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志们!南方各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经过七天的紧张活动,今天就要结束了。这样的会议在南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中还是第一次,参加会议的有各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还有中央及各省的水利电力、农业、冶金、工业设计院等兄弟部门及本部储委、出版社和新疆队的代表参加,代表人数共172人。会议收到各种经验交流文件132个,其中工程地质方面90个,水文地质方面42个,因限于时间,在会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动态     
苏联召开矿水和热水水文地质工作者会议 1959年6月24日至26日。苏联地质保矿部地质专家委员会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分会召开了苏联矿水和热水的科学研究工作及勘探工作的研究程度和进一步发展的状况的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各地方地质局的水文地质工作者。全苏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及苏联地质保矿部全苏地质勘探科学研究所的代表,参加会议的还有苏联科学院水文地质实验室,各共和国的科学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地质学会第10次工作(基层)会议于1992年11月12—14日在温江召开,有全省各地(市)州学会、专业委员会和基层学会的95位代表参加。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以14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搞活学会工作。 会上传达了中国地质学会70周年庆祝活动的盛况;报告了80年代我国地质科学发展状况;还邀请了参加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代表及赴法考察专家作了报告。与此同时介绍了上级科协、学会和兄弟学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委员会首届学术会议于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二日至十日在苏州召开。这次学术会议是我国工程地质界一次空前的盛会。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各生产部门,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共二百人。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地质部、国家建委,苏州市科协等部门的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并给予了具体帮助和指导。这次会议是在全党全国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新形势下召开的,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它将是我国工程地质事业发展吏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5.
全国环境工程地质专题学术座谈会于1982年11月11日至15日,在湖北省孝感县举行。这次座谈会是由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在湖北省地质局的大力协助下组织召开的。参加会议的代表为124名。会议共收到论文38篇,论文的内容较为广泛。座谈会着重讨论了环境工程地质学的科学概念、研究方法以及我国当前研究的重点并交流了已有工作经验,对推动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质学会首届工程地质学术会议于1979年11月2日—10日在苏州召开。这次学术会议是我国工程地质界一次空前的盛会。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许杰同志亲自到会指导并为大会致开幕词。参加会议的代表共二百人。大会收到论文317篇,反映了我国工程地质学的水平和欣欣向荣的景象。会议进行了大会论文宣读和小组中心议题发言及讨论。通过这些学术活动,与会代表广泛交流了学术  相似文献   

7.
于1986年10月8日至12日在安徽省屯溪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地矿部系统有关单位,并邀请了国家计委、煤炭、冶金、有色、化工、核工、建材、全国储委等有关部门,共45个单位103名代表,收到总结材料56篇。 会议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的主要成绩,基本经验和存在问题,并就一些重大的工作问题和改革问题展开了讨论。会议认为:矿区水文  相似文献   

8.
在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好形势下,为进一步落实北戴河冶金工作会议和重庆冶金地质改革会议精神,总结与交流1984年探矿和安全工作的经验,部署今后三年的探矿、安全工作任务,冶金部地质局于1985年3月11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了冶金地质探矿和安全工作会议. 参加这次会议有:冶金部各勘探公司主管生产的经理和探矿、安全工作的负责人,施工队和机台的代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以及探矿技术人员代表,共计131人. 会议听取了15个大会典型经验介绍,并进行了分组交流和讨论. 冶金部地质局副局长曾晓东同志做了题为“勇于改革,赶超先进,把冶金地质探矿和安全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工作报告.报告回顾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于1981年11月13—17日在北京召开了首届岩体力学座谈会。会议代表共122人,收到论文52篇。会议是委托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筹备和主持的,并得到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会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张咸恭教授就工程地质和岩体力学发展方向问题  相似文献   

10.
同志们: 筹备已久的冶金地质找矿成果奖励及经验交流会议,今天开幕了.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冶金地质系统找矿有功单位的代表,各地质勘探公司的负责同志和主要野外队的代表,黄金工程兵部队的代表,以及冶金地质有关科研、教学单位的代表,共计350多人.此外,还邀请了涂光炽、徐克勤、黎彤等著名专家到会指导,国家经委、国家计委的同志也参加了会议,我们对他们不辞劳苦莅临会议,表示热烈地欢迎.  相似文献   

