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加快国土资源管理职能转变,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从2013年11月14日开始,浙江省国土资源厅陆续委托下放包括农用地转用及土地征收、调整〈撤销〉建设用地批文盘活批而未供土地转用指标、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立项及拆旧区调整审批等方面的审核审批权限。嘉善县作为土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首批委托下放试点县,积极探索科学配置审批权,主动做好行政审批层级一体化下放事项承接工作。截至目前,该县共批准15个建设用地报批批次,项目219个,用地2157.8亩。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市铁西分局核实2007年以来已批未供未用土地情况,认真梳理建设用地的审批、实施方案审核、征地拆迁和供应利用情况,将以系统数据为准进行汇总分析,适时向全国公开通报,作为土地计划下达和用地审批的依据。该分局严格执行用地政策,促进批而未用土地的有效利用。报国务院批准的2007、2008年度城市新增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辽宁省凤城市以荣获全国首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为契机,加大征地实施力度,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土地批后供应率大幅度提高。一是坚持各负其责,对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工作实行齐抓共管。凤城市政府成立了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工作领导小组,按照"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二是坚持未雨绸缪,做好建设用地转用征收及供地前  相似文献   

4.
现行土地审批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审批是指将农用地、未利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并依法供地的一种审批方式,土地审批中,绝大多数是以征地审批形式出现的。我国现行土地审批制度于1999年月1月1日施行至今,其规定散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征用土地公告办法》、《国土资源听证规定》及各省、市、自治区制定的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  相似文献   

5.
正4日3日,商丘市睢县国土资源局国有建设用地批后监管中队正式成立。据了解,这支国有建设用地批后监管中队的主要职责有五项:一是加强新增建设用地征收管理工作。二是检查建设用地是否按照"两公告一登记"等规定依法履行征地批后程序,是否及时足额兑付征地补偿安置费用,安置工作是否落实等。三是检查新增建设用地是否按照县政府批准的供地计划、供地方案和城市规划要求及时供地;划拨土地在供地前是否取得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相关附图、附件;出让土地在供地前是否取得了规划设计条件;土地登记前是否取  相似文献   

6.
正建设用地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现象是土地利用管理中绕不开的问题。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专门的规章制度和具体措施来加强处置,但是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依然是"查而不尽"。近年来,全国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规模仍然在增加。据统计,2017年全国人均城镇工矿用地约145平方米,远高于国家标准。浙江省委、省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切实加强对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的处置。从2014年开始,连续5年召开全省节约集约用地会议,先后出台了浙江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办法》等一系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金华市婺城区通过深入推进"空间换地"和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加大对批而未供土地、低效用地的处置力度,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推动节约集约用地的政策措施,成效较为明显。以2016年为例,婺城区完成消化批而未供土地面积1000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面积700亩,完成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  相似文献   

8.
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和农用地、未利用地转用是提供可建设用地的重要手段,这两项行为的审批也是土地管理的重点内容.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征地审批和转用审批基本是同步进行的,而近期一种"征转分离"管理模式却迅速在土地管理和研究领域受到推崇,国家也在天津滨海新区等地区开展了改革试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9.
为统筹做好用地保障,促进发展,2012年下半年以来,桂林市率先在广西开展批而未用土地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对全市范围内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的土地进行全面摸底、清理消化。短短半年多时间,全市2007~2011年依法取得的新增建设用地征地率由原来的86.09%提高到91.3%,供地率由63.78%提高到78.85%。对批而未用土地"开刀",有效盘活了一批闲置土地,拉动了桂林新一轮经济提速,促进了桂林世界旅游城  相似文献   

10.
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系统搜集、整理的是国有土地出让供应计划、经济适用房供地计划、国企改制土地处置信息、批次转用建设用地信息、土地供给隋况等相关土地市场信息。运用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系统的统计分析功能,统计出新增、存量土地在土地供应中所占的比例、各用途土地供应结构、批而未供土地面积等相关内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在全县经济总结表彰工作会议上,高唐县国土局被授予促进跨越赶超优质服务一等奖。2013年,该局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确定的"东融西借、跨越赶超,建设冀鲁豫三省交界科学发展先行区"这一总体目标,紧扣全县经济发展脉搏,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科学利用土地管理政策,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地用地保障和优质高效服务。(1)发展用地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一是征地总量创新高。共报批城镇建设用地审批手续11个批次,征地面积4675亩,同  相似文献   

12.
《浙江国土资源》2014,(2):24-24
为督促地方政府切实解决好涉及群众土地权益的矛盾,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在2013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开展了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专项督察工作,采取5项措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一是严格执行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控城镇建设新增用地。对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新增建设用地不予审批。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推进,土地需求不断加大,与此同时城镇建设用地管理中的重审批、轻监管问题突显,地方政府为拉动GDP盲目圈地,用地企业囤积土地,土地利用粗放、低效甚至闲置,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现象时有发生。为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成为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省以下国土资源部  相似文献   

14.
正建设用地审批、土地供应、土地利用评价考核和供后监管是国有建设用地有效利用的基本保障程序。近年来,建设用地审批完成但未供应的土地日渐增多,导致大量批而未供土地囤积。面对一边是日趋严峻的土地供需矛盾,另一边却是不降反增的批而未用土地总量的情况,就需要政府严格规范土地管理,加大力度,多管齐下,提高农用地征转后的土地供应比率,促进  相似文献   

15.
正我省今年将开展批而未用土地清理专项行动,针对44.94万亩批而未供土地等问题,加快完善手续,规范用地管理。批而未供土地,是指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手续已经办理并获批,但迟迟没有供应出去的土地。省国土资源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土地批而未供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批而未征,一种为征而未供,均会导致大量土地资源长年处于"晒太阳"状态,  相似文献   

16.
征地难的原因和对策--以百色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原因 征地难是参加征地工作的同志共同的感慨。征地为什么这么难,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有些用地单位法制观念淡薄 一些用地单位在审批机关审批前就要求征地用地,而某些领导以加快建设为由,指令国土部门征地、交地,造成未批先用的违法行为,由于违法,就引发一系例问题:一是无法按“一登记两公告”程序实施,导致程序违法,征地人员手中无尚方宝剑,不能理直气壮地说服群众;二是由于急于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入,我国的土地供应从国有土地无限期、无偿使用到新《土地管理法》实施后的有限期、有偿使用,发展到现在的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得到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国有建设用地供应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作用更加凸显。在保护资源、保障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新形势下,如何改革土地供应制度、完善供地工作机制和保障科学发展,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关键所在。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现行供地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革和完善土地供应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推进,多数建设项目需要通过政府征用土地的方式供应建设用地,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现行的征地制度与城镇建设的需求以及被征地农民的权益保障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这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以来,广西百色市国土资源局全力推进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力度,成效显著。一是加快土地征收,编制供地计划。对批而未征的土地,该局增加征地力量,深入征地一线,积极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加快土地征收进度;对征而未供的土地,根据《百色市城市总体规划》《百色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近期建设规划所确定的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合理编制《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二是调整供地结构,提高用地效率。该局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大对土地供应结构的调整力度,充分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鼓励企业对城镇低效用地进行再开发利用,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背景下中国现行的征地制度、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体制以及农地承包制度存在大量问题。这些土地制度已经严重损害到社会弱势群体——农民的权益,以致群体上访事件履履发生,给社会稳定埋下了隐患,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本文将在讨论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既有土地制度面临的主要矛盾与挑战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土地制度,提出未来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