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唐钢设计院网络通过千兆交换机在主干网络上提供1 000M的独享带宽,通过中心交换机与各部室的工作站和服务器连结.为防范由单个计算机安全事故引起的系统瘫痪和损失,根据网络结构特点及可操作性原则,从划分网络区域着手,采取了加强网络登陆认证,合理配置防火墙、不同网络安全域的隔离及访问控制、MAC地址绑定等技术与措施,并制定相应管理制度,保障设计院网络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
测井系统因带宽、调制技术及模拟传输等技术问题,数据传输速率慢且误码率高,难以满足煤层气测井的传输要求,为此设计了基于正交频分复用调制(OFDM)技术的测井电缆高速数据传输系统。该系统采用MAX2991/MAX2992芯片组实现了地面与井下调制解调器的全数字传输,在3~100kHz带宽、BPSK子载波条件下,5km四芯电缆传输速率可达到100Kbit,且误码率小于10-8。该系统在煤层气固井质量检测应用中,有效解决了原模拟系统中存在的全波列信号衰减大、易受干扰等问题,保证了全波列信号的无失真采集和传输,提高了对水泥环胶结质量评价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勘察设计研究院创建于1980年,是中国石化集团所属的行业甲级设计院之一,主要承担着中原油田地面建设的规划、勘察、设计、科研任务,具有油气集输、油气储运、油气处理、炼油化工、油田注水、污水处理、给排水及消防、防腐及环保、设备及机制、工民建、电力、通信、仪表及自动化、热工、暖通、计算机应用以及勘察、测量、岩土工程等20多个专业,本院现有职工360人,其中直接从事勘察设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295人,现有大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员306人,占全院总人数的85%,具有教授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53人,工程师133人,初级职称人员119人,具有较雄厚的技术实力和装备实力。本院拥有千兆骨干光纤网络,拓扑结构综合布线。可直接连接INTERNET,计算机绘图率100%。本院已建立健全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数字台网中心无线网络中的仪器及传输设备引起的故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5.
国家防汛计算机广域网各省终端的水情电报输入设备,大都采用“CTC-Ⅱ型电传通信转换器“。几年来,经常有一些单位在使用中碰到了问题,请求帮助,有的单位甚至把“CTC-Ⅱ型电传通信转换器“直接寄来请求维修改造。为此,我们想通过这篇文章帮助大家解决一些问题。为说明方便,以下“CTC-Ⅱ型电传通信转换器“简称为CTC机,电信局电传交换机简称为交换机,电报接收电传机简称为电传机。1交换机与CTC机接口的有关问题(1)交换机的速率可分为50、75、100、300bps等,使用最多的是75、50、100bps。(2)交换机的信号方式可分为双流、单流。单流方式又称为电流环方式,CTC机如不加改造不能在单流方式下运行。双流方式又称为电压环方式,CTC机是根据电压环方式设计的。交换机提供正负24V电压。无信号时-24V,有信号时+24V,但实际运用中所提供的电压却常常在正负14V左右。CTC机要求有信号时电压大于+7V,如低于此电压,CTC机一般无法工作。但有信号时的电压通常很难测到,因为其间电压变化很快,读出电压值较为困难。通常的作法是,参考无信号时的电压来估计线路负载的大小。(3)交换机的编码分为国际2号码与国内保护码。一般...  相似文献   

6.
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勘察设计研究院创建于1980年,是中国石化集团所属的行业甲级设计院之一,主要承担着中原油田地面建设的规划、勘察、设计、科研任务,具有油气集输、油气储运、油气处理、炼油化工、油田注水、污水处理、给排水及消防、防腐及环保、设备及机制、工民建、电力、通信、仪表及自动化、热工、暖通、计算机应用以及勘察、测量、岩土工程等20多个专业,本院现有职工360人,其中直接从事勘察设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295人,现有大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员306人,占全院总人数的85%,具有教授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53人,工程师133人,初级职称人员119人,具有较雄厚的技术实力和装备实力.本院拥有千兆骨干光纤网络,拓扑结构综合布线.可直接连接INTERNET,计算机绘图率100%.本院已建立健全了质量保证体系,于1996年通过了GB/T19001-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并于1999年通过了质量体系换证复评.……  相似文献   

