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地震灾害具有明显的突发性和破坏性特征,对于地铁工程而言极易带来事故甚至灾害的风险,在地震灾害背景下地铁运营期的风险评估与管控问题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此文以某地震频发城市地铁线为研究对象,在地铁运营期安全风险管理理论基础上进行地铁运营事故分析,采用模糊评价法开展了地铁运营期的安全风险评价研究,并对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管理提出对策。研究揭示了地铁运营期存在的安全风险类型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运营期安全隐患的改进意见,提高地铁运营期的安全风险管理水平,为地震背景下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管理提供指导借鉴。  相似文献   

2.
刘传正 《地球》2009,(1):27-30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环境破坏。根据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安排,作者先后考察了四川、甘肃地震灾区和宁夏、贵州、广西等地,对汶川地震区的地质灾害总体特征取得一些认识,对人类社会如何应对突发地质环境变化的危机、规避地质灾害风险有所思考。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地震灾害对旅游业造成的影响,以四川省为研究区,2008年汶川地震灾害为典型案例,收集案例年地震灾害数据与旅游相关数据,选取旅游经济、游客、旅游服务、旅游交通及旅游组织为指标,利用熵组合权重法、加权综合评价法构建四川省地震灾害对旅游业影响评价模型,对研究区所受影响进行评价与区划。结果显示,地震灾害对旅游业造成的影响与地震烈度有直接关系,越靠近地震中心的区域所受影响程度越大,反之越小;旅游经济与旅游服务所受影响最大,旅游组织与游客所受影响次之,旅游交通所受影响最小。研究结果可为旅游业防灾减灾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常用的地震灾害人员伤亡评估模型和方法评价指标单一,难以有效体现不同区域人员伤亡的差异等问题,通过归纳总结历史地震案例中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提炼出影响地震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地震灾害人员伤亡关键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为人员伤亡评估方法的改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传统地震灾害风险区划中采用风险程度指数表达区划结果造成的指标含义不明确问题,一种基于概率理论的地震灾害风险区划方法被采用。它利用概率理论将在各自领域得到成熟发展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和结构易损性分析技术联系起来,通过计算不同年超越概率地震危险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年度期望来评价地震灾害风险。利用这一方法,以辽宁省老震区的农村农居建筑作为评估对象,展示了对于具有不确定性的地震灾害风险如何采用明确的经济指标进行量化评估。在更多的结构易损性参数支持下,这种方法可以被扩展应用在城市地震灾害风险区划中。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评价和比较城市的地震灾害风险,建立了基于熵权的新的地震灾害风险指数(EDRI)模型。在地震灾害风险指数的建立过程中,根据信息熵理论计算熵权,采用熵权与专家意见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风险指数的综合权重,从而使模型权重的确定更加合理。通过算例分析,新的计算模型可以降低城市地震灾害风险指数对专家主观意见的依赖,从而使计算变得更加客观、科学。  相似文献   

7.
地质条件对隧道的地震响应的影响因素研究,目前已有较多研究者开展,但多数研究者关注单因素研究,但对多因素及各因素间相互作用关注较少.本文以华丽高速公路典型隧道为工程背景,将其抽象为数值算例,并基于正交设计及均匀设计等试验方法,分别研究地质条件中岩体的力学效应、应力状态效应、结构面的力学效应对隧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  相似文献   

8.
金江军  潘懋  徐岳仁 《内陆地震》2007,21(2):135-141
从危险性评价、易损性评价以及防灾减灾能力评价3个方面阐述了城市地震灾害风险评价内容.回顾了地震灾害风险评价研究进展,指出了现有评价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地震小区划的城市地震危险性评价方法、基于城市用地类型的城市地震易损性评价方法以及基于专家打分法的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价方法.最后设计了城市地震灾害风险评价流程,并给出了城市地震灾害风险区划算法.  相似文献   

9.
城市地震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风险管理研究已成为防灾减灾工作从“被动救灾”到“主动预防”转化的热门课题。本文回顾了地震灾害风险评价研究进展,指出了现有评价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地震小区划的城市地震危险性评价方法、基于城市用地类型的城市地震易损性评价方法以及基于专家打分法的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价方法。最后设计了城市地震灾害风险评价流程,并给出了城市地震灾害风险区划算法。  相似文献   

