长时间沿用的以社会历史分期来划分中国古代或传统地理学史的方法是不妥的。提出应以中国古代或传统地理学的自身历史发展阶段和特点来加以划分与命名,并把长达数千年的中国传统地理学史划分为萌芽、累积、形成、发展和高潮五个时期。  相似文献   

2.
孙俊  潘玉君  汤茂林  杜莹 《地理研究》2014,33(8):1557-1568
基于编史学视角对国外地理学史著作的中国部分以及中国地理学史著作的考察,重点论述了实证主义和思想史两类编史方法论特征。考察表明:国外实证主义地理学史以实证主义方法论为核心,是一种普遍主义和进步主义的叙事模式,这种模式里并不存在实质性的中国古代地理学,而中国近代地理学则是欧美地理学的移植。在后历史的立场上,对地理学应作宽泛的理解,实证主义地理学史是建构的历史,中国学者遵循实证主义方法论的重要意义在于建构了中国地理学理性的一面。中国地理学史人文的方面是通过思想史方法论建构起来的,这种方法通过中国古代原有文化体系、观念、概念、材料来认识地理学的发展史,首要的意义是与实证主义建构相反的还原。基于思想史方法论的中国近代地理学史研究表明,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形成首要的并不是西方地理学的移植,而是自主地基于中国古代传统的学术重构,反映的是中西学术的双向互动,并不是西方地理学的单向传播。  相似文献   

3.
由曹婉如等编的《中国古代地图集》(第一册)(文物出版社,1990年7月出版)是我国在古地图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方面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该项工作对于我国地理学史、地图学史乃至科技史的其它领  相似文献   

4.
邹逸  胡顾锋 《地理教学》2022,(2):10-13,17
地理学史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是地理教学改革关注的重点议题之一,但其在实践中却存在“高价值低应用”的困境。本文以H教师的地理学史教学行动研究为例,呈现了地理学史教学的具体实践过程,探讨了地理学史教学对学生理解学科本质与培养其核心素养带来的效果,阐述了地理学史教学对教师专业成长带来的积极影响,旨在促进地理学史教学真正走进现实课堂。  相似文献   

5.
于希贤 《地理研究》1986,5(3):95-99
我国地理学史的专著较少,近四十多年来一共出版过四部《中国地理学史》 (或《中国古代地理学简史》)书籍。最早问世的是王庸先生的《中国地理学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十八年之后,此书于1955年再版。作者在“再版的话”中说:“在这十八年中,没有同类的书出版过”。此书的宗旨是“宁受钞袭之议,不作明快宽博之论”。这表现出作者笃实的治学态度,同时也反映了由于时代局限,纂集的功夫多,而对其引证的文献,进行地理学的研究较少。但此书毕竟是第一次简述中国古代地理学发展的文献。正如作者所说“中国古代地理学的知识,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独立的专论,地理知识往往依附于诗歌、行记以及天文、医药、宗教、玄学(哲学)以及各种经世致用的著作中间。  相似文献   

6.
当前主流地理学史研究可归结为两种互补性范式。一种是科学地理学史:1从近现代地理学形象出发,遵循"自上而下"的叙事模式,选择性地建构切合当前地理学的历史;2主张一元传统的科学史观,从而导致了不同传统的对立;3其性质是建构性的、抽象性的,造成了自然与人文的分裂;4强纲领的叙事模式不仅造成了"古代思想的现代解读",且挣扎于科学分化的大潮中。另一种是在批判科学地理学史基础上兴起的知识地理学史:1从地理实践本身出发,遵循"自下而上"的叙事模式,从地理学知识体系的底层诠释历史;2主张多元论传统的科学史观,从而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不同地理学传统之间的对立,为多样的地理学传统纳入叙事框架奠定了基础;3其历史的性质是实践论的或语境论的,旨在阐发不同地理学知识形态的意义;4表现为对称性原则的叙事纲领,大大扩展了地理学史研究的视野,为理解作为地理学与自然并社会统一的实践统一体提供了可能。科学地理学史和知识地理学史当前表现为一种批评性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应当制造更多的二元论对立,相反,整体的方向应当是加强科学精神与人文主义的相互对话。  相似文献   

