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向对象的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遥感分类信息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面向像元分类方法虽然对光谱差异较为明显的遥感影像信息提取具有较好的效果,但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椒盐现象”,同时对纹理和形状信息不能充分应用,造成了大量信息损失。为了提高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遥感信息提取的精度,本文采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对贵州省毕节地区开展了土地利用遥感信息自动提取研究。首先对该地区Landsat-5 TM影像进行多尺度分割,形成影像对象层,然后综合应用基于知识决策树分类和基于样本的最邻近分类等技术对喀斯特地区进行遥感解译。结果表明,面向对象分类技术能较好地对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信息进行提取,同时避免了“椒盐现象”的产生,经野外采集样点数据验证,一级类分类精度为91.7 %,二级类分类精度为89.4 %,表明该方法在贵州省毕节地区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影像分割是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信息提取的前提,遥感影像分割的精确程度直接影响遥感分类的精度。为提高喀斯特山区遥感影像信息提取的精度,采用多尺度-光谱差异分割对喀斯特山区高分辨率影像分割,通过标准最近邻分类法提取土地利用信息,对比了仅多尺度分割、多尺度-光谱差异分割两种分割方法下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信息提取的精度。结果表明:(1)多尺度-光谱差异分割能改善过分割和欠分割现象。(2)多尺度-光谱差异分割优于单一使用多尺度分割。(3)多尺度-光谱差异分割综合了影像的光谱、纹理、形状等特征,进而提高了喀斯特山区影像分割分类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刘梦琦  周忠发  李波 《中国岩溶》2009,28(4):419-425
贵州处于中国西南喀斯特的腹心地带,属岩溶高原山区,生态环境背景复杂,地表切割剧烈,海拔落差大,坡度较陡,同时地处季风气候区还伴有常年多云多雨现象,因此卫星遥感数据质量常受到严重影响.文章以贵州南部平塘县四寨镇为例,主要针对IRS-P6卫星遥感影像的多光谱4,3,2波段与其全色PAN波段之间的融合,运用比值变换、主成分分析法(PCA)、乘法变换和IHS变换四种常见融合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并对融合后的影像进行主观定性评价和客观定量评价.研究表明IHS融合法效果相对最好,在保持原多光谱影像光谱信息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影像的空间分辨率,改善了图像的目视效果,清晰度和纹理细节表现力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是一种适宜于亚热带喀斯特高原地区的融合方法,对解决喀斯特高原山区受雨云天气条件限制难以获取高质量影像的问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况顺达  杨胜元 《贵州地质》2006,23(4):296-301
本文论述了利用遥感技术开展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调查的方法与技术路线,对贵州全省因矿山开采而诱发或产生的矿区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岩溶石漠化的加剧、水资源污染、地质灾害等各类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遥感影像特征进行了总结。快速、准确、经济地摸清贵州省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矿业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保护地质环境、矿山环境整治、矿山生态恢复与重建、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等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以西南岩溶区特殊的资源和环境特点为导向,利用多源、多时相、多尺度遥感数据,采用遥感信息计算机自动提取和人机交互解译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将遥感技术系统应用于岩溶区1:50000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提供系列的基础图件辅助岩溶区区域地质填图,提高了岩溶区1:50000区域地质调查的效率。初步建立了适合西南岩溶区的1:50000区域地质调查遥感技术方法体系,快速准确地解译出了岩溶区特殊的地质、地貌、环境、水文等要素,为特殊地质地貌区地质填图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岩溶石漠化遥感信息增强技术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岩溶石漠化是存在于中国西南及南方岩溶地区严重的脆弱生态地质问题,利用遥感技术的优势,可以准确、快速、经济地获取岩溶石漠化的现状、分布规律等结果数据,为石漠化的监测、石漠化的演变分析及后续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但在遥感调查与监测工作中,如何增强石漠化信息,方便后续的信息提取工作,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影响岩溶石漠化的发育的因素众多,其评价指标一般考虑岩石裸露程度及其结构、植被结构等。在岩溶石漠化遥感信息增强工作中,很难直接获取岩石的裸露信息。野外调查发现:在热带亚热带岩溶地区,岩石的裸露程度与植被覆盖程度呈负相关关系,岩石的裸露程度越高,植被覆盖程度越低,岩溶石漠化越发育;据此可以利用植被覆盖情况来获取岩溶石漠化信息。在增强岩溶石漠化信息方面,本文提出了改进增强型植被指数模型(GEVI),并与现有的常用植被指数模型对比试验发现,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况顺达  姚智  刘沛 《贵州地质》2005,22(2):125-129