7.
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勘察设计研究院创建于1980年,是中国石化集团所属的行业甲级设计院之一,主要承担着中原油田地面建设的规划、勘察、设计、科研任务,具有油气集输、油气储运、油气处理、炼油化工、油田注水、污水处理、给排水及消防、防腐及环保、设备及机制、工民建、电力、通信、仪表及自动化、热工、暖通、计算机应用以及勘察、测量、岩土工程等20多个专业,本院现有职工360人,其中直接从事勘察设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295人,现有大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员306人,占全院总人数的85%,具有教授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53人,工程师133人,初级职称人员119人,具有较雄厚的技术实力和装备实力.本院拥有千兆骨干光纤网络,拓扑结构综合布线.可直接连接INTERNET,计算机绘图率100%.本院已建立健全了质量保证体系,于1996年通过了GB/T19001-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并于1999年通过了质量体系换证复评.  相似文献   

8.
本院创建于1956年,是一个以建筑工程设计为主,设计、科研紧密结合的甲级综合设计研究单位。院内下设5个设计研究所及建筑创作室、计算机中心等机构,现有职工23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21人,其中高级建筑师、高级工程师45名,建筑师、工程师96名。  相似文献   

9.
袁聚云  孔娟  赵锡宏  董志华 《岩土力学》2011,32(11):3319-3324
以金茂大厦和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成功设计经验为依据,从设计角度分析和评价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桩筏基础的性状及安全性。类比分析大楼的重量、水浮力和桩土分担,并着重对桩承载力和桩顶反力、筏板厚度和弯矩、建筑物沉降等进行计算和评价,综合分析认为上海中心大厦的桩筏基础具有较高的安全度。其分析思路、计算方法及所得结论可为今后超高层建筑桩筏基础的设计和性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活化灌溉水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生长影响途径剖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提高我国农业水资源生产效率成为现代灌溉农业的重要研究内容。活化灌溉水技术为挖掘灌溉水的生理生产潜力、提高灌溉水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综合功效,提供了新的途径。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有关活化水理化性质变化特征、活化灌溉水对土壤物质传输与转化、活化灌溉水促进作物生长等方面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根据土壤物理、作物生理和物质传输动力学基本理论,剖析了活化灌溉水对土壤物质传输、土壤物质转化、根系吸水吸养、作物产量形成的可能影响途径,并提出了未来重点研究的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问题,为科学合理利用活化灌溉水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数字福建”是福建省“十五”重点项目 ,福建省政务信息网是“数字福建”项目中一个骨干工程。本文介绍福建省地震局政务信息网站建设过程及网站内容。  相似文献   

12.
Structural and topological information play a key role in modeling flow and transport through fractured rock in the subsurface. Discrete fracture network (DFN) computational suites such as dfnWorks (Hyman et al. Comput. Geosci. 84, 10–19 2015) are designed to simulate flow and transport in such porous media. Flow and transport calculations reveal that a small backbone of fractures exists, where most flow and transport occurs. Restricting the flowing fracture network to this backbone provides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network’s effective size. However, the particle-tracking simulations needed to determine this reduction are computationally intensive. Such methods may be impractical for large systems or for robust uncertainty quantification of fracture networks, where thousands of forward simulations are needed to bound system behavior. In this paper, we develop an alternative network reduction approach to characterizing transport in DFNs, by combining graph theoretical and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We consider a graph representation where nodes signify fractures and edges denote their intersections. Using random forest 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we rapidly identify a subnetwork that captures the flow patterns of the full DFN, based primarily on node centrality features in the graph. Our supervised learning techniques train on particle-tracking backbone paths found by dfnWorks, but run in negligible time compared to those simulations. We find that our predictions can reduce the network to approximately 20% of its original size, while still generating breakthrough curves consistent with those of the original network.  相似文献   

13.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two tonalite rock samples are studied using image analysis and S.E.M. data. Microcracks are considered to represent the most important small scale fluid vector of the rock. These microcracks can be caused by thermal or mechanical stresses history, or decompression. The proposed model of microporosity is geometrically constrained b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mineral grains. It was obtained at the grain scale. Image analysis of tonalite half core provides a 2D representation of primary mineral species distribution, which defines the grain-boundary network. S.E.M. stereological counting provides the main features of intergranular microcracks at the scale of the pores: probabilities of opening and mean apertures. These data allow one to reconstruct, via Monte-Carlo simulations, a model of two open microvoids type in 2D space, according to the probability of opening of each microcrack types. The proposed model is constructed with two crack family, with aperture lower than 0.1 μm and with higher aperture. Geometry of the percolation backbone is further determined from these simulations: tortuosity of the percolation backbone is equal to (1.48)2 and (1.6)2 respectively for unaltered and fairly altered tonalite facies. In terms of path types, composition of the percolation backbone shows also strong differences according to the facies.  相似文献   