7.
孙俊  潘玉君  武友德  赫维人 《地理学报》2014,69(9):1369-1384
当前主流地理学史研究可归结为两种互补性范式。一种是科学地理学史:① 从近现代地理学形象出发,遵循“自上而下”的叙事模式,选择性地建构切合当前地理学的历史;② 主张一元传统的科学史观,从而导致了不同传统的对立;③ 其性质是建构性的、抽象性的,造成了自然与人文的分裂;④ 强纲领的叙事模式不仅造成了“古代思想的现代解读”,且挣扎于科学分化的大潮中。另一种是在批判科学地理学史基础上兴起的知识地理学史:① 从地理实践本身出发,遵循“自下而上”的叙事模式,从地理学知识体系的底层诠释历史;② 主张多元论传统的科学史观,从而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不同地理学传统之间的对立,为多样的地理学传统纳入叙事框架奠定了基础;③ 其历史的性质是实践论的或语境论的,旨在阐发不同地理学知识形态的意义;④ 表现为对称性原则的叙事纲领,大大扩展了地理学史研究的视野,为理解作为地理学与自然并社会统一的实践统一体提供了可能。科学地理学史和知识地理学史当前表现为一种批评性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应当制造更多的二元论对立,相反,整体的方向应当是加强科学精神与人文主义的相互对话。  相似文献   

8.
地理学史研究向为地理学界重视.近年来,区域地理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而区域地理学史的研究却相对落后了.2009年3月,人民出版社推出了马强博士的专著<唐宋时期中国西部地理认识研究>,打破了学界这一尴尬局面.该书首先回顾唐宋西部地理学的发展盛况,并分析兴盛原因,然后分从唐宋时期对中国西部自然地理的考察、唐宋时期两部疾病医学地理及其认识、唐宋时期民族地理的考察及思想、唐宋时期西部政治地理思想、唐朱文学中的西部感觉地理及意义几个部分展开论述,最后总结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探空史、气象学史、气候学史、物侯学史、军事地理学史、数理地理学史以及科学家评介、自然科学史理论等几个侧面,较为系统地论述了竺可桢教授在地理学史方面的贡献.以此纪念竺可桢教授逝世二十周年.  相似文献   

10.
林超是著名的中国当代地理学家,他在长达60多年的地理科学研究和教学生涯中,博学精思,成果累累。本文从地理学理沦、地理学方法论、综合自然地理学、中国地理学史、地理教育、中外地理学交流、治学之道等方面,概括了他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成就。  相似文献   

11.
何沛东 《地理科学》2021,41(5):872-879
《方志月刊》是中国近代唯一的一种侧重于区域地理的刊物,刊物的名称选择、编辑特色等均受到了主编张其昀地理学思想的影响.通过对《方志月刊》载文及相关史实的梳理与考证,解析其办刊特色和地理学贡献.研究表明:该期刊注重科学的区域地理研究和地图、照片的运用,注重国外地理学成果的介绍和地理学史的整理,为中国近代地理学特别是区域地理...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中国走向地理学强国的过程中,如何使古代地理学与近现代地理学获得一条连贯性的解释或者历史始终是一个难题,这一难题集中体现在中国地理学在近现代转型前后的"传统"与"现代"关系问题上。逢潘晟的《宋代地理学的观念、体系与知识兴趣》(商务印书馆,2014,以下简称为"潘著")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资助出版,兹就该著在学术脉络层面上的贡献略作评介。研究中国地理学史,特别是考虑到知识分科的问题时,第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是地理与  相似文献   

