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新约克大学 Beth Willman 领导的一个小组发现了银河系第13个伴星系。大熊座星系是一个跨度为1600光年的矮星系,它的光度只有太阳的400倍,因此是所探测到的光度最低的星系,它的几万颗恒星散布在350000光年的距离上,并且几乎被银河系的前景星湮没,这就是为什么这个矮星系难以发现的原因。它的发现意味着银河系周围可能潜伏着更多的矮星系,这对于  相似文献   

2.
星系是通过将较小的恒星系统并合成较大的恒星系统,近而更大的恒星系统形成的。尘埃构成了行星,小的星系构成较大的星系,星系群发展成星系团。新的迹象证明我们的银河系就曾吞噬过小的星系。天文学家通过SLoan数字巡天(SDSS)发现围绕银河系的一个物质环,他们认为这个环是一个  相似文献   

3.
一个最靠近银河系的矮椭圆星系银河系附近分布着10个矮椭圆星系,现在,在人马座又发现一个矮椭圆星系,它比已知的姊妹星系更接近于银河系。英国剑桥天文研究所的伊瓦塔(RchgoIbata)。欧文(Mikel。n)和吉尔摩(GerryGilmore)在用位于...  相似文献   

4.
宇宙信息     
宇宙信息还远的星系会并最近,天文学家对一个遥远星系团进行了研究,观测结果支持这样一个观点:宇宙和在其年龄只有现在一半的时候相比很有一些不同。本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些高红移的星系团,它们包含的混合垦系不同于银河系附近的星系。本星系团...  相似文献   

5.
天文学家一般把由大量恒星、星团、气体、尘埃等构成的天体系统称为星系。我们所在的银河系是人们最早认识的星系,探测银河系的结构是一项古老而始终非常重要的天文课题。1609年伽利略刚刚把他的天文望远镜指向夜空,就发现那条看起来乳白色的光带——银河竟是由密密麻麻的恒星构成的。20世纪发现的射电源(radiosource)是“宇宙射电源”的简称,即能发射强无线电波的天体。发射无线电波的恒星称射电星;有强射电辐射的星系称为射电星系。  相似文献   

6.
以星溯银河     
近期,欧洲空间局“盖亚”卫星在揭开银河系形成史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之前的研究显示,大型星系(如银河系)一般是由若干较小的星系融合的结果。于是,随之出现了一个新问题: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是许多小星系,还是少数稍大些的星系融合产生的?来自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阿米娜·海勒米(Amina Helmi)教授在其学术生涯中主要致力于寻找银河系中可能为我们提供其演化线索的“化石”。她利用银晕中恒星的化学组成、位置和轨道追溯它们的历史,并由此识别出塑造早期银河系的各个”融合者”的身份。  相似文献   

7.
温文  赵君亮 《天文学进展》2004,22(3):235-244
银河系厚盘的发现,对于研究银河系以至星系的结构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在简单回顾银河系结构研究史和厚盘发现过程的基础上,综合介绍了人们对银河系厚盘各方面性质认识的现状,并对迄今为止所提出的几种厚盘形成机制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和讨论。就目前来看,与伴星系的并合可能是形成厚盘最为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韩金林 《天文学进展》2001,19(2):201-204
脉冲星的偏振信息是理解脉冲星辐射区的重要手段,利用澳大利亚的64m射电望远镜进行大量的脉冲星观测,得到了一批脉冲星的偏振轮廓和偏振参数,编辑了几乎所有发表的脉冲星轮廓资料,系统总结了脉冲星圆偏辐射的规律,为理论上解释脉冲星辐射这一重要难题提供观测依据和物理限制,利用脉冲星作为探针,研究了银河系磁场结构和模型,确定了银河系BS磁场模型,发现了银河系上下反对称的环向磁场,并首次对星系尺度的发电机类型进行判别,证认出A0型发电机运行于银河系,发现了银晕中的垂直磁场和M31及银盘中的非常延展的磁场,探测到NGC2997星系中由内到外的旋涡磁场,并提出可能有两种发电机在这个星系的不同区域运行。  相似文献   

9.
尹君 《天文学报》2011,52(3):260-262
银河系、M31和M33是本星系群仅有的3个旋涡星系.M31和银河系有类似的质量、光度和形态,而M33的重子物质质量仅约为银河系的1/10.从理论上对它们进行细致的比较研究,非常有利于进一步理解旋涡星系以及本星系群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本文以银河系化学演化模型为参照,通过建立非瞬时循环假设下的唯象内落模型,详细研究了这3个旋涡星系的恒星形成和化学演化历史.首先,我们把在银河系研究中十分成功的化学演化模型框架应用于M31盘的化学演化研究中,  相似文献   

10.
宇宙信息     
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最近研究揭示了一个上千个太阳质量的黑洞在近距星暴星系M82内的形成过程。 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的观测表明位于星暴星系M82里的星团MGG11中存在一个异常的亮源。这个X射线源的特性只能由一个大约一千个太阳质量的黑洞来解释,这一黑洞的质量居银河系比较小的(恒星质量)黑洞和在星系核里发现的特大质量黑洞之间。恒星质量黑洞仅比太阳的质量大几倍,而银河系中心的黑洞比太阳的质量大几百万倍。  相似文献   

