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序言斯帕戈维利(Spargoville)金矿床位于西澳大利亚太古宙伊尔冈地块东部金矿田省卡尔古利(Kalgoorlic)南55公里,产于较大的绿岩带。绿岩带是本世纪初加强金矿勘探和开采的集中区。然而,可能部分由于金的细粒度和缺乏任何石英脉或剪切系统这些前人所常用于找金的特征,斯帕戈维利矿床直到1934年才被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当时劳力缺乏,该矿床的有成效工作进行到1942年被迫关闭。这期间从107088吨矿石中生产了818克金。  相似文献   

2.
引言世界级的科拉尔金矿田的金矿床,位于印度南部卡纳塔克邦班加罗尔东边80km处。该矿床产于科拉尔绿岩带中。该带是一条长80km、宽3—15km的太古宙上壳岩带,其大部分是由镁铁质火山岩组成。该矿床在古开矿地点上再次被发现后,这个地区自1880年以来是连续开采金矿的。从大约4800万吨矿石中回收金的总产量是790吨,被磨碎矿石的金平均回收品位为16.48克/吨。现在工厂原样品位大约是3.5克/吨,每年生产金大约1.2吨。  相似文献   

3.
在过去几年中,一些采矿勘查公司在阿比提比绿岩带的找矿工作,已直接指向一种较新的目标,即花岗岩类容矿的金矿床。在鲁安诺兰达发现了重要的产于花岗岩类中的锡利多(Silidor)金矿床。相续在阿比提比绿岩带的花岗质深成岩中开发了几个金矿床。这些金矿床的大部分都是以富钠花岗岩类为容矿岩。这些金矿床的金储量超过145吨(表1),并存有大型金矿床。在其他国家,如巴西,也有产于花岗岩类中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4.
穆龙套矿山联合体包括几个矿床,其黄金产量可能占目前苏联黄金产量的一半.南非维特瓦特斯兰德金矿是世界上最大的金矿区和产金区.但其主产能力并不如苏联穆龙套金矿.苏联穆龙套金矿床发现于1956——1957年,随后就开始开采.七十年代早期该矿年产量为7080吨(2.3——2.6百万盎司/年),最近几年它已成为世界最大约生产矿山.苏联作者没有公布该矿的黄金储量和产量数字,穆龙套矿山联合体当前黄金年产量很可能为143吨(4.6百万盎司/年).穆龙套金矿位于西乌兹别克斯坦天山山脉西南段(萨马尔罕附近)库习尔库姆——阿拉依系奥明扎-奴拉丁构造带的西北部.矿床产于晚元古代岩石中.但围岩的时代仍有争论,有  相似文献   

5.
安大略省Abitibi“绿岩带”以往的黄金生产情况和金的储量估计表明,Kirkland湖—Lardar湖矿区中70%的金矿和Porcupine矿区中60%的金矿产于长英质侵入体内或其附近。然而,长英质侵入体对脉状金矿的形成所起的作用,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加拿大Arrow和Murphy—Garrison矿床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金矿化只限于石英脉周围的黄铁矿化蚀变带,这些石英脉产于侵入体和其周围玄武岩中的裂隙内;2)加拿大Arrow矿床的金矿化产于侵入体中,而Murphy—Garrison矿床的矿化则产在玄武岩中;3)加拿大Arrow矿床中,形成石英的流体至少有两种:早期的流体同时沉淀了方铅矿;晚期的流体使二长岩蚀变,并沉淀了金;4)加拿大Arrow矿床中,二长岩的原生矿物组合和石英脉的液态包体显示出CO_2具高的活动性。这些资料表明:这两个矿床的矿化发生在成矿过程中的晚期,并受构造控制。但这些资料尚不足以确定侵入体在成矿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产于碳酸盐地层中的金矿,对我国来说是个新的金矿类型.多数矿床中的金极其微小又高度分散,绝大多数是肉眼不可见的.这种金矿类型在本世纪六十年代通过地质和化探工作才肯定了它的巨大工业意义,典型矿床是美国内华达州卡林金矿.该矿床1965年估计金储量为110吨,平均品位10克/吨,到1970年初,保有储量约50吨,平均品位7.9克/吨.在我国,近十年来在碳酸盐地层中也不断发现这类矿床.已知有40多处矿床(点),有的具有工业意义.本文根据前几年的调查结果,对该类金矿床的成矿条件和成矿特征综合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7.
陈龙  赵元艺 《地质通报》2017,36(1):112-126
博洛(Boroo)金矿是蒙古国发现的首个岩金矿床,同时也是该国开采规模与黄金产量最大的金矿。该矿矿体主要产于博洛近水平断裂带内,整个矿化带(Au异常≥100×10~(-9))长度超过2000m,宽度400m,局部厚度达100m,主要围岩为博洛花岗杂岩、变质沉积岩等。矿床主要矿化类型有金-硫化物、金-石英脉型矿化2种,与中国典型超大型造山型金山金矿具有较多相似点,判定其为造山型金矿。距博洛金矿35km处产出同类型且储量相近的大型金矿—盖特苏尔特(Gatsuurt)。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产出环境、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等方面对其进行了介绍和总结,并在矿床邻区内划定3个找矿战略靶区,这对中国企业在蒙古寻找同类型金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藏东斑岩铜矿带中的多霞松多矿床,是一个被第四系冲积物、坡积物和冰积物覆盖的大型斑岩铜矿.该矿床含金虽不高,但具有一定规模,可综合利用. 金主要产于矿床上部0~300米范围内的成矿花岗斑岩和含矿蚀变围岩中.花岗斑岩含金0.032~0.16克/吨;含金较好的围岩矿石中,金的品位为0.05~0.14克/吨.金主要赋存于黄铁矿和黄铜矿中、少量呈自然金产出. 矿床位于一条25公里长的小河源头之下约2公里处,海拔4500米;河口海拔高度3700米.地貌上,小河流域属强烈侵蚀的高山地形. 在地质普查过程中,沿矿床围岩蚀变圈以外的21  相似文献   

