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流体包裹体研究,结合沉积改造层控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从物质来源、成矿流体的迁移富集和成矿作用的物理化学条件三个方面探讨了我国沉积改造层控矿床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2.
铜陵地区层控矽卡岩型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条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夏元法 《矿产与地质》1999,13(6):338-342
铜陵地区层控矽卡岩型矿床,主要分布于中石炭统黄龙组白云岩段。研究分析铜官山、冬瓜山、天马山、新桥等矿区地质特征、成矿物质和含矿流体的来源后,认为该类矿床属同生沉积—岩浆热液叠加改造成因。  相似文献   

3.
管士平  李忠雄 《矿床地质》1998,17(Z6):1087-1090
该文较系统地讨论了康滇地轴东缘(四川段)不同含矿层位铅锌矿床的流体包裹体及其化学成分、氢氧碳同位素特征,阐述了本区矿床成矿流体性质、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成矿介质的来源,并简要对比了密西西比河谷型及层控改造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4.
秦岭式层控铅锌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秦岭地区泥盆系中的层状铅锌矿床命名为秦岭式层控铅锌矿床,它赋存于细碎屑岩—碳酸盐岩系中并具硅质岩型矿石建造。该类矿床属受改造的热卤水同生沉积矿床,据后期改造程度划分为弱改造型和强改造型两个基本类型。矿床改造的强弱取决于含矿岩系岩性序列的不同和硅质岩的多寡。通过与国外典型层控矿床对比,秦岭式层控铅锌矿床属广义的以沉积岩为主岩的海底喷气沉积矿床,介于以碳酸盐岩为主岩的喷气沉积矿床和狭义的以页岩为主岩的喷气沉积矿床之间,并自成一类——秦岭式层控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5.
广东马口黄铁矿矿床是粤北地区众多黄铁矿矿床之一的中型矿床,对其成因研究前人做了很多工作。随着对客观认识的不断深化,曾有岩浆热液、沉积改造(岩溶、构造改造)、沉积再造(交代)、层控沉积同生“再沉积”等不同认识。我们通过对矿石特征经宏观和镜下观察以及对硫同位素资料的分析之广认为该矿床是在多种作用下进行的,它经历了以沉积—成岩,区域变质—构造改造为主的和热液迭加及表生变化等成矿作用而形成的,属沉积—改造型的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6.
褶皱构造与层控矿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层控矿床是指那些成矿物质在同生沉积的基础上经后期地质作用改造而形成的、受一定地层层位、岩性和层状构造控制的矿床.在成因上属复生类矿床.沉积矿床或矿源层由于古地下热水溶液的改造而成层控矿床(沉积-再造型);也可由变质和混合岩化作用而成沉积-变质型;或是在沉积成矿的基础上受后期岩浆热液的叠加所致(沉积或沉积变质-叠加型).  相似文献   

7.
卢庆兰 《吉林地质》1990,9(2):39-48
辽河群层控铅锌矿床包括沉积变质的层状矿床、沉积—强烈改造的脉状矿床和沉积—变质(改造)—岩浆热液迭加改造的不规则矿床。这些矿床经历了漫长的地质作用,构成矿石的主要矿物方铅矿、闪锌矿、石英等的晶体形态、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微量元素、流体包体、同位素组成等标型特征和成因信息,揭示了成矿规律和各类矿床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而为在该区找矿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通过对抚松大营铅锌矿床同位素特征的研究,讨论了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性质、岩浆活动对成矿作用的影响,从而证明矿床成因属沉积—热液叠加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9.
南京栖霞山铅锌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鉴于南京栖霞山铅锌矿床尚未出现侵入岩体,故对其成因认识有中低温远成热液、深岩浆源热液、沉积-改造等观点。近年来,又有二元二次层控、叠生层控、沉积-热液叠加层控、多源层控等观点。笔者在综合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对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作用进行了研究,认为矿床应属壳源-后成层控矿床,并建立了栖霞山式铅锌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中朝古元古代层控铅锌矿床类型及其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如恒 《辽宁地质》1999,16(1):43-56
中朝古元古代层控铅锌矿床属海底喷气沉积铅锌矿床。以地层对比与含矿层位为基础,以铅,硫同位素为重要信息,结合后期地质事件对矿床的影响与矿床主要成矿阶段不同,将这类矿床划分4个类型;受变质沉积层控铅锌矿床,受改造沉积层控铅锌矿床,变质热液改造型层控铅锌矿床和岩浆热液叠生型层控锌矿床。  相似文献   

11.
吉林荒沟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守忠  孙超  黄林日 《地质与资源》2005,14(1):37-42,70
吉林荒沟山铅锌矿床赋存于中元古界老岭群珍珠门组白云石大理岩中,层控特征明显.通过对矿床地质、成矿元素Zn/Pb比值、方铅矿和闪锌矿中的微量元素、硫和铅同位素组成特征、矿物包裹体成分特征、矿源层特征等的讨论,认为本矿床为一沉积改造型层控矿床.沉积作用是本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基础,改造作用是形成本矿床的主要因素.珍珠门组是提供成矿物质来源的重要矿源层.  相似文献   

12.
吉林荒沟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吉林荒沟山铅锌矿床赋存于中元古界老岭群珍珠门组白云石大理岩中,层控特征明显.通过对矿床地质、成矿元素Zn/Pb比值、方铅矿和闪锌矿中的微量元素、硫和铅同位素组成特征、矿物包裹体成分特征,矿源层特征等的讨论,认为本矿床为沉积改造型层控矿床.沉积作用是本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基础,改造作用是形成本矿床的主要因素.珍珠门组是提供成矿物质来源的重要矿源层.  相似文献   

