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福建沿海江珧科的形态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江珧科(Pinnjdae)的种类,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海产软体动物。它的后闭壳肌大,干品称“江珧柱”,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江珧在我国古书《闽中海错》和《体草纲目》中早有记载,是名贵的海珍品。其软体部可供食用,贝壳可制成贝雕工艺品,外套膜能产生小珍珠,足丝在古代欧洲曾利用作高贵织品的原料。  相似文献   

2.
寄居蟹     
寄居蟹又名“白住房”、“干住屋”,因其非常凶猛,常用其螯吃掉软体动物贝类的肉,霸占其壳为己有,且住房从不交租而得名。寄居蟹隶属海洋中的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歪尾类,常居住在软体动物贝壳内,其身体前部有甲壳和足,尾部柔软而旋向中心,通常朝右旋,以适应螺的螺旋腔室。腹部已几乎失去所有游泳足及尾等,但在尾端保持一对钩形的足,以便藏身于空螺壳内。寄居蟹一遇到危险便钻入壳  相似文献   

3.
软体动物所以又名贝类,即因它们多具贝壳而使然。当贝类生活时,头、足即伸出壳外,一遇险境便缩入壳内,所以贝壳是一种保护器官。典型的贝壳有三层结构:外层为有质层,内含角质物质,称贝壳素,如同人的指甲,是一种硬蛋白,耐受酸腐蚀。中层较厚,称棱柱层或壳层。内层为叶状的霰石结构,极富光彩,称珍珠层。外层和中层由外套膜背部边缘分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取和鉴定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贝壳与外套膜中的黑色物质,选取贝壳与外套膜颜色均为黑色的长牡蛎,将贝壳及外套膜进行粉碎、盐酸水解、水浴加热、乙醚抽脂,从3份贝壳中提取出3份黑色固体物质,从3份外套膜中提取出3份黑色固体物质,将提取的黑色固体溶解于0.01m L/L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在150—500 nm的范围内测定紫外吸收光谱,发现其最大吸收峰在210 nm左右,随着波长增加,其吸光值迅速大幅度下降,与公认的黑色素紫外吸收光谱特征一致,从而首次确定长牡蛎贝壳与外套膜中的黑色物质为黑色素。  相似文献   

5.
利用“平珠”生成法,通过对插入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Ino)外套膜外腔中的玻片上沉积物质的分析,探讨皱纹盘鲍贝壳沉积的过程。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玻片上沉积物质的超微结构,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玻片上沉积晶体的晶相,透射电镜(TEM)观察与玻片接触部分的外套膜的超微结构。结果发现:在将玻片插入外套膜外腔后的4~88h内,有机质首先在玻片上规则沉积。插入玻片88h后方解石晶体开始沉积,104h后出现圆形方解石晶体单位。8d后在方解石晶体表面出现文石晶体突起,15d后出现明显的堆垛型文石片层。27d后突然转变为方解石晶体的沉积。由此可见皱纹盘鲍贝壳的沉积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即方解石→文石→方解石的转变为1个周期。透射电镜观察外套膜结构表明在不同的插片时间,外套膜的超微结构不一样。插入玻片24h后,高柱状细胞中的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消失,高尔基体数量减少。3d后,大颗粒细胞增多,细胞内充满分泌颗粒。7d后,外套膜上皮细胞新分泌的有机质染色较浅。本研究证明了“平珠”生成法能够模拟贝壳的自然沉积,外套膜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与贝壳沉积过程所处不同阶段有关。  相似文献   

6.
海洋里也有兔子,可它与陆地上的兔子不一样,既不会蹦达,也不会跳跃,而只能在泥沙的海底象蜗牛那样慢慢爬行。在水汪汪的海底,当它静止的时候,头部即伸出一对“搜集情报”用的触角,仿佛陆生兔子的一双耳朵,蜷曲的身体也活象一只趴在地上的免子,因此,海洋生物学家们把它定名为“海兔”。其实,海兔并不属于哺乳动物的兔类,而是海洋里的一种软体动物。它与贝类中的牡蛎、蛤蜊倒是本家。它的外壳只因天长日久而退化,变成一片薄薄的角质层,被肉体包裹在外套膜里。海兔也有许多种,其中以蓝兔、肛海兔最为常见,成熟时体  相似文献   