本文以贵州省喀斯特区为例,总结了地质灾害遥感调查的特点,喀斯特区地质灾害遥感调查的类型、影像特征及其识别标志。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高速公路G56杭州至瑞丽公路宣威-曲靖段前期选线研究中,以日本ALOS卫星遥感图像为主要信息源,对其进行遥感数据处理。依据遥感解译结果,结合野外调查验证资料,对宣威-曲靖段进行了工程地质区划分与评价,确定地质灾害较易发区:滑坡区、地表岩溶塌陷区、隐伏岩溶区、煤矿采空塌陷区;依据公路工程评价因素,将工程区划分为4个工程地质区、9个工程地质亚区。通过对线路走廊带及主要工点工程地质条件的评价,对工程设计推荐线与三段局部比较线(C、D、E)方案进行优选,最终确定了在推存线方案中可考虑采用C、E局部方案的理想线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实例介绍了遥感图象在放射性水化学找矿中,解译与放射性水异常有联系的断裂构造及其影响带,以及应用遥感图象圈定与铀矿化有内在联系的地热异常区和热水活动带。根据遥感图象追踪古河道、古湖沼洼地、古冲-洪积扇(群),研究分析铀源条件。通过有针对性的放射性水化学取样分析工作,结合其它资料,从而圈定出铀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遥感区域构造的空间信息集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论述在综合信息矿产预测中基于GIS的遥感资料自动解译原理和实现方法,通过对遥感资料的数据处理并结合已建立的重磁构造格架,进行空间信息的自动关联识别,提取有地质意义的遥感线性、环形构造。探讨了实现遥感空间信息自动集成技术和其在遥感图像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1.
边戈果 《地质通报》1986,(1):89-92+94
滑坡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地质灾害,它给城乡、厂矿、交通、河流、工程建设甚至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威胁和破坏。由于滑坡广布在山区、丘陵、高原和交通沿线,又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这就要求有一种多快好省的手段对其进行研究,许多研究人员经长期的摸索和总结后发现,滑坡在各种遥感图象上均有其独特的反映,这使我们有可能利用遥感图象来研究滑坡灾害,从而将遥感技术应用于灾害地质领域,现将前人总结的成果和  相似文献   

12.
研究将“3S”技术(RS、GIS、GPS)应用到机场地址勘察中,主要是采用现代化遥感技术,以最新遥感图像LANDSATETM(最高空间分辨率15m),SPOT图像(2.5m)和QUICKBIRD图像(0.61m)等作为信息源,通过遥感图像数据融合、数字镶嵌和影像增强等数字处理,制作不同类型、不同波段和不同分辨率的正射遥感影像及正射影像地图,为机场工程地质勘察提供最佳图像资料。通过遥感图像增强处理、信息提取及GIS空间分析等,对研究区的地质构造,地质灾害等进行解译。并借助GPS进行野外现场调研,查明研究区地质构造的特征,尤其是隐伏断裂、活动性断裂的分布,以及岩溶漏斗、洼地等水文地质现象,为小哨机场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潘明  郝彦珍  吕勇  苏光样 《中国岩溶》2019,38(5):774-784
滇东北威信一带位于云贵川三省交界附近,构造样式上属侏罗山式褶皱区,以沉积地层为主,因岩石力学性质和风化程度不同,各地层岩石组合和地质地貌的遥感影像特征具有显著差异。以本区不同年代的岩石地层、地貌类型及线性构造为研究对象,利用奥维地图不同比例尺的遥感影像数据进行解译,并结合地质填图过程中的实地验证,明确本区特定地层、岩石和构造的影像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了填图路线的合理布局、岩性变化的预判、岩溶地貌类型的划分和地质图的成图处理等工作。通过奥维地图遥感影像的解译工作,地质体界线定位精度较高,可满足1∶50 000区域地质填图要求。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东乌旗草原覆盖区遥感构造信息提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遥感技术在内蒙古东乌旗草原覆盖区进行构造信息提取,在GIS平台下结合地质及物探资料,对该区构造进行解译研究,重新厘定了该区的构造格局,为区内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提供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岩石的吸收光谱主要是由杂质、包体、蚀变及替代成分产生的,每种岩石都难以形成象它的组成成分那样具有可分辨的很清晰的光谱特征;不同类型的岩石放射性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特征是不同的,岩石放射性信息是岩性识别研究的重要判据。遥感与航空放射性信息的集成.既能提取光谱图像中的光语信息和空间纹理信息。又可利用航空放射性信息常常具有的甚至是诊断性的岩性识别能谱标志。能明显提高识别岩性的精度,更重要的是能谱不受值被的影响,有利于识别植被覆盖区的岩性。因此,这可能是遥感岩性识别研究的发展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16.
