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省近30年沙尘暴、扬沙、浮尘天气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通过对甘肃省1971-2000年共30年沙尘暴、扬沙、浮尘天气发生日数的分析,给出了年平均和四季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了沙尘天气形成的原因。分析发现,从武威开始,经景泰、白银、会宁到天水、徽县存在一个沙舌区,是浮尘天气的多发区。该沙舌与甘肃中部至陇南的干舌基本吻合,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地形走向基本一致。该沙舌的存在是甘肃省中东部生态环境脆弱、荒漠化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近40年河南沙尘暴、扬沙和浮尘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利用郑州、安阳等17个国家基准(基本)站1961-2000年气象资料,对河南沙尘暴、扬沙、浮尘天气发生的气候特点、变化趋势等进行了分析,并对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盆地沙暴的分布特征及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周边20多个气象台站30年沙暴日数和3年历时资料,以及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科考站3年的沙暴日数、历时等资料分析,给出了沙暴的时空分布特征,提出了沙暴危险性气候分级指标和天气强度等级指标,并进行了沙暴的潜在危害评价。着重探讨了危害最严重的塔中地区沙暴的历时、强度、风况特征。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一次扬沙和浮尘天气现象的分析,探讨了这两种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及其天气条件,分析了<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对这两种天气现象规定的内在含义,指出<规范>规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提出值班观测员在记载记录时,应以事实为依据正确判断记载.这对提高地面观测的内在质量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6.
统计分析了 1987~ 1998年间 ,中川机场扬沙、浮尘和沙尘暴低能见度的年际、年、日变化及其出现次数和持续时间等气候特征 ,得出风沙日数减少 ,扬沙低能见度主要出现在午后 ,浮尘低能见度主要出现在上午及傍晚等结论。 相似文献
7.
2008年初塔里木盆地低温阴雪过程的气候特征及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塔里木盆地内的43个气象站1961年以来的冬季逐日气温、降水、雪深、日照等资料,以寒冷日数、降雪量等要素为分析指标,对2008年1月15—26日塔里木盆地的持续低温阴雪天气进行气候学的分析。此次过程降温幅度大,低温持续时间长,塔里木盆地西部的部分地区达到了50a一遇,甚至个别站的部分指标达到了100a一遇。此次过程给环塔里木盆地林果业和绿洲设施农业带来了巨大损失;同时,大量的积雪也为后期的河流来水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相似文献
8.
喀什地区近43年沙尘暴、扬沙天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喀什地区11个气象观测站的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分析了1961~2003年沙尘暴和扬沙天气现象资料,给出了近43年喀什地区沙尘暴和扬沙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历史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喀什地区沙尘暴和扬沙发生频率较高,大部分县市是沙尘暴的多发区和易发区、扬沙的高频区和多发区;沙尘暴和扬沙平原地区主要发生春季中后期及夏初,山区主要发生在春季;沙尘暴历史演变总体以减少为主,扬沙平原地区逐渐减少,相反高山站塔什库尔干呈增加态势,沙尘暴和扬沙的减少均是在波动中减少的。 相似文献
9.
10.
扬沙与浮尘是两种相似的天气现象 ,笔者在工作中发现有的观测员对两者的界限模糊 ,以致造成记录偏差。所以 ,地面气象测报人员应从这两种现象的成因、对能见度的影响程度、颜色、风力及出现时间等方面的差异来加以区分 ,从而确保记录准确。1 成因差别 扬沙是本地或附近尘沙被风吹起而成 ,不同方向的尘沙浓度并不一致 ;浮尘多为远处尘沙经上层气流传播而来 (非本地尘沙被风吹起 ) ,或为沙尘暴、扬沙出现后尚未下沉的细粒浮游空中而成 ,各个方向的尘沙含量比较均匀。浮尘的出现永远滞后于扬沙 ,即出现浮尘时 ,远地或本地必定有扬沙或沙尘… 相似文献
11.
胡遂利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02,22(4)
本文根据机场气象台对扬沙(SA)天气不同的编报,认为应该以<民航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规定为主,在扬沙(SA)前面加上限定词,高吹的(BL)或低吹的(DR),同时还要判定是吹沙还是吹尘. 相似文献
12.
13.
河套地区春季扬沙天气影响因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河套地区扬沙日数、冷空气活动及固定地段土壤湿度的研究 ,探讨了冷空气活动和土壤湿度对河套地区春季扬沙天气频次的影响。结果表明 ,春季大范围的冷空气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扰动能量 ;同时 ,强冷空气活动较大的风速 ,为扬沙天气的出现提供了动力条件 ;土壤湿度偏小、土壤干燥疏松也是河套地区扬沙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利用郑州、安阳等17个国家基准(基本)站1961~2000年气象资料,对河南沙尘暴、扬沙、浮尘天气发生的气候特点、变化趋势等进行了分析,并对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关于扬沙和浮尘天气现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沙和浮尘是两种容易混淆的天气现象,但只要能抓住成因条件、天气背景条件、垂直能见度、风力等级等分辨要点,是能较清楚地分辨两种天气现象的。 相似文献
16.
利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和沈阳地区同步气象要素梯度观测和地面大气颗粒物(PM2.5和PM10)质量浓度观测资料,分析了中国北方地区2020年5月10日一次大范围扬沙天气过程微气象学和沙尘输送特征。结果表明:受大尺度天气系统影响,此次沙尘天气过程中科尔沁沙地不同高度(<20 m)风速均明显增加,各层相对湿度和浅层地表含水量有所降低,较强湍流动力作用配合干燥的土壤和大气环境有利于沙源地区地表大量的沙尘粒子释放到大气中。此后这些沙尘粒子随较强的西北气流集中在2—3 km以下高度向下游地区输送。受沙尘输送的影响,沈阳地区10日小时平均PM10浓度最高达817μg·m-3,能见度减小至3.7 km。此外,科尔沁沙地起沙过程中能见度与摩擦速度存在明显的反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2=0.93),与湍流动力学热通量相关性相对较小,表明湍流动力作用在此次起沙过程占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吐鲁番盆地近30年沙尘天气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吐鲁番盆地1971—2000年30年沙尘天气发生日数的分析,得出了沙尘天气年平均、四季分布空间分布特征及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了沙尘天气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20.
王慧琴 《沙漠与绿洲气象(新疆气象)》2013,7(6):50-57
为了解塔里木盆地不同地域大气降尘及TSP的污染特征和季节变化规律,在塔里木盆地布设了铁干里克、塔中、民丰、喀什4个采样站点,于2007-2010年期间利用集尘缸和大流量采样器分别对上述4个地区的大气降尘及TSP进行连续采样。通过对样品和数据的分析处理,揭示了塔里木盆地不同地域大气降尘及TSP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1)2007-2010年塔中大气降尘量和TSP浓度均为4个站点中最高,其次为民丰和喀什,铁干里克最少。区域气候差异是造成塔里木盆地降尘和TSP浓度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2)5-8月是塔中地区沙尘天气高发时节,7月沙尘暴天气处于峰值。3-8月是民丰、喀什和铁干里克大气降尘主要分布月份。春夏季节的塔里木盆地降尘污染明显高于秋冬季节。(3)每年3-9月都是4个站点TSP主要分布阶段,最高值出现月份略有差异。塔里木盆地周边TSP浓度季节变化大体一致,春夏季大于秋冬季,不同的地区季节分布略有差异。(4)春夏季沙尘天气是造成大气降尘和TSP质量浓度较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