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3—1977年,我队在阿勒泰、富蕴及青河一带进行1比20万区测工作。通过野外观察和有关资料的分析,认为该区有一个大型S形构造、一个帚状构造和一个莲花状构造,它们由下石炭统酸性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组成。涉及范围北西-南东长130多公里,南西-北东宽5—10公里。以上构造有规律的组成一个整体——连环式旋扭构造(如下图所示),但又各显示出自己的特征,现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湖南常宁斗岭向斜南段的轴部以东、李家湾村东二百米处,一个钻孔场地旁,下三迭系张家坪组地层中发育有完美而复杂的小型旋卷构造群。它们除了组成连环式旋卷构造外,还组成了另一种内连环式旋卷构造。  相似文献   

3.
论旋扭构造     
地壳运动问题,是地质工作者间至今仍在激烈争论的重大问题。各人依据的材料不同,考虑问题的逻辑步骤不同,认识上产生分歧那就必不可免。对自然现象认真的科学探讨,应当追踪求源,从现象追索到事物的本质。对地壳运动来说,我们应该主要依据哪些证据?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进行研究?李四光教授从本世纪  相似文献   

4.
5.
6.
文章综述了中国地质学家对旋扭构造研究的历史与成果,也介绍了国外相关研究成果。李四光先生通过四篇论著奠定了旋扭构造的理论基础。在后来的研究和找矿实践、多种模拟仿真新方法试验以及力学解析中进一步丰富了旋扭构造的研究内容,深化了对旋扭构造几何学、运动学特征与动力学机制等的认识,提出了有些旋扭构造是螺旋运动的结果及旋扭构造的形成很可能与地球旋转动力问题有关;特别是在找矿勘探方面取得的成功和经济效益,提高了成矿理论认识的水平。文章最后提出今后研究旋扭构造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岩体受外力作用时,它内部的应力呈现某种分布规律性为了突出的指明它具有这种规律性,我们就把这种物质连同它内部的应力分布称为应力场。地应力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它的方向、大小和性质,取决于外力的大小作用方式边界条件,以及外力作用下的岩石力学性质。在地质力学中,构造体系和构造型式展布的状况也反映了地应力的规  相似文献   

8.
旋扭构造的粘弹性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岳石 《地质科学》1989,(1):95-105
本文根据弹性体与粘弹性体中瞬时应力分布的对应关系,通过旋扭构造力学分析的弹性解,然后以三元件Ross粘弹性模型模拟岩石力学性质,求出粘弹性体中的瞬时应力、应变的解析解,再代入岩石的粘弹性常数,算出精确数字解答,最后作出应力应变的时间演化图。  相似文献   

9.
10.
双核型旋扭构造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佐勋 《地质学报》1990,64(2):93-106,T001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旋扭构造类型——双核型旋扭构造。它以具有两个砥柱为特点,区别于单核型旋扭构造。双核型旋扭构造旋回面组合形态最常见的有S形、反S形,其次有椭圆弧形、双曲线形,有时还可见涡轮状等。在野外构造研究基础上,文中提出了绕双砥柱旋扭运动的力学模型。采用流变学原理与方法,得到了这种构造型式的应力场与变形场的伯格斯粘弹性解析解。并进行了模拟实验。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力学模型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1.
12.
13.
以TM卫星相片解译为手段,综合地貌形态、水系展布特征以及新构造运动方面的信息,确定以甘孜州丹巴县为中心的区域内存在着一个旋涡状旋扭构造,并对它的形成过程与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大量的野外工作证明,旋扭构造是地壳构造中一种常见的构造类型。对于旋扭构造,李四光教授不仅对建立和识别该类构造,而且在模拟实验以及理论分析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地质力学在我国地质工作中的普及,对于研究旋扭构造又作出了许多成绩。运用旋扭构造的控矿理论,相继找出了很多有用矿产。事实表明,它不论对内生矿产  相似文献   

15.
16.
北京西山水峪复合型旋扭构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西山水峪为中心有3条弧形断裂,总体呈涡轮状,且都具有压扭性特征,外旋呈逆时针扭动。组成这个旋扭构造的结构面产状不规则,力学性质较复杂,不易辩认。通过构造复合系统分析,查明该旋扭构造的旋回面大都是追踪早期不同系统、不同性质结构面归并复合的结果,为燕山期新华夏系SN向对扭构造应力场的派生产物。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问题的提出在中国腹心地区秦岭—巴山南北两侧分布着极其醒目的—对近于圆形的地块。北部的叫鄂尔多斯地块,南部叫四川地块。两个地块具有明显的相对扭动特征。在陕西、四川及其邻省境内构造体系有以下特点:(1)北部构造体系以北东走向为主,晚期走向向北偏转。局部呈近南北方位。中部秦岭—巴山地区构造线主要呈北西西方位,局部呈波状或 S 状,由北西西向南南东方向偏转。南部构造体系以北东为主,晚期向北东东方向偏转。(2)新华夏系、华夏系在南北两区有很大的不同,北部区内比较符合一般特征,晚期逐步向北  相似文献   

18.
在成因上,八家子铅锌矿被认为是岩浆热液充填交代型多金属矿田,断裂构造特别是断裂交汇部位严格控制着若干矿床和矿体的产出,而矿区中部的炉沟岩体与各矿床有着重要的联系,通过对矿区断裂构造的形态特征及相关控矿地质特征的综合分析,认为八家子矿实际上是受一个以炉沟岩体为砥柱的旋扭构造控制的大型矿田。指出以炉沟岩体为中心的主要控矿断裂以左旋式构造形态呈弧形展布,在这些断裂上,无论是矿床分布、元素分带还是矿床成矿温度都表现出分带性特点,而这些特点均符合一般意义上的旋扭构造的特征。这一认识的重要意义在于;控矿断裂和炉沟岩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两者在找矿预测中应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赵玉琛 《矿床地质》1988,7(4):73-82
本文从凹山地段各种旋扭构造与环状铁矿床的关系,探讨了旋扭构造对整个铁矿床形成的控制作用,并分析了控矿过程,指出了以往遵循的岩性、火山构造控矿理论的局限性,为进一步找矿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湘黔汞矿带旋扭构造动力作用与成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西黔东地区,在古生代沉积盖层中,北北东向保靖-铜仁断裂带的东侧,发育一系列北东向平移逆冲压扭性断裂构造带,它们均具有相似的变形特征和动力学机制,构成一个大型压扭性旋扭构造系统。旋扭构造控制了湘黔汞矿带的分布,其中北东向断裂带控制了汞矿带内各矿田的展布,而由北东向断裂带所派生的次级张扭性断裂裂隙带,则控制了单个矿体或矿床的产出和定位,特大型和大型汞矿床均产于旋扭构造的应力强区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