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磁脉动作为在地面或磁层内记录到的磁流体波覆盖了很宽的频率范围(10~(-3)~10Hz),称为超低频波(ULF)。目前国际上粗略地将地磁脉动分为连续脉动(Pc)和无规脉动(Pi)两大类。Pc主要在磁平静条件下观测到的长时间连续的准正弦形的脉动。而Pi则与磁层扰动即与太阳活动有较密切的联系。 太阳耀斑效应的地磁脉动Psfe: 图1给出1988年12月16日0836UT的Psfe,由0833UT的3B级耀斑爆发引起。这类脉动过去讨论的并不多,基本特性如下: (1)只有较强的耀斑(通常二级以上)才激发这类脉动。(2) 脉动的开始通常落后于耀斑爆发时间数分钟。(3) 这类脉动必然伴随电离层D层的突然骚扰(SID)。(4)其东西分量常比南北分量强得多。(5)幅度通常较小(1nT左右)。 目前认为:Psfe脉动是耀斑引起电离层电导率局部的突然增强,因而产生电离层电流体系的扰动,它的直接激发源在电离层内,这与其它主要类型脉动源于磁层有本质不同。 与磁爆急始相关的地磁脉动Psc:图2给出1988年12月18日0225UT的伴随磁爆急始的Psc脉动。通常认为是高速太阳风对向阳面磁层的突然压缩而形成激波,这已为空间观测证实。当激波扫过地球时即观测到Psc,它是全球性的现象。Psc通常是脉冲式的,也可能含有衰减振荡。幅度很大,可达十几个nT。 Pi2脉动一磁层亚暴开始的指  相似文献   

2.
3.
本文研究了1990年3月25日活动区AR5988和1990年8月30日活动区AR6233中太阳磁场的分形特征.主要结果如下:(1)两个活动区中的纵向磁场分布不满足分形布朗曲面;(2)两个活动区中磁场的分形特征十分不同;(3)描述这两个活动区磁场分形特征的四个统计参置随时间演化,本文扼要讨论了这些结果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日—气关系的研究现状做了比较全面的评述。总结了以往研究工作的特点,简单介绍了有关的各种探讨物理机制的理论,可以归纳出该课题有几个特点:(1)太阳活动是否对低层大气的状态和运动有足够大的影响还没有得到直接的确认;(2)相关统计结果具有明显的地区性(经纬度差异和不同高度上的差异)和时段性(相关的反转和消失);(3)已经证实中高层大气对太阳活动确有响应;(4) 太阳活动的效应已经能够在能量平衡模型和一些动力学模型中定量或半定量地反映出来,目前对机制的讨论仍很热烈,有些机制尚处于定性描述阶段,一些机制还不能解释所有现象,或不同地区同一种参数的变化;(5)现已清楚的知道制约大气变化的因子很多,海洋、陆地、生物圈和地球内部的运动及相互作用增加了这一问题的复杂,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积累更多的资料并进行大量同步观测,利用最新的统计分析方法寻找其相互关系,以进行模式和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6.
1、太阳活动的节律:太阳活动遵循着一定的节律,表现为一个大周期里包含着间距不等的三个小周期,大周期平均长度为73±2.9(天),小周期的分别为平均为15、22、36、(天),综合指数平均峰(谷)值分别为3.2、(2.2)、2.8、(1.8)、3.1、(1.2)。表现出“强—弱—强—弱—强—弱弱”的节律,调制着耀斑的爆发。 2、大耀斑期的节律:大耀斑(≥X_(0.1)/2F级的耀斑和质子)的时间分布是不均匀的。1988年1月至1989年1月期间的大耀斑分别集中在9个时段,分布也显示出明显的节律周期。即两个相近的耀斑期后有一个较长的间歇期。两个耀斑期和两个间歇期组成一个耀斑节律周期,平均为93±7.8(天)。节律期内的耀斑期和间歇期平均长为:12天(耀斑期)—19天(间歇期)—14天(耀斑期)—48天(间歇期)。显示“强—弱—强—弱弱”的节律。 3、大耀斑的Carrington经度分布:大耀斑节律周期由活动区在日面上分布不均匀引起的。1988年的大耀斑96%分布在90°—160°和250°—10°两个经度带上。它们和上述节律周期共同调制着大耀斑的爆发。 4、对未来一年大耀斑期的预测:(1)1989年3月7日—20日;(2)1989年4月14日—26日;(3)1989年6月9日—23日;(4)1989年9月13日—26日;(5)1989年10月18日—28日;(6)1990年1月15日—26日;(7)1990年3月14日—24日;(  相似文献   

