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八三年7月31日安康汉江出现了四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在这次暴雨预报服务中,安康气象台副台长预报工程师胡中联同志和全体预报员一道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尽到了责任,受到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和人民群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2.
1 防汛7月6~12日我省出现了首场汛雨天气过程,其持续时间、范围、强度均为历史罕见。7~9日,关中、陕南共发生暴雨70站次,其中大暴雨11站次。省气象台早在5月25日就作出了预报。7月2日、6日及7日又分别预报出了关中、陕南部分地方有暴雨,并电话通知省、市防汛办和有关地市台,还及时发布了《暴雨持续消息》。省台领导立即前往省救灾办、防汛办汇报,并建议省救灾办在省台召开了有气象、水文、防汛等部门参加的会商会。会上省台明确指出了暴雨落区、主要时段及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各级领导指挥防汛抗洪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1防汛服务7月17~19日,陕北、陕南降了区域性暴雨,陕南局地降了大暴雨。省气象台7月9日作出了较准确的预报。16日电话提请商洛、安康两地台注意东部出现暴雨的可能。17日发布了降雨消息,并于22时向副省长王寿森汇报了商洛出现暴雨的情况。18与19日又...  相似文献   

4.
对2017年7月26日陕西省榆林市区域性特大暴雨洪涝灾害的决策服务过程进行了归纳总结。这次决策气象服务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事前正确决策,提前两次发布重要天气报告,预报有暴雨和大暴雨,提醒地方政府做好防汛准备工作;事中强化天气会商决策,密集提供预报服务产品,共发布短临预报、预警信号、防汛专题、地质灾害风险等预报产品23期,暴雨应急响应由Ⅲ级提升到Ⅰ级;事后做好跟进服务,提供灾区精细化天气预报产品。结合这次决策气象服务的经验,建立榆林市气象台大暴雨天气过程决策气象服务流程。  相似文献   

5.
今年汛期,我省范围内出现了百年不遇的大范围连续性暴雨.武汉中心气象台在防汛气象服务过程中,注意科学管理,狠抓防汛意识教育,充分应用"七·五"重点科技攻关成果,预报服务主动及时.6-7月出现5次大范围的暴雨或大暴雨,全部预报正确,为省委、省防汛指挥部决策当好气象参谋,受到省委及社会各界的好评.7月23日下午,郭树言省长、张怀念副省长代表省委、省政府到武汉中心气象台慰问干部职工,郭省长说:"入汛以  相似文献   

6.
2010年7月下旬渭河流域局部地区发生高强度降雨,致使渭河干流及支流涨水,多处支流出现超警戒洪水,华县断面出现超警戒水位洪水。通过对该次暴雨洪水特性分析,发现洪水是由渭河北岸支流涨水形成,泾河洪水与渭河洪水在临潼站遭遇,使华县站出现超警戒水位洪水。  相似文献   

7.
1990年本地第一次暴雨,出现在6月14日下午至夜里,不到15个小时,雨量56毫米,浙北普降暴雨,杭州地区60至80毫米,嘉兴地区40至60毫米。据省气象台“气象月报”:6月14日浙江北部地区开始进入梅汛期。这次预报:我们在6月13日14时收取传真图及本站实况后,及时会商;经分析,预计:“我地明天下午到后天将有大到暴雨,并将入梅”。下午三时,与市台会商后,立即向县府办、县防汛指挥部、县农林局、县电视台等单位通报。当天下午,日照4.8小时、晴空少云,又在上海、浙江等上级台尚未发布暴雨、入梅预报  相似文献   

8.
<正>重要天气过程概述江西省气象台陈翔翔1暴雨天气2015年7—9月,江西省10站以上区域性暴雨日数为3 d(表1),暴雨次数较历年同期(3.8 d)略偏少。7月1—3日,受高空低槽、低层切变和西南急流影响,江西省出现一次暴雨过程,并伴有强雷电、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6月30日20时—7月3日20时,全省平均降水量为55.9 mm,强降水主要出现在中部和北部,设区市平均降水量以萍乡市100.8 mm最大,其中,萍乡市湘东区龙头站累积  相似文献   

