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处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与滨太平洋构造域交接转换部位的四川盆地,是造山带环绕的多旋回沉积盆地,地热资源禀赋较好,但地质构造复杂,不同构造带地热条件和成热模式差异较大,严重制约地热勘探开发与利用。在四川盆地已有地热勘探开发资料和油气勘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四川盆地的地热储层、地热流体、大地热流和地温梯度场的特征及分布规律,对比研究了四川盆地不同类型盆山结构区的地热储盖层组合和地热条件的异同性,指明了不同构造单元的勘探靶区。结果表明:(1)四川盆地及周缘的大地热流值为中低热流值,地温梯度在16~30°C/km之间,地热源受活动断裂和基底构造控制明显,发育传导型水热系统,多属中低温(<90°C)地热资源;(2)四川盆地的地热资源分布主要受盆地构造、地层分布和水文条件等控制;(3)海相层系至少存在4个岩溶型热储层,陆相地层局部偶夹1~2个砂砾岩型热储层,地下水多为SO4—Ca型微咸水。研究建议以中~下三叠统和中二叠统岩溶型热储为重点层系,尤其在川东和和川西地区二者勘探潜力较大,其次优选其他海相层系岩溶型热储进行勘探,而陆相碎屑岩热储层盖层、地下水补给和热源...  相似文献   

2.
地球化学勘探技术作为地热资源综合勘查技术之一,在地热勘探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沉积盆地型与隆起山地型地热系统由于自身地质特征的不同,必然造成它们的地球化学判识指标和异常模式存在差异。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对这两种类型地热系统判识指标和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差异性进行地质地球化学分析,导致针对不同的勘探对象在方法选择和异常解释上依据不足。以典型沉积盆地型地热系统——河北雄县地热系统,隆起山地型地热系统——安徽巢湖半汤地热系统为例,开展地球化学方法试验,建立了两种类型地热系统的地表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并从地热系统的地质因素(热源、热水、热储、通道、盖层)出发,对其地表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差异性进行分析,表明隆起山地型地热系统地表地球化学异常模式为受导水断层、破碎带控制的正异常;沉积盆地型地热系统气体地球化学异常模式为受热储构造控制的正异常,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异常为受氧化还原环境控制的负异常;二者在有效地球化学指标组合和异常形态上均存在差异。研究结果为不同类型地热系统勘探提供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依据“中底温对流型地热系统”理论,对宁城热矿水田形成条件进行了分析,论述了该热矿水田受EW向和SN向活动断裂构造复合控制是现代地应力分布和现代构造运动间成因联系的必然结果。据此,指出了本区地热勘查方向。  相似文献   

4.
《四川地质学报》2022,(1):116-120
目前,深部地热勘探主要依赖于地球物理勘探手段,而深度大于1km地球物理方法较少。从高效、绿色、环保角度出发,一般选择电磁法中的大地电磁法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进行深部地热勘探,但在深度和精度上仍然受较大的制约。广域电磁法作为新兴的电磁法,在理论和配套设备上更加完善,极大的解决了深度和精度的问题。本文简要阐述广域电磁法的原理及工作技术方法,通过其在甘肃地区的应用实例,结合重力、钻孔等资料,说明广域电磁法在深部地热勘探中的有效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阿尔山温泉热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湘君  金旭  孙春晖 《地球学报》2001,22(3):259-264
首先通过对阿尔山温泉区的热源研究,确定阿尔山温泉为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继而在对温泉区进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勘探的基础上,研究阿尔山地热区的热储温度、温泉水循环深度、水热资源规模及温泉在阿尔山地堑中的空间展布,最后根据各种研究方法所获得的数据建立了阿尔山温泉概念性地热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6.
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数据信息资料是预测地热系统的关键。热源、流体或热量的运移途径、地热储层、盖层和保温条件对一个有效的地热系统的形成和保存至关重要。同时,地热勘探应考虑地形、地震活动、野生动物保护、环境敏感区和基础设施等因素。全球地热数据库调研分析表明:目前只有以美国为代表的少数国家整合了不同的地热数据库中历史积累的数据,能够初步用于地热勘探潜力区预测。大多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地热数据库数据缺乏统一的数据组织方式,查询和分析功能不完善,无法进行深层次的数据挖潜及有效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工具和数学方法的引入,有可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可以整合不同属性的数据,运用模糊逻辑方法或机器学习方法方法,叠加潜力区带分析思想,从而预测隐藏式地热系统。  相似文献   

