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全球化的发展过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影响的不断加强与深入,城市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城市变化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引发了风靡全球学术界的关于世界城市、全球城市、城市全球化的研究.已有的研究集中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少数城市,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城市涉及甚少.由此产生的问题是:除少数的世界城市或全球城市外,一般的城市是否经历伞球化的过程?本文构建了衡量城市全球化水平的综合指标体系,运用专家打分法赋予各指标不同的权重系数.通过加权计算的方法对中国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在1984、1990、1995、2000、2004、2007年共6个主要年份的全球化水平进行测度和分析,探讨了中国城市全球化的变化过程.研究表明,1984-2007年中国所有城市都经历了全球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说明城市的全球化并非少数城市的专利,而是所有城市共同经历的过程.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城市在中国城市全球化的领先地位日益突出,并日益接近世界上最高等级的全球城市.制造业功能对中国"世界工厂"类型的城市全球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耿文强 《地理教学》2010,(20):15-17
【引入新课】展示千岛湖照片,请同学辨认。然后阅读材料,思考问题。(投影)  相似文献   

4.
广东城市国际化发展的水平与过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建立了衡量城市国际化水平的综合指标体系,对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21个地级(或以上)城市1985、1990、1995、2000、2003年等5个主要年份国际化水平进行了统计分析,探讨了城市国际化的变化过程,归纳出了城市国际化发展的三种类型。研究表明:近20年来广东省所有城市的国际化水平均在不断提高,可见国际化不是少数世界城市或全球城市的独有现象。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不是一个线性过程,大部分城市会出现波动和反复。  相似文献   

5.
2001-2010年黑龙江省城市创新能力格局与发展过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区域和城市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是各国发展的首要战略选择。通过构建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2001-2010 年间黑龙江省12 个地级市城市创新能力的分布格局和发展过程,结果显示:黑龙江省城市之间创新能力绝对差异十分明显,其中哈尔滨市创新能力远高于其他城市,大庆、齐齐哈尔和牡丹江市次之,其他城市创新能力普遍较低;黑龙江省的创新高值区域分布在哈大齐工业走廊;2001-2010 年间黑龙江省城市创新能力格局较稳定,但其区域差异和极化程度呈增大趋势。最后,分析了提高城市创新能力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石培基  金淑婷  李博  魏伟 《中国沙漠》2013,33(6):1898-1904
本研究利用经典的IPAT模型,定量分析了水资源消费量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通过优化建模软件lingo10.0,获得在不同控水条件下,水资源消费量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以石羊河流域武威市为例,设置9种不同的发展情景,分析了在何种情景下最有利于减缓水资源消费需求。结果表明:在加速经济增长、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节水的强控水措施下,最有利于实现武威市经济与水资源消费稳步发展,此时武威市2015年的水资源消费量为148 384.10 m3,地区生产总值为3 584 787.01万元。  相似文献   

7.
生态城市:21世纪城市发展目标--以南京为例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明确了生态城市内涵、特点、结构与功能。在分析南京城市生态系统现状和面临主要矛盾的基础上,阐述了南京建设生态的必然性,最后对生态城市建设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9.
基于多源数据和实地调研,本文从人口、用地、经济和社会4个方面深入分析中亚地区六大城市自国家独立以来的发展过程,并基于内外动力视角探讨了六大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六大城市在国家独立之后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进入21世纪前表现为城市建设用地的快速扩张,之后表现为人口的快速集聚,目前均已成为国家经济中心,对国家经济具有极高的贡献度,但社会发展水平是主要短板;(2)六大城市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城市产业和空间各有特色,阿拉木图和阿斯塔纳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塔什干具有较大的人口规模,比什凯克和杜尚别集中了全国较多的城镇人口,阿斯塔纳和塔什干后期建设步伐加快;(3)六大城市发展受到了内力和外力的共同影响,政府、市场和科技等内部动力共同驱动了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但科技支撑能力不足;对外贸易、对外交通和对外政策等外部动力共同促进了六大城市的全球化进程,但六大城市的营商环境亟须优化。研究认为,对人口和经济规模较小的国家而言,推动内力和外力的联动是实现国家快速发展的关键,而首都必然要承担起内外联动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0.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回顾了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历史,分析了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现状和问题,指出了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利用IGT方程分析1997-2010年武威市经济发展对水资源消费总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STIRPAT模型定量分析水资源消费总量与人口、富裕度、城市化水平以及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并经岭回归拟合发现人口数量、人均GDP、城市化水平和技术进步每发生1%的变化,将引起水资源消费总量相应发生0.790 1%、-(0.014 1+0.001 8 lnA)%、-0.088 0%和0.031 2%的变化。在上述模型分析的基础上,以武威市为例,通过设置10种不同的发展情景,分析了在何种情景下最有利于降低水资源消费总量。结果表明:当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节水技术取得较大进步且人口实行高控制时,最有利于武威市降低水资源消费总量,此时武威市2015年和2020年的水资源消费总量分别为188 927.27×104 m3和184 409.79×104 m3。  相似文献   