7.
砗磲科(Tridacnidae)的种类全部生活在热带浅水珊瑚礁。它们只分布在印度太平洋动物区系区。1956-1958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西沙群岛获得许多砗磲科的标本;1975年作者参加西沙群岛的考察,又特别注意观察、采集这类动物,得到较多的标本和资料。 砗磲科是双売类中一群高度特化的种类,它的外套膜大、很发达,有大量的单细胞藻虫黄藻(Zooxanthellae)与之共生;外套膜中还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叫玻璃体(hyaline organ),它们能聚合光线使虫黄藻大量繁殖作为自身养料的一部分,这一过程 Yonge(1936)取名叫“耕殖”(farm),这种蛤一藻的特殊关系叫互惠共生(Symbiotic mutualism)。 砗磲科贝壳方位的辨识与正常双壳类相反,这是由于它与虫黄藻共生的特殊关系导致外套膜面积增加,以致使这类动物生活时原来在背面的壳顶、铰合部和韧带朝下成为腹面;原来的腹面由于植物耕殖组织(plant farming tissue)的发达而移到背面,也即贝壳的自由端朝上。动物体的软体部也有少量“逆转”,前闭売肌消失,前收足肌移到后面;后闭壳肌和后收足肌相邻移到贝壳中央;足和足丝从贝壳铰合部的对应端——腹斜面的足丝孔伸出,直接在底面固着。 为了叙述方便,确定砗磲科贝壳方位时按以下方法:把壳顶朝下,铰合部与手持者相对,这样铰合部的末端是前端、相反的一方是后端;贝売的游离端朝上为背部,壳顶和足丝孔朝下为腹部,在手持者左面为左売,右面为右売。 根据 Rosewater(1965)的意见砗磲科全世界只有6种,这6种在我国西沙群岛都有分布。  相似文献   

8.
多板纲软体动物(石鳖)生有8片重复排列的贝壳,与其他类群如腹足类、双壳类等有显著的区别,这些差异蕴含着重要的发育和演化意义。前期研究发现,红条毛肤石鳖(Acanthochitona rubrolineata)幼虫贝壳发育组织的细胞排列欠规则,在普通显微镜下不易识别单个细胞结构。本研究首先利用整装原位杂交手段鉴定出一些参与贝壳发育的细胞群体,发现表达engrailed的细胞分布于贝壳发育区中央区域的突起部位(脊)和边缘区域,其中脊区域的表达呈条纹状,边缘区域的表达则与贝壳发育区的外周吻合,但是对这些细胞的形态和排列模式等细节无法开展深入观察。接下来对石鳖幼虫进行了半薄切片,发现可以识别出壳板发育区细胞及脊细胞的大致轮廓和分布模式,但分辨率仍然受限。为了进一步提升分辨能力,结合了整装原位杂交实验及半薄切片技术,对表达engrailed基因的贝壳发育相关细胞开展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对整装原位杂交后的幼虫进行半薄切片,组织细胞结构保持完整,细胞轮廓清晰,能够清楚区分engrailed阳性细胞。观察表明,这些细胞具有较高的核质比,总体呈V形排列,且贝壳发育区中央部位与边缘部位的engraile...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一位在康沃尔海滩散步的英国男子发现沙滩上有一个造型奇特的树干,走近一看,却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个半死!原来,树干上长满了模样怪异的生物,这些怪物还能蠕动身体,看起来就像长满了密密麻麻的虫子。据悉,这根树干长约12米,树干上密密麻麻的东西并不是什么恐怖的外星生物,而是一种名叫"鹅颈藤壶"的生物。鹅颈藤壶在中国被称为"海瓜子""狗爪螺""海鸡脚",在西方人则被称作"来自地狱的鬼脚"。它们是一种藤壶类生物,长得很像贝壳,以捕食浮游生物为生,常  相似文献   

