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名文化     
地名是一个地方在一定的社会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的反映,纵观今天济宁城区的许多地名,其由来、演变与大运河息息相关,林林总总的济宁地名,是大运河哺育繁荣济宁的风情画。以桥梁、涵闸、码头、河埠命名的地名济宁城临河滨湖,具有河港密布  相似文献   

2.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不但是世界上地名数量最多的国家,而且其文化底蕴之深厚,是一座地名文化资源的“富矿”。在地名标准化和语言文字规范化进程中,强调对地名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慎重处理地名用字、更名问题,使地名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黄伟 《中国地名》2014,(12):41-43
我国历史悠久,地名作为我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城市历史的浓缩,地名命名与更名如何延续历史,传承文化,塑造城市个性名片,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连地名文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名文化学、文化史学以及历史地理学角度考察大连地名的由来及其文化内涵,似尚有可议之处。这里不揣鄙陋,提出拙见,以供讨论。   我们认为大连原于秦汉所设的沓氏县,为古代贸易港。已故历史学家谭其骧在其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上标沓氏县在金州东,旅顺之西的辽东半岛上。著名考古学家佟柱臣考定西汉、东汉之辽东郡沓氏县即今旅顺口。 (见佟柱臣著《考古学上汉代及汉代以前的东北疆域》,《考古学报》 1956年 1期 )  据查:辽东郡始置于战国的燕昭王时期。“燕袭破走东胡…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  相似文献   

5.
一、地名的文化性 (一)地名的文化性。地名是一定地域的标志,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地名是特定地理实体的指称,是一定地域的标志,地名不仅代表命名对象的空间位置,指明它的类型,而且常常反映当地的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特征。地名的生成,既受一定地域自然条件的影响,又有一定地域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地名的文化感悟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体讲地名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的一种语言文字表现。地名一般由专名和通名两部分组成,如在哈瑞斯堡、俄亥俄河、哈特拉斯海角、纽约市这些地名中,哈瑞斯、俄亥俄、哈特拉斯、纽约是专名,堡、河、海、角、审是通名。其中专名特指某一地理实体并用以区分同类地物,起定位作用,通名则概括某种地物的共性,起定性作用。无论专名还是通名,对于文化而言,地名在体现世界地名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的同时,也深刻地指示着历史上重大的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民族迁徙、宗教信仰等状况。因此,应该说,地名对于理解文化现象,了解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名》2009,(5):66-66
我国地名中与军事历史关系最为密切的莫过于那些体现古代军事设施的地名。广东省高州市石龙镇现存大量冼夫人时代留下的军事地名。如,石龙镇旺沙村的上营、下营、新寨及其附近的上大部、下大部、将军地等,曹江镇的帅堂,大潮镇的军圩,大坡镇的军屯、军堡。构成了以良德、旧城、石龙三角地为中心的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8.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的南海诸岛地名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静  张争胜  陈冠琦  南文龙 《热带地理》2016,36(6):1045-1056
地名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正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是中国政治敏感地带,多国为主权归属问题摩擦不断,研究其地名文化历史演变问题可为维护中国领土主权提供有力证据。基于南海诸岛地名命名、变更和演变等资料,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分析《更路簿》和不同时期公布的南海诸岛命名资料,并利用 GIS 将地名的演变情况进行地理可视化表达,同时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开发者--渔民和老船长等进行深入访谈。研究发现:南海诸岛的土地名主要依据岛礁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而命名,地名的更替、消亡与社会文化环境紧密相关;1935 年公布的地名以音译英文地名为主,1947 年更名以去外国化、美化、纪念地名为主,1983 年对 1947 年所公布的标准地名更改很少,在这 118 个地名中,增加了前几次未公布地名 39 个,这些地名几乎都沿用渔民命名的土地名。  相似文献   

9.
地名,是特定地理实体的指称,不仅代表命名对象的空间位置,指明它的类型,而且还反映当时的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特征。地名文化,就是由某地事物的命名及其演变过程,所反映出的该地域的社会形态、历史文化、伦理道德、民俗风情、自然风貌等文化现象。著名历史地理学家、现代地名学的开拓者之一谭其骧先生曾说:“地名是各个历史时代人类活动的产物,它记录了人类探索世界和自我的辉煌;记录了战争、疾病、浩劫与磨难;记录了民族的变迁与融合;记录了自然环境的变化,有着丰富的历史、地理、语言、经济、民族、社会等科学内涵,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0.
2006年,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认定为“千年古县”的汤阴县,位于河南省北部,域内历史文化、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繁多,仅文化遗产境内即有仰韶、龙山、殷商、周、汉文化遗址12处,古建筑8处,石刻10处。  相似文献   