11.
这次讨论会是由国工程际地质协会和葡萄牙地质工程学会联合发起,由葡萄牙国立土木工程实验室主办的。会议于去年9月在里斯本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共约250人(其中外国代表约120人)。这些代表中有三分之一是工程建筑技术人员。工程设计和施工专家对工程地质工作愈来愈重视,这是最近工程地质学术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 全国水情工作会议于2001年4月17~19日在西安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流域机构水文部门的分管领导及水情处(科)长,有关高校、科研单位、水文仪器厂和水电厂的代表共113人参加了会议。水利部副部长周文智为大会发来了贺信,陕西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嘉桢、陕西省水利厅厅长彭谦等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派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全国防办主任工作会议及全国水文工作座谈会议精神,总结1999年和2000年的水情工作,表彰先进,研究新形势下水…  相似文献   

13.
第一届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站工作会议今天在包头市正式开幕了。这次会议是在伟大整风运动和全国工农业大跃进取得绝对胜利的基础上召开的;这样的全国性会议能在内蒙自治区召开,我个人感到非常荣幸。这次会议全国各省到会的代表计80人,其中还包括各兄弟部门参加会议的代表,我代表地質部和内蒙地质局向各位远道而来的代表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这次会议能够顺利的召开,也是与内蒙自治区和包头  相似文献   

14.
继1979年首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第二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于3月20日至26日在成都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各部门的代表约400名。四川省和成都市的有关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省政府的领导同志向大会致词祝贺,希望我国工程地质工作者对四川省和全国的建设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各有关部门对会议的筹备和召开给予了巨大的帮助和支持。开幕式后,煤炭、科学院、城建、水电等系统的同志作了专题发言。按约350篇文章的内容,分为若干专题进行了综述报告。随后,  相似文献   

15.
西北、内蒙六省(区)第二次地下水长期观测研究协作会议,在甘肃省武威县召开。参加会议的除六省(区)代表外,还邀请了兄弟省有关科研和大专院校的代表共八十二人。水利部也派人参加了会议。 这次会议总结交流了各地在地下水观测研究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写稿须知     
1.“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月刊主要是介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者在野外工作、教学工作,及研究工作中的经验与体会,介绍苏联及其他国家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方面的新理论与新经验,以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科学在国内外发展的动态及方向,以达到相互学习,吸取国外经验,提高我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人员的工作能力与理论水平的目的。同时为了帮助初参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的同志向科学技术进军,  相似文献   

17.
六月中旬,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在宜昌召开了中南地区地质科技情报工作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省(区)地质局的代表,地质科学院情报研究所的同志到会指导,并邀请了冶金部中南地质研究所的代表参加会议。通过学习讨论,初步明确了科技情报工作的重要性、地质科技情报工作的方针任务。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市地质学会联合举办的“全国地面沉降学术讨论会”于去年11月24日至30日在上海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来自全国各地及上海市有关科研、生产和教学单位的专家、教授,也有年富力强的年青专家和热心学术工作的各级领导同志共135名正式代表和15名列席代表。这次会议共收到57篇论文和5篇译文,其中关于地面沉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研究论文14篇,运用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地震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6月15日至17日在福州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省各地市地震学会、工作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和挂靠单位的正式代表78人,来自福建省气象学会、学会研究会等兄弟学会、省地震局各部门和上一届理事会的理事长等特邀代表30人,省科协、省社团办、省地震局领导光临大会指导。  相似文献   

20.
1988年4月5~8日,冶金部地质局在成都召开了冶金地质探矿、安全工作会议。会议的目的是贯彻落实冶金地质工作会议精神,总结1987年冶金地质探矿和安全工作经验,表彰先进,号召全体职工奋创探矿生产全国一流水平。参加会议的有冶金部安环司、各冶金地质勘探公司的负责同志和各先进队、先进机台的代表,以及有关研究院所、专业公司、学校、武警黄金部队指挥部、《地质与勘探》编辑部的代表,共78人。会议听取了冶金部地质局副局长成辅民同志所作的题为“深化改革,确保安全,奋力争创全国探矿生产一流水平”的报告。 (一)报告首先估计了冶金地质工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