10.
几丁质是贝类贝壳的重要组成成分,在贝壳形成和生物矿化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对厚壳贻贝的贝壳和外套膜边缘三层褶皱进行形态和组织学观察,发现贻贝角质层壳膜是从外褶皱和中褶皱之间的壳膜沟中分泌,而外套膜三层褶皱间组织形态、细胞类型都存在较大差异。此外,本研究还从厚壳贻贝的角质层和贝壳层中提取并鉴定到β-几丁质成分,并构建了外套膜内褶皱(IF)、中褶皱(MF)、外褶皱(OF)的转录组文库,筛查出几丁质合成、降解、结合相关功能的三类几丁质相关基因,对其结构域和表达模式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几丁质合成酶基因以及β氨基己糖苷酶、二-N-乙酰壳二糖酶等几丁质酶基因主要在内、中褶皱表达,而壳三糖苷酶类的几丁质酶基因和几丁质结合蛋白基因则主要在外褶皱表达。在三褶皱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中,进一步发现内、中褶皱主要参与几丁质的生物合成,而外褶皱则主要参与调控几丁质结合、代谢、角质层色素沉着等过程。本研究揭示了外套膜三褶皱在几丁质合成、代谢、结合等功能方面的差异,其中外褶皱可能在厚壳贻贝的贝壳角质层的形成和色素沉着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有助于了解贻贝贝壳中的几丁质成分以及几丁质相关基因,为软体动物贝...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沿海的朝鲜鳞带石鳖Lepidozona coreanica,花斑锉石鳖Ischnochiton comptus,函馆锉石鳖Ischnochition hakodadensis,红条毛肤石鳖Acanthochiton rubrolineatus,异毛肤石鳖Acanthochiton dissimilis,平濑锦石鳖Onithochitonhirasei,日本花棘石鳖Liolophura japonica,网纹鬃毛石鳖Mopalia retifera,史氏宽板石鳖Placiphorella stimpsoni等9种石鳖贝壳的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9种石鳖中,除史氏宽板石鳖外,其它种的贝壳总长占体长比例都在80%以上;除2种毛肤石鳖外,壳板宽与体宽之比都达60%以上。红条毛肤石鳖壳板最窄,其壳板宽度只占体宽的45%;石鳖的头板、中间板和尾板中,嵌入片上的齿裂数具有种间差异,以头板区别最大;除朝鲜鳞带石鳖、花斑锉石鳖和函馆锉石鳖较多之外,其它6种石鳖的尾板嵌入片上齿裂数均少于3个;除函馆锉石鳖外,其它8种石鳖的中间板嵌入片上的齿裂均不超过2个;史氏宽板石鳖的中间板和尾板嵌入片上没有齿裂。另外,壳表面上的各种壳饰,壳板上的嵌入片、缝合片等结构特征也具有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12.
牡蛎是重要的养殖贝类,营固着生活,能聚集形成牡蛎礁,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成体长牡蛎为研究对象,将牡蛎从附着基上剥离下来,去掉其左壳腹缘端的表面鳞片并打磨平整,露出棱柱层,将其紧密粘合于水泥砖、橡胶片、磨砂玻璃三种固着基表面,背缘端用水泥固定,观察并记录牡蛎贝壳的修复及再固着情况。结果发现:左壳损伤后,在贝壳边缘会生长出新的透明壳膜,此时壳膜虽然会紧靠固着基表面生长,但却不能再次固着;将牡蛎从固着基上剥离下来,在三种固着基表面均未发现有“附着斑”形成。因此,为了进一步研究左壳损伤后贝壳修复的分子机制以及不能再次固着的原因,对长牡蛎左壳损伤后的外套膜转录组进行了分析,发现在损伤后的第1 d、第5 d、第9 d、第13 d、第17 d和第21 d,左侧外套膜中差异上调表达的基因显著富集在TGF-β等信号通路,而下调表达的基因显著富集在对温度以及对非生物刺激反应相关通路。通过基因表达数据,还发现壳损伤后Cgfmp、CgTyr、EGF-P1等与黏附相关的基因呈下调表达,这可能是导致成体长牡蛎无法再次固着的原因。长牡蛎贝壳损伤后再固着能力的研究,为贝类生物矿化、附着等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海兔海兔属软体动物。在头上有一对前触角及一对嗅角,全身色泽艳丽,在水中扇动着外套膜,翩翩起舞。壳已退化,遇敌能分泌粉红色麻醉液,雌雄同体。  相似文献   

14.
正巨型乌贼,又称大王乌贼、首席乌贼、霸王乌贼,为世界上存活的最大的无脊椎动物,是软体动物头足类乌贼目中最大的一类。最初,科学界并不太清楚巨型乌贼是否属于软体动物门。如果是这样,那么鼻涕虫、蜗牛、贝壳就要算作是巨型乌贼的近亲了。只是与这3门亲戚不同的是,乌贼是海洋生物,有一个由3颗心脏组成的循环系统和一个进化得很好的大脑,所以它被归入软体动物门下的头足纲,在这一纲里还有墨鱼、章鱼、鹦鹉海螺等。  相似文献   