13.
王均 《地理学报》2000,55(3):383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近现代时期北京城市地域结构与演化过程研究”和国家测绘科技基金资助课题“近代地形图研究、数字化处理与产品开发”的进展 ,以及课题组对相关学界动态信息的收集处理 ,定位在中国历史地理学术信息交流与自主知识产品服务的“中华地理与地图”网站于 2 0 0 0年 2月开通。目前 ,网站建在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CASM) ,网址是 http:/ / www.casm.cngov.net/~ wangjun/。管理员电子邮件是 wangjun@sun1 0 0 0 .casm.cngov.net。该网站发展目标定位在及时交流和传播近期国内国际有关历史地理学、地理学史与地图…  相似文献   

14.
王彬 《地理学报》2005,60(4):705-705
最近,司徒尚纪先生编著的《地理学在广东发展史》的出版,可以说是传统地理学史的继承和发展。正如梁溥先生在总序中所说“广东省地理学会组织出版《地理学在广东发展史》和《地理学在广东发展的回顾》两本书,这在全国省级地理学会属于首创,对推动地理学的发展和学会活动的开展将会起着重大作用”。然纵观以前的地理学史著或论文,皆“以史为经,以国别为纬”,即以宏观为主,对区域的详细程度不同,特别是对,“东地理学的发展未给予客观反映。由于广东地处祖国的南疆边陲,  相似文献   

15.
孙俊  潘玉君  汤茂林 《地理研究》2014,33(3):589-600
中国地理学史研究历程的考察表明其具有一定阶段性--从科学史研究到思想史研究:①20世纪40-80年代主要是科学史研究,建构了中国古代地理学的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经历了梳理知识体系、建构学科体系和彻底重构学科体系三个阶段;②80年代后的思想史研究阶段是对科学史研究的深化,一方面建构了地理学科学方面的思想体系和“元问题”系统研究,另一方面对中国古代人文地理学思想给予了重新建构和评估。由此同时尝试回答中国地理学传统的流变,大致历程是:①公元前具有关注人文世界和注重考察、研究自然的传统;②公元前后到19世纪中叶这段时间以关注人文世界为主,考察和研究自然的传统有所弱化;③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地理学传统与欧美地理学传统有深厚渊源关系。同时也说明了中国古代有地理学,其传统与欧美地理学既有共通之处,又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16.
地理学思想史作为地理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加以适当渗透,必然能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整体认识。本文侧重从地理科学知识、地理科学方法、地理科学意识和地理科学精神等四方面浅析地理学思想史在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联系地理学史从宇宙、地球、地球表层等概念的演化,讨论人类对地球表层的认识,介绍人类对地球表层作用后所形成的技术和社会圈,从人地关系协同论去说明智慧圈的意义,并讨论以地理相关法为基础的地域结构对应变换分析。以及天地生综合研究与宇宙全息论。本文以现代科学哲学、宇宙论、地球科学的新发展为基础,对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球表层提供一个全新的认识,促进地理学中有关地球基本知识的更新。  相似文献   

18.
正要充分地理解一门学科,首先需要了解它的发展历史。在中学地理教学实践中,查阅和渗透地理学史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提高教材编写内容的科学性和丰富性,有助于开展地理探究性学习,让学生了解地理知识、规律和原理的发现过程,明确地理学习的内容不是机械死板的知识,而是与人类活动紧密关联的、并在人类实  相似文献   

19.
张显运 《地理学报》2012,67(10):1439-1440
中国气象史是我国科技史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也是我国光辉灿烂的科学文化遗产, 全面深入、系统地总结和研究我国气象发展史,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983 年12 月4 日在北京成立了中国气象史研究会, 为气象史的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干旱区研究学者申元村、汪久文、伍光和、韩德麟等教授合著的《中国绿洲》一书 ,近日已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与读者见面 ,这是我国从事干旱区研究的读者早已盼望的一本专著 ,将对我国干旱区研究和绿洲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起到深刻影响 ,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绿洲体系的研究并为建立起我国完整的绿洲学研究体系作出贡献。如果说 2 0世纪是我国研究荒漠化 (砂质荒漠化、沙漠化 )的世纪 ,则 2 1世纪将是我国研究绿洲化的新纪元 ,这本书的出版 ,无疑具有历史性的作用。此本专著在下述方面具有突出特点。首先该书是至目前我国绿洲研究上最系统最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