11.
地名是特殊的语言现象,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地域文化的丰厚积淀。本文从地理环境、历史传说、移民历史、军事活动几个方面来解读青岛的地名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正地名,是人类赋予特定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名称,它首先是一种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其次,地名在语言学中属于专有名词,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地名中,我们可以了解当地的自然特征、风土人情、历史演变。对于地名进行语言学的研究有利于深入发掘沧州的文化内涵。沧州,是河北省一地级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因东临渤海而得名,意为"沧海之州"。沧有"暗绿色"之意,形容水的颜色,州指有城墙防御的城市。  相似文献   

13.
正地名,作为民族文化特有形象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或社会意义,可以说集中体现了该民族的历史渊源、社会发展和文化特征。那么利用地名创造的成语更具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地理知识和深刻的文化内涵。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冯特认为,语言是一种为交际过程所制约并带有心理烙印的符号体系,一个民族的词汇和文化本身就能揭示这个民族的心理素质。地名词的地理分布趋势反映了民族的地域个性,即地方水文和地貌特征。汉语地名成语中的安如泰山、泰山压卵、  相似文献   

14.
朱晓红 《中国地名》2010,(11):18-19
地名作为信息的载体,在其命名过程中,往往带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和风格。可以说,地名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见证了一方百姓生存、发展的历程,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它记载着人类探索世界、征服自然和发展自我的辉煌历史、民族的变迁和融合、自然环境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它见证了历史,昭示着未来,有着丰富的地理、历史、语言、经济、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祖先在此繁衍生息,创造了悠久的地名文化。其底蕴之深,内涵之丰富,居全国之首。  相似文献   

16.
郭彦君 《中国地名》2009,(12):16-17
地名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早期人类为了生存、生活以及人们之间的交往,就需要对某一地理实体取个代号,以便识别,于是就有了地名。据考证,最早做命名工作的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新石器早期的《简易经》中有“物不自名、赏物以名”的记载,就是说事物不会自己给自己起名字,需要人通过鉴赏研究其特征、特点给予命名。  相似文献   

17.
地名是历史文化的化石。中国少 数民族语地名中不但蕴藏了大量历史文化的内涵,而且很多少数民族语地名都反映了该民族的历史文化。 一、少数民族语属及分布 中国目前已确定的少数民族有 55个,其中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有53 个。回族(Hui)、满族(Man)使用汉 语。这些民族语言分属五大语系。 1、属于汉藏语系的有:藏 (Zang)、门巴(Monba)、壮(Zhuang)、 布依(Bouyei)、傣(Dai)、侗(Dong)、仫 佬(Mulam)、水(Shui)、毛难 (Maonan)、黎(Li)、彝(Yi)、傈僳 (Lisu)、纳西(Naxi)、哈尼(Hani)、拉 祜(Lahu)、基诺(Jino)、白(Bai)、景颇 (Jingpo)、独龙(Derung)、羌(Qiang)、  相似文献   

18.
建筑文化与地名命名张玉蕴,曾庆刚建筑是具有综合性形态的科学。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建设速度加快,许多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写字搂、商住楼、住宅小区不断涌现,出现了一大批建筑名称。由于命名时刻意祟洋,其中不规范、不科学、不符合我国国情的名称不少。如澳洲...  相似文献   

19.
地名是人们对具有特定方位、地域范围的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地名蕴含了丰富的文化信息,成为人类进步的活化石。一个区域的地名,特别是这个区域内由众多地名形成的地名景观往往打上这个区域地域文化的痕迹。在地名景观中,聚落地名的文化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名》2009,(5):34-35
我国许多地方都有反映古代战争的地名,这些地名往往蕴含着人民对壮烈场面的感怀和对英雄人物的追念。比如,闽台人民为了纪念郑成功,不但保存着一些郑成功军事活动的遗址,而且还用这位民族英雄的名字为相关的地区名命。1645年清兵入关,明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郑芝龙向唐王引见其子成功,唐王赐成功名朱,后来民间也称郑成功为国姓爷。明桂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称帝后,又封郑成功为延平郡王,以后人民又奠称他为延平王,这些称呼在一些地名都得以应用。在郑成功的根据地厦门,地名中就有演武亭路(郑成功部队演兵处)、洪本部(郑氏部将洪旭办公处)、水操台(鼓浪屿郑成功演兵处),还有延平郡王祠、延平故垒等。在同安县,有两处国姓寨;在晋江县,有国姓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