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山东省废弃矿井数量多、分布广,危害程度复杂多样,该文选取矿井类型、井口稳定状态、人口密度、采空区稳定状态、地下水污染程度、土地资源及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为评价指标,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废弃矿井危害性评价模型,对其危害性进行了评价研究,可为当地编制废弃矿井治理规划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了临沂市未治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的分布情况、开采方式、开采矿种等现状,归纳了因废弃矿山产生的土地损毁及压占、矿山地质灾害及其他环境问题,依据废弃矿山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影响程度对全市废弃矿山进行分区并规划用地方向,根据矿山生态环境损害问题分析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技术及模式,期望通过临沂市废弃矿山恢复治理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莱芜市矿产资源丰富 ,矿业繁荣发达 ,素有鲁中钢城煤都之誉 ,科学合理有序开发的矿业 ,已成为推动莱芜市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由于矿产资源成矿的专属性和分布的不可选择性 ,以及莱芜市城市建设的历史延续性和发展的不可逆转性 ,使矿产资源的开采特别是煤炭资源的开采与城市建设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已经威胁到全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采煤与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矛盾、采煤与经济开发区建设和招商引资的矛盾、采煤与公路建设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的矛盾等。经1998年省政府批准的莱芜市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建设占地面积的 6 2 %…  相似文献   

4.
莱芜市是一个矿产资源开采历史比较悠久的城市,也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莱芜市国土资源局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组织专题宣传活动,修复治理损毁山体问题,加大日常监管措施,推进生产矿山的恢复治理等措施,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达66%,有效保护了当地的地质环境。  相似文献   

5.
莱芜市矿产资源丰富,矿业繁荣发达,素有鲁中钢城煤都之誉,科学合理有序开发的矿业,已成为推动莱芜市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由于矿产资源成矿的专属性和分布的不可选择性,以及莱芜市城市建设的历史延续性和发展的不可逆转性,使矿产资源的开采特别是煤炭资源的开采与城市建设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已经威胁到全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采煤与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矛盾、采煤与经济开发区建设和招商引资的矛盾、采煤与公路建设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的矛盾等.  相似文献   

6.
莱芜市矿产资源丰富,矿业繁荣发达,素有鲁中钢城煤都之誉,科学合理有序开发的矿业,已成为推动莱芜市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由于矿产资源成矿的专属性和分布的不可选择性,以及莱芜市城市建设的历史延续性和发展的不可逆转性,使矿产资源的开采特别是煤炭资源的开采与城市建设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已经威胁到全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采煤与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矛盾、采煤与经济开发区建设和招商引资的矛盾、采煤与公路建设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的矛盾等.……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矿产开采历史悠久,但较大规模的地下开采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解决“北煤南调”“大炼钢铁”所需资源,浙江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以寻找和开采煤炭、石煤等燃料矿产及铁等金属矿产为主的矿业活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迎来了又一次开采高峰,主要开采萤石、明矾石、黄铁矿、叶腊石、方解石、膨润土等非金属矿产和铜、铅、锌、钼、金、银等金属矿产。由于长期的地下矿山开采,加之当时矿山企业对资源、环境保护的意识淡薄,无序开采、滥采乱挖和无视环境保护的行为较为普遍,造成全省历史遗留的废弃矿井众多。  相似文献   

8.
城市环境地质评价与监测工作浅议本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扩大,人口增加,矿产资源扩大开采,使大部分城市和矿区出现了程度不同的水资源短缺,地面沉降、岩溶塌陷等诸多环境地质问题。为了保护城市和矿区的环境,减免灾害,最终达到人口资源环...  相似文献   

9.
详细介绍了莱芜市茶业口镇船厂地区的矿山地质环境,提出了治理方案,对矿区存留矿体开发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对开采与治理同步的技术路线进行了合理性分析。通过开发利用存留资源,可为地质灾害治理提供了资金保障,实现了资源利用与地质灾害治理的双赢局面,为类似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莱芜市国土资源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资源管理总原则和“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总方针。钢城分局从3月10日至3月31日对全区所有有证矿山进行现场年度检查。此次检查除一般性“证、界、费”的检查外,将重点检查煤矿、铁矿等地下开采矿山是否严格按照批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或采矿设计进行开采,是否存在超层越界开采行为;砂石矿山是否按照“边开采、边恢复”的要求,进行矿山的环境恢复治理。  相似文献   