14.
基于离散裂隙网络模型的裂隙水渗流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离散裂隙网络模型(Discrete Fracture Network(DFN))是研究裂隙水渗流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文章根据裂隙几何参数和水力参数的统计分布,利用Monte Carlo随机模拟技术生成二维裂隙网络,基于图论无向图的邻接矩阵判断裂隙网络的连通,利用递归算法提取出裂隙网络的主干网或优势流路径。基于立方定律和渗流连续性方程,利用数值解析法建立了二维裂隙网络渗流模型,分析不同边界条件下裂隙网络中的流体流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模拟区域宏观水力梯度和边界条件下,裂隙网络水力梯度方向总的流量,以及节点的水位、节点间的流量和流动方向的变化特征,为区域岩溶裂隙水渗流计算提供了一种实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非线性位移时间序列进化神经网络建模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探讨了非线性位移时间序列建模的进化神经网络方法及其可用性,主要包括进化参数如群体规模、突变变异率和蠕变变异率、随机数种子和个体的选择策略对进化神经网络模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给定的问题,只要遗传参数取值合理,就可以获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动载下饱和重塑黄土的骨干曲线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红建  肖正华  刘健 《岩土力学》2011,32(2):375-379
针对饱和重塑黄土进行了一系列等向固结和偏压固结下的排水与不排水动三轴试验,分析了饱和重塑黄土的动力性质、骨干曲线模型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动三轴试验结果,探讨了在考虑累积塑性应变影响下,修正Hardin-Drnevich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考虑累积塑性应变时,修正Hardin-Drnevich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饱和重塑黄土的骨干曲线试验结果。进而分析了等向固结和偏压固结、固结围压、波形和排水条件等因素对饱和重塑黄土骨干曲线的影响,得到偏压固结和固结围压的增大使骨干曲线上移,土体强度增加,而波形对骨干曲线的影响较小;排水条件下的骨干曲线较不排水条件下的有所上移,土体强度增加。所得结论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陈联成 《安徽地质》2006,16(1):75-77
本文研究了利用GPS建立特大桥梁施工控制网中一系列技术问题,对控制网中布设方案、观测时间、平差成果分析、与三角网成果比较等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前期工作成果信息系统技术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畏 《水科学进展》1999,10(4):418-423
介绍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前期工作成果信息系统在Intranet环境下开发的主要技术方案、系统开发和管理技术、网络建设、系统开发环境和工具等内容,探讨了实现类似系统开发的若干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浅析GIS通信本地网管理系统的建设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张发勇  李才仙 《地球科学》2002,27(3):329-332
通信本地网是我国公用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管理工作以往一直是由人工完成的.要做好通信本地网的管理与维护工作, 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建立GIS通信本地网管理系统, 实现电信公司通信本地网的规划设计、工程施工、运行维护管理与统计分析等的计算机化, 为各相关部门提供多专业、多层次、多目标的综合服务.详细介绍了通信本地网管理的现状, 从基于管理、人员、电信发展以及新技术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 阐述了建立GIS通信本地网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详细介绍了在建设系统时需要考虑的各种技术问题: 系统设计原则、系统应该遵照的标准、涵盖的资源、系统主要功能、数据管理模式、数据库选型、硬件选型和GIS平台的选择等.还介绍了基于MAPGIS平台开发的通信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在全国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基于改进的Elman神经网络的中长期径流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径流中长期预报长期以来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热点研究问题。现行的径流预报方法很多,传统的有时间序列法,多元回归分析法等,这些方法虽然简单易用,但是如果预报对象提供的样本容量偏小或者因子选择不够合理,都会造成预报精度偏差过大,难于有效的指导工程应用。鉴于此,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采用局部回归的Elman神经网络方法。并应用到凤滩水库优化调度的径流预报中。结果表明,与回归分析法、BP网络相比较,该方法不仅提高了算法的效率,而且提高了预报的精度,在径流预报中具有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