9.
胶东乳山金矿床成因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李治平 《矿床地质》1992,11(2):165-178
乳山金矿床位于牟平—乳山金矿带中部,产于昆嵛山花岗岩体中部,是胶东近年来探明的重要金矿床之一。在地质和地球化学方法综合研究基础上提出乳山金矿床属于石英脉型金矿床,是由中生代壳源深熔花岗岩岩浆期后中温热液作用形成的;矿石中金以碲金银矿、银金矿、自然金等形式产在黄铁矿及裂隙中,其物质来源于太古界胶东群地层。  相似文献   

10.
张承中 《甘肃地质》1999,(Z1):39-43
十多年来,在秦岭泥盆系北带已找到了一批大中小型金矿床,属产于沉积岩中的中(低)温—中低温热液矿床,构成著名的金成矿带。矿带中间的金矿床成矿温度较两侧的高,与铅锌矿床的分布表现出同带异位的特征。金矿产于华北、扬子两大板块之间的长期活动带中,受富金岩性层位、两大板块拼接带、同生断裂带、以及印支—燕山期岩浆热事件的控制。提出了大型、超大型沉积岩型金矿床的6条判别准则,全面分析了秦岭泥盆系北带大型、超大型金矿的产出条件,指出可能找到大型、超大型金矿的靶区  相似文献   

11.
诺斯曼—维卢纳金成矿带位于澳大利亚西澳克拉通伊尔岗地块东部黄金省次级地体内,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绿岩带型金矿成矿区。区内矿床可分为3类:剪切带中的蚀变晕±石英脉型,是区内最为重要的矿化类型,典型矿床为卡尔古利金哩矿床,矿床赋存在金哩粗玄岩中,矿化发生在绢云母—黄铁矿化蚀变带内;石英网脉型,典型矿床为卡尔古利夏洛特山金矿床,矿床也产于金哩粗玄岩中,矿化主要发生在硅化外围的碳酸盐—黄铁矿化蚀变带内;纹层状石英脉型,矿化表现出层控的特点,并多发育绿泥石化。通过对区域和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和区域成矿特征的总结,认为诺斯曼—维卢纳金成矿带的金主要赋存于铁硫化物或毒砂中,矿化与大规模的蚀变作用联系密切,太古宙绿岩带和条带状铁建造、深大断裂、褶皱等因素控制了矿床的分布。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绿岩带型金矿的找矿标志,并为在区内找矿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松江河金矿位于夹皮沟—海沟金成矿带的中部,矿床产于色洛河岩群中,矿体受近南北向构造带控制,矿石类型为蚀变岩和石英脉两种,矿床成因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夹皮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夹皮沟金矿产于晚太古宙绿岩带的下部层位。北西向的韧性剪切带控制着金矿田和矿床分布,而矿体主要受叠加于韧性剪切带之上的脆性断裂构造制约。金主要来源于围岩。华力西晚期—燕山早期为主要成矿期。属多源、多期的叠生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4.
十多年来,在秦岭泥盆系北带已找到了一批大中小型金矿床,属产于沉积岩中的中(低)温—中低温热液矿床,构成著名的金成矿带。矿带中间的金矿床成矿温度较两侧的高,与铅锌矿床的分布表现出同带异位的特征。金矿产于华北、扬子两大板块之间的长期活动带中,受富金岩性层位、两大板块拼接带、同生断裂带、以及印支—燕山期岩浆热事件的控制。提出了大型、超大型沉积岩型金矿床的6条判别准则,全面分析了秦岭泥盆系北带大型、超大型金矿的产出条件,指出可能找到大型、超大型金矿的靶区  相似文献   

