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遗传信息通过信使核糖核酸、转运核糖核酸和核糖体转变成蛋白质的过程是分子生物学的基石。但是 ,许多多肽类生物活性物质是通过非核糖体途径合成的 ,只有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酶系参与。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酶系是一类多功能蛋白质复合体 ,能识别、激活、转运氨基酸底物并按特定顺序合成多肽。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酶系同时具有酶和模板功能 ,因此被称为蛋白质模板。由于底物大部分是稀有氨基酸 ,经由该途径合成的多肽类生物活性物质种类繁多。了解多肽非核糖体合成机理有助于寻找多肽类生物活性物质 ,有利于通过人工操作非核糖体合成酶系生产多肽类药物。近年来的研究已经使人们初步了解了多肽非核糖体合成的机理。本文将介绍非核糖体合成酶系组成、结构和多肽非核糖体合成过程  相似文献   

2.
以蛋白提取率和多肽分子质量分布为评价指标,采用不同提取方法和不同蛋白酶对废弃鱼骨蛋白质的提取和酶解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压蒸煮法提取的鱼骨蛋白质中蛋白含量为86.15%,蛋白提取率为16.76%,明显高于恒温水浴和热回流提取法。中性蛋白酶酶解的多肽中蛋白含量为88.46%,多肽比例高达95%以上,明显高于其他三种酶。先利用高压提取法提取蛋白质,再利用中性蛋白酶酶解蛋白质制备多肽,可降低酶用量,该方法为多肽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及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毛细管电泳技术是近年来逐步发展、完善的一项新的分析检测手段。其中区带毛细管电泳技术应用得较为普遍。由于所需样品量少,操作简便、快速,检测灵敏,因此毛细管电泳技术被广泛用来分析和分离多肽,蛋白质,糖蛋白,寡聚核酸等物质(Siles et al.,1997; Leeds et al.,1996)。在国外已开始用区带毛细管电泳技术来研究免疫球蛋白的稳定性(Dai et al.,1998),分析人血清蛋白的组成,并尝试作为临床诊断手段(Voelter et al.,1998),但这一技术在海洋科学研究领域还未获得应用。通常鱼类血清中蛋白质的含量以及蛋白组分的变化,可以用来判断鱼体免疫功能的水平。用区带毛细管电泳方法来检测蛋白质样品,不但能够检测出样品的种类,同时能够较准确地检测出各种蛋白质的含量,是一种理想的方法。本文作者第一次试用毛细管电泳技术分析牙鲆血清蛋白的组成,并比较了在一定条件下血清蛋白组成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海洋鱼骨胶原肽钙螯合物的制备及红外光谱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海洋鱼骨胶原肽(Marine fish ossein peptide,MFOP)和氯化钙为原料制备多肽钙螯合物,应用Plackett-Burman设计、最陡爬坡试验和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对螯合工艺进行优化,并对骨胶原肽及其螯合产物进行分子量分布测定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pH值和肽盐质量比对螯合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优化后的螯合工艺参数:pH=5.90,温度50℃,时间60min,肽盐质量比5.05∶1,多肽浓度45g/L。在此条件下,多肽-钙螯合率为52.47%。凝胶色谱法测定结果显示,螯合物中肽分子量集中在1 000Da以下,其中小肽所占比例相对较大。红外光谱扫描结果显示,螯合产物在1 418cm-1出现羧酸根的伸缩振动峰,而在3 305cm-1处出现Ca-NH2伸缩振动峰,说明生成一种新型的海洋鱼骨胶原肽钙螯合物,具有潜在的营养保健价值和功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采用大容量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设备对裂殖壶菌OUC168菌粉进行油脂萃取,并以四种油料作物黑芝麻、大豆、花生、核桃进行比较,通过气相色谱技术检测了萃取物中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并比较和分析了不同萃取条件下超临界流体对不同脂肪酸的萃取效果。结果表明,四种油料作物中的脂肪酸均以16-18C为主,裂殖壶菌中含有丰富的长链脂肪酸DHA(22C:6,44.34%),是非常好的不饱和脂肪酸来源。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可以有效萃取四种油料作物中的脂肪酸,萃取率均在75%以上。对于裂殖壶菌中脂肪酸的萃取,在萃取温度30-40℃,萃取压力30MPa,分离温度35-55℃条件下,长链脂肪酸的萃取率总体低于短链脂肪酸;同种脂肪酸在萃取温度为30℃时的萃取率高于40℃时的萃取率。在萃取温度30℃,萃取压力30MPa,分离温度55℃,分离压力8~10MPa,CO_2流速14L/h的条件下,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裂殖壶菌总脂肪酸的萃取率为56.03%,DHA萃取率为22.16%。  相似文献   

