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3 毫秒
1.
当代著名的太空美术大师,如美国的邦艾斯泰、俄国的索可洛夫和日本的岩崎一彰等,已为很多天文爱好者和科学美术爱好者所熟悉。今天我们介绍的日本青年太空美术家加贺谷穰,可能还不大为我国的读者所知晓,但他的宇宙数字绘画贴近生活,贴近青少年,已走进了日本的千家万户。 星空、美术与电脑 加贺谷穰,1968年生于日本琦玉县上尾市,自幼热爱科学,向往宇宙,喜欢绘画星空。1984年还在上高中的加贺谷穰开始接触电脑,  相似文献   

2.
天行健爱好者自强不息———难忘的1997年群众天文观测活动对广大天文爱好者来说,1997年是难忘的一年,首先从国家大事来说,在这一年,香港顺利地回到祖国怀抱;从业余天象观测来说,人们成功地观测了本世纪末期在祖国大陆可见的最后一次日全食,目睹了明亮的世...  相似文献   

3.
2010年5月22日下午,我在老伴的扶护之下,来到大连青少年宫,先是胡静老师在课间与我会见、留影。然后梁慧秀小朋友特意赶来,与我这位爱好天文的残疾“爷爷”见面。回到家后难忘此次幸会,填词一首。  相似文献   

4.
低年组和高年组 1.熊。北极熊(在第七、八、九届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之中它已经跟我们见过面了)已经从克里米亚回到了北极,并决定观测一次日落。计算这次日落持续的时间。解答中必须包括一张有北极熊在北极的图像的画面;在画面中应该有必要的尺寸或者角度的大小。假设地球为球形。自己回想一下有关北极熊的必要的信息。另外,北极熊能否不离开北极而延长对日落  相似文献   

5.
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时30分,长征五号火箭将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送出地球;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着从月球挖到的月壤,安全回到祖国大地。23天的探月之旅,嫦娥五号完成了一次对接、六次分离,两种方式采样、五次样品转移,经历了11个重大阶段和关键步骤,满载而归。  相似文献   

6.
据以色列和美国的两位天文学家称,像银河系这样大的星系是在大爆炸后10亿年形成的。 为了回到如此久远的过去,天文学家观测了类星体,宇宙中最亮的天体。来自最遥远的类星体的光在到达地球前要经过数十亿年,因此能提供反映早期宇宙环境的图像。  相似文献   

7.
2000年2月Astro-E天文台发射失败曾令全世界的天文学家感到痛惜。最近日本政府批准了Astro-E2计划。该计划安排在2005年2月发射。日本将提供一套X射线照相机和高能X射线探测器。美国宇航局加  相似文献   

8.
最近一段时期,日本“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引起许多人的关注,因为它在2005年秋末经历了探测风险后,成功采集了“丝川”小行星样品,现在正在返回地球的旅途中。“隼鸟”号的探测活动谱写了太阳系空间探测时代的新篇章。一些科学家和宇宙开发界人士认为,“隼鸟”着陆小行星取样成功,显示出日本在与美国和其他参与行星探测的国家之间的竞争中占据了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9.
胃切除1956年5月,在拉萨时,我曾连续几天胃痛,还有便血,随团医生及时控制了病情。他明确指出,这是胃溃疡,以后饮食一定要注意:少喝酒,要少吃,吃软的……还有好多"不能",我很不以为然。回到北京我依旧如故,并没有把生病的事告诉家人。当年八月的一天,是个星期日,我的妹夫胡曲园从上海来,中午在家里吃饭,我记得餐桌  相似文献   

10.
日历翻回到1972年4月24日,阿波罗16号的3位宇航员感到似乎可以松一口气了。在他们返回地球之前,只需要执行最后一项任务:释放小型子卫星PSF-2号——它将大约每2小时环绕月球一周(参见图1)。这颗小卫星将加入到8个月前由阿波罗15号释放的PSF-1号的工作中去,测量月球周围的带电粒子和磁场。这两颗子卫星都有着比较低的椭圆轨道,离开月面只有89到122千米。  相似文献   

11.
寻找彗星的望远镜张大庆1996年1月31日凌晨(日本当地时间),日本鹿儿岛县的天文爱好者百武裕司,用他的25×150FUJINON双筒望远镜,在天秤座发现了一颗亮度11等星的新彗星,这就是被新闻媒介广泛报道的“百武彗星”,编号C/1996B2。这是百...  相似文献   

