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CAD到GIS的发展、CAD与GIS的区别、GIS的数据源,分析了CAD到GIS的数据转换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总结了为克服这些问题而在数据生产、转换的各个步骤上应采取的措施。最后提出几点CAD与GIS生产建设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从GIS工程到数字工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从GIS工程技术的发展过程出发 ,分析了GIS工程与数字工程的内在联系及发展关系 ,论证了GIS工程向数字工程转变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并通过数字工程的几个应用实例 ,对数字工程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随着GIS在中国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GIS专业,然而,每年从高校批量培养的GIS专业毕业生到单位工作后,发现自身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多数不能满足单位要求。这样的问题亟待引起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从开设GIS专业以来,不少专家学者就GIS人才培养方案做了相关研究和讨论,本文则从学生角度谈GIS人才培养。主要从国内外的GIS教育情况分析,说明我国GIS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随着GIS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的GIS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4.
从测绘学到地球空间信息智能服务科学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李德仁 《测绘学报》2017,46(10):1207-1212
回顾了从传统测绘学到当今地球空间信息智能服务科学的60年发展历程;总结了测绘学从模拟到解析再到数字化发展的3个重要阶段;介绍了GNSS、RS与GIS(3S)集成,从而形成了地球空间信息学的兴起;分析了数字地球时代地球空间信息学的发展,进而论述了当今智慧地球时代地球空间信息科学走向实时智能服务的最新进展,并对"互联网+"空间信息智能服务的3个发展水平进行了重点论述。可以肯定,在大数据时代传统的测绘学必将集通信、导航、遥感、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脑认知科学之大成,发展成为地球空间信息智能服务科学,为富国强军与利民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由于CAD与GIS的数据在结构上存在较大的差别,这使得CAD数据不能很好地满足GIS用户的需求;而目前大多数城市的基础地理数据是以CAD的数据格式存在的,所以大批量的数据转换变得尤为必要。主要介绍了目前进行CAD到GIS数据转换的几种方法,并结合克拉玛依市国土资源局实际,采用FME和Super Map Object二次开发方式相结合实现了克拉玛依市基础地形图的CAD到Super Map的数据批量转换。  相似文献   

6.
目前大多数现有的地形图都是基于CAD格式绘制、存储的,但是CAD格式在数据分析、管理和处理上受到限制,需要转换成GIS格式。本文对地形图从AutoCAD(.dwg)数据格式转换为MapInfo(mid/mif)GIS数据,从图层组织、数据要素管理和背景图形方面对各种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基于GeodataBase的CAD数据到 GIS的解决方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由于CAD系统与GIS在数据结构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使得其数据往往不能很好地满足GIS的要求。本文在分析目前CAD数据到GIS数据转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利用ARCGIS的GeodataBase数据模型,探讨了基础地形图和规划CAD数据在转入GIS数据库中的逻辑组织、分层设计和属性设计等解决方案。但要从根本上解决CAD数据到GIS格式数据的转换的问题,还是需要一个“国家空间数据格式标准规范”的出台。  相似文献   

8.
基于MAPGIS的CAD数据到GIS格式转换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CAD系统与GIS在数据结构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使得其数据往往不能很好地满足GIS的要求。本文在分析目前CAD数据到GIS数据转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利用MAPGIS的数据转换模型,探讨了基础地形图在转入GIS数据库中的逻辑组织、分层设计和属性设计等解决方案。但要从根本上解决CAD数据到GIS格式数据的转换的问题,还是需要一个"国家空间数据格式标准规范"的出台。  相似文献   

9.
刘伟  张海荣 《测绘科学》2007,32(4):177-178
由于AutoCAD系统与GIS系统在数据结构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使得其数据往往不能很好地满足GIS的要求。本文在分析目前AutoCAD数据到GIS数据转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利用GML提出一种新的数据格式转化方法,解决了GIS系统与AutoCAD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问题。并通过实践证明,该方法可以真正实现数据的无损转换。  相似文献   

