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有句名言:“人类的天职在于勇于探索真理。”科学大师爱因斯坦在《自述》中这样写道:“在我们之外有一个巨大的世界,它在我们面前就像一个伟大而永恒的谜。”“宇宙在我们面前就像一个伟大而永恒的谜;但通过我们的观察与思考,它至少有一部分已为我们所了解。人们凝目瞻望并苦思冥想着这个世界,为它所诱惑着,就仿佛它能为人们带来一种解放。的确,我已经看到,有许多我所崇敬和钦佩的人物,正是在对这一事业的专心致志和孜孜不倦的追求之中,获得了心灵的自由和安宁。”  相似文献   

2.
首次获悉我国正在筹建全球最大的大视场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已是几年前的事情了,这一在世界上领先的项目立即引起了我的关注。随后,通过网络、《天文爱好者》杂志等渠道,逐步加深了对它的了解。这一次,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由“北京市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组织的参观LAMOST望远镜的活动,得以第一时间目睹它的风采。  相似文献   

3.
也许是出于兴趣 ,也许是孩童时特有的对神秘事物的好奇。小学五年级时的一节《自然》课———《探索月球的秘密》 ,引起了我对神秘宇宙的兴趣 ,从此 ,我便迷上了星空 ,晴朗的 ,寂静的夜晚 ,我经常望着那眨着眼的星星。思索着它的神秘 ,我那强烈的好奇心使我有了“以后一定要有一架天文望远镜。去揭开星星的神秘”的决心。那时 ,我和好友王飞、王婵就有了每周六晚聚会的习惯。在我的提议下 ,大家开始了简单的“目视天文观测”—认星星、星座 ,观察月相变化。起初 ,我们什么都不懂 ,看来看去都觉得星空还是一个样儿 ,我们想找一个能辅导我们的…  相似文献   

4.
詹想 《天文爱好者》2011,(12):48-50
随着“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下文简称天宫)和“神舟八号”飞船顺利发射并成功对接,我国又掀起了一股航天热潮。同时,许多人都很好奇,我们在地面上能不能用肉眼看到天宫,又能否用相机拍下它的倩影呢?答案是肯定的,不过要想看到其形状几乎不可能,且听我慢慢道来。  相似文献   

5.
编辑部的叔叔、阿姨们: 你们好! 我是《天文爱好者》的一名忠实读者。当我初入门时,就想一步到位,买一套顶级器材,但由于种种原因,只购买了一架“天狼D~50T巡天戈”号。过一一段时间,我便有了“烧不透”的感觉,于是又买了一架“天极700—60T”型,可随着我的观测经验不断增长,便又对  相似文献   

6.
“宣夜说”是一种比较奇特的宇宙理论。 它的流传于世也挺不容易。本来它与“盖天说”、“浑天说”一样,在战国秦汉时期就出现了。  相似文献   

7.
农历大雪刚过,12月10日,正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日月圆之日,我看到了盼望已久的“红月亮”——月全食天象。我从天津科技馆天文室刘洁老师那里早就知道,本次月全食是10年来我国观测条件最好的一次月全食,而且几乎在我国全境可以看到它的全过程。我和姥爷早早地把天文望远镜和照相机、三脚架都;住备好了。晚上8:30一过,我们就下楼在我居住的地华里小区寻找观察地点。  相似文献   

8.
今年可谓是喜事不断,久违了的狮子座流星暴的来临可乐坏了我这铁杆的“追星迷”。 “会不会再像98年那次一样,让‘哥们’大跌眼镜?”记得那次,媒体的铺天盖地的狂轰乱炸,使一向谨慎的我也组织了一个“加强排”的弟兄们,想一睹风采。令人极为失望的是,空守一夜,仅得到些“残羹”。还好,用肉眼看到了40多颗。否则,回去了我非被那些大呼“上当”的伙计们一顿饱打。  相似文献   

9.
“哲学是写在这部永远摆在我们眼前的大书中的——我这里指的是宇宙。但是,如果我们不首先学习用来书写它的话言和掌握其中的符号就不能了解它,它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  相似文献   

10.
刚刚过去的二月份,有两则新闻让我最感兴趣。 其一是二月五日美国宇航局(NASA)的深空网络(Deep Space Network,DSN)项目组向北极星方向发出了一组电波信号,内容是一首由披头士乐队演唱的歌曲“Across the universe”(穿越宇宙),他们期望它能被太阳系外的文明收听到。但与NASA的踌躇满志相反,我和不少人一样,对此有些担忧。这其实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相似文献   

11.
厄尔尼诺已成为当今妇孺皆知的“气象怪物”,不少人对它颇有神秘之感。而厄尔尼诺一词的原意也确实给人以神秘的想像,它是西班牙语“上帝之子”或“圣婴”之意。但现在的气象上的含意已完全没有这些意思了。它表示一系列的海—气反常现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东太...  相似文献   

