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各类变星的观测研究是时域天文学的重要内容。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作为亚洲规模最大的光学天文观测基地,拥有一批米级口径望远镜,每年面向全球天文工作者开放申请,承担了大量变星的测光观测任务,但至今没有完全针对兴隆观测站中小口径望远镜的测光数据自动化处理软件。介绍了一种针对兴隆观测站望远镜观测数据的光变曲线自动抽取程序,实现了从原始观测数据到获得光变曲线的全过程。该程序具备模块化和可自定义等特性,通过简单配置也可适用于其他光学天文望远镜数据。还介绍了该程序的结构、特点和使用方法,并以食变星UY UMa的实测数据处理为例展示了处理结果,最后讨论了程序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的展望。  相似文献   

2.
经1982年11月23日至25日举行的一米望远镜使用管理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定,1983年云南天文台一米望远镜为国内、外8个单位(或个人)安排了59段观测、检修和机动时间,共计360天(按:1983年1月1日至5日已在1982年度提前安排使用)。 各申请用镜单位所获使用天数如下表  相似文献   

3.
北京师范大学参与共建的85 cm光学望远镜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的主力观测设备之一.利用该望远镜在2019年5月12日的非常规观测数据,构建了其在B、V、 R、 I 4个波段的夜天光平场,并与相应的天光平场进行了比较.发现天光平场改正的典型误差在0.5%左右,全视场最大可达1.5%–2.0%.同时,还构建了I波段夜天光背景的Fringing模型,并开放给该望远镜用户使用.  相似文献   

4.
北京天文台的锑化铟光度计,于1982年秋在兴隆观测站的60公分反射望远镜上投入了观测。这种光度计可以用来观测天体的宽带JHKLM光度,本文将介绍它的设计原理、构造、以及性能和特点。文末还将介绍兴隆站的近红外大气消光情况以及YYGem。的部分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5.
佘山1.56米光学望远镜观测站与卫星激光测距(satellite laser ranging,SLR)观测站是进行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的重要观测站。应用这些观测站进行空间测量需要这两个观测站在空间的准确坐标。为此重点介绍了1.56米望远镜与SLR望远镜旋转不动点的观测方案和计算方法。归心结果经确认达到厘米精度,能够实施相应的观测任务。  相似文献   

6.
今年5月28~31日,北京天文台的两个天文学家小组在兴隆观测站用216米望远镜对从密云232MHz巡天源表精选的18个光谱源进行观测,获得了它们的低色散光谱。证认出5个蝎虎座BL型天体和类星体。其中3个蝎虎座BL型天体和5个类星体属于世界上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7.
基于BATC巡天组近十年的观测值班记录,统计了兴隆观测站可观测时间随月份的变化,结果表明平均每年大约有195个可观测夜(约1986小时),其中大约有87个观测夜(约918小时)用来巡天,约有18个观测夜用来测光.另外还统计了兴隆观测站施密特望远镜十年来北极天区的观测图像中星像的半高全宽(FWHM)随月份的变化,结果表明一年内平均星像的半高全宽约为2.3像元(老CCD)或2.2像元(新CCD).一般来说,夏季的星像要好于冬季,这与刘颖(Liu)等人2003年[1]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使用北京天台兴隆观测站60cm望远镜对10个旋涡星系进行CCD照相观测,通过对图像的处理及利用彭秋和提出的方法,得到了这10星系盘的等值高度和用对数螺线拟合旋臂时对数螺线的切向角等一些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9.
爱好者之页     
4月21日下午,在北京天文台兴隆观测站(现已更名为国家天文观测中心兴隆观测基地),为期2天的2001年流星观测研讨会开始了。52名代表来自全国各地,除了北京天文台、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乌鲁木齐天文站、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北京天文馆、青岛观象台、天津科学技术馆等单位派出的专业天文工作者外,大部分是业余的天文爱好者。他们来自北京巡天会、北京天文同好会、北京师范大学天文学社、清华大学天文学  相似文献   