9.
<正>重要天气过程概述江西省气象台陈娟1暴雨过程2019年7—9月,江西省10站以上区域性暴雨日数为9 d(表1),暴雨次数与常年同期(3.8 d)明显偏多。暴雨过程主要集中在7月,其中3—9日和12—14日江西省先后出现2次暴雨、强降水集中时段,暴雨范围广、强度强,与前期强降雨区重叠度高,导致赣州、抚州、萍乡、宜春等地出现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其中7月3—9日暴雨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雨强大、累计雨量大等特点;全省过程平  相似文献   

10.
吴宝俊  刘延英 《气象》1984,10(3):29-29
第二次“湿有效能量推广应用经验交流会”于1983年12月15—19日在杭州召开。会议收到材料133篇,交流了40篇。 1983年7月,陕南继19—21日出现暴雨后,28—31日又出现连续暴雨,致使汉江水位猛涨,安康遭受水灾。陕西省气象台与汉中地区气象台在1982年试用的基础上,1983年7月将湿有效能量方法正式投入试用。从试用效果看,均提供了比较可靠的信息,对作好安康暴雨的预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前言1977年7月4到6日延河流域出现了一场大暴雨,其特点是;雨量大,来势猛,范围广,时间长。因此造成山洪爆发,水位猛涨,小水库垮坝,形成延河流域罕见的特大洪水,给延安人民造成较大损失,但是英雄的延安人民发扬了当年跟随毛主席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洪水,重建家园。使我们气象工作者受到很大的教育。为了总结经验,弄清“77·7”延河大暴雨的天气成因,由陕西省气象局主持,组织了一次会战、参加的单位有。省气象台、气训班、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气象专业、西北农学院水利系、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台、黄河水利委员会,榆林、延安、宝鸡、咸阳、渭南、商洛、安康、汉中地区气象台,630所气象台、志丹、子长气象站、共17个单位29个人。在短短的20多天里,同志们发扬了“苦战能过关”的革命精神,团结协作,基本摸清了“77·7”延河暴雨天气成因,提出了一些看法,对某些问题作了初步探讨。但由于初次组织这种大型会战,时间紧迫,经验少,水平有限,还存在不少问题,欢迎批评指正。本文初稿完成后,曾蒙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陶诗言,丁一汇同志审阅,提出宝贵意见,在此谨表谢意。  相似文献   

12.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EC资料及广西气象台降水资料,采用统计、诊断方法,分析了广西1960年以来日暴雨30站以上的锋面暴雨过程,了解该类暴雨的发生特征。表明:(1)该类暴雨年平均出现0.8次,1990年以后呈增多趋势,月分布最多出现在5月;(2)有7次过程引发主要江河超警戒洪水,主要出现在汛期5~7月;(3)暴雨落区频数分析显示,最大频数位于桂北;(4)持续2d超大范围锋面暴雨过程出现2次,主要出现在2008年以后;(5)暴雨预报关键区南风指数≥45m.s-1,同时北风指数≤0m.s-1,是该类暴雨预报的关键指标,过程比例为72.2%,处于合理预报指标范围,可以作为该类暴雨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13.
渭河2005年9—10月暴雨洪水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5年9月下旬渭河流域发生了长历时、大面积、高强度降雨,致渭河干流及支流涨水,多处出现超警戒洪水。通过对该次暴雨洪水特性分析,发现形成这次洪水的暴雨中心和洪水形成均在中下游地区,暴雨中心移动方向与洪水走向一致也是形成这次洪水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1995年7月中下旬,乌苏县连续出现了3次中到大量降水。由于时间短,强度大,引起山洪爆发,给乌苏县的工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损失。由于县气象局的汛期大降水预报服务准确、及时、大动,把洪水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1灾情概况乌苏县位于天山北侧,准噶尔盆地西南宽广的冲积平原上,地势南局北低。特定的地形环境,极易使山区降水汇集成强大的地表径流,形成山洪危害。1995年7月后期发生的3次暴雨型洪水,就是在上述条件下形成危害的。据县政府上报材料中统计:全县沿山前下游地区共有12个乡汤镇不同程度遭受了洪水袭击,受大严重的乡场…  相似文献   