10.
由于CAD系统与GIS在数据结构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使得其数据往往不能很好地满足GIS的要求。本文在分析目前CAD数据到GIS数据转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利用MAPGIS的数据转换模型,探讨了基础地形图在转入GIS数据库中的逻辑组织、分层设计和属性设计等解决方案。但要从根本上解决CAD数据到GIS格式数据的转换的问题,还是需要一个“国家空间数据格式标准规范”的出台。  相似文献   

11.
从数字地球到智慧地球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分析了数字地球的发展及其取得的成就,探讨了伴随着IT技术、通信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这一新的基础设施,设计了基于全IP架构的物联网的平台框架和典型应用,并展望了从数字地球发展到智慧地球的趋势和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2.
基于Geodatabase的CAD数据到GIS的解决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小成  焦道振 《四川测绘》2005,28(2):74-77,81
由于CAD系统与GIS在数据结构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使得其数据往往不能很好地满足GIS的要求。本文在分析目前CAD数据到GIS数据转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利用ARCGIS的Geodatabase数据模型,探讨了基础地形图和规划CAD数据在转入GIS数据库中的逻辑组织、分层设计和属性设计等解决方案。但要从根本上解决CAD数据到GIS格式数据的转换的问题,还是需要一个“国家空间数据格式标准规范”的出台。  相似文献   

13.
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实际应用需求的不断扩大,GIS软件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开始关注GIS数据的生产、应用和共享。EPS2008地理信息工作站是清华山维公司推出的一款优秀的GIS软件产品,EPS平台综合了CAD技术与GIS技术,实现从数字图到信息化的转变。本文主要从数据转换的角度出发,通过对CAD数据和EPS数据结构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论证了基于清华山维EPS地理信息平台软件跨平台转换的可行性、技术方法和工作准备,并通过实际案例,讨论了采用该方法实施数据转换的效果及特点。  相似文献   

14.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对信息数据进行收集、汇总以及处理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互联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水平的飞速提升,加之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生产需求的逐步扩大,推动了GIS技术的进步与完善,实际应用范围和领域在逐步扩大。就测绘工作而言,将GIS技术应用到其中,不仅可以保证测绘工作的精准度,还可以为信息技术系统建设奠定基础。本文主要研究了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探讨了该系统的优势和特点,并分析了在测绘过程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目的在于提高测绘质量。  相似文献   

15.
基于Geodatabase的CAD数据到GIS的解决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CAD系统与GIS在数据结构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使得其数据往往不能很好地满足GIS的要求。本文在分析目前CAD数据到GIS数据转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利用ArcGIS的Geodatabase数据模型,探讨了基础地形图和规划CAD数据在转入GIS数据库中的逻辑组织、分层设计和属性设计等解决方案。但要从根本上解决CAD数据到GIS格式数据的转换的问题,还是需要一个“国家空间数据格式标准规范”的出台。  相似文献   

16.
叶草 《中国测绘》2014,(6):80-83
从十六铺到外滩怎么走?55路乘两站,打车只要起步费。如今交通的便捷,使距离不再是问题。可是纵观上海从普通县城发展成国际大都市的历史进程,从十六铺到外滩却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市场需求看我国高校GIS教学改革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总结了GIS技术和高校GIS专业的发展,分析了GIS的学科特点和GIS教育的特点。进而在分析当前市场对GIS人才的需求状况及对GIS人才提出的要求的基础上,阐述了现有GIS教育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考试方法等方面提出了GIS教学改革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8.
从平台GIS到跨平台互操作GIS的发展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介绍了跨平台互操作GIS的基本概念、主要关键技术和目前的发展状况以及该技术在我国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李伟 《浙江测绘》2009,(4):19-20,36
CAD数据与GIS数据在结构上有很大差异。实际应用中存在数据格式转换的问题。本文在分析目前CAD数据到GIS数据格式转换问题的基础上,利用ArcGIS的Geodatabase数据模型,以道路规划图CAD数据为例,探讨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简述了数字地球概念 ,从技术的角度指出由数字地图发展到地理信息系统再到数字地球的必然性 ,同时介绍了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