15.
露齿螺科—新属、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光宇 《海洋与湖沼》1980,11(3):263-266
露齿螺科(Ringiculidae)是一群比较原始的有壳后鳃类软体动物。贝壳小形、坚固,在化石中保存较为完整,是中生代化石中常见的种类。在有些属中既有化石种又有现生种,这些种被称为“活化石”种类。至今,已发现的现生种类大多为暖水性种类,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海域;在温带海域也有少数种类分布。它们生活在潮间带到深海底,如Ringiculoides是深水属,见于2000—5500米的泥砂底,营底栖生活。  相似文献   

16.
崔梦露  郇聘  刘保忠 《海洋与湖沼》2021,52(6):1514-1520
软体动物的早期发育研究对于理解其发育及演化机制有重要意义。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笠贝(Lottia goshimai)的早期发育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笠贝早期发育过程十分迅速,受精后9 h左右即形成担轮幼虫,在24 h内发育为典型的面盘幼虫。扫描电镜下,可以观察到原肠作用中很有特色的外包式的细胞运动过程,并清晰地观察到前担轮环、贝壳形成区以及足原基的渐次发育。总体而言,笠贝的早期发育过程既体现了等裂型软体动物发育的典型过程(如外包式原肠作用),又展现出腹足纲动物的种系特异性特点(如贝壳的生长方向)。研究结果可以为深入解析笠贝早期发育机制提供基础支持。  相似文献   

17.
欢休 《海洋世界》2013,(6):30-31
牡蛎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水产养殖动物,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产于海水或咸淡水交界处。牡蛎一般固着于浅海物体或海边礁石上,以开闭贝壳运动进行摄食、呼吸。它的体形大多呈三角形,以左壳固着于岩石上,左壳凹,右壳平,长度从5厘米到30厘米不等。牡蛎的两壳形状不同,表面粗糙,多为淡黄褐色,杂有紫褐色或黑褐色条纹。牡蛎壳上有许多类似年轮的圈,每圈需要一年的生长,通过数这些圈,可以知道牡蛎的年龄。  相似文献   

18.
贝类动物因具贝壳而得名,又因身体柔软被称为软体动物。如果把化石种类计入在内,全世界共有贝类动物14.5万多种,是动物界中仅次于节肢动物的第二大门,包括无板纲、单板纲、多板纲、瓣鳃纲、腹足纲、掘足纲和头足纲等七大类。除瓣鳃纲有淡水种类和腹足纲有淡水、陆栖种类外,这七大纲的贝类都生活在海洋中。  相似文献   

19.
软体动物(简称贝类)是动物界第二大门类动物,它们都具有起保护作用的贝壳,身体分为头部、足部和内脏囊三部分。软体动物片分为五个纲,即多板纲、腹足纲、瓣鳃纲、掘足纲和头足纲。然而在海洋里有一类动物,它们的幼体过自由生活,成体终生附着在岩石、木桩、船体、动植物体或其他任何漂浮物体上,过着固着式的生活。它们没有象贝类那样的眼睛、触角和行走的足,但也有硬而厚的介壳来护身。它们有成对的附肢(足)、分成体节  相似文献   

20.
因为它们很会钓鱼,所以得此“渔夫鱼”之美名。“渔夫鱼”钓鱼的方法和手段,与我们人类十分相似,也离不开钓杆和诱铒,而且还要有不可缺少的耐性。在“渔夫鱼”的背部,长有一根长刺,这就是它的“钓杆”;长刺的末端长着一块很像蚯蚓的红色肉块,这就是“钓饵”。每当“垂钓”的时候,“渔夫鱼”总是把身体匍伏在海床上,或者隐蔽在石缝和海草中,仅伸出背上的“钓杆”,微微晃动末端的“钓饵”,静静地等待着鱼儿上钩。一些馋嘴的鱼儿看见这块类似蚯蚓的诱铒。便不顾死活地你争我夺起来。而“渔夫鱼”则把“鱼杆”及“鱼饵”一收一放,逗得鱼儿在它嘴边扑来扑去。这时候,“渔夫鱼”便突然张开大口,闪电般地把猎物吞进肚里。其实,“渔夫鱼”名目繁多,有叫“鹅鱼”的,还有叫“和尚鱼”的,更有叫“青蛙鱼”、“蝙蝠鱼”的。它们皆因精于钓鱼之道,而被统称为“渔夫鱼”。有意思的是,生长在加勒比海的“蝙蝠鱼”,钓鱼可从不用“鱼杆”,因为它们的身上长满了象水草一样的细长小肉芽,随着身体的晃动而上下飘摆,吸引一些小鱼前来啄食。而“蝙蝠鱼”则以突然袭击的动作,将小鱼一条一条地吞食掉。□鱼也“钓鱼”@李津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