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毛锦旗  郭剑峰 《地理教学》2021,(22):48-51,55
地理野外研学促使学生走进野外地理环境,在真实情境中拓展视野,感受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发现地理事象,提出并尝试解决问题,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培养方式.本文基于多年野外地理研学实践的经验总结,构建了"四美四核多维"的地理野外研学课程,探索开展地理野外研学的实施路径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邱雯  丁文荣 《地理教学》2022,(20):15-18
核心素养的相关理论研究已相当丰富,但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仍是一大难题。因此,核心素养研究需要从理论走向实践。学界有关核心素养内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视角:实用主义视角和理想主义视角。理想主义视角的核心素养研究对于实用主义视角所欠缺的理论严谨性有着不可或缺的弥补作用,据此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进行“自下而上”的思考,能够给教师开展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以启示:其一,学科核心素养根植于学科本质;其二,抓住学科本质的关键在于学科大概念;其三,逆向教学设计模式能为围绕学科大概念的教学设计提供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教师教育已经成为当今高等院校的重要课题了,随着教育改革,教师的教育和培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文化素养问题也被大家津津乐道。本文就提升英语教师母语文化素养做一番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5.
姚炳华 《地理教学》2022,(12):46-48
随着核心素养时代的到来,中学地理教学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怎样设计有效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已成为当前一线教师热烈讨论的话题。本文指出了当前核心素养课程改革背景下地理教学目标设计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以人教版初中地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一课为例,提出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6.
郭彦君 《中国地名》2009,(12):16-17
地名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早期人类为了生存、生活以及人们之间的交往,就需要对某一地理实体取个代号,以便识别,于是就有了地名。据考证,最早做命名工作的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新石器早期的《简易经》中有“物不自名、赏物以名”的记载,就是说事物不会自己给自己起名字,需要人通过鉴赏研究其特征、特点给予命名。  相似文献   

7.
8.
高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教师对于核心素养与地理教学的个性化理解,也是自身专业实践以及地理教育发展的必然诉求。高中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应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依据,坚持基础性、多样性与选择性并重建构课程体系,力求科学性、实践性与时代性统一进行课程内容的开发。重视素养为魂、关注群体、依托技术、全面教学、单元学程五大策略,对教学概览、教学目标与内容、案例及点评、实施建议、资源形式、单元测评等系列环节予以建议。  相似文献   

9.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其价值在于整合历史、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培养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对学生而言,人文素养的获得实际上是指经过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形成的内在素养和品质。《历史与社会》是多门学科的综合,注重了知识的关联性、整体性和开放性,关注了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0.
11.
王莉 《地理教学》2022,(4):28-31
本文以初中地理“气候与人类活动”为例,以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阅读及应用为线索,统整单元学习。从单元知识结构构建、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单元学习活动设计、单元评价设计等方面,探讨指向核心素养、促进深度学习的初中地理单元教学设计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只有在深刻理解区域、厘清区域基本性质的前提下才能更有效地进行。通过分析区域的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与区域认知之间的紧密联系,实现学科逻辑向教学逻辑的转化,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相应的地理教学原理与规律,进而落实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3.
茅怡斐 《地理教学》2021,(13):54-57
新时代劳动教育应当是基于学情融入学科思维的创新劳动教育.农业生产活动是地理选考的高频考点,但学生基本没有这方面经历.笔者基于地理核心素养,拟建了校园农业劳动教育课程方案供同行研讨.  相似文献   

14.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外在表现与内在修养的综合。近年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研究热点,但从综合“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的角度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不多。本文以具身认知理论为研究视角,基于地理学习过程中的具身体验,利用乡土地理情境,增强学生身心与环境的交互,探索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5.
沈北新区以打造文化宜居城市为出发点,采取有效措施传承地名文化,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延续地名的历史文脉,唤起全社会地名文化保护意识,让地名文化更具影响力,让地名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相似文献   

16.
黄伟 《中国地名》2014,(12):41-43
我国历史悠久,地名作为我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城市历史的浓缩,地名命名与更名如何延续历史,传承文化,塑造城市个性名片,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学习是学生承传人类文化的基本形式。课堂文化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规范、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整合体。对于传统的社会课来说,它的课堂文化是一种“记忆型文化”。在这种文化中,教师的作用是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生的作用是接受储存知识信息,并按照这些知识信息行动。教师是课堂文化活动的统治者、操纵者,学生是被统治者、被操纵者。这种文化氛围不利于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构建新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文化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研学活动是促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地理“实践—教学—科研”活动的一种常见形式。本文立足乡土资源,以昆明轿子雪山为研学实践点,构建了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研学内容体系,设计了一套包括“教学设计过程—教学实施过程—课程评价体系”的研学方案,使学生能够将教科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人地协调观和地理实践力,进而提升地理综合能力和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9.
情感态度发展在学生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心理因素常常处于前沿地位,牵引着学习行为,影响着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地理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情感教育,培养好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