12.
一、数字城市——城市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数字城市,是指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遥测、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技术,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功能机制,进行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通俗地说,就是在城市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中,包括城市生产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采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城市的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市与城市发展理论的历史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薛凤旋 《地理学报》2002,57(6):723-730
论述中国自周期以来的城市概念和理论,指出中国城市性质和城市结构的自有特点及其与西方发展经验为基础的城市概念和理论不同,将中国漫长的演变历史分为封建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1978年和1978年以后的改革开放3个时期。3个时期所形成的城市概念和理论,都有中国特色,是中国城市及城市化向前发展的重要的理解和指导基础。  相似文献   

14.
城市旅游是以城市整体形象作为旅游吸引物,招徕游客进行各种游憩活动,其实质是人们对城市文明的向往与追求。一个城市要发展城市旅游,必须挖掘城市文明,提升城市的游憩功能,使城市转变为旅游城市,进而发展为优秀旅游城市。优秀旅游城市是城市旅游的品牌,它通过品牌效应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引发更多的城市旅游,从而实现城市旅游与旅游城市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引言对城市进行描述、分析和比较都依赖于所用城市定义的正确性。区域的概念和标准不一致,往往导致区域间的比较失去实际意义,甚至会使我们对其横向关系产生错误的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建立能适应不同目的的完整的城市定义系统。理想的城市定义系统应该是连续的和重叠的。也就是说,可以将大的地理单元划分成一系列小的地理单元,也可以将一系列小地理单元聚集成大地理单元。用这种方式,在没有明显丧失一般原则的情况下,获得了分析上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6.
在中心地理论中,通过对区域经营者和消费者的不同假设,对中心的区位和规模进行了研究。表1表明了廖什传统模型的假设条件。他假设在一个广阔的平原上有着密度相同的人口分布。即使在不同的区位上,工厂的总费用也相同,并能取得稳定的最大收益。市场价格体系是自由的,且交通便捷程度相同。工厂与消费者都能取得足够的信息并可自由进入市场。在这些条件下,工厂适于以提供所有消费者暇务并以利润最大的行为原则趋向空间市场平衡的模型。  相似文献   

17.
供求平衡状态下的城市自组织过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帅江平 《地理学报》1996,51(4):374-383
城市是一个处于不断演化中的非平衡系统,它具有自组织特征。本文建立了在供求平衡状态下的自组织模型,其理论基础上是系统的反馈和区域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根据克里斯泰勒的市场体系和中国城市的具体特征,推算了系统演化的参数。结果表明,即使在均匀的空间条件和人口条件下,城市从该初始阶段向前演化,并不一定形成克里斯泰勒和廖什的均匀空间结构,这一点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18.
19.
地表粗糙度的含义本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丁国栋 《中国沙漠》1993,13(4):39-43
阐述了粗糙度理论含义本质,并提出了应用拜格诺方法确定地表粗糙度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土壤质量并非新名词,但每次我们提起它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接近,因为我们对土壤的了解增加了,科学家和社会所关心的问题也发生了变化。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地生产力和适宜性曾是土壤质量研究的主题,但也包含了其他一些相近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