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吉林省第四纪冰期的划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吉林省东西横跨长白山脉和大兴安岭山脉的中段。五十年代以来已陆续出现了这些地区第四纪冰川遗迹和冰期划分的报道。本文拟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这些地区第四纪冰期划分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中国第四纪冰期划分改进建议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6
由刘东生主持1位研究者提出的"以气候变化为标志的中国第四纪地层对比表"一文发表已近2a,其中由施雅风执笔第四纪冰期与海洋同位素对比部分.由于新情况的出现,需作适当改进:1)周尚哲等应用ESR测年确定祁连山北坡摆浪河源中梁赣海拔299m,高出现代河床500m处冰碛年代为42.9ka BP,天山乌鲁木齐河上游高出河床200~300m的高望峰阶地冰碛样品ESR测年为477.1ka BP和459.7ka BP,均相当于MIS 12阶段,该阶段国际上对应Kansan-Mindel冰期,与MIS 2、MIS和MIS 1都是100ka周期δ18O值特低时期;2)古里雅冰芯记录中相当于MIS3b阶段,δ18O值折算温度比现代低5℃左右,已经发现台湾雪山山庄期冰碛TL年代为(44.25±3.72)ka BP,天山乌鲁木齐河谷一处冰碛ESR年代45.9ka BP,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和兴都库什南坡测定对应此时段冰川前进更为显著,初步检查亚、欧、北美、南美和澳洲12个地区23个地点相应于MIS 3b冷期冰川前进规模均超过MIS 2阶段,即常说LGM时,推测MIS 3b的降温值虽不及MIS 2,但降水较多,有利于冰川发展;3)MIS 3a暖期,不仅青藏高原异常暖湿,而且中国全境的降水量普遍高于现代,并有较大范围的海侵与仅低于现代海面8~10m的高海面,气候环境实际达到间冰期程度.上述3点应补充入中国冰期划分表. 相似文献
3.
念青唐古拉山中段第四纪冰期划分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念青唐古拉山脉呈NE和近EW走向,其主脊海拔6 000~7 000余米,第四纪冰川活动强烈.根据第四纪地层剖面、地层层序、地质地貌特征及其相互接触关系,在念青唐古拉山中段可清晰地划分出3期冰期,从新到老依次为:拉曲冰期Q3、爬然冰期Q2~3、宁中冰期Q2~1.每次冰期及间冰期沉积物中的砾石及其岩性、砾态、沉积厚度、风化程度等都有明显区别.另外,还对老冰期与冰碛层、各次间冰期和本区冰期与其他地区冰期对比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贡嘎山第四纪冰川遗迹及冰期划分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在对贡嘎山现代冰川和古冰川考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定位观测分析,对该区第四纪冰川遗迹进行了深入讨论,划分出三次冰期,即中更新世早期的倒数第三次冰期,中更新世晚期的倒数第二次冰期和晚更新世的末次冰期,以及全新世的新冰期和小冰期。提出在早更新世时,由于山体未达到当时冰川发育的雪线高度,所以未发育冰川;中更新世早期的冰期冰川为半覆盖式冰川类型,规模不大;中更新世晚期的冰期冰川是本区最大冰川作用时期,形成网状山麓冰川,东坡冰川曾达磨西台地;晚更新世冰期冰川以山谷冰川为主,以后规模逐次缩小。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第四纪冰川冰期主要是根据第四纪冰川遗迹的侵蚀-沉积地貌特征和沉积物的物理化学风化程度的差异划分的相对年代;80~90年代开始有放射性碳和地衣法的测年;90年代以后,采用热释光和电子自旋共振技术测年,获得了我国第四纪冰川的一些数值年代,划分了5次冰期,其时代初步定为:小冰期Ⅲ(1871±20A.D.),小冰期Ⅱ(1777±20A.D.),小冰期Ⅰ(1528±20A.D.);新冰期Ⅲ(1550±70aB.P.,1580±60aB.P.),新冰期Ⅱ(2.8~2.5kaB.P.),新冰期Ⅰ(3.1kaB.P.);末次冰期Ⅳ(YD)(11.5~10.4kaB.P.),末次冰期Ⅲ(24~16kaB.P.),末次冰期Ⅱ(56~40kaB.P.),末次冰期Ⅰ(73~72kaB.P.);倒数第二冰期(相当于MIS6~10),Ⅲ阶段(154~136kaB.P.),Ⅱ阶段(277~266kaB.P.),Ⅰ阶段(333~316kaB.P.);倒数第三冰期(相当于MIS12~16),Ⅱ阶段(520~460kaB.P.),Ⅰ阶段(710~593kaB.P.)。未来的研究趋势是采用宇宙成因核素暴露年代方法和光释光技术在更大的空间尺度上对冰川地貌精细定年,分析第四纪冰川发育的空间差异和异时性机制。 相似文献
6.