7.
8.
本文简述了按权重综合几个预报结果的一般方法.通过1978—1980年我国进行重要试验期间太阳活动短期预报与实况的比较,计算了云南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和北京天文台综合的短波衰退(SWF)预报的标准差s_i;并由之确定了相应的权因子W_i.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1988年9月至1989年5月在武昌(114.4°E,30.6°N) 同时接收日本ETS-Ⅱ卫星(130°E)发出的VHF(136MHz)信标信号和苏联静止站——T卫星(99°E)发出的UHF(714MH_z)广播电视信号时获得的纸带记录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主要结果概括如下: (1)法拉弟旋转(或者说TEC)有日落后增长 TEC日变曲线除了正常的变化趋势外,还在日落后(1700-2200LT)呈现第二峰,这个峰有时甚至还超过午后的最大值(即第一峰)。这种在日落后出现的第二峰就叫做日落后增长,它的出现率1988年9-10月为23%,1989年3—4月为1%,最大值约为11π(1π≈5.62×10~(16)el/m~2),最小值约为1π,大部分(80%)日落后增长是在没有振幅闪烁的日子观测到的,只有少部分(20%)是在有强闪烁情况下观测到的。由上述可见,它有明显的分点特性,且秋分附近比春分多,这在接近太阳活动最大时比较明显。 (2)VHF快速法拉弟旋转起伏和UHF闪烁共存 在观测记录中,我们注意到VHF快速法拉弟旋转起伏(以后将法拉弟旋转起伏缩写为FRF)和UHF闪烁共存,其中VHF快速FRF总伴有它的振幅闪烁,两者都以爆炸方式突然开始。但结束却有不同,VHF快速FRF结束比较突然,振幅闪烁的结束却为缓慢渐进的。VHF快速FRF的持续时间比振幅闪烁的短。然而,UHF闪烁的开始和结束都比较陡,VHF快速FRF与UH  相似文献   

10.
概括了从观测上发现的太阳活动主要特征,对Babcock的太阳活动周经验模型和Leighton的半经验模型分别作了阐述,简要讨论了与Babcock和Leighton模型有关的后续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统计分析了从1976——1985年一个太阳黑子周期期间太阳耀斑爆发和雷暴活动及地面大气电场之间的可能相关性。分析结果指出:(1)耀斑对雷暴活动影响较大,对于高纬度地区二者有较明显的正相关性,相关日在 5日以后。对于2级以上耀斑最大相关日为 7日,增长百分比为18%,且响应变化主要发生在耀斑爆发后 5—— 10日内。中低纬度地区几乎不存在相关性。(2)耀斑强度越强,引起雷暴活动的响应程度越大,且响应区域从高纬度向中低纬度移动。 (3)耀斑爆发后二天左右,地面大气电场明显增大,且随耀斑强度增强而增大。电场强度增大的相关日提前于雷暴数增大的相关日,故雷暴活动增强是大气电场增加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本文还从全球电路概念出发,简单解释了形成上述相关性的可能原因。太阳活动主要通过对全环大气电路的调制,例如增大大气电场和中层大气电导率等来影响雷暴的起电过程。雷暴中强烈的电活动可以产生和动力涡度相比拟的电涡度,而涡度和上升运动之间存在很强的正反馈过程。因此,雷暴中电活动的加强无疑能促进雷暴的动力发展。目前上述相关性还停留在定性解释上,机制尚不清楚,初步研究发现,雷暴对流起电理论有可能建立上述联系,今后准备利用数值模拟从物理上作定量考察。  相似文献   

