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文在收集、分析、整理大量精神类疾病病例的基础上,结合多年天气气候的年、季、月、日的变化规律,分析阐述了主要气候要素的气压、气温、湿度和风的变化对精神类疾病发病及复发的影响和相互关系及原因,并选取日平均气温、气压、湿度及风力等变化为因子,建立了一套较为客观的预报方法和服务指标,为科学预防和减轻精神类疾病的发生和复发提出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气候图和农业气候图是气候学和农业气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气候图是获得某区域气候要素和农业气候条件及农业气候资源的基本途径之一。这种气候图从气候对地形特征的依赖性出发,分析气候要素和自然界中的土壤、植被、径流等各种成分相互间的联系。阿·伊萨钦科把自然地理学绘图分为二部分:1.广义地讲,就是绘制各种图的总和。在图上表示出各种自然——地理成分,包括地貌、土壤、植物。2.狭义地说,就是地理综合体或景观在图上的反映。因此,在广义上应该承认气候图是物理地图的一部分。气候图可以看作反映局部地势的资源图,也是系统自然资源图的一部分。在绘制气候图之前,必、须先标明种类,  相似文献   

3.
空气的温度 (简称气温 ,下同 )是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地面观测中测定的是离地面 1 .5m高度处的气温。气温是国民经济建设中必须考虑的重要环境参数 ,它与国防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从大气科学的角度讲 ,气压、气温和湿度是重要的三大气象要素 ,由于它们的变化 ,导致一系列的风、雨、雪、冰雹等天气现象的发生。1 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表示气候总的冷热状况。西北地区年平均气温一般在 0~ 1 2℃之间。总的分布特点是东南高 ,西北低 ;平原高 ,高山低。它的分布明显受到海拔高度和地形影响。陕西安康可达 1 5 .6℃ ,是年…  相似文献   

4.
根据三明市1959~2009年51年间主要气候要素及极值的年序列(共13个),通过趋势分析,研究了三明市气候要素及极值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三明市4项气温要素(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前3项表现出一致的缓慢升温趋势,而极端最高气温则表现出降温趋势;4项降水要素变化中的3项(降水量、最大日降水...  相似文献   