12.
日本是天文馆大国,无论是天文馆的建设和运营,还是天象仪的制造,以及天文馆软件开发等方面,都是世界一流的。在中小型天文馆和中小型天象仪方面也是如此。根据日本天文馆协会2005年的《天文馆白皮书》,它所统计到的中小型天文馆就有253座,从拥有的数量来说,日本的中小型天文馆继美国之后,居世界第二位。日本天象仪制造业发达,其两大制造商——五藤和美能达,从创立之初,就把开发和经营中小型天象仪放置在与大型天象仪同样重要的地位,从一开始就把他们的大中小产品编成系列,加以推广,并不断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13.
藤井旭的宇宙赞歌李元在世界天文科普事业中,有一位杰出的人物,他就是藤井旭,1941年生于日本山口市,在多摩美术大学毕业后,从60年代起献身于天文科普事业,成为日本白河天体观测所的创建者和所长。他是当代世界著名的天体摄影家、美术家和科普作家。从1968...  相似文献   

14.
在2002年新春来临之际,因特网上传来了激动人心的好消息:日本业余天文学家池谷薰(Kaoru Ikeya)和我国天文爱好者张大庆发现了一颗新彗星,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彗星中心已确认他们均为独立发现者。这是首次以我国天文爱好者姓氏命名新发现的彗星,非常可喜可贺!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的一天,我非常有幸参观了位于海拔5000米智利南托(Chajnator)高原上的ALMA“射高望远镜阵列天文观测站”。ALMA是阿塔卡玛大型毫米/亚毫米阵(The Atacama Lange Millimerter/submillimeter Array)的缩写。由题图我们可以看到该阵列的现状,这是ALMA全部阵列的一半,预计在2013年可以完成合并,最终成为共66个天线的阵列。我不由地想到这些独立的天线可以共同作用而组成一人望远镜会是多么的壮观,这是世界最大的天文工程!回到海拔3000米的“运行支持设施中心”,我在周围散步时看到了正在组装调试的天线,并且近距离的观察了一过程。更多的图片将附加在报导的最后。  相似文献   

16.
最新发现:日本爱好者拍摄到木星“闪光” 据国外媒体报道,日本天文爱好者立川雅之于2010年8月21日观测到木星表面的神秘闪光,立川雅之居住在九州岛熊本市,他常使用一台150mm口径高桥TA0-150f/7.3反射镜配Philips ToUcam ProII摄像头进行天文观测。8月21日清晨(格林尼治标准时20日18:22),立川雅之在观察拍摄木星时发现,  相似文献   

17.
五藤光学研究所是日本两家主要生产天象仪的厂家之一。1926年五藤齐三以日本惟一的天文仪器制造商的身份,创立了五藤光学研究所。自那以后,五藤光学一直以制造天文望远镜和天象仪为自己的主要业务,赢得日本乃至世界的专业和业余天文学家的极大信任。尤其从1959年起开始生产天象仪,乘着当时的“太空热”,把它的产品从日本推销到海外,占据世界市场的40%。五藤光学的天文望远镜也从面向学校类型发展为超大型反射望远镜、太阳望远镜、移动天文台等。  相似文献   

18.
紫金山天文台的陆琰院士1932年2月诞生于江苏常熟,因为日本的侵略,幼年就生活在动乱的岁月中。有一次,在逃亡的船上,日寇的—颗流弹正好落在他的小床上,幸好当时他不在床上,否则他就可能屈死在日寇手下了,这真是大难不死。1952年他以数学满分、物理接近满分的优异成绩录取到留苏预备班,翌年入北京大学物理系。  相似文献   

19.
2010年6月13日,在太空飞行了7年之久的日本“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克服了艰难险阻返回地球。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在月球以外的天体着陆并回归地球的航天器,有望为揭晓太阳系的诞生之谜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20.
1998年的8月22日清晨发生了一次日环食,环食带西起印度洋,经过马来半岛西岸的马六甲,横越半岛再自东岸丰盛港,进入中国南海,直抵沙巴,最后消失在南太平洋。在那天台湾上空可以见到30%食分的日偏食。根据纪录台湾近百年来可见的日全(环)食,首先是日本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