10.
利用我国大陆地区1954——2005年成灾地震事件的数据和资料,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和分析了地震灾害的分类和分级问题,找出了地震灾害的3个基本结构,提出了主成分提取-最大正交旋转-因子分析(FAPE)分类模型和欧氏平方距离-离差平方和法-系统聚类(HCWS)分级模型. 运用该模型将地震灾害分为8种类型和5个等级,比较合理地解释了已有地震灾害现象.  相似文献   

11.
李帅  陈建波 《内陆地震》2013,(3):263-269
通过对库克苏河某水库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活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气候条件等简单描述,概述了库区内已经存在的地质灾害的类型,分析了地震地质灾害形成的因素,总结了库区内可能发生地震地质灾害的类型。  相似文献   

12.
利用结构抗震验算的思路,计算在大震作用下楼房的弹塑性变形,进而确定结构薄弱层,然后根据震害等级与结构层间相对变形的统计关系,确定房屋的破坏状态。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汶川地震总结了村镇灾害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比城市灾害,剖析了村镇灾害发生的原因,进一步指出研究村镇灾害评价方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就国内地震、地质灾害研究方法进行了概况总结,主要从层次分析法和基于GIS技术两个方面构建了村镇灾害研究框架详图,为研究村镇防灾减灾大纲和各种灾害防治标准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防震减灾工作中的地震应急信息系统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了我国地震应急快速响应信息系统建设的有关内容,包括系统的目标、总体框架、内容和工作流程。该系统以全国地震计算机网络系统为支撑环境,以GIS软件为应用开发平台,可以实现对破坏性地震的短临预测信息跟踪与处理,对大震速报信息进行快速响应,并可进行灾害损失快速评估、震后地震活动趋势判断、防震减灾应急对策信息服务、应急指挥综合信息显示等。该系统作为中国地震局“九五”重点项目正在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15.
多级模糊评判方法在地震预报中的某些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化然  郭瑞芝 《地震研究》1999,22(3):217-220
本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把多级模糊评判方法应用到地震综合预报工作中。选取地震活动性和定点前兆共14个因子作为因素集合,建立综合评判矩阵和综合预报地震强度的评判模型,并应用于天津及邻近地区地震预报中。结果证明多级模糊评判方法在综合预报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在前人对地震地质灾害小区划研究的基础上,以甘肃省景泰县城为实例,综合地震地质、地形地貌、活动断裂和场地条件等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地震地质灾害小区划分类.结果表明该方法使以前定性的各类指标尽可能定量化,实现了计算机自动成图,提高了工作效率,结果更加准确直观.  相似文献   

17.
地震灾场的模拟与模拟控制问题研究(Ⅰ)地震灾场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方法引入到地震工程研究之中.在论述地震灾场模拟与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共性与差异的基础上,以城市地震次生火灾的发生与扑救过程为背景,发展了场、时域复合仿真模型,提出了城市地震灾场的综合模拟算法.实例研究表明,本文建议的地震灾场模拟算法可以揭示复合型工程系统地震反应的一系列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18.
搜集1999年集集M7.6级地震、2008年汶川M8.0级地震震中高烈度区各乡镇生命损失和当年人口等基础数据,得到不同地震烈度下各乡镇死亡率数据。以评估地震减灾能力的宏观模型为基础,对各乡镇的减灾能力进行评估并划分等级,得到不同等级地震减灾能力与相对应的平均死亡率的统计关系。将此对应关系应用到2010年玉树M7.1级地震中,所得到的生命损失结果与官方公布的结果相近。表明宏观地震减灾能力评估体系可应用于单次地震损失快速评估工作中。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影响减灾能力的因素分析,建立了宏观地震减灾能力层次分析模型。其中目标层为生命损失;准则层为工程抗震能力、社会经济减灾能力、应急救援与恢复能力;指标层为抗震设防能力、防御次生灾害能力、居住地类型、人均GDP、三产比例、地震预报、工程预警、救援医疗、物资储备。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在遭遇第一水准烈度、第二水准烈度和第三水准烈度时各项指标减灾能力的权重值。结果表明,三种情况下抗震设防能力的权重都是最大的,因此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是减少人员伤亡的最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