7.
广东东莞盆地地热地质条件及勘探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广东中新生代盆地隐伏地热资源的勘探开发前景,在充分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沉积盆地地热资源形成的原理,结合东莞盆地地热地质条件,对东莞盆地地热的热源、储层、盖层、热水通道条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莞盆地具备较好的成热条件,具有形成热传导型中低温地热系统的地热地质条件,在断裂破碎带尤其是断裂交汇地段是沉积盆地最有利的成热部位,勘探开发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8.
西藏羊八井地热田简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期隆  辛奎德 《地质论评》1991,37(3):283-287
在1988年,羊八井地热田的北部水热蚀变区的一个地热孔在970m深度上测得温度为202℃此事实证明了羊八片地热系统具有从西北往东南的侧向地热流体的运移。本文叙述该地热田的地热系统、资源评价和勘探方法。  相似文献   

9.
地热流体成矿作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术根 《矿床地质》1998,17(1):91-96
依据地热流体成矿作用基本要素的特殊性、成矿控制因素及其控矿特点,对地壳演化运动的成矿控制及其规律性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热流体是特殊的热液成矿作用类型,与其它成矿作用类型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地学前缘》2017,(3):168-179
为了更好地分析地热资源的分布特征和富集规律,评价资源潜力,优选有利勘探开发目标,需要探索并形成一套满足各勘查阶段不同目的的分析思路和方法。借鉴油气地质分级分析与评价的经验,尝试性地提出了一套从全球构造到地热藏的地热单元分类分级评价的思路。以不同级次的构造单元为基础,根据勘查阶段与资料翔实程度,结合构造发育、地层结构、地热显示及地热资源分布的特点,将地热单元由大到小划分为地热域、地热区、地热带、地热系统和地热藏等5个级别。地热域是最大的地热单元,与全球范围内板块尺度的构造单元相对应,可进一步分为板缘地热域和板内地热域两种类型。地热区是地热域中的次级地热单元,主要的划分依据为区域构造特征,包括岩石圈结构、热体制等。地热带是地热区内根据地热显示强度和富集情况,结合造山带与盆地构造发育情况划分的三级地热单元。地热系统是相对独立的热能生成、运移、聚集和保持的自然系统,是地热资源勘探开发研究的重点。地热藏是一个相对完整且封闭的地热储盖组合,是商业性开发利用的具体对象。地热单元由大到小逐步细分,是地热资源认知过程中逐步聚焦的过程。不同层级的地热单元的地质认识与资源潜力的评价结果,对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具有相应的指导作用。文中以西藏羊八井地热田为例,分别论述了其所属不同级次的地热单元类型。  相似文献   

11.
介绍 目前,在克拉马斯福尔斯(美国)地区的一些浅层水井中已安装了400多个钻孔换热器。主要用于提取地热能量。尽管在这些浅层水井中安装了许多钻孔换热器。以及确定了地换热器中的流体流量。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定地热换热器最佳的设计方案。图1所示为目前在克拇马斯福尔斯(美国)地区使用的典型钻孔换热器系统(用于从浅层、低温地热能源提取地热能量)。  相似文献   

12.
矿山地热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70年代我国矿山高温问题趋于严重化,由此而开展的矿山地热研究推动了我国煤炭资源勘稼地温测量的普及;在大量矿山地热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矿山地温类型划分系统,为矿山地温勘探和矿山高温对策提供了理论根据。展望前景,矿山地热研究面临新的研究任务,其中,总结全国煤田地温测量成果和强化矿山地热与降温技术联结纽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水文地质条件较差的江苏赤山湖地区,采用CSAMT、微动勘探方法寻找地热构造,结合已有的重力、电测深资料及地质、钻孔资料,综合分析、研究2 500 m深度内地层岩性结构、热储埋深、断裂位置等地热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最终选定了最佳地热井位,钻探结果:出水量500 m3/d,水温55℃°。  相似文献   

14.
关健  方石 《地质与资源》2021,30(2):207-213,206
地热能作为一种安全、稳定、成本低廉的清洁能源近年来备受推崇.地热系统是开展地热资源成因研究的基本单元,国际上按地质环境和热量的传递方式可将其分为热传导和热对流两大类型,据此进一步细分为沉积盆地型、地压型、干热岩型、岩浆侵入型、深循环型等5个亚类.本文回顾了地热系统的概念及发展史,并讨论了地热系统主控因素以及两大类型地热系统的传热机制.  相似文献   