13.
托克赛中型铅锌矿位于西天山成矿带赛里木微地块。矿床成矿过程划分为喷流沉积、变质改造和岩浆热液3个时期。喷流沉积期具典型SEDEX矿床特征,"岩控性"与"层控性"明显,成矿流体以海水为主;变质改造期发育富液相包裹体,包裹体均一温度210℃~271℃,w(NaCleq)为12.7%~13.6%,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变质热液;岩浆热液期发育富气相、富液相和含子矿物包裹体,包裹体均一温度190℃~341℃、w(NaCleq)为4.8%~40.8%,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与大气水的混合。矿床的矿源层形成于古元古代的海底喷流沉积环境,后期经历了变质改造和岩浆热液叠加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西成矿化集中区泥盆系海底热水沉积型和热水沉积-改造型矿床中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认为赋存在海相富有机质沉积层段中的两类矿床,其中的有机质富集作用与泥盆纪海底热水流体活动有关,且热流体活动导致菌藻类微生物繁盛,是沉积物中有机质富集的主导原因.  相似文献   

15.
滇西笔架山锑矿床地质特征与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佟子达  张静  李腾建 《岩石学报》2016,32(8):2379-2391
滇西巍山笔架山锑矿床位于三江复合造山带之兰坪-思茅盆地中段,属于巍山-永平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体主要赋存在黑惠江背斜上三叠统碳酸盐岩-泥页岩建造中,矿体严格顺层产出。热液成矿期可进一步分为两阶段,Ⅰ阶段以发育辉锑矿与萤石为标志,此阶段为矿化主阶段;Ⅱ阶段发育萤石-石英-碳酸盐,无锑矿化;表生期发育次生氧化物锑华等。笔架山锑矿床脉石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类型单一,以发育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为主。Ⅰ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145~185℃,Ⅱ阶段集中在125~155℃;各阶段流体显示中低盐度特征(多6%Na Cleqv)。矿床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及同位素综合分析表明,笔架山锑矿床显示层控沉积-改造型热液矿床的特征,硫、锑成矿物质主要来自研究区上三叠统三合洞组和挖鲁八组地层,而与萤石沉淀有关的流体可能来源于地层建造水或盆地卤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层控改造型金锑钨综合矿床的成矿特征与成矿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金锑钨综合矿床的分审、矿床类型及其演化特征,对其中主要矿床类型(层控改造型)的成矿地质特征作了较详细的讨论,笔者认为层控改造型金锑钨综合矿床包括沉积改造型和沉积变质型两大类,为同一成矿系列产物。这类矿床的形成经历了矿源形成与后期改造作用两个阶段,矿床的成矿演化与地壳演化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7.
层控矿床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层控矿床是目前国际矿床学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它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层控矿床的含义和分类,现今还缺乏统一的意见。我们认为,固体矿床可分为内生、外生和复生三大类。后者经历了多次不同的成矿作用。层控矿床应限于在复生矿床这一大类范围之内,是指那些成矿物质在同生沉积的基础上经后期地质作用的改造而形成的、受一定地层层位、岩性和层状构造所控制的矿床。在全局上,矿床成带状、层状,而在局部则既有层状、也有脉状和不规则状。它具有同生沉积的特点,也具有后期热液成矿的特征。这类矿床混淆了内生成矿和外生成矿的严格界线,所以长期对该类矿床的成因都是有争议的。有人把基本上未经改造的外生矿床和某些内生矿床都划为层控矿床,这样未免把范围过于扩大化了,使层控矿床无所不有、包罗万象。如此,势必使矿床分类造成混乱。  相似文献   

18.
湘西西安白钨矿矿床的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万嘉敏 《地球化学》1986,(2):183-192
使用微量元素、同位素和矿物包裹体等方法对湘西西安白钨矿矿床进行了较详细的地球化学研究。认为该矿床属于沉积-改造型层控矿床,并阐述了矿床的矿源层、成矿时代、成矿条件及控矿因素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吉林白山市大横路Cu-Co矿床变质成矿流体特征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大横路Cu-Co矿床为一产于元古宙老岭群大栗子组变质地层中的新类型层控矿床,矿床形成经历了沉积成岩成矿、区域变形变质成矿两期主要成矿作用过程。对变质热液期形成的石英、方解石等矿物中发育的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为一中低温、以H2O为主、含CO、CO2、N2及Cl^-、HCO3^-、SO4^2-、HS^-、CH4、C2H4、C3H8、C4H6等有机质的盐水溶液,早期成矿流体盐度ω(NaCl)可高达45.72%,晚期热液盐度ω(NaCl)为2.06%-12.53%。反映在来源上,早期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变质热液,晚期则有大量大气降水参与。变质热液成矿作用对Cu-Co工业矿床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简论中国层控铜铅锌矿床的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崔彬 《现代地质》1996,10(2):231-234
摘要:层控矿床是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沉积作用的综合产物,按其大地构造环境和沉积建造可划分为4大类、13个亚类。层控矿床的稳定同位素组成按这一分类呈明显的规律性。不同建造中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与其来源有关,并随后期叠加改造作用的增强而趋于均一。铅同位素组成反映了时代由老变新,由正常铅-混合铅-异常铅的演化规律,μ值也有增大的趋势,由幔源铅逐渐向壳幔混合型过渡。其含矿流体氢、氧同位素组成为建造水,显示了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在不同建造类型中存在着较大差异,并随后期叠加改造作用的增强向混合含矿流体方向演化。总之,层控矿床的稳定同位素组成,其背景值反映了原始沉积环境,并明显地受沉积建造类型控制,后期叠加改造作用也可造成同位素组成的不同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