15.
省气象台为丰满水库汛期现场服务今年入汛以来,我省连续出现了六场大到暴雨天气,致使江湖水位猛涨,8月15日至16日我省出现了一场大到暴雨天气,主要降水落区在丰满流域,暴雨冲毁了水库上游的小塘坝,使丰满水库的水位猛涨,8月20日08时水位达到262.68...  相似文献   

16.
《气象与减灾研究》2021,44(4):I0002-I0002
重要天气过程概述江西省气象台包慧1暴雨天气过程2021年7-9月江西省10站以上区域性暴雨日数共2d,分别为7月1日和19日,较历史同期(3.8d)偏少。7月1日受高空低槽影响,赣北有15个国家站出现暴雨,其中景德镇市以及婺源等5个县出大暴雨,以三清山167.9 mm为最大,其间伴有强雷电、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7月19日受低涡南侧切变线影响,赣北出现大到暴雨。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长江流域3次全流域灾害性洪水事件的气象成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20世纪长江流域曾出现上游洪水7次,中游洪水16次,下游洪水7次,其中有3次是全流域性洪水,分别发生在1998、1954和1931年。1998、1954和1931年梅雨期开始前(3~5月),长江流域降水比常年偏多。进入梅雨季以后,先后出现两场持续性暴雨:第1场出现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这场暴雨造成中下游河流的水位达到或超过警戒水位,出现局地洪涝;7月下旬长江中下游又出现1场持续性范围广的暴雨,雨水只能作为地面径流汇集到长江干流,造成很高水位的洪流。第2场持续性暴雨使长江上下游强降水时段在7月下旬重合,导致长江中下游干流洪水与来自上游的洪水在8月初至中旬遭遇,造成长江中下游灾难性的大洪水。1998、1954和1931年长江全流域性大洪水与东亚中高纬地区大气环流和东亚夏季风活动异常有联系。大气环流和东亚季风活动异常导致7月下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偏南,梅雨期持续到7月底,有利于长江中下游持续性暴雨发生的环流条件在7月下旬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8.
省气象学会最近邀请了北京大学谢义炳教授、陈授钧付教授和讲师谢安、蒋尚诚、陶祖钰以及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付研究员周晓平、中央气象局科学院雷雨顺、以及陕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刘天适等同志,于一九八○年十月二十八日至三十一日分别作学术报告。陕西省气象局、省气象台、省气科所、省气象学校,省民  相似文献   

19.
周凝超 《贵州气象》1996,20(6):31-33
1991年7月1~13、16~18‘20~22、29~31日在贵州省中部地区大面积范围连降4次大雨,其中以1~13日暴雨最为集中,强度大、范围广。六盘水、遵义、贵阳、清镇、平坝、安顺、普定等地7月上旬的降雨量达400~600mm(见附图),几乎占年降雨量的一半。乌江上游三岔河、南岸支流猫跳河等地都出现了本世纪最大或次大暴雨洪水。乌江干流、清水江、舞阳河及北盘江等河流出现接近实测最大或超过保证水位的大洪水。省内部分地区出现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造成境内4条铁路干线和3条支线一度中断通车。全省65个县、市、特区。区受灾,其中遵义、贵阳…  相似文献   

20.
2017年7月25—30日,陕西省出现了一次大范围对流性降水天气过程,降水落区位于陕北和关中北部。强降水时段集中在7月25日晚到27日,具有累计雨量大、小时雨强大、范围广、极端性强、受灾严重、影响严重等特点,此次降雨过程为1961年以来最强暴雨过程,属特大型暴雨过程。针对本次过程,陕西省气象局预报预警准确、信息发布及时、决策服务到位、现场保障有力、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通力合作,决策材料获得陕西省委、省政府多位领导批示,为抗洪抢险、转移被困群众提供了强有力的气象保障。通过评估分析暴雨过程中预报预警、应急决策、信息发布等各环节的工作及成效,总结服务特点,以期为今后类似重大气象事件气象服务保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