12.
相信从“女生”时代走过来的“白骨精”大都曾钟情于《飘》。十几年前,《飘》是我“逃避”一板一眼无味课堂的一方净土;如今,《Gone with the wind》是摆在我床头的“红宝书”。但当我第三次尝试追逐《飘》的步伐时,心动的已不再是郝思嘉和白瑞德。能够恬静地敞开博大的胸怀,给思嘉一份无忧无虑的“陶乐”成为我心之所系。  相似文献   

13.
2002年夏天的一个夜晚,我躺在河南洛阳附近的山里,仰望星空,试图捕捉英仙座流星雨迷人的身影。身旁同行的记者忍不住问我:“三年时间,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呢?”我当时回答说.“不要用‘坚持’这个词,一说坚持就好像我忍受了多大痛苦似的。其实我喜欢仰望星空,就好像画家喜欢颜料、球迷喜欢足球一样自然而然,这是我自己真心喜欢。”  相似文献   

14.
“卡西尼”号奔向土星@健行“卡西尼”号奔向土星1997年10月15日凌晨,美国东部时间4点43分,一艘装备精良的大型宇宙飞船“卡西尼”号在卡那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由“大力神”火箭送入太空,开始了它奔向土星的漫漫旅程。这是人类在继“海盗”号、“先驱者”号...  相似文献   

15.
我和女儿都听呆了,只是望着他们不停地道谢。院长深有感触地说:“不用说谢,还是你陈老福气好,生病的时候好。要是在几年前,恐怕我们这些人都在‘牛棚’里吧。”大家频频点头,心照不宣地笑了。我骤然想起,当天上午收到徐逸樵发来的电报:“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真是说对了。我还要做更多的事情,我还能做更多的事情,那才是“福”呀!那天正好是六一国际儿童节,收音机里传出孩子们的欢笑声,我的心情好极了,就盼着早点出院。一星期后,我总是催着快点结帐好出院。没想到馆内回电:让老何和小胡二人先回去,我和  相似文献   

16.
从小受父亲的影响,我对星空很感兴趣,但一直没能“装备”起来。2005年我出差去了一次北京,专门参观了心目中的圣地:北京天文馆,带回来一台折反望远镜。当时迫不及待地使用望远镜、幢憬看到天象奇观的心情我永远都忘不了。  相似文献   

17.
两星期后,我从上海来到北京,当我走下火车时,没有想到有很多人来接我。过去,也常有人到车站接送,都是些熟悉的亲戚朋友。这次可不同,除了李元,其他人我都不认识。有科学院、中国科协的领导和一些年轻人。我生平第一次遇到这种场面,真有种“走马上任”的“官”感觉。翌日,到科学院向两位院长报到后,正式开始筹建工作。我住在北魏胡同的科学院招待所,那时中国科协和科学院都在文津街办公,早有人为我在那里安排了办公室。我一日三餐都在食堂就餐。吃午饭时人最多,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谈,煞是有趣。有一天,一位女青年一边吃饭、一边对我说:“那天在车站接到你以前,我们猜想你一定是西服革履、戴金丝眼镜。很严肃,不苟言笑,说话摇头晃脑、慢吞吞的。”她还表演起来,把在场的人都逗笑了。和年轻人在一  相似文献   

18.
水星是九大行星当中距离太阳最近的一颗,它与太阳的角距离很小,因此,它经常和太阳同升同落,经常会被强烈的太阳光辉淹没,我们要见水星一面很不容易。尽管20世纪70年代“水手”10号探测器对金星探测之后又对水星进行了“顺访”,但是人们对它的了解还是远不如火星,甚至不及金星。  相似文献   

19.
高美古 ,这个有几十户纳西族农民的小村庄 ,在地图上根本找不到。可是近几年来 ,它在国内天文界却已很出名。问当地老乡 ,知道在纳西族语言中 ,“高美古”原来是“比天还高的地方”。可是 ,我的确觉得它不仅是高 (海拔 3 2 0 0米 ) ,而且又美 (山色美 ,气候美 ,人也美 )、又古 (纳西族的古文化 ,丽江是世界文化遗产古城 )。在晴日 ,你可以清晰地看到直线距离五十公里远的玉龙雪山 ,和直线距离七十公里远的哈巴雪山上的每一道雪沟。上面的这张照片 ,足以证明。我非常喜欢这个地方。 1 996年和 1 997年 ,我都来这里观测了海尔 -波普彗星。 1 9…  相似文献   

20.
自从前三篇聊“天”话“佯谬”在本刊发表之后,激发了不少读者的兴致,有的爱好者还来信来电提出了一些十分有趣的题目,鼓励我继续写下去。其中一个趣题中的主角竟是“中子”!乍一想,中子似乎与天文学毫无关系。天文学的直接表象是星空,人类在没有使用火的时代,就已经对天穹上“星火”的分布十分熟悉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