15.
Ⅰ导论本文简要地回顾现在对西澳大利亚地盾太古宙金矿的认识。该地盾绿岩带中有2000多个分散分布的金矿点,但正象大多数绿岩带一样,只存在几个主要矿床。例如,前十个最大型矿床便产约占总产量75%的金(表1)。卡尔古利,一个巨大的金矿田,在过去便产出约一半的金。这些较大型的金矿和绿岩带中小型矿床,在本文中被着重描述。首先根据包括矿床的构造型式,容矿岩及变质环境的分类来讨论这些主要的矿床类  相似文献   

16.
李彤泰 《黄金地质》2004,10(3):13-16
康古尔塔格金矿带位于塔里木和准噶尔两大板块的碰撞活动地带,EW长200km,有金矿床(点)二十多处。矿床主要产于下石炭统阿奇山组中酸性火山岩中,具层控性,各类岩石Au平均含量高出地壳克拉克值的3—11倍。华力西中晚期—印支早期中酸性浅成相侵入岩类与金成矿关系密切。沿康古尔塔格和苦水断裂发育一系列平行韧性剪切带,是金矿床产出的主要部位。金矿带具水平分带和垂直分带性,金矿脉呈带呈群分布,成矿具有阶段性,矿床类型主要为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成因属中浅成中低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从矿化的垂直深度还是矿床的埋藏深度看,金矿床都是突出的代表. 世界上最大的南非维特瓦特斯兰德金铀砾岩型矿床的开采深度达地表以下3600多m,钻孔穿透的最大深度为4600m.苏联学者涅克拉索夫研究了深延金矿的一般特征和类型.除苏联外,他统计的开采深度达1 km和更深的金矿床有30个.其中一半是产于绿片岩系和角闪石化陆源-火山岩系中的矿床,其特点是矿化深度大(平均1600m)、金储量大(平均367t),而且每加深1 m,金储量可增加0.12t.这类深度大、储量大、矿化又相对稳定的金矿的开采也较简单,因而是最有远景的金矿类型之一. 我国在深部金矿的研究和普查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以栾世伟教授为首的小秦岭金矿深部矿化特征课题研究小组,经过4年的工作,得出了小秦岭金矿深部远景储量大于现在保有储量的可喜结论.江  相似文献   

18.
穆龙套金矿地质考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穆龙套金矿是当今世界上最大金矿之一.矿田位于乌孜别克斯坦南天山地槽褶皱带,中央克孜勒库姆隆起东南缘.矿田内断裂、裂隙构造十分发育,是控制矿化富集的重要条件.金矿化主要呈层状、似层状产于文德期——早古生代别萨潘组中下部,金和碳质的高丰度值是赋矿地层最重要地球化学特征.变质作用和热液交代作用与金矿化富集关系密切,主要矿体都产于规模很大的NW向构造—变质—热液交代岩带中.地表大量酸性—基性岩墙发育,深部又发现隐伏蚀变花岗岩体.金矿化以网脉型为主,大脉型金矿居次要地位,但品位高.矿床中硫化物总量低,金的成色高,银和其它伴生元素含量相对低.矿石中金以自然金为主,以其粒度细小为特点,矿床应属层控—改造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阿西金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和矿床成因的研究,认为阿西金矿床产于中三叠统扎尕山组第三、四段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中,赋存于闪长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受NW向断裂带控制。金矿(化)带的形成与闪长岩体有密切关系,产于岩体外接触带围岩构造破碎带中的金矿体是阿西金矿最重要的矿体。矿体形态为脉状、似层状及透镜状,矿体厚度及品位变化不大,矿化相对均匀。金矿化与硅化、碳酸盐化、黄铜矿化、黄铁矿化关系密切。中酸性岩浆活动与断裂构造是矿床形成的先决条件。其矿床成因为岩浆及(期后)热液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太古宙绿岩带是世界上主要含金岩系,有“金矿带”之称。夹皮沟—金城洞花岗绿岩带同样是驰名中外的金矿带,著名的夹皮沟金矿就产于其中。该带呈向北凸弧形,西起石棚沟,东止金城洞,长约250km,宽3.O—30km。它由下部镁铁质基性火山岩、中部中酸性火山岩及上部火山—沉积的含铁岩和少量沉积岩组成。在漫长的地质史中经历了多期变质变形作用,变质程度为中高—中低角闪岩相。该带中矿床(点)均产于下部或中下部。金矿带被花岗岩和两江断裂截成三段,即西段石棚沟金矿田(Ⅰ),中段夹皮沟金矿田(Ⅱ)和东段金城洞金矿田(Ⅲ)(图1)。大中型矿床均产于Ⅱ矿田中,因此Ⅱ矿田为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