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2007年梅汛期异常降水的大尺度环流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理解江淮梅雨持续性强降水的大气演变过程,探讨中期预报技术途径,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数据和历史梅雨特征指数等资料,系统地分析了2007年梅汛期异常降水的大尺度环流成因.结果表明:梅汛期,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稳定和7月中下旬持续偏南,决定了2007年梅汛期降水的时间和地域分布特征.阻塞高压的频繁出现和副热带季风涌的异常强盛为梅雨锋维持和加强提供了有利的动力、热力以及水汽条件;"伊朗型"南亚高压的活动以及东亚上空副热带急流通过高低空耦合动力作用,不仅为持续性暴雨创造了良好的垂直环流结构,也间接抑制了副高北抬.在此研究基础上,归纳出中期预报着眼点,供实际业务预报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3.
对造成1998年特大洪涝的盛夏7、8月份副高脊线位置(110~150°E)异常偏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因子主要是东亚地区阻塞高压、东亚低槽的维持、厄尔尼诺现象、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变化、菲律宾附近对流活动弱以及南印度副高的持续偏强.其中东亚阻塞高压和厄尔尼诺现象,对盛夏7、8月份副高脊线位置的异常偏南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逐日副高脊线位置的变化以及数值预报产品的讨论,得出2000年6月遵义市出现的强降水天气过程与副高的南撤东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选取1980-2010年月平均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台风年鉴资料及珠海国家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通过定义表征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和位置的四个特征指数,采用相关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发现珠海后汛期降水与副高脊线指数有很好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7.
6月西太平洋副高脊线的年际变化及其对华南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11,他引:23
用1951-1991年6月份500hPa位势高度资料取得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资料序列,分析了脊线位置的变化。分析结果发现副高脊线位置与500hPa位势高度场、海面温度等关系密切。脊线位置具有显著的32年、5.3年、3.2年和2.3年振荡周期。6月份副高脊线偏北(南)华南降水偏少(多)。 相似文献
8.
9.
西北区东部强降水多出现在副高脊线第二次和第三次北跃期间。副高瞬变对应西北区东部不同性质的降水,正负值分别对应多雨和少雨时段。 相似文献
10.
11.
利用NCEP/NCAR 再分析资料与气象站网雨量资料,分析2011 年浙江梅汛期暴雨特征,并对其影响天气系统进行诊断。结果表明: 2011 年浙江梅汛期由4 次强降水过程组成,雨带较稳定,强降水落区中心基本在钱塘江中上游地区重叠,累计雨量超常,造成钱塘江干流及其各支流流域洪涝频发;南亚高压、副热带高压和中高纬地区“两槽一脊”长时间稳定维持,是浙江梅汛期暴雨产生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与以往梅雨季节来临前副高逐渐西伸北抬到典型梅雨形势的位置后稳定少动不同的是,2011年梅汛期强降水副高最初较偏西,第1次过程后其先东退再西伸北抬后稳定下来,后3次过程梅雨形势非常典型,第1次过程副高位置虽较典型梅雨形势下的偏西,但也产生了非常强的降水;来自北方的干冷空气南侵到锋区时,降水最明显(第3次过程);梅汛期强降水期间,共有三个高空急流核东传,4次过程的强降水先后出现在这三个高空急流入口区的右侧;西南季风北推到30°N 附近并稳定维持,决定了2011 年浙江梅汛期强降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2.
从1999年梅汛期的三次强降水过程和降水特点出发,分析了造成特大洪涝的降水成因,并指出了1999年梅汛期预报服务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对今后做好梅汛期天气预报服务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58年柳州市汛期降水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柳州市1951~2008年的月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和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近58a柳州市汛期(4~9月)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8a来柳州市汛期降水主要呈波动性变化,线性趋势变化不明显,但前汛期降水总体呈上升趋势,降水量约增加87mm;后汛期降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约减少了89mm。因此,前汛期有变涝趋势,后汛期有变旱趋势。近58年柳州市汛期降水年代际变化的主要周期为20~25a,20世纪80年代以后,汛期降水存在周期10-15a的年代际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前,柳州市汛期降水主要的年际变化周期2~4a,以后的年际变化周期是4~8a。 相似文献
14.
厄尔尼诺对广西汛期旱涝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厄尔尼诺与广西前汛期和后汛期旱涝这间的关系,及500hPa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特征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厄尔尼诺影响了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所致的广西前汛期偏涝,后汛期偏旱。 相似文献
15.
16.
为了提高对T106模式中期数值预报产品的解释应用,利用其中的西风指数、副高脊线及常规资料,采用两线图、经验公式的方法,对1999年6~9月内蒙地区发生的27次降水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西风指数与副高脊线变化特征与内蒙地区中期大范围降水过程有明显对应关系,对中高纬度地区确定中期降水过程有实用价值。由特征图解表明内蒙夏季区域性明显降水过程有利的天气形势主要是500hPa图上是稳定的东高西低的环流背景;而盛夏旱涝时段的变化与东亚异常环流有关。 相似文献
17.
蒋元华曾向红段丽洁汤亦豪吴浩 《干旱气象》2021,39(4):554-562
利用1980—2018年湖南省汛期96个地面气象观测站逐小时降水资料,以降水事件发生频率和降水量贡献率作为重要指标,分析湖南省汛期降水结构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随历时增长,降水事件发生频率呈幂函数规律减小,降水量贡献率则呈线性增加趋势.短历时降水事件发生频率高,降水量贡献率低;长历时降水事件发生频率低,但降水... 相似文献
18.
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er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集合预报资料及浙江全省自动站降水观测资料,采用贝叶斯模型平均(Bayesian Model Average, BMA)方法对2020年浙江超长梅汛期开展降水概率预报订正试验。采用平均绝对误差、连续等级概率评分、布莱尔评分BS、Talagrand、概率积分变换(Probability Integral Transform, PIT)直方图及属性图检验方法对本次过程BMA订正前后的概率预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50 d为适用于浙江梅汛期ECMWF集合预报订正的BMA最优训练期,经最优训练期的BMA订正后,预报离散度有所增加,预报误差有所下降;②BMA对0.1 mm、10.0 mm和25.0 mm阈值降水的订正效果显著,经BMA订正后3个阈值的降水预报BS下降率分别为25.92%、19.29%、4.76%,但对超过50.0 mm的降水订正效果不明显,且随着降水阈值增加,BMA的订正效果减弱;③在强降水个例中,BMA能有效减少各阈值降水预报概率大值落区偏差,使订正后的降水预报概率大值区与观测落区更一致。 相似文献
19.
受东亚大气环流异常影响,1998年从5月中旬末开始,内蒙古自西向东先后进入汛期,汛期开始较往年提前近1个月,而且持续时间较长,汛情十分严峻。基于全区各台站历年汛期降水数据的统计分析和1998年降水的时空分布情况及其与历年的比较分析,今年的汛期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1)5月中旬末至下旬,我区西部降大-暴雨,发生洪灾;(2)6月中旬至7月中旬,我区大部普降中-大雨、局部暴雨,中部发生洪涝灾害;(3)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东部多次降大-暴雨,洪涝灾害异常严重;(4)8月下旬全区降雨渐少,汛情日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