刘世英  杨文芳 《西北地质》2010,43(4):295-299
驼路沟钴金矿床是近年来在青海省发现的容矿于奥陶—志留纪火山-沉积岩系中典型的火山喷气沉积-改造型矿床之一。通过对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地质特征的分析,以遥感技术为主要手段,从遥感的角度分别总结了ETM+图像中赋矿地层、控矿构造以及遥感矿化蚀变信息的特征,并依据遥感异常分布特征,认为驼路沟钴矿床的东西外延区和九七沟复背斜北翼部位找矿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17.
Spectral unmixing is a key technology of optical remote sensing image analysis; it not only influences the accuracy of the extraction of land cover information and 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of topographical objects, but also greatly hinders the development of quantitative remote sensing.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ICA) is a statistical method which is recently developed to extract the independent linear components, and which can realize the extraction of endmembers as well as fractional abundances with little a priori knowledge. However, ICA still cannot process the correlations among the various components. To overcome this problem, variational Bayesian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VBICA) has been proposed to process optical remote sensing images. In the Bayesian framework, the separation of independent components of remote sensing image has finally been achieved with conditional independence standards of Bayesian network and approximate variational algorithm. In the simulative image and real AVIRIS 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 image, the VBICA algorithm demonstrates its better performance. The experiment’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VBICA algorithm is feasible, which has obvious advantages and a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 The reason is that it can effectively overcome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various components in remote sensing images and break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remote sensing images analysis. Last but not least, the VBICA algorithm is applied in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TM multispectral remote sensing images. Compared to basic maximum likelihood classificati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FastICA algorithms, VBICA improves the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of remote sensing images, and contributes to the further extens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ICA in remote sensing image analysis.  相似文献   

18.
高分辨率遥感图像是大比例尺石漠化遥感解译工作的重要信息源。文章以云南省鹤庆县为研究区,采用2011年RapidEye多光谱遥感影像,在对灰岩与针叶林—草体混合标准光谱曲线及不同裸岩率亮度值剖面曲线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波段比值法和密度分割法,结合野外现场踏勘和地理底图,开展大比例尺石漠化遥感解译,获得如下调查结果:全县石漠化面积为188.82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8.13%,占岩溶面积的25.48%,其中重度面积有10.31 km2,占石漠化总面积的5.46%,中度面积有42.28 km2,占石漠化总面积的22.39%,轻度面积有136.23 km2,占石漠化总面积的71.15%。野外验证石漠化等级判对率为84%,达到技术规范要求,这表明文章采用的方法可有效运用于大比例尺岩溶石漠化信息的提取。   相似文献   

19.
于长春  孙杰  张迪硕  张艳  胡越 《地质通报》2022,41(2-3):210-217
遥感影像可以获取地表岩性的光谱、色调、纹理等信息,但其所提取的信息局限于地表,对深层地质问题解释并无明显优势;航空物探数据则对地下深部异常体信息的提取更具优势。单一某类数据难以满足基础地质、资源勘查等方面复杂应用的需求。因此,提出一种遥感与航空物探信息联合分析方法,以新疆某地为研究区,结合遥感与航空物探多源数据特征,基于随机森林方法对研究区岩性进行分类。结果表明,与使用单一某类数据相比,遥感与航空物探信息联合分析方法能提高岩性分类精度。该方法对于推动遥感与航空物探技术在地质填图中的精细化应用,具有一定实用价值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阿拉善盟的乌力吉地区为荒漠戈壁景观区,面积约40 km2。针对该区的地质景观特点,在找矿工作中尝试遥感与化探方法相结合的勘查方式。首先开展多光谱遥感影像蚀变信息提取工作,从ETM+、ASTER影像中分别提取了羟基、矽卡岩化、碳酸盐化等蚀变异常,并对SiO2含量进行定量反演;然后优先在遥感蚀变异常区内开展1∶1万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在先期划定的遥感异常区内圈定出以Au元素为主的大规模综合异常;在对该遥感-化探综合异常区的异常查证中,在钻孔中圈定出厚度超20 m的金矿体,获得快速找矿的效果,表明采用遥感蚀变提取与化探结合的方法在荒漠戈壁景观区找矿中可以快速缩小找矿靶区,提高找矿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