6.
张朋  贺卯苏  迟长凤  王斌 《海洋与湖沼》2014,45(5):1092-1098
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L9(34)确定碱性蛋白酶(Alcalase)对金枪鱼(Katsuwonus pelamis)碎肉蛋白的最佳酶解条件,利用D101大孔树脂建立了酶解物的脱盐工艺,利用超滤、葡聚糖凝胶(G-25)色谱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离降压肽,并确定其纯度,利用氨基酸序列分析和ESI-MS鉴定纯化多肽的结构。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酶解金枪鱼碎肉蛋白制备降压肽的最佳酶解条件是:pH 9.5,酶用量1.5%,酶解温度50°C,酶解时间5h;D101大孔吸附树脂脱盐工艺条件为:上样浓度10 mg/mL、上样流速1.5 BV/h、解吸剂为75%乙醇;酶解物经超滤和Sephadex G-25分离获得一个纯度较高的四肽,经氨基酸序列分析和ESI-MS鉴定结构为Phe-GlyGly-Val(FGGV),ESI-MS检测给出分子离子峰m/z 379.50([M+H]+)。利用碱性蛋白酶酶解并经超滤和色谱技术制备的金枪鱼碎肉蛋白降压肽具有良好的ACE抑制活性,可作为降压药物、保健食品或添加剂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海洋生物活性多肽的研究概况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洋是地球上资源最丰富的领域,海洋生物是新型肽类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科学研究证明,许多海洋多肽具有抗肿瘤、抗艾滋病、抗真菌、抗病毒、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及免疫调节等药理活性。本文简要介绍了近5a来国内外对海洋生物活性肽的研究概况,并进行了概括性展望。  相似文献   

8.
氟喹诺酮类(FQs)药物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人工合成类抗生素,存在于水体、沉积物等各种环境介质中,并在水生生物体内得到富集,对人类健康和全球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影响。环境中FQs残留的分析检测是了解其环境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和潜在生态环境风险的基础,本文系统总结了近几年海洋水体、沉积物和生物体样品中FQs的残留特征、样品前处理与检测技术,在此基础上,前瞻分析了海洋环境中FQs残留分析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表明,FQs的分离富集和测定必须充分考虑FQs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样品成分的复杂性。海水样品准备应注意过滤膜的选择和pH的调节;沉积物和生物体的样品准备应考虑水分、萃取溶剂、基质效应和pH的影响,并使用超声萃取。固相萃取、QuEChERS萃取、磁性固相萃取是分离富集FQs较常用的方法,吸附剂、淋洗溶液和洗脱溶液的选择和优化是提高样品回收率的关键。FQs的检测大多通过液质联用或液相色谱结合荧光检测器进行,其中色谱柱的选择、离子对试剂的添加和进样pH值的调整都是优化的关键因素。研究指出海洋领域FQs在线自动SPE技术的开发以及新型萃取吸附剂的研制应在未来研究中被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9.
于1982年12月-1984年5月,以青岛汇泉湾习见的马粪海胆为材料,运用0.5mol/L KCl或0.5mol/L LiCl诱导法得到其卵母细胞;差速离心技术提取其线粒体;SDS萃取到线体核酸;再以羟基磷灰石柱层析分离邮线粒体核酸各组分。结果表明,从所得各种分离产物测不出任何蛋白质,所以,应用上述各种方法和技术,能够有效地分离出海胆卵母细胞线粒体中的DNA,rRNA,tRNA和多核苷酸。  相似文献   

10.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是分离、纯化蛋白质的常用技术.传统的基于Laemmli方法(Laemmli胶)制备的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电泳胶(SDS-PAGE)能够基于蛋白质分子量的不同分离蛋白质,蛋白质分离性能良好,但存在电泳时间长、保质期短等缺点,其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用三异丙醇胺、三乙醇胺等成分代替L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