10.
马骏  李卫东 《天文学报》1998,39(1):28-34
我们用北京天文台兴隆观测站60厘米望远镜对NGC1019等10个旋涡星系进行了CCD照相观测,通过对图象的预处理及利用彭秋和(1988年)提出的方法,得到了这10个星系盘的等值高度和星系的倾角(星系平面和天球切平面之间的夹角)等一些重要物理量.  相似文献   

11.
吴宏  邹振隆 《天文学报》1995,36(4):428-431
本文作者用北京天文台兴隆站2.16米望远镜及卡焦CCD摄谱仪,观测到一颗红移为1.66的类星体,讨论了该望远镜卡焦摄谱系统的总体光效率。  相似文献   

12.
红外相机CASCAM光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紫金山天文台研制的光学-近红外相机CASCAM(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CAMera)的光学系统设计.CASCAM相机以红外列阵HAWAII-1和光学CCD为探测器,配备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2.16米和1.26米望远镜进行0.4—2.5μm波长范围的成像和偏振成像观测.相机的光学系统由F/9→F/6缩焦系统和Offner反射成像系统构成.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光学设计方案已满足天文观测的要求.CASCAM相机在设计上实现了光学-近红外很宽波段的消色差变焦,并在楔形分柬片、常温滤光片轮和折射式焦面摆动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描述了1993年使用13.7m射电望远镜对一些水脉泽的观测搜寻,而这些脉泽源是根据北京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对一批恒星脉泽源进行的红外观测而挑选出来的。  相似文献   

14.
1996年4月10日,使用北京天文台兴隆观测站60cm望远镜及其主焦上的TI215CCD照相机[1],在NGC4027天区发现了一颗超新星.这是今年开始的超新星巡天计划的第一个结果.这颗超新星已被McDonald天文台的王力帆证实,并被分类为Ⅱ型超新星.国际天文学会中央电报局已将它列为SN1996W[2].  相似文献   

15.
本介绍了上海天台1.56米望远镜光电光度计的光学设计、机械设计、电路原理和计算机软件。该光度计是在北京天台兴隆60厘米望远镜光电光度计的基础上研制的。结合1.56米望远镜的实际情况,在光学设计、机械结构设计、探测灵敏度、观测波段、动态范围、快速测光、软件功能以及仪器电路部分结构上都有了很大改进。  相似文献   

16.
兴隆山上观流星雨1998年11月16日,北京巡天会流星雨观测队第一批8人奔赴北京天文台河北兴隆观测站,准备对流星雨进行预先观测。由于正赶上入冬第一场寒流,天特别冷。呼啸的北风吹得人手脸刺痛,但这并没有降低大家的观测热情。入夜,大家把带来的赤道仪和相...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单介绍了使用新近附设于我国云南天文台一米望远镜卡塞格林焦点的1号CCD系统观测哈雷彗星的情况。我们首先在1984年10月24日观测到这颗彗星,并于1984年11月5日成功地获得清晰的彗星CCD照片。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作者在1980—1982年期间,用北京天文台兴隆观测站的600/900施密特望远镜、视场为5度,描述了28个经典新星、2个再发新星和14个激变变星的证认图和位置,一般未计入自行。方位测定中的平均误差为±1″.0。  相似文献   

19.
2011年,国家天文台兴隆基地1.26 m红外望远镜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主要讲述望远镜电控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用于实现望远镜各种观测策略和运动方式的自动化操作。为了提高稳定性和可靠性,软件基于有限状态机原理设计,定义了望远镜的状态集和动作集,以及各个状态间的状态转换图;同时给出了望远镜常见异常及其处理方式,并在本地控制的基础上提供远程控制接口,使得望远镜可方便纳入兴隆基地望远镜集中控制系统。该软件及其设计思想可推广至我国其他中小口径望远镜。  相似文献   

20.
1996年4月10日,使用北京天台兴隆观测站60cm望远镜及其主焦上的TI215CCD照相机,在NGC4027天区发现了一颗超新星,这是今年开始的超新星巡天计划的第一个结果,这颗超新星已被McDonald天台的王力帆证实,并被分类为II型超新星,国际天学会中央电报局已将它列为SN1996W^(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