12.
随着非线性科学研究的进展,可利用表征太阳活动的太阳活动指数组成的时间序列来寻找或许存在的太阳混沌吸引子,并计算其关联维数、最大Lyapunov指数以及其它特征量.文中综述了用非线性科学的某些概念来研究太阳活动的进展及其在太阳活动预报方面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13.
14.
在用定义为径向距离除以尺度因子的径向坐标r和宇宙时间t的r-t图中,大爆炸时向我们发射、现在到达我们这里的光子的轨迹,r_(t),是大爆炸时我们向外发射光子轨迹,r+(t)的镜象。前者画出我们现今时刻的“世界图象”(world picture),而后者则描绘(粒子)视界自从大爆炸以来的增长。方程,r_(t)=~(1/2)r+(t)决定时刻t_D,它有如下性质:世界图象中凡早于t_D的事件多少都有视界问题,晚于t_D的事件就没有视界问题。 对于平直的Friedmann宇宙,算得t_D颇晚(相应的红移仅是z_D≈1.25!),远晚于微波背景辐射的时刻t_M(其红移为~10~3)。对于Guth的暴涨宇宙,算得t_D很接近暴涨期的开始,远早于t_M。 对于一个弯曲的Friedmann宇宙,Penrose图的时间轴可被证认为通常用来表述尺度因子演化的参数方程中的参数η,而其空间轴可被证认为径向角坐标x,由此马上得出:当哈勃时间H_0~(-1)=20×10~9年时,对于一个减速参数q_0=1.65的封闭宇宙,z_D=0.86;对于一个密度参数Q_0=0.05的开放宇宙,z_D=3.66。  相似文献   

15.
利用ROSAT-VLA方法筛选,从ROSATX射线源中选出了19个新BLLac天体和类星体的候选体.在1994年至1996年1月期间,利用北京天文台2.16m望远镜对其中16个进行光谱证认,发现了7个新的X选BLLac天体及一个类星体,类星体的红移值为:z=0.331±0.0015.  相似文献   

16.
以22周太阳活动低年(1993-1995)质子事件及其对应活动区的综合分析结果为判据,预报23周太阳活动上升阶段的质子事件.从1997年11月开始到1998年12月,用该方法预报的质子事件共6个,报准3个,不确定一个,虚报1个,漏报1个(太阳背面产生的事件).本文对用该方法预报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并与世界警报中心的预报结果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质子事件的短期预报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Tn this article we take our attention to the SRS and some related problems. Analytic model of SRS is given . SRS in inhomogencous plasma and the influence of SBS on SRS arc analysed. SRS coupled with filaments is reviewed. There are three mechanisms by which laser would induce the filaments in plasma, that is, ponderomotivc force (electromagnetic wave pressure) thermal and relalivistie effect. The instability can lead to the breakup of a laser beam into intense filaments.  相似文献   

18.
以22周太阳活动低年(1993-1995)质子事件及其对应活动区的综合分析结果为判据,预报23周太阳活动上升阶段的质子事件。从1997年11月开始到1998年12月,用该方法预报的质子事件共6个,报准3个,不确定一个,虚报1个,漏报1个(太阳背面产生的事件)。本对用该方法预报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并与世界警报中心的预报结果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质子事件的短期预报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从第13—22太阳周太阳和地磁活动特征和不同特点。应用自激励门限自回归时间序列模式及最大熵谱自回归数学方法去模拟和预报地磁aa指数年均值的峰值及时间。峰值是26—29,峰值时间是1994年春天或1993年秋天。第22太阳周地磁活动是中等活动的周。  相似文献   

20.
太阳活动起源研究(Ⅱ):太阳发电机理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试图解释太阳活动起源的太阳发电机理论作了综合评述。着重介绍了平均场运动学发电机理论,包括平均场的α效应,运用学的αΩ发电机和迁移发电机。讨论了MHD发电机和其它类型发电机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