11.
大约100年以前,埃德温·哈勃的两个发现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首先,他第一次测定了仙女星系的距离,这一距离远远超过了银河系恒星分布的边界,人们这才发现拥有上千亿颗恒星的银河系也不过是宇宙众多“星系岛”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2.
夏夜仰望星空,那传说中将牛郎织女分开的天河分外引人注目。我们知道,事实上它并不是一条河,而是一个由引力维系的庞大恒星系统,也就是常说的银河系。茫茫宇宙中存在着很多像银河系一样的恒星系统,称为星系。离我们最近的大星系——M 31(常称为仙女座星云)距离我们230万光年,在肉眼看来,就像是天上模糊的光斑,而银河系内部的发光气体云在我们肉眼看来也是模糊的光斑。过去人们不知道天上除了星星还有星系,以为那些光斑都是云状的发光物,因而称呼它们为星云。直到上世纪20年代,美国天文学家哈勃证明了旋涡“星云”其实是独立的河外星系。此后人类发现了不计  相似文献   

13.
我们的银河系,是一个称为本星系群的星系部落中的第二大成员。这个星系部落中最大的星系就是我们熟知的旋涡星系—仙女座大星云,M31(或称NGC224),一般认为,它至少被四个“早型星系”所环绕:M32(或称NGC221)、H110(或称NGC205)、NGC185和NGC147①,以及一些没有NGC编号(因为它们的发现时间相对比较靠后)的更小的卫星星系。  相似文献   

14.
仙女座星系(又称M31)是研究旋涡星系形成和演化的理想实验室。与银河系结构类似,M31包含以下几个基本成分:核、核球、盘和晕等。介绍了对M31各个结构在观测和理论研究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简要回顾了自哈勃空间望远镜升空以来对M31核中结构的观测进展;介绍了核球的两种可能形成机制,并通过观测数据与模型结果的对比,发现M31核球可能同时包含一个经典核球和一个中心类似盒棒的赝核球;总结了盘的星族成分和星际介质的最新观测结果,并据此分别推导出了M31盘上的元素丰度梯度和恒星形成率等。最后,重点总结了晕的可能形成历史,以及球状星团的分布和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与银河系类似,M31也可能存在内晕和外晕的双结构特征,这表明M31晕与银河系可能有相似的形成历史。此外,通过对晕中潮汐星流的细致研究发现,M31可能有一个比银河系更加复杂的吸积历史。  相似文献   

15.
近年,在“斯必泽”空间红外望远镜的帮助之下,一个天文学家小组对银河系实施了最全面的结构分析,发现银河系属于棒状星系。令人兴奋的观测证据表明,银河系与普通的旋涡星系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新的研究为银河系棒状结构的大小和指向提供了最佳的估计,这与以前的估计值相去甚远。研究表明,一条由相对年老和偏红的恒星组成的棒状结构横跨在银河系中心,大约长达2.7万光年——比此前所认为的数值长了7000光年。  相似文献   

16.
发现那些被明亮天体的光芒淹没的暗天体,是天文学中最大的挑战之一。例如系外行星,由于它们比母恒星暗得多,所以极难探测到。另一个例子是星系(比如银河系),它也会挡住或者淹没它后面的大部分天体。为了获知我们银河系附近区域内的宇宙准确面貌,天文学家必须进行深度且精确的巡天(这些工作往往耗时巨大)和计算机模拟。正因为天文学观测越来越全面,天文学家才能够不断发现我们附近范围内的新天体。  相似文献   

17.
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的天文学家用图森的多镜面望远镜,第一次发现了一颗以240万千米时速离开银河系的恒星,这种让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可能是它与银河系中心黑洞近距离相撞导致的。就像一张弓射出的石头,由干力量太大了,这颗迅速离去的恒星最后将完全离开我们的星系,独自在黑暗的星系际空间旅行。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数值计算解出稳态星系模型,并与椭圆星系及旋涡星系核球的自转和弥散速度曲线相比较。由星系运动曲线传合出的星系半径与从光度曲线拟合出的潮汐半径不一致,后者总是前者的3倍左右,这是由于分布函数的截断方式不妥造成的。我们的结论是:该模型虽不能正确描述整个星系,但却能正确描述星系的较内部区域。我们分析了三个速度曲线资料的星系黑洞候选者:M104、M31和银河系,发现它们由于有太快的自转,都不可能在达  相似文献   

19.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近日发现了新的巨大恒星系统,它可能会对现有关于恒星死亡理论产生挑战。纽约大学宇宙学和粒子物理中心的研究员本杰明·波普(Benjamin Pope)是该研究的参与者之一,他提到:“这个系统是我们在银河系中发现的第一个同类系统。之前认为这类天体只会在遥远的年轻星系中发现。  相似文献   

20.
2003年至今,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16颗正在逃离银河系的恒星。银河系中心的黑洞可能是其背后的“元凶”。有一些恒星正在银河系中加速,它们的方向是更为广袤的星系际空间。由于它们运动的速度实在太快,银河系的引力也无法“挽留”住它们。也就是在2003年,天文学家才第一次发现了这些超高速的天体。然而几十年前理论学家就预言了它们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