15.
《地学前缘》2017,(3):190-198
为了更好地进行地热开发利用,该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将地热系统定义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质单元,以热源为中心,包含热生成—运移—聚集所需要的地质要素和地质作用,这些要素和作用组成了能形成热能聚集的功能单元。根据地质构造背景,地热系统可分为隆起山地型地热系统(Ⅰ型)和沉积盆地型地热系统(Ⅱ型)两大类。根据热源类型,地热系统可细分为隆起山地岩浆型地热系统(Ⅰ1型)、隆起山地非岩浆型地热系统(Ⅰ2型)、沉积盆地岩浆型地热系统(Ⅱ1型)、沉积盆地非岩浆型地热系统(Ⅱ2型)4亚类。根据热的赋存方式,上述4亚类地热系统可进一步细分为隆起山地岩浆水热型地热系统、隆起山地岩浆干热型地热系统等8种类型。充足的热源是一切地热系统形成的基础。充足的水源补给和断裂发育是隆起山地水热型地热系统形成的主控因素,一定埋深的大规模优质储层是沉积盆地水热型地热系统形成的主控因素。埋藏较浅的高渗透性储层及较好的盖层,是干热型地热系统形成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6.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0,(2):I0004-I0004
西藏地勘局地热地质大队是中国唯一的从事高温地热勘探的地勘单位.获得过国家功勋队称号。1976年建队以来,相继勘查了羊八井、羊易乡、那曲、拉多岗、朗久5大热田,投入钻探工作量50000余米,施工地热钻井150余口,向国家提交发电潜力53329千瓦,通过地热窗口,世界了解了西藏,西藏走向了世界。  相似文献   

17.
综合物探方法在天津地区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常用物探方法分析天津地热勘查的基础上, 建立了适宜天津地区地热勘查的物探方法组合: 对砂岩孔隙型热储层, 宜采用重力勘探、人工地震勘探和大地电磁测深的物探方法组合; 对基岩岩溶裂隙型热储层, 宜采用重力勘探、磁法勘探、人工地震勘探和大地电磁测深的物探方法组合, 建立的物探方法组合在天津周良庄地区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同时探讨了深部地热勘查的有效物探方法, 大地面波(微动) 测深在深层基岩地层勘探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郭清海 《地质学报》2022,96(5):1767-1773
地热能是亟待加强开发利用的可再生新能源,但地热研究者与从业者需正视与地热系统相关的各类环境问题。本文聚焦地热系统来源有害组分,从其形成机制入手,总结了其类型、存在形态和环境效应,认为地热水回灌或无干扰井下换热均不可能彻底解除地热开发利用的环境和人类健康威胁,且地热水天然排泄所导致的周边环境内水质劣化同样不容忽视。在此基础上,提出水处理是地热成因环境污染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综述了在此领域今后应着力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综合物化探方法在内蒙古某地区地热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查明中水塘地区的地热异常范围,寻找地下储水导热构造。在地热预测区内,选择最佳的工作区首先进行水文地质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地下6m地温测定,浅层地震、电测深,静电α卡法、汞及砷土壤测量等,以了解热源的埋深,查明地热异常区内的断裂构造;确定温泉勘查施钻孔位,施钻勘探,查寻热源,打出热水。基于测区内地热严格受地质构造控制的认识,结合该区的水文地质条件,确定钻孔位置,打出了水温为38℃的地下低温热水。根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合理选择各项技术条件、科学的方法组合,是收到良好的效果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20.
据已有勘探成果及地热勘探资料,在综述河西走廊大型盆地区域地质构造基础上,详细归纳总结瓜州-敦煌盆地、张掖-民乐中新生代沉降盆地地质结构、地层岩性、厚度、接触关系及孔隙率等;深刻阐述不同盆地盖层、热储层空间分布、热源、地下水赋存特征及补给来源;提出适用于河西地区统一的大型沉降盆地地热概念模型;计算评价了2个大型盆地的地热资源及地热能;探讨了地热资源优先开发利用方式和方向,提出存在地热尾水尚未回灌、不利于地热可持续利用等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