7.
神农架是中国第四纪地质环境演变的热点地区之一。本文通过对第四纪冰川地貌、冰碛残迹及二者关系研究,提供了本区第四纪古冰川发育的多方面证据。神农架地区在第四纪时期曾发生三期冰期和两期冰缘期,即松柏冰期、木鱼坪冰期、龙潭冰期、松香坪冰缘期、神农架冰缘期。本文首次系统地建立了本区第四纪气候地层系列. 相似文献
8.
巴塘海子山地区第四纪冰期的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冰碛地貌组合、砾石风化程度、古壤层、相互穿切关系及岩石化学成分、重矿物特征、草原指数等,认为本区可划分出三次冰期,并作了简单对比。 相似文献
9.
10.
砂岩的结构和组构与沉积环境中水动力条件关系密切。砂岩组构指碎屑颗拉聚集成集合的方式,包括颗粒的定向和填集。填集是不定向的,指矿物颗粒在岩石中的分布或聚集形象(美国地质学会编的《地质辞典》)。填集一般有两种“形象”,一种沉积物是完全由粒度均一的球休的颗粒所组成。在这种极为理想的情况下,已证明有六种颗粒无定向排列的“形象”,其中主要是最疏松的立方体填集和最紧密的菱面体填集,此外尚有随意的填集。 相似文献
11.
第四纪地质学是同许多科学部门密切的相互联系着,必须综合的探用各种有关科学部门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解决各方面的问题,本报告的内容主要是从土壤学,特别是古土壤的研究提出对地层成因类型和古地理环境方面的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12.
松潘黄龙自然保护区第四纪冰川遗迹十分发育,在三岔子一带冰碛物出露齐全、保存完好。通过剖面的测制,再结合孢粉、ESR测年样等成果综合研究,将该地区划分为四次冰期,三次间冰期,Ⅳ个孢粉组合带。阐明了冰川活动与成景作用关系密切,黄龙钙华景观的雏形是在中更新世末形成,大量钙华堆积形成了晚更新世。 相似文献
13.
西藏札达盆地及周缘高山区第四纪冰川遗迹与冰期的初步划分和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札达盆地及周缘高山区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分布广泛,类型齐全、发育连续.特征的冰碛及冰水堆积地貌有:冰水堆积平原或冰水堆积平台、冰碛丘陵等.挤压构造遗迹有:褶皱、断裂表皮构造、压坑、压裂构造、变形砾石等.ESR年代测定结果表明,冰碛形成的最大年龄为2.33Ma.依据冰碛、冰水堆积的特征、分布和形成年代等,区域冰川发育由老到新可划分出:7次冰期、6次间冰期、1次冰缘期、1次新冰期.该区是目前所知青藏高原第四纪冰川遗迹发现最多、保存最全和发育最连续的地区,为青藏高原地区的第四纪冰川演化研究、冰期的划分和对比、古气候古环境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际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喜马拉雅山又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在那里,群峰争妍、白雪皑皑、山高谷深,地势极为险峻,藏族人民称她为“冰雪的家乡”。它的上升对我国和亚洲北部地区的气候和自然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也是研究第四纪气候变迁的理想阵地。长期以来,关于本区复杂多变的古气候等问题曾引起了中外学者们的广泛注意。 相似文献
15.
河西走廊是指甘肃省西都祁连山以北、龙首山-合黎山-宽台山(统称走廊北山)以南的北西西向狭长平原。这一平原在大地构造上属于北祁连地槽的山前拗陷,在这拗陷盆地里堆积着巨厚的第四纪地层;其中并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所以研 相似文献
16.
根据近年来大量资料和信息及野外实地考察,笔者对第四纪冰期成因进行了讨论,文中引述大量资料表明:米兰柯维奇为冰期形成理论找到了确切的地质证据,天文因素与地壳变动及反馈作用的叠加是目前对第四纪冰期形成原因的最圆满的解释;并对大陆冰流次数与深海沉积所反应的冰期旋回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18.
目前对于变质岩,尤其是构造复杂的前寒武纪变质杂岩,在划分和对比方面存在不少问题.诸如:在一个不大的地区内建立了过多的群,有人粗略估计,仅河南省境内的东秦岭部分所建立的群一级地层单位就不 相似文献
19.
西藏南部地区中新生代盆地原型的划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板块构造观点,将西藏南部地区中新生代盆地进行分类,时间上以雅鲁藏布缝合带形成为界,空间上强调南侧北喜马拉雅被动大陆边缘,北侧冈底斯活动大陆边缘,共划分出10个类型的盆地原型,并对其特征作了一定的概括。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