5.
百叶箱内外气温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海洪  凌颖  董蕙青 《气象》2003,29(12):25-28
利用新增的气温观测资料和常规气象资料,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南宁市百叶箱内外气温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两者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等要素在季度、月际、日变化比较中有较大差异。进一步分析表明,两者的差异与云况、湿度、降水等气象要素密切相关。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百叶箱外气温的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气温空间分布回归模型及月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建  张勇 《四川气象》2006,26(2):17-18
在利用G is进行立体农业气候区划时,常用气候要素与地理参数的多元回归方程推估地表栅格尺度气候要素的空间分布。在多元回归方程中,气候要素随地理参数经度、纬度和高度变化的系数,即要素在三维地球表面不同方向上的变化梯度,对气候要素的空间分布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利用四川省157个气象站的各月累年平均气温,建立了它们与地理参数的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月平均气温空间变化梯度随季节变化的特点,这对利用G is建立气温空间分布的栅格图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利用Gis进行立体农业气候区划时,常用气候要素与地理参数的多元回归方程推估地表栅格尺度气候要素的空间分布.在多元回归方程中,气候要素随地理参数经度、纬度和高度变化的系数,即要素在三维地球表面不同方向上的变化梯度,对气候要素的空间分布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利用四川省157个气象站的各月累年平均气温,建立了它们与地理参数的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月平均气温空间变化梯度随季节变化的特点,这对利用Gis建立气温空间分布的栅格图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1960-2009年咸宁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60-2009年咸宁市3个地面气象站气象资料,统计分析近50 a来该区域气温、降水等主要气候要素的年变化、四季变化及年代际变化的趋势特征。结果表明:近50 a研究区气温有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3℃/10a,年平均气温在20世纪90年代末发生突变。春秋季平均气温分别在2002年和1999年发生突变,夏季平均气温在2006年发生突变,冬季平均气温早在1990年发生突变。春季与秋季平均气温的变化比较一致,冬季平均气温对全球变暖响应最敏感,春秋与秋季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是比较敏感,而夏季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最为迟缓。近50 a年降水量呈波动但无明显增降的趋势,其中春夏两季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并有下降的趋势,且春夏降水量的变化主导着年降水量的变化;而冬季降水量有上升的趋势。通过对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的比较,发现冬季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最显著、其余季节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气象观测环境的变化对气温序列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本文利用安徽省1971~2000年共30 a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的气候整编资料,选取气象观测环境完全符合相关规定(A类)和不完全符合相关规定(B类)两类代表站,分别建立了气温序列和两者的气温差值序列,并对气温序列的气候平均值和气温差值序列的气候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气象观测环境的变化将影响气温序列。与A类台站相比,B类台站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气候平均值表现出一致偏高的特征,最低气温偏高最多;B类台站与A类台站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值均有显著增大的趋势,平均气温差值的增大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60—2009年咸宁市3个地面气象站气象资料,统计分析近50 a来该区域气温、降水等主要气候要素的年变化、四季变化及年代际变化的趋势特征。结果表明:近50 a研究区气温有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3℃/10 a,年平均气温在20世纪90年代末发生突变。春秋季平均气温分别在2002年和1999年发生突变,夏季平均气温在2006年发生突变,冬季平均气温在1990年发生突变。春季与秋季平均气温的变化较一致,冬季平均气温对全球变暖响应最敏感,春季与秋季对气候变暖的响应较敏感,而夏季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最为迟缓。近50 a咸宁市年降水量呈波动但无明显增降的趋势,其中春夏两季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并有下降的趋势,且春夏降水量的变化主导着年降水量的变化;而冬季降水量有上升的趋势。通过对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的比较,发现冬季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最显著,其余季节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湖南喀斯特和洞穴旅游气候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喀斯特和洞穴景观和湖南省的重要旅游资源。该省喀斯特旅游气候的特征是:山地气候垂直变化较明显,各具特色。云、雾、雨较多,气象景观丰富;气候温和、类型多样、珍奇生物较多;旅游旺季较长,名优产品较多。洞穴的气候特征是:洞穴内气温稳定,但全年平均气温仍偏高;洞穴内湿度变化小,且全年湿度偏大;洞穴风对旅游及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湖南气候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湖南省96个台站1960—2010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在进行均一性检验和订正的基础上对湖南省气候变化事实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湖南气候与全球气候变化一致,呈现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变化,且变暖存在季节、地域上的差异,冬、春、秋气温变暖趋势显著,增暖幅度最大的区域在湘北地区;对气候变暖响应敏感的要素主要是与平均气温、冬季气温相关密切的要素,如季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活动积温等;湖南气温在突变时间上具有较好的时间逻辑关系;湖南降水量无显著趋势变化,但极端降水增加,地域性差异明显,湖南东部地区降水量呈现明显增加趋势,日降水量大于等于100 mm的日数呈显著增加趋势;湖南日照时数、风速、相对湿度均呈现显著减少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气象要素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引言 在文章[1]和文章[2]中,我们对心脑血管疾病与气候及某些气象要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发现该类疾病不仅与气候即与季节等关系极为密切,而且还与某些气象要素及其变化如气温、气压、湿度等关系极为密切。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对局地气候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取位于中等城市城区的湖南省常德气象观测站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位于小城市城郊的湖南省临澧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利用统计方法,对比分析了各气候要素的变化态势。结果表明:常德站和临澧站在气候变暖大背景下,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呈线性递增趋势,相对湿度呈线性递减趋势,且递增(减)幅度常德站大于临澧站。常德城市人口大幅度增加年的前后,气候要素变化存在明显的突变,且以气温、湿度最为剧烈,显现出明显的热岛、干岛效应。针对显现出的城市发展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提出了减缓城市化影响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选取位于中等城市城区的湖南省常德气象观测站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位于小城市城郊的湖南省临澧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利用统计方法,对比分析了各气候要素的变化态势。结果表明:常德站和临澧站在气候变暖大背景下,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呈线性递增趋势,相对湿度呈线性递减趋势,且递增(减)幅度常德站大于临澧站。常德城市人口大幅度增加年的前后,气候要素变化存在明显的突变,且以气温、湿度最为剧烈,显现出明显的热岛、干岛效应。针对显现出的城市发展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提出了减缓城市化影响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45a来花溪气温和降水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圣洪 《贵州气象》2009,33(4):25-26,42
利用花溪区1962-2005年年气候历史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滑动平均分析等方法对月、季、年气温、降水量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各要素随时间变化趋势。按照世界气象组织对气候异常提出的2种判别标准分别计算花溪区1962-2005年的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异常变化情况,并与多年平均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气温变化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17.
易建坤  李晓欣 《广东气象》2007,29(B12):80-83
通过用一次直线方程来描述鹤山地区近10年温度、降水、湿度、风等要素的气候趋势,主要表现为气温上升、降水增加、蒸发减少、湿度下降、风速减弱以及能见度降低等,初步探讨了这些要素的变化与大气环流及大环境小环境改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CO2浓度增加对我国气候变化趋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分析较为均匀地散布在我国不同气候区域内的42个测站1881-1980年间气温、降水序列指出,过去一百年中,我国年平均气温第一主成分的长期趋势与北半球年平均气温长期趋势十分一致。按照过去一百年中我国各地气温变化长期趋势与北半球平均气温长期趋势的相互对比关系推算,在全球CO2浓度加倍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可望升高5℃以上。对热量平衡方程和温度、湿度经验关系的分析还表明,平均气温每升高1℃,我国华北、西北地区的蒸发量将增加10%以上。因此,CO2浓度的增加,势必将使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缺水状况更趋严重。  相似文献   

19.
哈尔滨气温的长期变化及基本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波  张治  周秀杰 《高原气象》2012,31(2):492-497
利用1881—2009年的气温观测资料,研究了哈尔滨年及四季平均气温的气候基本态和气候变率特征。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哈尔滨夏季气温变化的异常程度显著增加。在冬季,近期哈尔滨气温处于暖背景及小变率的时段,反映了哈尔滨很长时间内大多数年份还将维持暖冬天气。近49年哈尔滨平均气温、平均最高(低)气温和平均日较差的时间变化特征显示,哈尔滨的年及四季平均气温都呈上升趋势,冬季增暖幅度最大;最高(低)气温变化趋势与平均气温一致,但无论年及四季,平均最高气温的变化速率都小于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的变化速率都大于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50a气候变化复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分析了我国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兰帕尔-齐夫复杂度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平均而言,我国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复杂度约为10-11,小于随机序列的复杂度13,年平衡气温变化序列的复杂度最小,秋季平均气温变化序列的复杂度最大,季节和年平均气温序列的复杂度小于月平均气温变化序列的复杂度,月总降水量变化序列的复杂度为西部,北部大于南部和东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气候要素变化的复杂度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