11.
露天矿山对区域土地与环境产生了复杂多样的负面影响,已成为生态系统修复等方面研究解决的焦点问题。本文分析、诊断、识别了废弃露天矿山修复目标、存在问题及特征,归纳总结了常用的治理模式;厘清了废弃露天矿山治理思路与方法,创新构建了更具针对性、实用性的技术体系;针对废弃露天矿山典型现状,归纳总结出研究区几种典型修复方法。旨在为泰安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区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提供技术参考,同时,对我国类似矿山开采区的恢复治理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前,日照市因废弃矿山引发的地质灾害主要表现在崩塌、滑坡等方面,对废弃矿山进行地质灾害预测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治理方案,不但能有效避免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又能绿化生态环境,消除视觉污染。通过对日照市岚山区巨峰镇西赵村崩塌体的基本特征及现状进行影响评估,并就西赵村崩塌地质灾害的治理方案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为日照市因废弃矿山普遍引发崩塌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山东是矿产资源大省,矿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历史上矿产资源开发规模和强度较大,因受政策性关闭、修复不系统等因素的影响,遗留了一大批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存在矿山地质安全隐患、土地资源损毁、植被破坏等一系列生态地质环境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美丽山东建设。矿山生态修复难度较大,必须结合当地生态环境的综合情况开展系统修复。本文引用2022年山东省历史遗留矿山核查成果,系统分析了山东省在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方面的探索实践,客观分析了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科学开展矿山生态修复的对策措施,以期为山东省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泰安市有很多历史形成、责任灭失的铁矿、石膏矿、金矿、长石矿、萤石矿、岩盐矿等非煤矿山。该文阐述了各矿山的采空区位置、分布范围、危险性及废弃矿井的位置、类型,分析了地表变形及其对建(构)筑物及基础设施的潜在影响,采用赋值打分法和规范评价法对采空区稳定性进行评价,对废弃矿井危害程度进行定性分析评价。在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对泰安市历史形成、责任灭失非煤矿山采空区及废弃矿井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为开展防治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烟台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历史遗留矿山数量众多,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物质保障的同时,也累积了不少地质环境问题,制约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该文根据最新调查成果,介绍了烟台市历史遗留矿山共有1 187座,地域上主要分布于海阳市、牟平区、栖霞市、莱州市等地,开采矿种主要为建筑或饰面用石料、金、长石等,开采方式主要为露天开采;对存在的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了阐述,主要有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占用破坏、矿山地质灾害等;总结分析了前期治理工作存在的治理率低、资金保障程度低、社会力量参与少、治理模式单一等主要问题;根据现状结合上级有关要求提出了责任分解落实到位、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建立联动部门协作机制、提高资金保障水平、分门别类实施治理等有关对策建议,以期烟台市能探索出一条推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新路径,尽快解决历史遗留矿山开发造成的地质环境问题,为生态烟台美丽烟台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泰安市煤炭资源的赋存特征和开发现状,分析了煤炭开发老矿区面临的形势,总结了老矿区开展煤炭资源挖潜,延长矿井服务年限的途径和做法,提出了进一步搞好老矿区挖潜的对策和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研究山东省废弃露天矿山现状,分析存在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在总结以往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情况的基础上,以“双碳”战略目标为引领,对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所涉及的对象、技术、修复方向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总结了生态复绿、农业用地、科普教育基地、旅游业用地、建设用地5种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模式。以山东省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经验为例,说明5种矿山生态修复模式在历史遗留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中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8.
蒙阴县汇泉峪地区石灰石资源开采历史悠久,过去粗放式开采造成山体及周边土地破损、占压严重,矿山废弃多年未得到有效治理。为消除破损山体视觉污染、地质灾害隐患,减少山体周边水土流失,实施了废弃矿山综合生态修复工程。通过矿区基础地质调查和现状测绘,综合分析了废弃矿山开采现状和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结合建筑边坡、结构设计等建筑方面的相关要求,深入分析矿区地质条件、采石立面岩体特性和周边基础设施情况,详细介绍了桩板式挡土墙后覆土绿化的采石面治理方式,分析了综合治理模式的成效和适用条件,为露天开采矿山综合治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矿产资源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加剧了地质环境的不断恶化,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迫在眉睫,传统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技术已经显得乏力。该文以济南市矿山地质环境航测调查为例,提出了基于三维GIS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方法,利用三维GIS的高性能空间数据引擎、直观的可视化技术和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整合济南市高分辨率的航空影像数据、DEM数据、倾斜摄影数据和历年的监测图斑数据,重建航测调查区真实的三维地貌。结合矿山开采信息,进行航测调查区矿山开采现状图斑的提取及拓扑处理,查明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地质灾害隐患情况,有效监测矿山地质环境,加强重点矿山开采区的监测与管理,推动济南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